第20章 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实验

光的偏振实验
第1页,此课件共14页哦
目录
一、实验背景
1. 什么是偏振光? 2. 如何产生偏振光;
3. 如何检验偏振光;
二、实验仪器介绍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四、实验注意事项
第2页,此课件共14页哦
一、实验背景
E
1. 什么是偏振光?
c
H
自然光
第3页,此课件共14页哦
线偏振光或面偏振光
Ey
E
Ex
Ey
E
Ex
第4页,此课件共14页哦
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2. 如何产生偏振光
a.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产生直线偏振光
第6页,此课件共14页哦
3. 如何检测偏振光;
利用1/4波片可将如射线偏振光 变为圆偏 振光,线偏振器和1/4波片的组合称为圆偏振器。
它不但可以用来产生圆偏振光,还可以用来检验
圆偏振光。
一般说来,凡可以产生某种偏振态的装置,
都可以用来检验该偏振态。
第7页,此课件共14页哦
二、实验仪器介绍
光源
平行光管
第13页,此课件共14页哦
谢谢
第14页,此课件共14页哦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2. 验证马吕斯定律
1) 用毛玻璃屏观察光强的变化情况及消光次数, 记录现象。
2) 通过激光功率计观测检偏器P2转过的角度α与光强I 的变化规律。在0º~90º间每10º测一次,作出I-
cos2α曲线。
光的偏振ppt课件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
线偏振光
.
起偏器
检偏器
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
自然光
(1) I0 cos2 1 I0
2
32
解得 = 54044
(2) I0 cos2 I0
2
3
解得 = 35016
【例题13-2】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偏振片P1、P2、P3 后光强为I0 /8,已知P1 P3,问:P1、P2间夹角为何?
解: 分析
I0
P1
I1
P2
P3
I2
I3=I0/8
e光
线偏振光
3. 晶体的光轴
当光在晶体内沿光轴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
光轴是一特殊的方向,凡平行于此 光轴
方向的直线均为光轴。
102o
单轴晶体: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 双轴晶体: 有两个光轴的晶体
78o 78o 102o
4. 主平面(光的传播方向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
·
光轴
·
o光
光轴
e光
(o光振动垂直o 光主平面)
i0 — 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
•
i • n1
•
•
i
b
0
n1 sin i0 n2 sin γ n2 sin(900 i0 ) n2 •
第二十章 光的偏振自测题

第二十章 光的偏振自测题一、选择题1.线偏振光经过λ/2片后,成为( )。
(A )线偏振光 (B )椭圆偏振光 (C )圆偏振光 (D )不是偏振光2.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α =600,设偏振片没有吸收,则出射光强I 与入射光强I 0之比为( )(A )1/4 (B ) 3/4 (C )1/8 (D )3/83.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0,假设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8 (B) 3I 0/8 (C) I 0/4 (D) 3I 0/44.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两介质界面,则反射光为( )。
(A )自然光 (B )线偏振光 (C )部分偏振光 (D )圆偏振光5.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
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变化为:( )(A) 光强单调增加。
(B) 光强先增加,后有减小至零(C) 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 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6.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 0 ,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 )(A) 是自然光(B) 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入射面 (C) 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入射面(D) 是部分偏振光7.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一个由四个偏振片所构成的偏振片组上,每个偏振片的透射方向相对于前面一个偏振片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了一个030角,则透过这组偏振片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A) 0.41 : 1; (B) 0.32 : 1; (C)0.21 : 1; (D) 0.14 : 18. 在真空中行进的单色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057=B i 入射到平玻璃板上。
下列哪一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 入射角的正切等于玻璃的折射率;(B) 反射线和折射线的夹角为2/π;(C) 折射光为平面偏振光;(D) 反射光为平面偏振光;9.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们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A )2/3 ; (B )1/3; (C )1/5; (D ) 1/210.设自然光以入射角057投射于平板玻璃面后,反射光为平面偏振光,试问该平面偏振光的振动面和平板玻璃面的夹角等于多少度?(A) 0; (B) 33; (C) 57; (D) 69;11、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36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 )(A )光强单调增加;(B )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C )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 )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至零,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第三讲 光的偏振

三、光的偏振 自然光经过一个偏振片后,变暗,转动 偏振片,透过的光线无亮暗变化;固定第一 个偏振片的位置,在其后面再放一个偏振片, 转动第二个偏振片,透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 出现周期性的亮暗变化。
这说明:……
三、光的偏振
将偏振片放到电脑屏幕前转动,发现透 过偏振片的光,也有亮暗变化,但光线不能 被完全吸收,说明光经过液晶屏幕后变成了 部分偏振光。
三、光的偏振
布儒斯特角
第二种产生偏振光的方法
ir 900
反射折射法
·
n1
···
i
···· S
n2
入射光的振动方向被分解为平行于入射平面和垂 直于入射平面的两个方向上
因此,利用电介质表面的反射,比如水 表面,玻璃表面,可以获得部分偏振光和 100%的线偏振光。
也就是说,湖面的反射光,各种建筑 物上玻璃的反射光,都是偏振光。
如果光在各个方向上的振动都有,而且 平均来看,在各个方向上的振动都是一样的 ,光矢量是轴对称的,那么这束光称为非偏 振光,或自然光
用
或
表示
三、光的偏振
普通光源的发光是由原子的自发辐射产生 的,其振动方向是随机的,各个方向上振动机 会均等,因此,太阳或者日光灯等普通光源发 出的光都是自然光
如何从普通光源中取得偏振光呢?
三、光的偏振
三、光的偏振
接下来,介绍一下光的偏振 从上一讲中我们知道,电磁波是电场与
磁场相互激发产生的,二者相互垂直,并且 都与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三、光的偏振
可见光是电磁波中很小的一个波段,是 这一波段中的电振动矢量引起人们的视觉反 应,因此,我们用电矢量来表示可见光的振 动方向,忽略磁振动矢量。
三、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和双折射

或
将各方向的 E 投影到二个任意互相垂直的方向 上,由于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 E 完全相等,所以在
任二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光矢量的分量的和相等。 自然光也可以表示为:
Leabharlann 传播方向 图中:“︱”表示 在板面内的分振动 E “●”表示 E 垂直板面的分振动
二个相互垂直的光振动,光强各占一半
tgib n2 n1
12
ib
n2
布儒斯特定律: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 角 ib 入射到二介质界面时,反射光为 完全偏振光,振动方向⊥入射面
三. 应用
1. 测量不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让光线入射到不透明的介质上,改变入射角i 并测反 射光线的偏振化程度,当反射光线为完全偏振光时, 入 射角 ib 即为布儒斯特角,即:
4
2. 偏振化方向: 偏振片允许通过的光振动的方向。
偏振片 自然光I0
线偏振光I
1 2
偏振化方向
I
I0
※不是只有一个振动方向 的光可以通过偏振片,其他方 向振动的光在偏振化方向的分 量均可以通过偏振片。
偏振片 自然光I0
线偏振光I
1 2
偏振化方向
I
I0
※自然光不是只有2个方 向的振动,在 0~2p 内有无数 个振动方向。
光
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偏振光的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3. 鉴别各种偏振光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1. 测定玻璃对激光波长的折射率 2. 产生并检验圆偏振光 3.产生并检验椭圆偏振光
【数据表格与数据记录】
58308250211=-=-=ϕϕp i 57307250212=-=-=ϕϕp i
57307250213=-
=-=ϕϕp i 56306250214=-=-=ϕϕp i 58308250215=-=-=ϕϕp i 57307250216=-=-=ϕϕp i
56306250217=-=-=ϕϕp i
577
7
1=+⋅⋅⋅⋅+=
p p p i i i
5399.157tan tan === n i p
波长为632.8nm 时玻璃对于空气的相对折射率为1.5399。
现象:两次最亮,两次消光。
结论:圆偏振光
如果使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与暗方向平行,1/4波片与检偏器透振方向垂直或平行。
现象:两次亮光,两次消光 结论:椭圆偏振光
【小结与讨论】
1. 实验测的了63
2.8nm 时玻璃对空气的折射率为1.5399。
2. 单色自然光经过起偏器和检偏器,旋转检偏器一周,发现光电流相应出现两次消
光现象,是分析其原因。
答:当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和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为
2π和3
π
时,根据马吕斯定律θ2
0cos I I =可知,出现两次光强为零的情况,即光电流出现了2次消光现象。
3.自己设计实验进行了几种偏振光的检验的工作,搞清了几种偏振光的区别,以及怎样得到他们。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大学物理》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

图2 二向色性起偏《大学物理》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姓 名学 号 班 级桌 号 教 室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3. 验证马吕斯定律;4.1/2波片,1/4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导轨和机座, 带布儒斯特窗的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4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2个),1/2波片(波长632.8nm ),1/4波片(波三. 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
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评 分教师签字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
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
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二向色性起偏: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
大学物理光的偏振

(A)
玻璃门表面的 反光很强
(B)
用偏光镜减弱 反射偏振光
(C)
用偏光镜消除 反射偏振光, 使玻璃门内的 人物清晰可见
例1:一束自然光从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设入射角等于布 儒斯特角,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为( B )
A)自然光 B) 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 部分偏振光
z
y x
左旋光 . 分 右旋光 .
实际为相差为 /2 两垂 直方向线偏振光的合成
部分偏振光 partial polarized light
光矢量振动方 向的角分布不均匀
部分偏振光示意图
=
+
光矢量投影
部分偏振光可视 为自然光与线偏振光 的叠加。
自然光经反射或折射后得到的光多为部分偏振光。见§24-3
光的偏振
的电场光强实度质E上 称是为电光磁矢波,量电。磁波都是横波。通常把光波中
对确定的传播方向,光矢量可能 的方向并不唯一。
所谓偏振是指:光矢量总是与光
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特性。 事实上就是电磁波的横波性
光矢量
传播方向
光矢量 振动方向
光的偏振
本章主要内容
§24-1 光的偏振状态 §24-2 线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 §24-3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24-1 光的偏振状态
偏振态——光矢量的振动状态。(振动方向及其角分布)
非偏振光 通常光有三类不同的偏振态: 完全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非偏振光——自然光
光矢量角分布均匀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沿各方向振动光矢量都 有,分布均匀,具有轴对称性,而且振幅相等、没有固定 的相位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章光的偏振思考题20-1 线偏振光和自然光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答:线偏振光在与传播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振幅不同,自然光在则完全相同.让它们分别穿过偏振片,沿着光传播的方向转动偏振片,如果透射光的光强发生改变,就是线偏振光,否则是自然光.20-2 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是否是同一种状态,两束相同的自然光分别经过起偏器后分别变成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哪一束光的光强更大?答:不是.圆偏振光的电矢量的方向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绕传播方向改变,线偏振光的电矢量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其光强相等.20-3 如图A是起偏器,B是检偏器,以单色光垂直入射,保持A不动,将B绕轴l转动一周,在转动过程中,通过B的光强怎样变化?若保持B不变,将A绕轴l转动一周,通过B的光强怎样变化?答:⑴通过B的光强会发生强度变化,如果AB的起始偏振方向一致,光强从最强变到最弱,再达到最强.⑵如果A绕l转一周,结果完全相同与B旋转相同.20-4 利用双折射现象如何制成波片?答:波片一般是从石英晶体中切割出来的薄片.当一束振幅为A0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波片上时,在入射点分解为e光和o光,并具有相同的相位,光进入晶体后,o光和e光的传播速度不同,二者的波长不同,逐渐形成相位不同的两束光.经过厚度为d的波片后,相位差为dnneo)(2-=∆λπϕAA问题20-3图可见,波片的厚度不同,两束光之间的相位差不同,常见的波片是1/4波片和半波片. 20-5透射的方式能否获得完全的线偏振光?用反射方式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能. 也能.略.20-6 马吕斯定律定量描述了一对由起偏器和检偏器组成的偏振器,对透过光线强度的调节作用,如何设计一套可以连续调节光强的实验系统?答:由起偏器和检偏器组成一对同轴调节系统,使起偏器或检偏器绕轴旋转,出射光的光强会连续改变.20-7如图20-26所示,玻璃片堆A 的折射率为n ,二分之一波片C 的光轴与y 轴的夹角为30°,偏振片P 的透振方向沿y 轴方向,自然光沿水平方向入射.⑴ 要使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玻璃片堆A 的倾角θ应为多少?⑵ 若将部分偏振光看作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叠加,则经过C 后线偏振光的振动面有何变化?说明理由.⑶ 若透射光中自然光的光强为I ,线偏振光的光强为I ′,计算透过后的光强.答:(1)根据马吕斯定律:απθα-==2,arctan n⑵ 椭圆偏振光⑶ 可用相干叠加公式计算.20-8 如图20-27所示,偏振光干涉装置中,C 是劈尖角很小的双折射晶片,折射率c e n n >,P 1、P 2的透振方向相互正交,与光轴方向成45°角,若以波长为λ的单色自然光垂直照射,讨论:⑴ 通过晶片C 不同厚度处出射光的偏振态;⑵ 经过偏振片P 的出射光干涉相长及相消位置与劈尖厚度d 的关系,并求干涉相长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⑶ 若转动P 2到与P 1平行时,干涉条纹如何变化?为什么?图20-26 思考题20-7用图答:(1)通过晶片C 不同厚度处出射光的偏振态为圆偏振光.(2)这是劈尖干涉,有:ππλπk d n n o e 2)(2=+- (明条纹) ππλπ)12()(2+=+-k d n n o e (暗条纹) 干涉相长时光强I I I I e o 41=+= (3)若转动P 2到与P 1平行时,相位差中的π就没有了,干涉条纹中的明暗条纹互换位置.习题20-1自然光投射到叠在一起的两块偏振片上,则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为多大才能使:⑴ 透射光为入射光强的1/3;⑵ 透射光强为最大透射光强的1/3.解:设夹角为α,则透射光强α20cos I I =通过第一块偏振片后,光强为I 0/2,通过第二块偏振片后,光强为α20cos 21I I =. ⑴ 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1/3,得 3/0I I =,即︒==26.35)32arccos(α ⑵ 当透射光强是最大透射光强的1/3时,即透射光强是入射光强的1/6,得︒=74.54α 图20-27 思考题20-8用图20-2设一部分偏振光由一自然光和一线偏振光混合构成,现通过偏振片观察到这部分偏振光在偏振片由对应最大透射光强位置转过60°时,透射光强减为一半,试求部分偏振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比例. 解:由10max 21I I I +=, ︒+=60cos 21210max I I I ,解得3:1:10=I I 20-3在透振方向正交的两偏振片P 1、P 2之间,插入一晶片,其光轴平行于表面且与起偏器的透振方向成35°角,求:⑴ 由晶片分成的o 光和e 光的强度之比;⑵ 经检偏器后两光的强度之比.解:(1)由晶片分成的o 光的振幅:θsin A A o =, e 光 的振幅θcos A A e =强度之比是振幅之比的平方: θθ22cos sin =e o I I =0.49 (2)经起偏器后两光中o 光的振幅:θθcos sin A A o =,e 光的振幅:θθsin cos A A e = 即强度之比是1:120-4把一个楔角为0.33°的石英劈尖(光轴平行于棱)放在透振方向正交的两偏振片之间.用λ = 654.3nm 的红光垂直照射,并将透射光的干涉条纹显示在屏上,已知石英的折射率o 1.5419,n =e 1.5509,n =计算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解:选择劈尖的暗条纹,则条纹位置为:ππλπ)12()(2+=+-k d n n o e ,λk d n n o e =-)(,那么这样的劈尖的相邻条纹的间距:mm n n d o e 6.12)(=-=θλ20-5两个偏振片P 1、P 2叠在一起,其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由强度相同的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而成的光束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已知穿过后的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比为2/3,求:⑴ 入射光线中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与P 1的透振方向的夹角θ为多少?⑵ 连续穿过 P 1 、P 2 后的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解:设I 0为自然光强.由题意知入射光强为I 0.(1)4I 0 = 0.5I 0 + I 0cos2θ ,θ =24.1°(2)I 1=2(2 I 0)/3, I 2 = I 1 cos 230° , I 1/I 0 = 1/220-6用水晶材料制造对汞灯绿光(波长λ = 546.1×10-9m )适用的四分之一波片,已知对此绿光水晶的主折射率分别为n o =1.5462、n e =1.5554.求此四分之一波片的最小厚度d .解: d = λ/[4(n e - n o )] = 14.84μm20-7线偏振光垂直入射于石英晶片上(光轴平行于入射面),石英主折射率n o = 1.544,n e =1.553.⑴ 若入射光振动方向与晶片的光轴成60°角,不记反射与吸收损失,估算透过的o 光与e 光的强度之比⑵ 若晶片的厚度为0.50mm ,透过的o 光与e 光的光程差多少?解:(1)o 光振幅 A o = A sinθe 光振幅 A e = A cosθθ = 60°,晶片厚度d = 0.50mm两光强之比 I o /I e = (A o / A e )2 = 3(2)两光光程差 δ = ( n e - n o ) d = 4.5μm20-8一束单色自然光自空气(n = 1)入射到一块方解石晶体上,晶体光轴方向如图20-28所示,其主折射率n o = 1.658、n e =1.486,已知晶体厚度d = 2.00 cm ,入射角i = 60°.⑴ 求a 、b 两透射光间的垂直距离;⑵ 两束透射光中,哪一束在晶体中是寻常光?哪一束在晶体中是非寻常光?解:(1)在此特殊情况下,o 光与e 光在晶体内的传播均服从通常的折射定律,对o 光, n o sin r 0 = sin i , 得 r 0 = 31.49°对e 光, n e sin r e = sin i , 得 r e =35.65°由图知a 、b 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05cm , b 为寻常光,其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纸面. 2-9在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放一块水晶的旋光晶片(光轴垂直水晶的表面),如图20-29所示,入射光为纳黄光(λ = 589.3×10-9 m ),对此波长水晶的旋光率α = 21.750/mm ,若使出射光最强,求晶片的最小厚度. 图20-28 习题20-8用图解:设旋光晶片厚度为L ,为使出射光强最大,应使钠黄光在通过水晶旋光晶体后,其振动面旋转90°,此时应满足 △φ = αL = 90° 则 L = 4.14mm .2-10一束单色自然光(波长λ = 589.3×10-9 m )垂直入射在方解石晶片上,光轴平行于晶片的表面,如图20-30所示.已知晶片厚度d = 0.05 mm ,对该光方解石的主折射率n o =1.658、n e =1.486.求⑴ o 、e 两光束穿出晶片后的光程差;⑵ o 、e 两光束穿出晶片后相位差.解:(1)△L = (n o - n e ) d = 8.6μm(2)△φ = (2π/λ) △L = 91.7rad .图20-30 习题20-10用图 2-11一束单色线偏振光(λ = 589.3×10-9 m)沿光轴方向通过水晶块,如图20-31所示.已知对右、左旋圆偏振光的水晶折射率分别为n R = 1.55812、n L = 1.54870,若通过晶体和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所发生的位相差为π,则晶体厚度L 为多大?解:根据题设 π = (2πL /λ)(Nr - nL ) ,则 L = 3.128×10-5m .2-12两个偏振片叠在一起,在它们的透振方向成α1 = 30° 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光,又在α2 = 45°观测另一束单色自然光,若两次所得的透射光强度相等,求两次入射自然光的强度之比.解:令I 1和I 2分别为两入射光束的光强.透过起偏器后,光的强度分别为I 1/2、I 2/2. 根据马吕斯定律,透过检偏器的光强分别为I 1′ = I 1cos2α1/2, I 2′ = I 2cos2α2/2按题意,I 1′= I 2′,于是 I 1cos2α1/2 = I 2cos2α2/2,得I 1/I 2 = 2/3.图20-29 习题20-9用图图20-31 习题20-11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