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教案下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
章节内容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第一节)
学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商品的概念,了解商品的构成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什么是商品,会准确划分商品所属的层次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辨别能力
重难点
重点:商品的概念
难点:商品的构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教材、PPT、计算机网络等
教学过程
教学路径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程导入
考勤
随机点名
25
旧课回顾
新课导入
案例引入,提开放性问题激发兴趣
集体讨论并回答相应问题
15
学习目标、重难点展示
PPT演示,适当讲述
认真听讲与自学结合
5
教学实施
教学环节:
1.简要阐述商品的概念,提取关键字加深记忆,并举例解释说明
2.随手拿一物品询问学生辨别其是否是商品
3.陈述有关商品的语句,让学生分辨其体现的是商品的哪种属性
4.让学生自学商品的构成的相关内容
5.点睡觉或讲话学生回答商品构成的相关内容
6.结合实例逐一解释商品构成的五个层次内容(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
7.结合实例,总结回顾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准备好相应的教程、PPT、案例等;注意课堂记录的维护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老师的提问互动环节
45
达标检测
1.练习检测
2.举例提问抽查
知识拓展
商品学研究内容的延伸:商品包装学、商品检验学、商品分类学、商品储藏学、商品养护学
教学反思
教研室主任意见。
商品学教案

2、技能训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讲解
【导入案例】
第1节 商品储运期间的质量变化
一、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
(一)挥发
低沸点的液体商品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表面分子能迅速汽化而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去的现象叫挥发。
(二)溶化
溶化是指固体商品在保存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溶解变成液体的现象。
授课时间
第4周
教学时间
安排
2节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二章 商品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标志
商品编码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认识商品分类的方法
认识商品编码
掌握条形码的制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条形码的制作
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1、通过PPT课件讲授基本知识。
2、技能训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讲解
2、认识长尾理论。讨论长尾理论为商品学带来了什么变化
讲授,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作业与课外训练
课外阅读资料
课后反思
专业名称
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课程名称
商品学
课程类型
(A、B、C)类
B
开课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班级
2021级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班
商品学教案

商品学教案教案名称:商品学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的概念和特征。
2. 理解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
3. 掌握商品质量的评估方法。
4. 培养学生对商品市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商品的概念和特征。
2. 理解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实例和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5分钟)将一张包装精美的商品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商品?- 商品有哪些基本特征?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商品的概念和特征,包括商品的两个基本要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等。
Step 3: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15分钟)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决定等。
Step 4:商品质量的评估方法(10分钟)讲解商品质量的评估方法,包括外观质量、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参与讨论,进一步理解商品质量评估的重要性。
Step 5:商品市场观察与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市场,观察商品的种类、品牌、价格等,带领学生分析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等现象,培养学生对商品市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Step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 你对商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吗?- 你认为商品的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对商品交换有何影响?Step 7: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收集一件自己家中常见的商品,分析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教学扩展:1. 邀请一位行业专家来进行客座讲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商品的认识和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商品市场调查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
3.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商品交换模拟活动,体验商品交换的过程和规律。
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商品市场现象,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商品学教案下

【课题】第四章商品包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商品包装的概念,理解商品包装的功能,掌握商品包装的分类和包装种类。
能力目标:能识别并会选择商品包装的材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品包装的功能、商品包装的分类和种类教学难点:商品包装的分类和种类教学途径:明确学习目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讲述“买椟还珠”的故事,提问学生对这个古成语有何感想,引导学生总结出古代我们就知道利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来取悦买者,精美的包装能起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
在现代首都北京的街头,见到提“燕莎”、“赛特”手提袋的人,人们禁不住为之侧目,消费者亦以拥有“燕莎”、“赛特”手提袋为骄傲。
两家商场均以“质优、高档”的精品销售为特色,手提袋包装又进一步提高了两家商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扩大了其社会影响,从而也大大提升了两家商场的企业形象,引出商品包装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新授课第一节商品包装的概念和功能[分组讨论]1、有人说:现在商品是“货卖一张皮”,只要用一流精美华丽的包装,哪怕质量仅为二流、三流,也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举一例说明。
(以月饼包装为例)2、“只要商品质量好,不愁没有销路”的营销观点,你赞成吗?举一例说明。
通过对这两个观点的分析,引出商品的包装的重要性,进一步正确理解商品的包装的概念[讲解]一、商品包装的概念是指为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二、商品包装的功能(一)保护功能保护商品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
[提问]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脑、冰箱等它们的包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一般多采用较厚的纸板,结构以封闭式包装为主,内衬泡沫等填充物,以免电子产品受损坏,充分体现了包装保护功能。
)1、保护商品不受机械伤害2、保护商品不受环境损害3、保护商品不受生物损害4、保护商品不受人为损害(二)容纳的功能容纳商品是包装的重要功能[举例]我们在购买牛奶和奶粉等商品时,它一定会有包装的,这是因为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依靠包装的容纳才能进行运输和销售。
《商品学》课程教案

《商品学》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商品学》课程教案课程背景和目标:《商品学》是一门介绍商品相关知识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商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好的消费决策能力和商业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商品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3.理解商品的生命周期及其管理;4.培养学生的消费决策能力和商业认识。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讲: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商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商品的价值和价位3.商品与服务的区别4.商品的品牌和包装第二讲:商品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经济性质分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2.按购买者区分分类:消费品和工业品3.按使用频率和实用性分类:耐用品和非耐用品4.按购买者意愿分类:必需品和奢侈品第三讲:商品的生命周期管理1.商品的生命周期概念和阶段2.商品的引入期策略3.商品的成长期策略4.商品的成熟期策略5.商品的衰退期策略第四讲:消费决策和商业认识1.消费者在商品购买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因素2.商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3.商品营销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商品分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
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决策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商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案例分析:准备一些与商品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商品学优秀教案

商品学优秀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商品学的世界教案目标:1. 了解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商品学的分类和特征。
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商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
教学重点:1. 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商品的分类和特征。
3. 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难点:1. 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和评价。
2. 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生作业本。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商品,引发学生对商品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商品?商品有什么特点?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商品的定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等。
2. 分析商品的分类和特征,如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学生作业本,让学生阅读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不同商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商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共性和差异。
四、创新思维培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造独特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并具备竞争优势。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创新商品,并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市场定位。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商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商场,实地感受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教学评估:1. 学生作业本上的练习题和讨论活动的表现。
2.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商品学课程设计

商品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商品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特性,掌握商品的命名、编码和分类方法。
2.掌握商品质量的内涵和评价方法,了解商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基本原理。
3.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包装设计和评价方法。
4.熟悉商品储存和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商品保管和运输的技术要求。
5.掌握商品营销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了解商品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商品概述:商品的定义、分类和特性,商品的命名、编码和分类方法。
2.商品质量:商品质量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商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基本原理。
3.商品包装:包装的作用和要求,包装设计和评价方法。
4.商品储存和运输:商品保管和运输的技术要求,商品储存和运输的基本知识。
5.商品营销:商品营销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商品市场和消费者行为。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商品学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商品学的应用和实践。
4.实验法:学生进行商品质量评价、包装设计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商品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商品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属性。
2. 掌握商品的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
3. 了解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形成机制。
4. 熟悉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1 商品的定义1.2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基本属性2.1 使用价值2.2 价值2.3 商品的二因素关系3. 商品的质量3.1 质量的内涵与分类3.2 质量评价与控制4. 商品的包装4.1 包装的定义与功能4.2 包装材料与设计4.3 包装技术5. 商品的储存与运输5.1 储存的意义与方法5.2 运输的方式与组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商品案例,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加深对商品学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商品学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实际案例4. 实地考察: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测试商品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占比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商品的定义与分类第5-8课时:商品的基本属性第9-12课时:商品的质量第13-16课时:商品的包装第17-20课时:商品的储存与运输第21-24课时: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第25-28课时:商品的市场运作第29-32课时:商品的营销策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品的定义与分类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评价与控制商品的包装设计商品的储存与运输方法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2. 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商品的定义与分类,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四章商品包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商品包装的概念,理解商品包装的功能,掌握商品包装的分类和包装种类。
能力目标:能识别并会选择商品包装的材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品包装的功能、商品包装的分类和种类教学难点:商品包装的分类和种类教学途径:明确学习目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讲述“买椟还珠”的故事,提问学生对这个古成语有何感想,引导学生总结出古代我们就知道利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来取悦买者,精美的包装能起到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
在现代首都北京的街头,见到提“燕莎”、“赛特”手提袋的人,人们禁不住为之侧目,消费者亦以拥有“燕莎”、“赛特”手提袋为骄傲。
两家商场均以“质优、高档”的精品销售为特色,手提袋包装又进一步提高了两家商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扩大了其社会影响,从而也大大提升了两家商场的企业形象,引出商品包装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新授课第一节商品包装的概念和功能[分组讨论]1、有人说:现在商品是“货卖一张皮”,只要用一流精美华丽的包装,哪怕质量仅为二流、三流,也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举一例说明。
(以月饼包装为例)2、“只要商品质量好,不愁没有销路”的营销观点,你赞成吗?举一例说明。
通过对这两个观点的分析,引出商品的包装的重要性,进一步正确理解商品的包装的概念[讲解]一、商品包装的概念是指为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二、商品包装的功能(一)保护功能保护商品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
[提问]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脑、冰箱等它们的包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一般多采用较厚的纸板,结构以封闭式包装为主,内衬泡沫等填充物,以免电子产品受损坏,充分体现了包装保护功能。
)1、保护商品不受机械伤害2、保护商品不受环境损害3、保护商品不受生物损害4、保护商品不受人为损害(二)容纳的功能容纳商品是包装的重要功能[举例]我们在购买牛奶和奶粉等商品时,它一定会有包装的,这是因为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依靠包装的容纳才能进行运输和销售。
1、容纳使商品形成一定的商品形态2、容纳能保证商品卫生3、容纳使商品成组化4、容纳能节省贮运空间(三)便利的功能[讲解]产品生来就是要流通的,一种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要经历无数次的运输、搬运、仓储等环节,这就要求产品的包装适应这一过程。
好的包装应该包括方便生产、方便装填、方便储运、方便陈列和销售、方便开启、方便使用、方便处理和在仓储时能够牢固地存放。
1、方便装卸运输2、方便贮存保管3、方便商品经营(四)促销的功能当今由于消费市场的饱和与超市的兴起,人们购买商品的方式与产品的陈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包装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
因此,我们说包装是产品的“无声的推销员”。
[提问]让学生举一例说明在购物时因为受到哪些包装的打动而采购的。
1、传达商品信息,指导消费2、表现商品,激发消费购买[补充]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包装还起到了提高商品身价的作用。
商品包装是商品的外衣,消费者并不都是消费专家,以商品本身的真正价值不一定都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包装就成了消费者判断商品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之一。
好的包装能给消费者带来商品价值高、品质好的好印象。
好的包装可以卖上好的价格,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尤为显著。
当然,好的包装可以起到提高商品身价的作用,但也要认识到不注重商品的内在品质,过分追求包装这也是错误的观点,即浪费资源,也误导了消费者。
[案例分析]四川人在销售其“拳头”产品--榨菜时,一开始是用大坛子、大篓子将其商品卖给上海人;精明的上海人格榨菜倒装在小坛子后,出口日本;在销路不好的情况下,日本商人又将从上海进口的榨菜原封不动地卖给了香港商人;而爱动脑子、富于创新精神的香港商人,以块、片、丝的形式把榨菜分成真空小袋包装后,再返销日本。
从榨菜的“旅行”过程中,不难看出各方商人都赚了钱,但是靠包装赚“大钱”的还是香港商人。
在这个案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第二节商品包装的分类和种类[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的包装主要有哪些类型?(木箱、纸箱、麻袋、塑料袋、瓶、罐等)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包装都有哪些种类一、按包装的位置分类[讲解]1、自包装:直接接触商品。
例如牙膏的铝管。
具有保护商品、方便销售、指导消费的作用。
2、内包装:贴近商品的包装。
例如牙膏的包装纸盒。
具有防止商品受外力挤压、撞击而发生损坏或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受潮、发霉、腐蚀等变质变化的作用。
3、外包装:商品最外部的包装。
若干个商品集中的包装,例如包装箱等。
具有保护商品在流通中安全(防水、防盗、防破损等)的作用。
二、按包装的材料分类[自学]本知识点较易掌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即可,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整理出各种包装的特点以及它的优缺点。
1、纸类包装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包装材料是纸和纸制品,其用量约占整个包装材料的 40% 左右。
纸的最大优点是轻便、无味无毒、卫生性好、强度适宜、易于粘合印刷、便于机械化生产、不会造成公害、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等。
纸的缺点是撕破强度低,易变形。
纸制包装容器有纸板箱、瓦楞纸箱、纸盒、纸袋、纸桶、纸筒、纸杯、纸盘及纸浆模制包装等。
2、塑料类包装塑料包装是指各种以塑料为原料制成的包装的统称。
塑料包装具有质轻、透明、不同的强度和弹性,折叠及封合方便、防水防潮、防渗漏、易于成型、可塑性与气密性好、防震、防压、防碰撞、耐冲击、化学稳定性能好、易着色、可印刷、成本低等优点。
但塑料难于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
其包装主要有:塑料桶、塑料软管、塑料盒、塑料瓶、塑料薄膜、塑料编织袋等。
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用得最广泛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3、玻璃类包装玻璃属无机硅酸盐制品。
其特点是:透明、清洁、美观、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易封闭、价格较便宜、可多次周转使用、资源丰富。
玻璃包装容器常见的有瓶、罐、缸等。
玻璃包装广泛用于酒类、饮料、罐头、调味品、药品、化妆品、化学试剂的商品的销售包装。
4、金属类包装金属作为包装材料历史悠久。
其特点是:结实牢固、耐碰撞、不透气、不透光、不透水、抗压、机械强度优良。
常用的金属有黑白铁皮、马口铁、钢板、铝板、铝合金、铝箔等。
主要有:金属桶、金属盒、罐头听、金属软管、油灌、钢瓶等。
多用于机器、液体、粉状、糊状等商品的包装。
5、木材类包装在我国很早就使用木材做包装材料。
其特点是强度高、坚固、耐压、耐冲击、化学、物理性能稳定、易于加工、不污染环境等。
是大型和重型商品常用的包装材料。
木材包装主要有:木箱、木桶、木匣、木轴和木夹板、纤维板箱、胶合板箱、托盘等。
鉴于木材来源少,可用其它材料替代。
6、复合材料类包装复合材料包装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紧密复合制成的包装。
主要有塑料与纸、塑料与铝箔、塑料与铝箔和纸、塑料与玻璃、塑料与木材等材料复合制成。
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气密性、防水、防油、耐热或耐寒、容易加工等优点,是现代商品包装材料的发展方向,特别适用于食品的包装。
7、陶瓷类包装是以地坏体表面覆盖釉层的硅酸盐材料制成的包装。
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密封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耐酸碱腐蚀、遮光性优异、绝热性高、装饰能力强、成本低廉等优点。
8、纺织品类包装主要有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等天然纤维织品和人造布、合成布等化学纤维织品以及各种纤维的混纺织品、交织品为材料制成的包装。
适合盛装颗粒状和粉状商品。
其优点强度大、轻便、耐腐蚀、易清洗、不污染商品和环境、便于回收利用等。
9、其他类包装用树条、竹条、柳条编的筐、篓、箱以及草编的蒲包、草袋等,具有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透气性好的优点。
适宜包装生鲜商品,部分土特产品和陶瓷产品等。
三、按包装的技术方法分类[讲解]以包装技法为分类标志,可分为贴体包装、透明包装、开窗包装等。
这些包装我们在下节销售包装时再给大家详细介绍。
四、按包装的内容物分类以包装的内容物为分类标志,可分为食品包装、首饰商品包装、鞋类商品包装等。
五、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为分类标志,商品包装可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这我们在下节课在详细学习。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5分钟)请同学们根据包装分类,对下列商品及包装方式划上连线棉花铁桶鲜花瓦楞纸箱润滑油布袋陶瓷制品泡沫盒第四环节小结对于绝大多数商品来说,包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品包装在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包装的概念,理解了包装的保护、容纳、便利和促销等主要功能,熟悉了包装的几种分类等相关内容。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书104页1、2【课题】第四章商品包装(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销售包装、运输包装概念、理解销售包装标签内容、掌握销售包装技法、运输包装的种类和标志的基本类型能力目标:会选择商品包装的材料、正确理解商标标志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销售包装的技法、运输包装的种类和运输包装标志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销售包装的技法、运输包装的种类和运输包装标志的基本类型教学途径:用幻灯片演示具体标志的内容,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包装种类和技法内容较杂,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现在绝大多数商品必须经过包装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我国现在包装已经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枚小小的头花饰品,要里三层、外三层进行包装,根本无视包装体积和内空的参数标准,4只小月饼搭配了10余种礼品,用彩瓷、木制等各式各样的大盒子进行包装,价格从几十到几千,甚至上万不等。
如此包装,并不符合现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到底应如何包装呢?包装材料怎样选择?这将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新授课第三节销售包装一、销售包装的概念[讲解]是指随同内装商品一同销售的包装。
[分组讨论]销售包装的特点,共同总结出有以下特点:1、方便2、美观3、保护商品4、相互适应二、销售包装技法[演示]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包装的几种技法。
(一)防护性包装技法1、真空包装:又称减压包装,是将商品装入气密性好的包装容器中,在真空包装机上抽去容器里的空气,使密封后的容器内达到预定真空度的包装技法。
广泛用于食品的瓶等硬包装容器、软包装容器的包装中、也用于轻纺工业品的包装,可以缩小包装商品的体积。
2、充气包装:又称气体置换包装,是将商品装入气密性好的包装容器中,在容器密封前,充入氮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惰性气体以置换容器里原在空气的包装技法。
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3、脱氧包装:又称吸氧包装,是将商品装入气密性好的包装容器中,在容器密封前,放置能与氧气起化学作用的脱氧剂,以除去密封容器内氧气的包装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