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4探索宇宙》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4. 探索宇宙》课件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4. 探索宇宙》课件1

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将光线汇聚的系统。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就是伽利略制造的折射 望远镜,它采用凸透镜为物镜。
反射望远镜
用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光学性能 的重要特点是没有色差。其他像差在理论上虽然 可以得到消除,但工艺复杂,实用的反射望远镜 为了避免像差,视场一般比较小,可以通过像场 改正透镜扩大视场。
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 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 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 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 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 示系统等。
探索宇宙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永 远停留在摇篮里。”自始至终, 人们对浩瀚而神秘的宇宙充满遐 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 对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
望远镜的发展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 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 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 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 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968年10月11日,美国发射“阿波罗”7号飞船。航天员 希拉、艾西尔和坎宁哈姆绕地球飞行163圈,历时260小时9分 钟,22日返回。这是“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载人地球轨道 飞行。
“哈勃”号太空望远镜
一、概述
以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哈勃”号太空望远 镜,是迄今发射上天直径最大的望远镜,它总长 12.8米,镜筒直径4.28米,主镜直径2.4米 连外壳孔径为3米,全重11.5吨,是一座完整 的“太空天文台”。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独立完 成许多天文研究工作。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 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 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 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 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4探索宇宙》优秀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4.4探索宇宙》优秀课件

嫦娥3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 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天宫3号飞行器:还未发射。
小小展览会
长征7号运载火箭: 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 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 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
神舟11号飞船: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 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 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 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1)准备两个长方形纸盒,一个用来放凸透镜一个用来放凹透镜,记 住两个开口地方要留位置放凹凸透镜。
实验:自制望远镜
实验步骤: (2) 把两个纸盒用双面胶黏在一起,把要放透镜的两个开口开放出来。 (3)接着把凹凸透镜都黏贴到开口的位置上,如图。 (4)并
(3)
(4)
我知道
1、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 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
首位航天员是( 杨利伟 )。 4、中国“神舟”六号航天员是( 费俊龙 )、( 聂海胜 )。
这节课,我收获了......
哈勃太空望远镜:有史以来最大 、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发现 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恒星和星 系的早起形成过程,观测距离地 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
哈勃望远镜观测的 M51星云图
哈勃望远镜拍 摄的火星
实验:自制望远镜
实验目的:自制望远镜 实验器材:两个长方形纸盒,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双面胶。 实验步骤:
随着时光的流逝, 人们更想冲出地球,飞 向宇宙探个究竟。
运载火箭的更新
3
2
1926年,美国戈德达制 造的第一枚现代火箭。

苏教小学科学六上《4.4.探索宇宙》PPT课件(1)

苏教小学科学六上《4.4.探索宇宙》PPT课件(1)
相当于地球水下900米处的压强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太阳从西方升起,从东边落下)
亮度:仅次与太阳和月球
林老师编辑整理
26
我 们 生 活 的 地 球
林老师编辑整理
27
火星
红色的星球
火星表面存在沙丘和河床 的地形,这种地形分布在 南半球及赤道附近,表明 在30亿年之前可能有过像 地球一样的河川,并且 表面有水流动,
跨度12,000千米的椭圆,
总以容纳两个地球,
是由于星球表面强大的
气体运动而导致的
永不林停老止师编风辑整暴理!
29
土星
土星的美丽光环足以 迷倒所有的天文爱好者 这些宁静的光环究竟是什么呢?
林老师编辑整理
30
天王星
自转轴与公转轨道接近垂直 表面大气呈蓝色:大气有氢、氧和
甲烷构成 星球表面被8000千米的液体包围,其温度高达
到太阳的距离: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6
温度:-173摄氏度 ~ 427摄氏度
由水星非常靠近太阳,人眼很难看到,哈勃望远镜无法 对其进行安全的摄像。 它是太阳系中密度第二大、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林老师编辑整理
25
金星
最高温度:447摄氏度(昼夜温差小)
大气层:有二氧化碳、浓硫酸组成 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大气层密度的100倍 大气压强:相当于地球大气压强的90倍
冥王星
58 108 149.6 228 778 1430 2870 4496
5906
697000 /109 57910 0.38 6052 0.95 6378 /1.00 3398 0.53 71492 11.0 60268 9.5 255594.0 24764 3.9 林1老1师6编0辑0整.1理8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探索宇宙 |苏教版 (共24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探索宇宙 |苏教版  (共24张PPT)

Did you know?
• 中文名柯氏宇宙(本宇宙) • 外文名cosmos;universe • 年 龄约138.2亿年 • 应用学科天文学 自然学 量子力学 宇宙学 • 属 于事物世界 • 诞 生138亿年前左右 • 前身名称春秋时的宇宙观
佛教的宇宙观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人的宇宙观
古埃及人的宇宙观
古印度人的宇宙观
西方人的宇宙观
伽利略证实了哥白尼的理论
人类刚刚了解的太阳系
Did you know?
•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 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 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 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太阳系内的行星依序 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8颗行星中的6颗有天然 的卫星环绕,在太阳系外侧的行星还被由 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
宇宙的起源
Did you know?
宇宙大爆炸理论
Did you know?
• 著名的太空科学家,史提芬·威恩柏 (Steven Weinberg)在其名著“最 初的三分钟”(The First Three Minutes)一书内所说的:“越知道得 多宇宙的情形,就越感到无知。”
Did you know?
• 什么是宇宙?
宇宙是“时间无尽永前、空 间无界永在、质量无限永有” 的存在。
定义式:宇宙O={→T=∞;U(x,y,z)=∞;M=∞}。 其中O表示宇宙;“→T”表示时间,是一个数值可以 无限大的永前矢量;“U”表示空间,可由三维直角 坐标系(x,y,z)相对确定,三维数值x,y,z分别是可 以无限大的标量;“M”表示质量,是一个数值可以 无限大的标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 探索宇宙|苏教版 (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 探索宇宙|苏教版 (共26张PPT)
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 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 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经过 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 越强大,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 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 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 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 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 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 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 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 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 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 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 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 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 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同学们,你们心中 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让我们了解一下宇航员?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 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 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 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 (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 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 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 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 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 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 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 亦称太空人。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PPT课件第4单元 探索宇宙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PPT课件第4单元 探索宇宙

我国古人便对天象很有研究,有古 书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 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 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也就 是说,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于傍晚, 则二月春分时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 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斗柄指西,十 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北。所以我们可以 根据傍晚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断季 节。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太阳系大家族
太阳系的构成:太阳、行星、卫星等
八颗行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88个星座,大熊座、小熊座等

北极星:几乎不动,可以辨别方向

观察星
寻找北极星:小熊座尾部,利用北斗七星寻找



做“星座”放映器
银河:超过10体验地球引力
探索宇宙
多种航天器 中国的航天之旅:“东方红”1号,“天宫”1号,杨利伟
探究一 星座
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 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了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 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狮子座是春季星空中 的显著星座。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的头部 朝西,有几颗较亮的星组成弯弯的镰刀形,尾巴在东, 主要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 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 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 形(或“W”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探索宇宙|苏教版共75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4探索宇宙|苏教版共75张PPT
宙的强烈愿望。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重要的探索宇宙的观察工具

——望远镜
2. 知道一些探索宇宙的运载工具

—— 运载火箭
3. 知道一些探索宇宙的工具探测工具
——航天器;
4. 了解一些中外著名的探索宇宙的人物。
猜一猜:
“浩瀚的宇宙是什么样子 的?”
------人类与生俱来的 好奇心
小知识:
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 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
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当
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
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 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简单了解:

能环绕地球在最低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 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千米/秒;
运载火箭的出现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 们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 宙探个究竟。冲出地球的 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终于实现。
你知道吗?
逃逸塔也叫逃逸系统,它的任务是 在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时 间段内,也就是飞行高度在0公里至 110公里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可 以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 并降落在安全地带帮助飞船上的航天 员脱离险境。
选择题
1.把下列探索宇宙的工具名称按出现的 先后次序进行排列,排列的结果是----
----------------------(③④②① )
①哈勃太空望远镜 ②宇宙飞船 ③伽利略制作的天文望远镜 ④射电望远镜
选择题
2.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④ )时, 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①7.9千米/小时 ②7.9千米/分
“神舟号”宇宙 飞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4.4 探索宇宙|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4.4 探索宇宙|苏教版 (共22张PPT)

下衰老中的恒星仍在
星 闪烁著光辉,但偶尔 系 仍会有少量的恒星形
成。
是观测到的数量最多、
外形最美丽的一种星


系。它的形状很像江 河中的旋涡,因而得 名。这类星系在其对 称面附近含有大量的
弥漫物质,从正面看,
星 形状像旋涡;从侧面 系 看,便呈梭状。
则 星 系
既没有旋涡的结构, 也没有椭圆的形态。 她们的外观通常是混 乱的,没有球状突起 的核心,也没有任何 类似旋涡结构的踪影。 被认为占星系总数的 四分之一。多数的不 规则星系可能曾经是 旋涡星系或椭圆星系, 但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受到破坏而变形。
太空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又叫空间望远 镜,是天文学家的主要观测 工具之一。大量的望远镜被 发射到了轨道上,其中的大 部分大大的增加了大家对于 宇宙的认识。
航天 事业 用聪明和智慧展望我们的未来来
说说你知道的航天知识
我会填空→

→ → 1.( )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它揭示了 ( )
望远镜无法提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PowerQ
首页 前进 结束
太阳系 你了解吗
太阳系在 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星、矮行星、 小天体(包含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
2.人类为升空而遇难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的 ( ) 。世界上第一
→ → 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是( ) 。
3.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02 03 观测技术组
运载火箭组
航天器组
肉眼观察的第一架 望远镜到现代望远镜的发 展史。以及现代望远镜的 先进功能。
火箭的发展史、火箭的结 构以及火箭的发射过程。
几种航天器的形状及功 能特点
探究过程
形成小组研究报告 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
根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汇总 确定研究主题
随着时光的流逝, 人们更想冲出地球,飞 向宇宙探个究竟。
运载火箭的更新
3
2
1926年,美国戈德达制 造的第一枚现代火箭。
1
中国古代火箭模型
“长征2号”火箭
逐级加速的运载火箭
登月舱继续进入月球轨道
第三级点火
第二级脱落后 坠入大气层
第一级脱离后落到地面
第一级提供强大推力
(1)冲出地球的最大困难是无法脱离地 球引力的束缚。 (2)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 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航天器
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行星探测器
科学试验卫星
“神舟5号”宇宙飞船
航天器
“先驱者10号”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 器。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到它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便杳无音信。
“先驱者10号”太空检测器
小小展览会
请收集各种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星星探测器以及航天飞机的图片等资料, 办一个小小展览会。
望远镜的发展
1
2
运载火箭
航天器
3
4
难忘的太空人
望远镜的发展: 肉眼观察
现代望远镜发展

运载火箭: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

围绕地球运转。

航天器: 空间站、宇宙飞船、科学实验卫星...

难忘的太空人:杨利伟、加加林、阿姆斯特朗
将各组收集的资料汇总,并按照 一定的主题编辑成小报,在班内进一 步交流。
嫦娥3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 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天宫3号飞行器:还未发射。
小小展览会
长征7号运载火箭: 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 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 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
神舟11号飞船: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 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 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 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伽利略式望远镜
伽利略制作的第一架 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观察到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 围着它转动,有力地证明哥白尼
的学说是正确的。
天文台光学望远镜
天文台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观察到 的仙女座星系
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 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以观测
100亿光年外的天体
射电望远镜观察到 的超新星爆炸
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有史以来最大 、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发现 黑洞存在的证据,探测恒星和星 系的早起形成过程,观测距离地 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
哈勃望远镜观测的 M51星云图
哈勃望远镜拍 摄的火星
实验:自制望远镜
实验目的:自制望远镜 实验器材:两个长方形纸盒,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双面胶。 实验步骤:
望远镜的发展
1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 略制作的世界上第
一架天文望远镜
2
天文台的光学望 远镜
3
射电望远镜揭示 了光学望远镜无 法揭示的令人迷
惑的天文现象
20148/0
6
空间天文望远镜 能够看到更远、 更清楚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
一代代航天科学家的努力和望远镜观测太空技术的不断
更新,使得人类看到更远、更清楚的宇宙深处。
(1)准备两个长方形纸盒,一个用来放凸透镜一个用来放凹透镜,记 住两个开口地方要留位置放凹凸透镜。
实验:自制望远镜
实验步骤: (2) 把两个纸盒用双面胶黏在一起,把要放透镜的两个开口开放出来。 (3)接着把凹凸透镜都黏贴到开口的位置上,如图。 (4)并将两个带有透镜的镜桶粘合在一起。
(2)
(3)
(4)
难忘的太空人
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些名字,他们冒着生 命危险,踏上了太空探险之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太空英雄。
我国明朝人万户,因用火箭 试验飞行失败而牺牲。人类为 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
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
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难忘的太空人
中国第一位进 入太空的宇航员 杨利伟。
美国“哥伦 比亚号”航天飞 机上牺牲的太空 英雄。
中国“神舟6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小组讨论花费大量的Fra bibliotek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 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支持
VS
反对
成为航天宇航员的条件
要想成为中国航天宇航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 中国出生,并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员。至少有1000 小时的飞行经验,年龄都在30岁左右。中国的航天员在 北京附近的“航天城”中接受训练,每天训练的时间长 达10个小时。另外,航天员必须是小个子,因为中国为 太空飞行设计的宇航服只能装下不超过身高1.73米的人。
我知道
1、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 2、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
首位航天员是( 杨利伟 )。 4、中国“神舟”六号航天员是( 费俊龙 )、( 聂海胜 )。
这节课,我收获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 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宇 宙是神秘的。从古至今,与生俱 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的探 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清楚的认识
宇宙的真面貌。
你认为探索宇宙有哪些困难?
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
虽然探索宇宙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目前在各 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收集相关材料并进 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