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科学四年级上册 分类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类课件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类课件

用不同的方法给物体分类。 ●按相同点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
弓形 箕形
斗形
把大拇指擦洗干净,稳稳地、实实地 按压在印泥板上,再稳稳地、实实地按压 在记录纸上,观察指纹的特征。先给小组 同学的指纹分类,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
1.有一类奇怪的海洋生物(实际并不存在),下面这些都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1750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首先是属名,它标志着该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 缘关系。其次是种名,它描述了 该生物的个体特征。这种分类的 原理如同你的名字, “姓”代表 你和家族的关系, “名”是你自 己独有的。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以东北虎为例:
认识什么是分类
这里有许多果实,试着给它们分类。
豌豆 西瓜
桃子
四季豆
黄瓜
草莓 葡萄
苹果
山楂
樱桃

芒果
猕猴桃
认识什么是分类
把你的分类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分类标准
果实名称
认识什么是分类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手段。分类的方 法有多种。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2.下面这些海洋生物都不是它 3.指出下面哪些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们的家族成员。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4.描述这类海洋生物与众不同的特征。 我认为这类“奇怪的海洋生物”的特征是: 各种形状,有六只脚,且脚的方向一致。
画一个这样的海洋生物: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按二分法分类。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课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蜗牛、蚂蚁、水母、蜜蜂、蚯蚓2.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3.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支持运动4.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二课鱼类1. 鱼类的共同特征:①终身生活在水中②都是脊椎动物③有鳍和鳃④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⑤用鳃呼吸⑥变温动物2、海鳗、鳃、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前进时尾鳍起主要作用,拐弯时胸鳍起主要作用。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第三课鸟类1.鸟类的共同特点:①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②鸟都是卵生的。

③鸟有喙和足④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⑤恒温动物2.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企鹅、鸭子、母鸡、鸵鸟也属于鸟类。

3.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在鸟4.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它们适合吃什么食物?①特点:长而直的喙②特点:末端有钩的喙③特点:粗壮短小的喙④特点:细长的喙形状:像镊子形状:像起钉器形状:像钳子形状:像细针食物:吃小鱼虾食物:吃小动物食物:吃谷物坚果食物:吃花蜜5. 这些鸟的足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①特点:趾间有蹼——生活环境:适合在水中游泳②特点:趾端有钩爪——生活环境:适合在山地丘陵中抓捕小动物③特点:粗壮——生活环境:适合在地面奔跑④特点:细长——生活环境:适合浅水摄食第四课哺乳类1.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①身体表面有毛②体温恒定③用肺呼吸④一般胎生、哺乳2. 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分类》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分类》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分类》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动物、植物分类的概念2.能将动物、植物进行分类3.能分辨不同的动物、植物,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4.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动植物分类的概念及其分类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将动植物进行分类,如何理解动植物的分类特征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贴图、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和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课堂里收集的植物与动物样本,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下一步课堂的探究做铺垫。

3. 学习环节让学生学习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了解动植物分类的特点和基本分类方法。

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4. 实践环节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课堂里收集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分类知识以及理清其分类方法。

5. 归纳总结让学生整理出植物和动物分类的方法,并从方法的不同之处中梳理特征,从而总结出动植物分类的特征。

6. 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利用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及特征进行实际操作,如将动物进行工业分类、植物进行园林分类等。

四、板书设计分类:动物分类方法:•血液型•身体形状•生活方式植物分类方法:•种子是否有叶五、教具准备1.植物、动物样本2.课件PPT3.白板、笔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个人表现和作业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检测学生是否能理解动植物分类的概念、掌握动植物的分类方法,并能将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会关注每个学生的问题,耐心指导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优质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优质课件

它们都是 脊椎动物
吗?
9
1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1
谢谢观看 !
2024/7/14
12
通过实验发现, 线轴可以向不同方 向倾斜,说明脊椎 在支撑身体、保护 内脏的同时,还能 让身体在一定范围
内运动。
6
找到这些动物的脊椎
7
拓展
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 5678
无脊椎动物 12349
8
我国拥有众多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 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1 给动物分类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观察
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2
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3
思考
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案

苏教版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案一、教材分析《给动物分类》这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理解动物之间的多样性,并学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世界的奥秘通过学会分类,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给动物分类》这一章节,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接着,教材将重点转向动物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给动物分类,以及分类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多种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理解动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

3.学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如生活环境、身体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如垃圾分类、图书分类等。

因此,学会给动物分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动物世界,还可以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学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常见的动物分类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进行初步分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能够正确地将动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并让他们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动物分类的差异性。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同时提供多种分类标准供学生选择和实践。

四、学情分析1、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给动物分类》之前,学生已经通过日常生活观察、低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等途径,对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1给动物分类(一)(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1给动物分类(一)(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根据有无脊椎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根据是否哺乳: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
-根据翅膀数量:有翼动物、无翼动物
2.动物的主要特征
-哺乳动物:恒温、毛发、乳腺
-鸟类:羽毛、喙、前肢变成翅膀
-鱼类:鳃、鳍、生活在水中
3.动物分类的应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蛇不属于鱼类
-预测动物的行为:根据特征判断动物的生活习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动物分类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动物分类相关的拓展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6.作业布置:准备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对动物分类知识的掌握。例如,给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7.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导入、讲解、互动环节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8.教学指导手册:为教师准备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动物分类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动物分类图册:提供一系列动物分类的图册,包含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动物分类知识。
另外,我也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一种互动的交流。我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分类》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分类》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分类》苏教版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方法;2)学会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分类1.2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2)探究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类意识,爱护动植物;2)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保护动植物,知道如何分类。

难点:学生掌握新的分类方法。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教材编写好课堂教案;2)准备好课件、活动材料;3)测试讲台、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是否正常。

3.2 导入新课初步了解学生的前期知识并对今天的主题进行引导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互动。

1)观察三株植物,询问学生感受,并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2)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色及分类方法,以期达到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3.3 讲授新课3.3.1 知识点的讲授依据教材给出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方法。

3.3.2 归纳总结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从课堂活动中总结归纳,以更好地了解新知识点,理解所学内容。

3.4 互动活动3.4.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分类方法,并选择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4.2 实地观察让小组齐聚山林,采集观察一些植物和昆虫,并让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3.5 考核反馈3.5.1 看图说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词的方式回答一些问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点。

3.5.2 学生评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听取学生的反馈,以期调整未来的教学策略。

4. 课后作业4.1 提交观察笔记让每位学生提交观察笔记,记录实地采集到的植物、昆虫。

4.2 选做题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可以自选部分进行选做,拓展所学知识。

二、学生反思课堂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在课堂上展现了我的优势。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2.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它们分别描出来。

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1750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 首先是属名,它标志着该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 缘关系。其次是种名,它描述了 该生物的个体特征。这种分类的 原理如同你的名字,“姓”代表 你和家族的关系,“名”是你自 己独有的。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以东北虎为例:
这里有许多果实,试着给它们分类。
豌豆 西瓜
桃子 四季豆 黄瓜 草莓 葡萄
苹果 山楂
樱桃

芒果
猕猴桃
苏教版点击认小输入识学标题什科么学是六分年类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把你的分类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分类标准
果实名称
苏教版点击认小输入识学标题什科么学是六分年类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手段。分类的方 法有多种。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按二分法分类。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 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看图,找出分类依据。




乌龟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_____卵__生__的______
_____胎__生__的______
__飞__行__的___
_游__动__的____
_四__条__腿__的__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分类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认识什么是分类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苏教版点击认小输入识学标题什科么学是六分年类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商店为什么要有这种标志?
苏教版点击认小输入识学标题什科么学是六分年类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2.下面这些海洋生物都不是它 3.指出下面哪些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们的家族成员。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4.描述这类海洋生物与众不同的特征。 我认为这类“奇怪的海洋生物”的特征是: _各__种__形__状__,__有__六__只__脚__,__且__脚__的__方__向__一__致__。_
画一个这样的海洋生物:
它们都是动物。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它们都有脊椎
它们都哺乳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它们都食肉
它们都有猫的形态
它们都是老虎
东北虎是虎的一种
点击练输入习标与题 拓展
填空题
1.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 )或( 相似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 起。它也是( 整理各种科学资料 )的常用方法。 2.指纹可以分为( 弓形、箕形、斗形 )三种。 3.人们常用( 找相同点 )法和(多极两分)法对事物进行分类。 4. 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 )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 类。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 名描述了该生物的( 个体特征 )。
_两__条__腿__的__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水中或陆地 __上__生__活___
水__中__生__活___
__家__养__的___
__野__生__的___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用你学到的二分法,给下列邮票分类。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科学家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根据动物的外 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 的、爬的或跑的。比如,他把鲨鱼、鲸和剑鱼归为一类, 可是人们发现这不合理。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给物体分类。 按相同点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Leabharlann 弓形箕形斗形
把大拇指擦洗干净,稳稳地、实实地 按压在印泥板上,再稳稳地、实实地按压 在记录纸上,观察指纹的特征。先给小组 同学的指纹分类,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
1.有一类奇怪的海洋生物(实际并不存在),下面这些都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