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匹配的研究

合集下载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研究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研究

车辆工程技术 2 车辆技术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研究宋述铨(天津优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 要:电动汽车主要由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系统(VCS),以及电机控制器(MCU)等构成。

整车控制器(VCU)是电动汽车的重要控制结构,对汽车的各种信息进行检测、对车内通信网络和异常信息进行监控等,能够提高整车驾驶性能,进行制动能量回馈完善能源管理。

提升整车舒适性,使用户获得完美体验。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完美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个城市的汽车使用户喷井式增加。

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消耗石油,排出大量废气,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纯电动汽车由于不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不断地革新与突破,逐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的帮助,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潜力股,逐步取代传统汽车变为可能。

本文从汽车结构出发,结合整车信息传输过程,设计了整车控制器的软硬件结构。

1 整车电控系统组成 整车电控系统主要由整车控制器VCU为核心,通过硬线信号指挥各控制器使能,通过CAN总线信号控制储能系统、电机系统等关键总成执行相应的上下电动作以及扭矩指令。

最终完成整车的驾驶运行以及高压充电。

其中,低压部分完成车辆控制器供电和信号采集通讯。

高压部分通过高压线束将动力电池的电能传输到空调压缩机、电动机等高压供电设备,实现动力电能的传输。

其中电机、电池、电控系统被称为“三电”系统,主要包括:1.1 整车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系统为整车的运行大脑,具有高可靠性、高运行效率、逻辑缤密性。

整车控制系统上电后首先运行初始化程序并且自检,在自身没有问题后驱动端口使能储能系统、电机系统上电。

储能系统和电机系统完成上电后同样分别进行上电自检。

所有系统自检无故障且驾驶员有上高压指令时,整车控制系统通过总线驱动储能系统、电机系统完成上高压动作。

1.2 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和BMS管理单元。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整车控制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现直接影响到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性能。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车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整车控制系统是通过对电动汽车各个部件的协调与控制,实现对整车功能的高效管理。

传统汽车的控制系统主要集中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控制,而新能源汽车则涉及电池组、驱动电机、能量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辅助系统等多个方面。

整车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动力分配、能量管理、智能辅助驾驶、车辆状态监测等。

整车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需要实现机械部件的基本功能,如加速、制动、转向等,还需要通过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整体能效。

此外,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整车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智能化,能够响应复杂的道路和交通情况,为驾驶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

设计要素与架构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电子技术、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等。

其基本架构一般可以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感知层包括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车辆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信息。

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可以构建出更加准确的环境模型。

决策层则负责根据感知层提供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通常采用控制算法、优化算法等方法,来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车辆的状态和驾驶环境,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决策层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以不断优化决策过程,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执行层负责将决策层的指令转化为具体的控制信号,直接作用于各个执行机构,包括电机驱动控制、刹车控制、转向控制等。

这一层需要精确、迅速地响应,以确保操控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能量管理系统设计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中负责管理动力电池的关键设备。

它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确保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电池进行均衡管理,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

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加大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力度。

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电池参数辨识技术:通过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辨识电池的状态,准确评估电池的健康状况。

(2)充放电控制策略: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工况下的电池,制定不同的充放电控制策略,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3)电池寿命预测算法:通过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温度、充放电速率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为电池的维护和更换提供参考。

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智能化: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实现对电池状态的智能监测、分析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可靠性。

(2)集成化:将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车载充电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整车的综合性能。

(3)安全性:加强对电池的安全监测和保护,预防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温等现象,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4. 结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汽车的性能、安全和使用寿命。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图1电池管理系统电气架构控制和约束来组成。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电池组中的电池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但是电气系统是由电池切断单元、高压连接、低压用于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进而促使动力电池能够进行能量的分配和进行安全的也就是保证电动汽车可以持续稳定的运行。

在动力电池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动力电池占据着核心地位,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控制的关键,来同时结合热管理的相关部件来进一步的保证能够为动力电池提供舒适的工作和运行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是采用了分布式电池管一个高压控制器和两个从控制器以及其他的材料控制线束来组合而成,在合成的过信息交流和控制。

(图1)主控制器,主要是控制从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上传的信息进同时来进一步的控制Dolly 电池在运行中的状态,还可以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及时的处理。

而高压控制器主要是通过实时的采集并上报动力电池中的总电压,各路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来可以为后期的计算和电状态、健康状态的分析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实现预充电检测和绝缘检测功能。

从控制器,一般是用于收集和上报动力电池单体电压的各项数据信息。

及时的反馈每一串电池中SOC 和SOH ,最终来保证动力使用过程中电芯的一致性。

对于采样控制线束来说,主要是促使动力电池中各种信息收集和控制器信息交换来提高硬件支持。

2.2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控制方法要想保证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实现正常的运行,电池寿命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并且保证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等,都需要对动力电池的循电机控制器组合仪表车载充电器控制信号BMS 外部CAN1_LBMS 外部CAN1_H BMS 外部CAN2_L BMS 外部CAN2_H BMS 内部CANL BMS 内部CANH 高压控制器主控制器电机整车控制器电池电流电池总压BDU 从控制器2维修开关从控制器1监控、标定和程序刷新接口电池总负电池总正内燃机与配件程中,首先是通过bms即时检测vcu发来的预充使能信号,进而来闭合相关的接触器,同时及时的反馈接出去当前的状态,还需要检测动力母线的电压与动力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和资源消耗问题的担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技术之一,对整车性能和性价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研究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简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电池组和电控系统。

其中,电动机是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电池组则储存电能,电控系统则实现对整个动力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二、动力系统整车匹配原则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整车性能和实际使用需求的匹配。

1. 动力系统的动力性能与整车匹配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需要提供不同的动力性能,如加速性、续航里程等。

所以在动力系统整车匹配时,应根据车辆的使用场景和功率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功率输出。

2. 电池组能量与整车匹配电池组的储能能力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因此,在整车匹配中,应选择电池组的储能容量和放电性能以满足车辆的需求。

同时还需考虑电池组的重量、体积等因素对整车的影响。

3. 电控系统的稳定性与整车匹配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负责控制电动机和电池组的工作状态。

在整车匹配中,需要确保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并根据动力系统的特点进行参数调节以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4. 动力系统整车热管理与匹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

散热系统的设计和匹配将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和动力系统的寿命。

因此,在动力系统整车匹配中,应注意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匹配。

三、动力系统整车匹配研究方法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整车匹配,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1. 整车仿真模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构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模型,对不同参数进行模拟和优化,从而得到最佳的动力系统整车匹配方案。

2. 硬件原型测试通过搭建新能源汽车的硬件原型,进行实际测试和数据采集。

根据测试结果,对动力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整车匹配效果。

《基于FCV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FCV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FCV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篇一基于FCV(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一、引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FCV(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

而动力电池作为FCV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运行效果。

其中,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基于FCV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通过控制电池的温升、散热和保温等过程,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该系统主要包括冷却系统、加热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三、FCV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特点FCV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相较于传统电动汽车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由于燃料电池的反应产热较大,因此对散热要求更高;其次,由于FCV的运行环境和行驶工况的变化,其热管理系统的适应性更强;最后,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寿命和性能,需要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热管理策略。

四、基于FCV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1. 冷却系统研究冷却系统是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针对FCV的特点,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冷却策略。

例如,采用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在电池间的循环流动,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同时,根据电池的工作状态和温度变化,实时调整冷却液流量和温度,以实现精准的散热控制。

2. 加热系统研究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加热系统在FCV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者们通过采用电阻加热、PTC加热等方式,为电池提供适宜的工作温度。

同时,为了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研究者们还在探索更为高效的加热技术和材料。

3. 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研究温度传感器是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眼睛”,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变化。

而控制系统则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对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辆安全控制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辆安全控制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辆安全控制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是环保理念的实现,也是全球企业竞争的新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车辆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车辆安全控制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是指利用非化石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几种。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等多方面的优势,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车辆安全问题。

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动力电池的安全控制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车辆通讯技术。

1. 动力电池的安全控制技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动力电池的安全控制涉及到其性能、寿命、环境适应性、物理结构和温度等方面。

动力电池的安全控制技术包括电池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电池的故障诊断和报警系统、电池的维护和养护系统等。

同时,采用高耐热性、高安全性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电池结构,防止电池的短路、过充和过放等,从根本上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2. 整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整车控制系统是指新能源汽车内部控制、传动、转向等各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整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刹车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电子制动系统,要保证刹车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防止跑偏、失控等危险情况。

(2)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调整车辆姿态,使车辆更加平稳、舒适。

(3)前、后轮驱动系统的安全控制技术:前、后轮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要通过电子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4)高压安全措施:要采取低压限流、设防、电隔离和消隐等安全措施,避免高压电击事故的发生。

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CAN通信协议详情

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CAN通信协议详情

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CAN通信协议详情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电动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作为零排放、零尾气的新能源汽车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纯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中,与整车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CAN通信协议的相关内容。

一、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的关系纯电动车的BMS作为一套独立的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管理电池组的状态、实时数据采集、故障诊断以及能量管理等功能。

而整车系统则负责电动车的整体控制,包括电机控制、车速控制、动力分配等。

BMS与整车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BMS对整车系统的控制和监控,保证电池组和整车系统的协调运行,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二、CAN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通信协议。

CAN总线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具有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电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CAN协议定义了通信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节点间的高效通信。

三、CAN通信协议在纯电动车BMS与整车系统中的应用1. 数据交互:CAN通信协议在BMS和整车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交互。

BMS可以向整车系统提供电池组的相关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

同时,整车系统也可以向BMS发送指令,如充电指令、功率调节指令等。

2. 故障诊断:CAN通信协议可以实现对电池组和整车系统的故障诊断。

当BMS检测到电池组或整车系统存在异常情况时,会通过CAN总线将故障码发送给整车系统,从而实现故障的定位和诊断。

3. 控制策略:CAN通信协议可以实现BMS对整车系统的控制。

例如,BMS可以根据电池组的状态和整车系统的需求,发送合适的控制策略给整车系统,如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控制充放电速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匹配的研究
项目概要: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实用化、商品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与所搭载的整车控制系统之间的匹配性研究,是武汉纯电动城市客车控制系统中一项有关核心技术的研究,优化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兼容性可使纯电动客车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科研机构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并与整车控制系统匹配,但是由于缺乏电控产品工程化开发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缺乏有助于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平台,很多研发成果无法进一步转变为可以批量应用的具有高质量、高性价比、良好的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产品。

目前我司针对动力电池系统与整车匹配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电池与整车控制器的通讯:
武汉纯电动城市客车整车CAN总线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CAN总线由两条子网络构成,传输速率均为250kbps。

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和故障诊断模块挂接在CAN1上。

通过上图可知整车网络拓扑结构,整车控制器兼用来实现跨子网数据通讯。

整车网络由以下子网构成:
☆整车控制网络CAN1
☆整车信息显示及车身控制网络CAN2
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器进行通信的具体报文例子如下所示:
整车控制器传与电池管理系统的报文例子如下
HCUScrStatus1:
研究目标及方向
我司建立了电池充放电实验室和电池管理系统匹配性测试平台,通过对我厂基于电池与整车控制器进行匹配的车用动力电池与整车CAN通信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开发适用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在此基础上,建立电池性能检测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平台,最终达到如下目标:
a)CAN通信中电池容量通信优化;
b)CAN通信中过流、过压、温度保护通信准确性;
c)CAN通信中故障预警通信智能化;
d)CAN通信中充电控制通信完整并可储存整个充电过程可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