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科学发明故事四则

合集下载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小发明家》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小发明家》优秀教案(精品)

《小小发明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懂得只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学、爱科学、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教学重点多读科技书刊,向小发明家学习、善于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方法授教法,启发式。

课前准备课前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我想用这些文具画一个45度的直角三角形,谁想画?(生画)现在,我还请这位同学用这个文具(多用三角板)再画一个,(生再画)你能说说哪次画起来更方便吗?为什么?二、新课学习这就是杨洋同学发明的“多用三角板”。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发明,处处有创造。

其实搞科技小制作、做个小小发明家,并不难。

今天我们就一同做个小小发明家!(板书课题)激情引趣,晓知以理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出示问题)杨洋和方芳的发明动机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发明成功的?通过他们的成功,你想到了什么?小小辩论会:搞小发明很难,搞创新发明是科学家的事,与小学生无关。

搞小发明需要时间,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去琢磨呢?城里的学生见识广,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小发明容易成功,我们农村的学生不具备这些条件,没法搞小发明。

拓展延伸,深刻领会师:“象杨洋、方芳这样的小发明家有很多,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师:以往的船前进后退不是靠帆便是靠人力,就有一个人称“哈逊河上的傻子”,不用帆、不用人力,就使船前进后退了,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蒸汽船的发明家——富尔敦。

(播放影片——《发明家富尔敦》)小结:同学们,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亲手通过实验,作个小小小发明?那好,现在就给你们一次动手操作的好机会,让我们一同走进小小实验室!小小实验室分小组做实验(4个人一组):自拟制作内容设计制作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小组汇报成果从图入手,分组交流小朋友都想做发明家吧?那我们现在就仔细看图,然后说说聪聪面对坏弃的雨伞想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小学二年级科学小故事

小学二年级科学小故事

小学二年级科学小故事4i小学二年级科学小故事篇一真假司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举世闻名,此后,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盛名之下的爱因斯坦忙于应付不计其数的大学请他作演讲,搞得他疲惫不堪!爱因斯坦每次到大学去都是由专职司机理查开车送他,一到会场后,理查就在台下听演讲,一直做了30来次听众,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从头听到尾。

理查是位风趣的美国人,一天他向疲于奔命的爱因斯坦提建议:“您实在太辛苦了,也一定讲烦了,您的演讲内容我可以背下来了,我想下次演讲时让我穿着您的衣服,让我来代您演讲直到被发现为止,可以吗?”“妙啊,反正那里认得我的人也不多。

”同样富于风趣的爱因斯坦回答道。

此后的那场演讲,穿着爱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对于相对论的解说没有任何差错,他把爱因斯坦的表情和动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爱氏则打扮成司机,不仅开车送理查来演讲,而且坐在台下认真听讲。

然而,就在演讲结束,理查准备下台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

一位教授模样的先生站起来,像发连珠炮似的提出了许多问题。

真的爱因斯坦静坐在会场的角落,心中吃惊不小,但他表情上还是若无其事。

假的爱因斯坦却轻松地对那位教授说:“你的这些问题很简单,连我的司机都能回答,喂,理查,你上来帮我做些说明吧!”于是,真正的爱因斯坦这时才步上讲台,并迅速地对问题作了说明!小学二年级科学小故事篇二吹肥皂泡的疯老头: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

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

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阳光是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

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

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

二年级科技教案 DOCX 文档 (2)

二年级科技教案 DOCX 文档 (2)

1.水中捞月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铁丝圈,玩捞“纸月亮”的游戏,体会铁丝圈的形状、大小对其使用效果有直接影响。

2.通过比较徒手和借助工具弯制铁丝圈,发现徒手制作作品的局限性,进而了解工具在制作中的作用。

3.通过完善铁丝圈,提高游戏的成功率,体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被不断改进,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分别徒手和借助工具弯制铁丝圈捞具,并进行比较,体会作品的差异。

教学难点 :弯制平滑规则的铁丝圈。

教学准备 : 单层吹塑纸、四根细铁丝、一碗水、圆柱形模具、剪刀。

教学过程:活动一:故事导入1.导入:讲“猴子捞月”的故事,提问:猴子们捞起月亮了吗?为什么猴子们无法捞起月亮?2.提出任务:假如有一个“月亮”掉进了水中,大家能不能把它捞起来?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做捞“纸月亮”的游戏。

揭示课题“水中捞月”。

请两位学生上来做游戏。

3.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要把“纸月亮”成功捞起来,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4.归纳:能否成功地捞起“月亮“与铁丝圈捞具的形状、大小有关。

活动二:制作铁丝圈捞具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上学期上“吹肥皂泡“课时制作铁丝圈吹具的经历。

2.提出任务: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铁丝圈捞具,来做捞“纸月亮“的游戏呢?该怎么做?3.指导学生徒手或使用工具制作铁丝圈捞具。

4.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徒手制作和借助工具制作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活动三:制作“吹塑纸月亮“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吹塑纸制作一个“月亮”。

2.示范制作“吹塑纸月亮”的方法:在吹塑纸上画一个比铁丝圈小一点的月亮,用剪刀剪下来。

活动四:玩捞“月亮”游戏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做的捞具来捞“月亮”,看看“月亮”会不会被捞起来。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3.巡视,提问:可能是什么问题造成了捞“月亮”失败?2 折纸船教案一、活动目标:1、探索哪些物体会沉到水里,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以及如何让物体不沉下去。

2、学会教折纸船,并体验互相帮助的乐趣。

环境资源:各种各样的纸船指导要点:将两边向上折起,打开三角形的口子成一顶帽子状,然后食指伸进去翻好。

二年级科学小发明小制作

二年级科学小发明小制作

科学小发明和小制作是指通过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应用科学知识,创作出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或小装置。

这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进行的科学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1.简易电灯制作材料:电池、导线、灯泡、开关步骤: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和灯泡,然后再连接开关,最后将开关接通,灯泡就会亮起来。

原理:电池产生的电流经过导线流到灯泡,使灯泡发光。

通过连接和断开开关,我们可以控制灯泡的亮灭。

2.风力小车制作材料:塑料瓶、塑料薄膜、吸管、纸张、胶水、剪刀步骤:将塑料瓶剪掉上半部分,将吸管固定在塑料瓶顶端制作成风车的根部,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剪出风车的叶片形状,再将薄膜的中心绑在吸管上。

最后将风车装置固定在纸张上,利用吹气来推动风车转动。

原理:吹气时,气流产生的作用力使风车转动。

风是一种天然的能源,利用它可以推动风车。

3.弹簧车制作材料:塑料薄片、弹簧、胶水、木条、轴承、螺丝等步骤:先将塑料薄片剪成长方形,平均分为两段,固定在木条上,再将弹簧放置在两段木条中间,将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木条上。

最后用轴承将两段木条连接在一起,使其能够灵活转动。

原理:弹簧的弹性使其存储弹力,当弹丸撞击到弹簧上时,弹簧会释放出弹力,将弹丸弹射出去。

4.纸制飞机制作材料:纸张、剪刀步骤:将纸张对折,并从中间处向两边折叠,使其成为飞机的形状。

然后将两翼分别向下折叠,使其成为机翼的形状。

最后,在飞机的前端剪开一个小口,用于改变飞机的重心。

原理:通过调整飞机的形状和重心位置,使其在空气中产生升力,从而能够飞行。

这些科学小发明和小制作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需要运用到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培养并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科学小发明和小制作,学生还能了解到科学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科学发明故事四则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科学发明故事四则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科学发明故事四则华佗的五禽戏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

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

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

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得助于孩子的启发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一位不出名的眼镜师汉斯 #8226;李波尔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它是怎样发明的呢?有一天,两个小孩正在李波尔赛的商店门口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突然,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兴高采烈。

李波尔赛赶忙跑了过去,他也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

李波尔赛高兴地跑回店中,把两片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

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后来,伽利略仿效制造了放大32倍的望远镜,直接导致了日心说的伟大发现。

小人国的发现者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发明者。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开始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只是个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看门人。

他利用看门之余,磨制了许多镜片。

有一次,他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

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

他用这种镜片观看自己的牙垢,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

他惊讶地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国的居民小生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一个看门老头儿发明了显微镜,成了微生物学的开门鼻祖。

有人对他十分羡慕,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

列文虎克什么话也没说,仅向问话者伸出他的双手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近年来,STEA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它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氛围下,一些教师将STEAM教育的理念引入了教案设计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二年级语文教师,我将STEAM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了教案设计中,探索出了一些乐趣多多、发明创造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案玩出来的发明根据课程进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蝌蚪找妈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从STEAM教育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发明小蝌蚪找妈妈的新结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改变故事情节的方式来创造新结局。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和最终结局。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改变想法,尝试发明出与原故事有不同结局的新故事。

3.针对改变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记录,从语言素养、表达技巧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二:玩转小蝌蚪图书馆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于图书馆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步骤:1.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图书馆,感受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

2.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蝌蚪主题图书为背景,设计新的图书装饰布置。

3.每个小组挑选一本图书,展示并介绍图书内容。

4.全班分角色,模拟借书、还书的实际流程,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常用操作过程。

活动三:小蝌蚪安全之星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了解应对措施。

2.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步骤:1.针对小蝌蚪在故事中遇到的危险场景,教师向学生解释危险的本质和应对措施。

2.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各种小蝌蚪安全问题的标语和图片,制作展示板。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发明救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发明救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发明救妈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小爱迪生用小发明救妈妈的故事,学习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遇事爱动脑筋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为什么爱迪生能用小发明救妈妈教学准备1、关于爱迪生的图片、资料。

2、蜡烛、镜子等实验用具。

教学流程一、课题质疑,图片激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小发明救妈妈》。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小发明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小发明救了妈妈?)3、出示爱迪生的画像,简介爱迪生的事迹。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八》,了解小时候的爱迪生。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读课文,同桌互相读、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重点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汇报读书收获(读了课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读读课文前的阅读导语,为什么说7岁的爱迪生了不起呢?让我们再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1、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

2、将自己的疑问告诉小组内的同学,请大家帮助解疑。

3、反馈组内未解之疑,全班讨论。

(1)妈妈发生了什么危险?医生和爸爸有何反应?(指名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医生动作神态的词语。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他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急切和惊喜的感情,教师随机板书“善于观察动脑思考”。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小爱迪生为什么了不起。

四、创设情境,实验说理。

1、观察插图,谈谈自己对镜子反射光线的认识。

2、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蜡烛、镜子模拟表演。

3、师生合作实验。

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平面镜还有哪些作用。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玩出来的发明引言随着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STEAM教育融入到语文、数学等课程中,并将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教授给学生。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使用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开发出一些有趣、实用的发明。

创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发掘问题并进行创新设计。

以下是三个有趣的发明设想。

发明一:声控下拉书架在某节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但是由于学生教室座位较多,老师需要不停地上下开门,而下拉书架需要两只手操作,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常兴趣和日常生活经验,设计一款声控下拉书架。

这款下拉书架可以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老师或学生高声喊出“下拉”,它就会自动下拉。

同时,当书架顶部经过传感器时,背板下面藏有一个释放器,能够将整个书架固定在门的上方。

发明二:语文知识问答游戏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深度深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开发一款寓教于乐的语文知识问答游戏。

这个游戏基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可设计不同的场景、声光效果、玩法等,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发明三:声控读书笔记本读书笔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索引笔记本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翻到相应的页面。

在这个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声控读书笔记本。

这款笔记本可以设定一个云台,声控装置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当学生说出笔记本上的关键字,云台就会自动翻到相应页面。

同时,它还能自动标记,让学生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发明实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STEAM教育的引入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开展更多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将科技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科学发明故事四则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

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

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

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得助于孩子的启发
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一位不出名的眼镜师汉斯#8226;李波尔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它是怎样发明的呢?
有一天,两个小孩正在李波尔赛的商店门口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突然,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兴高采烈。

李波尔赛赶忙跑了过去,他也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

李波尔赛高兴地跑回店中,把两片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

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后来,伽利略仿效制造了放大32倍的望远镜,直接导致了日心说的伟大发现。

小人国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发明者。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开始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只是个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看门人。

他利用看门之余,磨制了许多镜片。

有一次,他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

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

他用这种镜片观看自己的牙垢,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

他惊讶地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国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一个看门老头儿发明了显微镜,成了微生物学的开门鼻祖。

有人对他十分羡慕,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

列文虎克什么话也没说,仅向问话者伸出他的双手
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碰倒纺车的启示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8226;哈格里沃斯(英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

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

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

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来水平放置的放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

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织机。

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作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