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的知识梳理
商务会馆之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医疗保健原理科学家们发现任何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只是波长不一样。
人体也是红外线放射体,它所发射5.6一15微米远红外线占整个人体总能量的50%,而远红外线纤维产品所采用的材料有效放射5.6一15微米的远红外线,占整体波长90%。
众所周知,当两段波长相等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而人体是生物体,人体70%一80%以上是水分子组成的,在共振作用下,首先激活了水分子的振动能级,而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反应。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使生物体的分子能够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状态。
这样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水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
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觉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低,浅小动脉、浅毛细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得以改善(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检测)20分钟可使微循环血流量提高114%。
3.增强新陈代谢。
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引起体内物质交换失常,那么各种疾病将会不约而至,诸如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将给生命带来危险;糖代谢紊乱所致糖尿病的发生;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脂症、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痛风等等。
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整神经液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4.具有消炎、消肿功能。
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液的回答反应,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
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加强了细胞再生能力、改善了病区的供血氧状态、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限化,加速了病灶修复。
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枝循环、调节了离子的深度、促进了有毒物质的代谢、废物的排泄、加速了渗出物质的吸收、使炎症水肿消退。
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1) 远红外线的定义远红外线是在太阳放射的能量中,占有80%的、以热为中心的电磁波的波长中,波长为0.76-4.0㎕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波长为5.6-50㎕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波长为50-1000㎕的红外线称为超远红外线。
(1) 8~11㎕的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的效果①渗入皮下40~50mm处,共振人体细胞,在人体深处开始加温。
②跟着在人体深处产生温度。
即,体温从人体深处开始提高,微细血管会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强化新陈代谢;扫除体液障碍,增加人体组织再生能力,对促进成长有显著的效果。
③应用于婴儿用保育器或温热物理治疗仪,应用于通过汗腺排出体内废物、重金属、毒性物质的新的远红外线治疗法。
(2) 远红外线是①肉眼看不见的不可视热线②具有直进性,折射,反射等光线的一般性质。
③被很多物质吸收,产生热反应。
(3) 远红外线自然而然的被用于烤地瓜,炒栗子等等。
加热特殊的石头(包括陶瓷)产生远红外线,利用这种远红外线烤出食物的。
①谁都知道用陶瓷(包括电瓷)容器熬粥比用金属容器熬粥更好吃,②在阳光下做日光浴心情很好,其原因是日光放射远红外线。
2)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6大作用(1) 温热作用若体温下降,远红外线提高温度;若体温上升,则下降温度;从而保持最佳的体温。
(2) 促进生长发育远红外线促进儿童或未成年的成长。
. (3) 磁性作用利用离子作用,使体内的钙及铁含量保持均衡,从而使体内的骨骼健康。
(4) 干湿作用维持最佳的,可以保持体温的水分。
(5) 中和作用排出体内排泄物,中和汗味和异常气味。
(6) 共鸣作用分解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素化合物,从而维持营养的均衡;震动细胞的分子和原子,维持强韧的体力。
3) 远红外线的发汗效果(1) 汗的作用人类靠发汗排泄体内积蓄的氢。
氢在人体内显出酸性,而且具有毒性。
把体内的氢通过汗往外排出,改善酸性体质而达到健康的碱性体质。
①人类通过发汗的水分蒸发调节体温。
②促进血液循环,淋巴液、肠液的循环。
远红外线—搜狗百科

远红外线—搜狗百科应用领域1、数码领域:如手机、电脑等。
2、通信领域:如光纤网络。
3、保健领域:远红外拔罐、低温远红外地暖、温热理疗仪、电位治疗仪、远红外线光波浴房、电气石汗蒸房、生物频谱能量屋4、生活领域:如远红外线浴霸,远红外理疗仪器。
5、日用领域:远红外卫生巾远红外技术主要应用于12大产业·电器(发热煮食、人体保暖、发热电器、健康、个人护理及美容)·生产机械(利用热力:如注塑机、铸造机械)·电子部件(印刷电路板、元件、部件)·制衣纺织业,内衣内裤,衣服(发热手套、背心、毛毯、软垫)·食品(制作/加工)农产品和渔产品·油漆(金属/塑胶/木制品)·塑胶/橡胶/皮革·木材/纤维/纸张(印刷)·陶瓷/玻璃/建筑物料陶瓷粉/模型制品·医疗系统·农业催生器·融雪系统·生活日常应用实例-光波疗房1、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远红外线采用碳纤维电导制热系统,该系统工作后,会迅速产生波长5.6~14微米的热光,它即可杀死霉菌,此种远红外线发射的光波可以通透人体皮下,渗入人体细胞组织中与人体细胞中的分子、原子、振动频率相同,并形成共振,活化了细胞组织,加速血液循环,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净化体内垃圾,从而达到缓解和治愈人体疾患的作用。
2、主要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作用;具有温热消炎,微波按摩作用;调节人体经络平衡作用;降血压血糖度作用。
3、微循环及其功能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动脉之间微血管流动,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血细胞之间物质交换,输送养料(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物(包换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4、现代医学证明远红外线具有预防人体的癌、肿瘤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心脑血管、风湿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很大关系,微循环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被当今医学界称为人类的第二心脏。
远红外线 培训资料

第一章远红外线的惊奇功效远红外线是什么?在科学领域探讨了许多影响及影响及威协我们健康的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其实都来自于身体的虚冷问题。
所以,近来对于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远红外线也被大肆渲染起来。
究竟,远红外线到底有什么功效呢?它不但可以去除身体的虚冷,从活性氧的伤害中保护身体,并且具备了促使负离子及脑内物质的发生。
红外线是光线的一种感觉上有很多人都知道红外线,最近也常常听人在讨论远红外线。
那么红外线及远红外线到底哪里不一样呢?首先,说明红外线。
也许您在以前的物理课程,做过类似实验也说不一定。
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射的话,会出现类似腰里的色带。
颜色的顺序为紫、青、经、黄、桔、红,因为眼睛看得见,所以称作可视光线。
光线是利用波在传达。
可视光线的波长范围大约从0.4微米到0.75微米。
在可视光线中,红色为接近0.75微米波长的光线;相反的,紫色为接近0.4波长的光线。
所以红色是可见光线中波长最长的,换句话说,在红色外侧的光线,眼睛看不见。
但虽然看不见,它却存在着。
这种眼睛看不到的光线,因为在红色的外侧所以就称作红外线,至于比紫色光的波长更短,在紫色的外侧,也有眼睛看不见的光线,那就是紫外线。
由此可知,红外线比0.75微米的可视光线拥有更长的波长,是眼睛所看不到的光线。
但是,并不是所有0.75微米以上的波长全部都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范围大约为0.75微米波长的光线到1000微米之间。
如果是更长的波长,就是Micro 波的领域。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较长的波长红外线的波长,从0.75微米到1000微米,非常广的范围,先前已叙述过了。
更进一步分析,红外线可依照波长的长度再细分为四种。
红外线暖炉所使用的红外线,正确来说,应该称做近红外线才对。
真正的远红外线,是比近红外线的波长更长的光线。
红外线是传热的光线我们常常接受太阳的恩惠,无论是动物或植物,都必顺依照着太阳光,才能在这个地球中生存下去。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万物承受太阳的恩惠,接受它的热和温暖。
远红外的概念理论、特性功能及其应用领域

《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概述远红外是远程红外线的简称。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
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另外,远红外和蓝牙都是文件传输方式的一种,只不过不需要通过其它介质(如:数据线,读卡器......)在两种都装有红外系统的装置中互相传播文件.手机红外需要两个红外口对准才行.远红外不需要对准,只要开启在同一波段就可以了。
特征1.肉眼不可见,波长为5.6~1000微米2.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3.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4.具深透力红外线划分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通过大气的波段划分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5微米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划分近红外区 0.76~3微米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厘米主要功能1、基因方面的,它可以校正使其保持健康,比如野生动物他们生病时一般靠晒太阳来康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住上一个月,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生病。
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如下图所示)远红外线: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
其中,0.76至2微米是近红外线,2至4微米的是中红外线,4至1000微米的是远红外线.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热是如何来的呢?三种方法(传热)?热高温低。
这是一个原则。
方法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

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的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
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废物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新陈代谢由汗腺排出体外而存在于毛孔中的化妆品残余物就能够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这些好处都可以从温度约 40 度左右的低温远红外线的研究结果上得到印证。
一、何为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一种具有强烈作用的反射线特征 1. 肉眼不可见波长为 5.61000 微米 2. 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 3. 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 4. 具深透力应用其中在 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无数国际权威研究机构临床报告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所以把控制在该波段的远红外线发热体产生的射线称为理学疗法之光简称“ 生命之光” 。
二、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的作用原理远红外线在所有太阳光中他最能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远红外线还是一种电磁波能迅速的被人体吸收渗入人体的远红外线便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再透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映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
原本滞留在体内的老旧废物和有害物质会随着新陈代谢由汗腺排出体外而存在于毛孔中的化妆品残余物就能够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这些好处都可以从温度约 40 度左右的低温远红外线的研究结果上得到印证。
三、远红外线对人体的饔?———预防保健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利用远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
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1.定义红外线是国外著名科学家赫歇尔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发现的,他发现在太阳的可见光线以外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光线,人的肉眼无法看见这种光线,但它的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线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热辐射。
由于它位于可见光中红光的外侧,故而称之为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介于0.75——1000微米之间,在红外线中,波长较短的为近红外线,而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
根据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2.远红外线的划分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5微米远红外波段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近红外区0.76~3微米中红外区3~30微米远红外区30~1000微米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 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 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3.远红外线的特性远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它是不可见光,但却具备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远红外线的主要物理特性如下:a)发射性:因为远红外是属于光线范围的电磁波,所以它与光线一样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传导,这就是远红外的发射性。
b)渗透性(渗透力):虽然远红外是属于光线的电磁波,但在渗透力上与其它可见光不同。
远红外具有独特的穿透力,其能量可作用到皮下组织一定深度,再通过血液循环,将能量达到深层组织及器官中。
这就是远红外线的渗透性。
c)吸收、共振性:根据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辐射体,必然是良好的吸收体。
在同一温度下,辐射体本领越大,其吸收本领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所有含远红外的物体,既可以辐射远红外线,也可以吸收远红外线,辐射与吸收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红外线的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远红外线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自然界有无数的远红外放射源:宇宙星体、太阳、地球上的海洋、山岭、岩石、土壤、森林、城市、乡村、以及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各种物品,凡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环境,无所不有地发射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知,宇宙的能量不能发生,也不会消失,只可以改变能量的方式。
热能便是宇宙能量的一种,可以用放射(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转换。
在放射的过程中,便有一部份热能形成红外线。
红外线放射速度与可见光线相同,而且能够像光一样直线前进;如果使用反射板,便能改变它的传导方向。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二、远红外线的划分
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 1~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5微米
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
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 1~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
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
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
近红外区 0.76~3微米
中红外区 3~30微米
远红外区 30~1000微米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
科学家们发现世上任何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只是发射波长不一样。
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他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它所发射5.6um-15um远红外线占总能量的整个人体50%以上。
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加速人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供给养分和酵素,促进身体健康。
常识告诉我们,当你在风景优美的山林、海滨、湖泊、瀑布边驻足时,当雨过天晴后,你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这是因为,这里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致使空气特别清新。
而当今世界工农业大规模的持续发展,人口膨胀森林植被大面积遭破坏,生态平衡失调,造成气候异常,人类生存环境空气遭受严
重污染。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向大气排放6-7亿吨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1亿吨煤烟粉尘,1.5亿吨二氧化硫,还有氧化氮、一氧化碳、氢化物等。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引起多种疾病,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
在历史上英国伦敦发生过重大煤烟污染事件,SO2最高浓度达1.34PPm,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人们把造成这次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
因此人们"还我空气"的呼声不仅在发达国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高,解决空气污染早已成为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
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位。
三.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红外线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
由于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生命光波”渗入体内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
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此外,对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积存在毛细孔中化妆品残余物等,就能够藉助代谢的方式,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一般来说,燃料燃烧、电热器具热源等放出的红外线多属于近红外线,由于波长较短,因此产生大量的热效应,长期照射人体后会产生灼伤皮肤及眼睛水晶体等伤害。
波长更短的其它电磁波如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等,会使原子上的电子产生游离,对人体更有伤害作用。
远红外线则不然,由于波长较长,能量相对较低,所以使用时相对较少烫伤之危害。
远红外线也和家用电器所放射出的低频电磁波不同,家用电器所释出的低频电磁波可穿墙透壁及改变人体电流的特性,而被人们高度怀疑其危害性。
远红外线在人体皮肤的穿透力仅有0.01至0.1厘米,人体本身也会放出波长约9微米的远红外线,所以和低频电磁波不可混为一谈。
远红外线被用在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上,例如筋骨肌肉酸痛、肌腱炎、褥疮、烫伤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疾病,都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四.远红外线的理疗作用
众所周知,当两段波长相等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而人体是生物体,人体70%-80%以是水分子组成的,在共振作用下,首先激活了水分子的振动能级,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式的反应,通过科学检测,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和人体共振吸收后,主要产生以下几方面功能,康敷特一一列举: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2、使生物体的分子处于较高振动状态
这样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小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
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检测,20分钟可使微循环血流量提高114%)。
4、增强新陈代谢
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引起体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常,那么,各种疾病将会不约而至,诸如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将给生命带来危险;糖代谢紊乱,会导致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脂血症、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痛风等等。
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整神经液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5、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反应,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对人体防御功能和抗感染作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临床观察,远红外保健品确有提高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人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6、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7、镇痛作用
远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
以上种种原因,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远红外线由于以上功能和作用,所以对于治疗和辅助治疗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疑难病症,效果极佳,对未来人类生活保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由康敷特远红外线骨关节理疗整理发布
康敷特草本精华热敷关注骨关节健康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