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设计CH24
(数电课设)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一.课程设计目的《电子技术基础2-2课程设计》是学习理论课程之后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在《电子技术基础2-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论证方案,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分析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的综合和补充。
学会并利用一种电路分析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和仿真,通过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过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设计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电路基本设计方法的同时,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内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设计方案论证1.设计方案的选择通过查阅资料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论证,根据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Multisim有其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以及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图形输入和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特点,能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引入Multisim软件帮助我们快速且轻松地将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针真实地再现出来。
ch24 三极管的使用知识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2.4
三极管的使用知识及技能训练
2.4.1
第一部分 数字 电极数
晶体管的使用知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字母(汉拼) 数字 字母(汉拼) 器件类型 序号 规格号 X — 低频小功率管 G — 高频小功率管 D — 低频大功率管 A — 高频大功率管 K — 开关管 3CG 3DA 3AD 3DK
测量时手不要接触引脚。
1k
1k
C E B B
C E
数字万用表 1
•根据外观判断极性可直接用电阻挡的 测量判断两个结 的好坏; 挡,分别
2 注意事项:
•插入三极管挡(hFE),测量 值或判断管型 及管脚;
红表笔是(表内)正极,黑表笔是(表内)负极。 NPN 和 PNP 管分别按 EBC 排列插入不同的孔。
•穿透电流 ICEO 越小越好,硅管比锗管的小。
4
四、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 1 2 3
根据外观判断极性; 插入三极管挡(hFE),测量 值或判断管型 及管脚;
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三极管的好坏,PN 结正偏时电阻值 较小(几千欧以下),反偏时电阻值较大(几百千欧以上) 。
指针式万用表
注意事项:
红表笔是(表内)负极,黑表笔是(表内)正极。 在 R 1 k 挡进行测量。
需要准确测量 值时,应先进行校正。
五、场效应管使用常识
1. 场效应管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与双极型晶体管相同。第三位字母J代表结型 场效应管,O代表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第二位字母代表材料, D是P型硅材料N沟道管,C是N型硅材料P沟道管。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24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参考模板

24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中等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74LS160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及应用。
2. 掌握构成计数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片2. 74HC90同步加法二进制计数器2片3. 74HC00二输入四与非门1片4. 74HC04 非门1片三、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集成计数器74HC90是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其管脚排列如图。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图:用74HC00与非门和74HC04的非门串联,构成与门。
74HC00的引脚图和真值表如图:74HC04的引脚图与真值表如图:按实验电路图,参照各个芯片的引脚图和真值表,连接电路。
其中Q0到Q3分别连到数码管的对应的D0到D3,CP0端接到时钟脉冲,然后检查电路无误后,加电源,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个位数码管随时间显示0、1、2、3、4、5、6、7、8、9,十位数码管显示个位进位计数结果,按0、1、2变化,当数字增加到23后,数码管自动清零,又从零开始变化。
五、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通过对计数器工作过程的探索,基本上了解了数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74HC160的数字特点,让我更进一步掌握了如何做好数字电子数字实验,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和实践能力的差距,以及对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版教案,第二章,高教版dch24

b b e e T1 c e c
VCC(5V) Rb2 1.6kW Rc2 1.6kW Rc4 130W T4 T1 D
A
e
T2
B T3
A B
& L=A B
Re2 1kW
9
2.4.4 TTL与非门
2. TTL与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 任一输入端为低电平时: T1的发射结正向偏置而导通, A T2截止。输出为高电平。 B 只有当全部输入端为高电平时: T1将转入倒置放大状态,T2和T3 均饱和,输出为低电平。 I
I T1 T2
全为高电平 (3.6V) 倒置放大 饱和 饱和
2.1V 4.3V
3.6V
+ vI –
T1
1.4V
T3 Re2 1KW 负载
0.2V
+ vO –
T3
T4 O
截止 低电平0.2V)
5
2.4.2 TTL反相器
3. 采用输入级以提高工作速度
(1)当TTL反相器I由 3.6V变0.2V的瞬间
10
2.4.5 TTL与非门的技术参数
1、TTL与非门传输特性
各种类型的TTL门电路, 其传输特性大同小异。
vO/V
5 4
2、输入、输出的高、 低电压
7
*2.4.3 TTL反相器的传输特性
I = B2 = C1 BT 时,由 T1的集电极供给 I很低,T1的发射结为正 B, 1仍维持饱和。但 I> 增大使 T 的发射结刚好正偏。 T2T 的基极电流,但 T1仍保持为 向偏置。T1饱和使 T2、 3 2 B2= I+VCES , BC段内,T2对I 饱和状态。在 截止,同时 vO/V T4和D导通。 I(B)=V 的增量作线性放大 :-0.2V≈0.4V F-VCES=0.6V O=3.6V。 5
数电课设—24小时定时电路

摘要时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发明了种类繁多的计时器。
从原始的太阳钟到现在精确度可达50亿年误差一秒的原子钟,计时器追随者人类的进步的步伐,经历了计时精度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
而计时器的种类也经历了从单一型到多样化的蜕变。
计时器,见证着人类的发展与文明。
本文将着手于基础555定时器构成1s时钟脉冲电路进而对24小时拨码可设置时间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555定时器,拨码开关,设置时间,24小时AbstractTime is the eternal topic of mankind.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lifestyle, mankind invented a great variety of timers. From the primitive solar clock to the present, an atomic clock with an accuracy of up to 5 billion years, a timer, a follower, the progress of mankind, has undergone the process of blurring the accuracy of time from the precise to the precise. And the types of timers have undergone a metamorphosis from single type to variety. Timer,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of mankind.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basic 555 timer to form the 1s clock pulse circuit, and then set the time circuit for the 24 hour dialing code.Key words: 555 timer, dial code switch, set time, 24 hours目录1 绪言 (1)1.1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1.2 电子定时器的应用 (1)2 方案设计及认证 (3)3 单元电路设计 (4)3.1 秒信号发生器电路 (4)3.2 计时模块 (5)3.3 报警模块 (6)3.4 显示模块 (7)3.5 预设时间电路设计 (8)3.6 启动/停止电路设计 (9)3.7 控制电路设计 (10)3.8 设计电路图 (12)4 实物焊接与调试、结果记录 (13)4.1 总原则 (13)4.2 电源的设计 (13)4.3 焊接中遇到的问题 (14)4.4 实物图 (15)4.5 实物电路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6)5 前景展望 (18)6 心得体会 (19)参考文献 (20)1 绪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需要定时的事情,例如:印相和放大图片,需要定时在零点几秒的时间,洗衣机洗涤衣服需要定时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电风扇需要定时数十分钟的时间。
CH24

G2
UIH UOH min U NH UIH min
UIL max UOL maxU NL
U OH
输入高电平
典型值 = 3.6 V
UOH min 2.4 V
UIH min 2.0 V
输出低电平
典型值 = 0.3 V
输入低电平
U IL
典型值 = 0.3 V
UOL max 0.4 V
+VCC +5V R4 T3
iB1、i B1分别流入 T1、T1 的发射极
0.3 V A
D1
T2
R1V 1
DY
T4 3.6V RL
T2 、 T2均截止 0.3 V B 则 T4 截止
T3 、 D 导通
uO (5 - 0.7 - 0.7 ) V 3.6 V
D1
T1 输入级
R3 T2 中间级 TTL 或非门
(2) 输入端负载特性: uI f ( Ri )
+VCC +5V + R1 4k
+VCC +5 V
1 Ri
iB1 V 2 1.4
T1
uI / V
uI
-
uo u I
-
+
Ri
be2 1 be4 0.7 V
0 Roff 2 Rok ~ ( 悬空 ) 2 0.7 k uI uI.4V .7 V 2、T24、T4 截止 1 0 T T 饱和导通
uI UIH 3.6 V
T1 倒置放大状态
+VCC(5V) R1 4k 2.1V A uIiE1 3.6 V R2 1.6k iB1 R4 1V 130 ICS2 T3 D T2 0.3V Y uo T4
数字电路——24译码器设计

目录1 绪论 (1)1。
1设计背景 (1)2 电路分析 (2)2.1 2—4功能分析 (2)2.2 2-4译码器逻辑图 (3)3 系统建模与仿真 (4)3.1 建模 (4)3.2 仿真波形 (5)4 仿真结果分析 (7)5 小结与体会 (8)参考文献 (9)1 绪论1。
1设计背景在数字系统中,经常需要将一中代码转换为另一种代码,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码转化电路.译码器就属于其中一种。
而译码就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转换成对应的有效输出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
而2—4译码器是唯一地址译码器,是将一系列的代码转换成与之一一对应有效的信号。
常用于计算机中对存储单元地址的译码,因此,设计2—4译码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2 matlab简介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它主要由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组成.本设计主要采用simulink进行设计与仿真。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
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掌握这个软件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实例---24秒计时器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届电气3班1016301013张克科李宝平2012.6.18—2012.6.2424秒计数器概述1.1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功能数字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
因此课程设计是数字电子技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统一起来,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犯规了。
本课程设计的“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可用于篮球比赛中,用于对球员持球时间24秒限制。
一旦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了24秒,它就自动报警从而判定此球员的犯规。
本课程设计是脉冲数字电路的简单应用,设计了篮球竞赛24秒计时器。
此计时器功能齐全,有显示24秒倒计时的功能,同时系统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暂停、连续功能。
而在直接清零时,数码管显示器灭灯,计时器为24秒递减计时其计时间间隔为1秒,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管显示器不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
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基本要求(1)显示24秒计时功能。
(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直接清零、启动、暂停/连续功能。
(3)在直接清零时,要求数码显示器灭灯。
(4)计时器为24秒递减计时器,其计时间隔为1秒。
(5)递减计时到零时,显示器不能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
(6)秒脉冲由555多谐振荡器给出。
1.2.2设计任务及目标(1)根据原理图分析各单元电路的功能;(2)熟悉电路中所用到的各集成块的管脚及其功能;(3)进行电路的装接、调试、直到电路能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4)写出完整、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电路设计原理与单元模块2.1设计原理24秒计时器的总体参考方案框图如图2.1所示。
它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等五个模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