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科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
最新中医内科学方歌完整版(精品收藏)

1.感冒1、荆防败毒散葱豉汤〈葱白,豆豉>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薄荷少许姜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2、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3、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卉,干葛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羌防芎辛桂枝齐,阳虚卫弱感风寒,助阳发汗解表宜。
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于汤,助旧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
滋阴发汗功可慰。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2.咳嗽1、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郁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4、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中医内科学方歌-完整版(同名14665)

中医内科学方歌-完整版(同名14665)1.感冒1、荆防败毒散葱豉汤<葱白,豆豉>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薄荷少许姜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2、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3、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卉,干葛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羌防芎辛桂枝齐,阳虚卫弱感风寒,助阳发汗解表宜。
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于汤,助旧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2.咳嗽1、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郁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4、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1. 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二活草茯,柴枳桔芎前胡。
2. 银翘散:银翘荆薄竹叶,芦根蒡豉草桔。
3. 葱豉桔梗汤4.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5.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
署湿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6. 参苏饮: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
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7. 参苏枣前葛姜,枳桔二陈木香。
8.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
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9. 加减葳蕤薇草,葱豉薄荷桔枣。
第二节咳嗽(一)外伤咳嗽10.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殊高。
11. 止嗽散:止嗽荆陈苑,桔草部百前。
12.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
13.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豉栀与梨皮。
(二)内伤咳嗽14. 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苍朴缀。
15.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
16. 清金化痰汤:17. 清金化痰栀子芩,知丹贝母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陈配,茯苓甘草共合斟。
18.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
19. 加减泻白散:加减泻白青陈皮,母芩甘桔骨粳米。
20.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
21. 沙参麦汤:沙参麦冬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
第三节哮病(一)发作期22. 射干麻黄汤:射干有黄枣紫菀,夏姜细辛五味款。
23.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
24. 定喘汤:定喘三幼桑白皮,半款苏芩白果宜。
25. 越婢加半夏汤=麻杏石甘汤去杏加姜枣。
26.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夏草姜枣,半夏麻黄配石膏。
27.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石膏。
28.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半,杏仁五味细辛干。
29.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
30. 平喘固本汤:验方31. 回阳急救汤:回阳救急汤桂,四逆六君麝味。
(完整版)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优美排版打印首选).doc

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供;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葱豉薄枣桔甘随,阴虚外感宜煎服,解表滋阴即可愈。
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百部陈皮荆;白前甘草共煎服,外感咳嗽此方功。
2 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 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外感温燥伤肺阴,辛宣凉润此方医。
杏苏散(凉燥)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甘苓姜枣选;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 =二陈 +平胃散二陈夏橘茯苓草,燥湿化痰此方好;主治咳嗽痰湿症;随证加减方不少。
平胃散:(苍术、陈皮、甘草、厚朴)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5 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肺热治,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二母:知母+贝母)6 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黛蛤散:青黛+蛤蚧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肺中伏火失宣降;泻肺平喘此方宜。
7 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三、哮病(一)发作期1 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枣,细辛紫菀冬花味;半夏燥湿又祛痰,主治痰鸣水鸡声。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一节水肿309.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白术310.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相搏自尔康。
3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枣姜草助,宣肺解毒清湿肿,湿热兼表黄疸廖。
313.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公英,野菊银葵地丁。
314. 五皮饮: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湿浸腹胀宜。
315. 胃苓汤=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平胃散(平胃散好,苍陈朴草)。
316. 疏凿饮子:317.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用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318. 实脾饮: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附姜兼厚朴,生姜大枣阴水夸。
1. (实脾白术,四逆槟朴,木香果仁,木瓜枣苓。
)319. 济生肾气丸:320.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姜,少阴腹水寒水气,悸眩惕保安康。
1. 真武术附,生姜芍茯321. 桃红四物汤:四物芎当,熟地芍汤。
322. 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
第二节淋证323. 八正散:八正散通车扁瞿,栀军灯芯六一。
324. 石韦散:石韦榆苓瞿,葵车通六一。
325.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蒲黄藕节归栀。
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326. 沉香散:327. 沉香散出《金匮翼》,沉香石苇滑陈皮,冬葵芍归草留行,气淋实证此方医。
328. 程氏分清饮329. 程氏草丹参,苓术柏车菖莲心。
330. 2)程氏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连子丹参车前子,湿热淋浊宜早图。
331. 无比山药丸332. 无比山药膝,六味去丹皮,五味赤石脂,杜菟苁巴戟。
333. 《局方》无比山药丸,六味地黄要去丹,苁蓉菟丝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
第一节附尿浊334. 程氏分清饮:程氏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连子丹参车前子,湿热淋浊宜早图。
335.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加连翘,竹叶山栀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表里双解汤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表里双解汤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苏散桑杏汤(温燥)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苏散(凉燥)杏苏二陈三,更值钱(二陈:二陈汤;三:姜、草、枣;桔梗、枳实、前胡)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

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中医内科学,病症多且杂,为助大家记,歌诀来归纳。
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葱桔银翘安。
暑湿新加香薷饮,气虚参苏饮可痊。
阴虚加减葳蕤汤,阳虚再造散可选。
咳嗽外感分寒热,风寒三拗止嗽散。
风热桑菊饮加减,风燥桑杏汤为伴。
内伤咳嗽痰热清,清金化痰汤可安。
肝火犯肺用黛蛤,肺阴亏虚沙参添。
哮证发作寒哮证,射干麻黄汤可行。
热哮定喘汤加减,寒包热哮小青龙。
风痰哮证三子养,虚哮平喘固本从。
缓解期肺脾气虚,六君子汤来调中。
肺肾两虚生脉地,金水六君也有功。
喘证风寒麻黄汤,表寒肺热麻杏甘。
痰热郁肺用桑白,痰浊阻肺二陈专。
肺气郁痹五磨饮,肺虚生脉补肺汤。
肾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治阴阳伤。
肺痈初期银翘散,成痈苇茎如金汤。
溃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沙参麦冬尝。
肺痨肺阴亏损用月华,虚火灼肺百合佳。
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
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定,心血不足归脾汤。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阳不振参附当。
水饮凌心苓桂术,瘀阻心脉桃仁香。
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气滞心胸柴胡疏。
痰浊闭阻栝蒌薤,寒凝心脉枳薤附。
气阴两虚生脉散,心肾阴虚天王珠。
心肾阳虚参附汤,右归饮把阳虚扶。
不寐肝火扰心龙胆泻,痰热内扰温胆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不交交泰尝。
心胆气虚安神定,酸枣仁汤效亦彰。
癫狂癫证痰气逍遥顺,心脾两虚养心汤。
狂证痰火生铁落,阴虚火旺二阴煎。
痫证风痰闭阻定痫丸,痰火扰神龙胆痰。
瘀阻脑络通窍活,心脾两虚六君全。
心肾亏虚左归丸,天王补心丹也安。
痴呆髓海不足七福饮,脾肾两虚还少丹。
痰浊蒙窍涤痰汤,瘀血内阻通窍缓。
厥证气厥实证五磨饮,虚证四味回阳煎。
血厥实证羚角钩,虚证独参汤可援。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胃痛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安。
肝气犯胃柴胡疏,湿热中阻清中汤。
瘀血停胃失笑散,胃阴亏耗一贯煎。
脾胃虚寒黄芪建。
痞满饮食内停保和丸,痰湿中阻二陈平。
湿热阻胃连朴饮,肝胃不和越鞠丸。
脾胃虚弱补中气,胃阴不足益胃煎。
呕吐外邪犯胃藿香正,饮食停滞保和当。
中医内科学方剂方歌快快记

中医内科学方剂方歌快快记中医内科学歌诀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6、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饮痰饮总括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
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一节水肿309.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白术310.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相搏自尔康。
3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枣姜草助,宣肺解毒清湿肿,湿热兼表黄疸廖。
313.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公英,野菊银葵地丁。
314. 五皮饮: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湿浸腹胀宜。
315. 胃苓汤=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平胃散(平胃散好,苍陈朴草)。
316. 疏凿饮子:317.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用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318. 实脾饮: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附姜兼厚朴,生姜大枣阴水夸。
1. (实脾白术,四逆槟朴,木香果仁,木瓜枣苓。
)319. 济生肾气丸:320.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1. 真武术附,生姜芍茯321. 桃红四物汤:四物芎当,熟地芍汤。
322. 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
第二节淋证323. 八正散:八正散通车扁瞿,栀军灯芯六一。
324. 石韦散:石韦榆苓瞿,葵车通六一。
325.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蒲黄藕节归栀。
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326. 沉香散:327. 沉香散出《金匮翼》,沉香石苇滑陈皮,冬葵芍归草留行,气淋实证此方医。
328.329.330. 2331. 无比山药丸332. 无比山药膝,六味去丹皮,五味赤石脂,杜菟苁巴戟。
333. 《局方》无比山药丸,六味地黄要去丹,苁蓉菟丝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
第一节附尿浊334.宜早图。
335.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
336.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337. 鹿茸固涩丸:338. 癃闭339. 八正散:八正散通车扁瞿,栀军灯芯六一。
340. 清肺饮:341. 沉香散:342. 沉香散出《金匮翼》,沉香石苇滑陈皮,冬葵芍归草留行,气淋实证此方医。
343. 代抵当丸:344. 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肉桂甲归桃,《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
345.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
346. 春泽汤(五苓散+人参):347. 《医方集解》出春泽,白术茯苓泽泻偕,猪苓桂枝人参配,化气行水病可瘥。
348. 济生肾气丸:第一节附关格349. 温脾汤350. 吴茱萸汤351.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352. 羚羊钩藤汤:羚角钩藤地茯,桑菊芍草贝茹。
353. 参附汤354. 苏合香丸355.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
第三节阳痿356. 赞育丸:赞育淫枸杞,鹿蛇韭巴戟,仙苁杜地归,人术附子桂。
357.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358. 逍遥散:逍遥当柴芍,苓术草姜薄。
359. 启阳娱心丹360.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
第四节遗精361. 黄连清心饮:1)黄连清心饮黄连,生地枣仁茯神远,人参当归莲肉草,清火滋阴固精关。
362. 黄连清心人枣仁,连莲远归未地神。
363. 三才封髓丹:364. 三才封髓天地人,黄柏甘草与砂仁,相火妄动水不济,多梦遗精此方珍。
365. 12)366. 妙香散:妙香山药与黄芪,甘桔二茯远志随,少佐表砂木香麝,惊悸郁结梦中遗。
367. 金锁固精丸:368. 金锁固精芡连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第一节附早泄369.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
370.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371.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372.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第一节郁证373.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
374. 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牡丹皮、栀子。
375. 半夏厚朴汤:376. 半夏厚朴与柴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377. 甘麦大枣汤:方名便是方378.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379. 天王补心丹:380. 天王补心酸枣仁,三才增液有茯神,丹参五味远志归,朱砂桔梗柏子仁。
(1)(三才:天,地,人增液:玄,地,冬)。
381.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
第二节血证382.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
383. 玉女煎:玉女煎牛膝,知母膏麦地。
384.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
385.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386. 加味清胃散:387. 加味清胃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研,犀角连翘生甘草,胃火吐衄及牙宣。
388. 泻心汤389.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
390. 茜根散391. 1)《景岳全书》茜根散,凉血止血滋阴擅,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全。
3)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
392. 桑杏汤:桑杏栀豉,沙贝梨皮。
393. 泻白散:泻白桑皮,甘粳骨皮。
394.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
395.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玄麦甘桔,增液归地,芍贝合格。
396. 泻心汤397. 十灰散:十灰侧荷二蓟,芽茜棕丹军栀。
398.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木车栀草泽生地。
399.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400. 地榆散:地榆散用苓多验,栀子茜根黄芩连。
401. 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连。
402.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403. 黄土汤:黄土附子草,阿地芩术好。
404.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地、通、竹、甘),蒲黄藕节归栀。
405.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406.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407. 无比山药丸408. 十灰散409. 茜根散:410. 1)《景岳全书》茜根散,凉血止血滋阴擅,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全。
411. 2)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
412.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第三节痰饮413. 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
414. 小半夏加茯苓汤415. 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芍草,水饮在胃因势导。
416. 已椒苈黄丸:已椒苈黄治水方,前后分消病自康。
417. 柴枳半夏汤:柴枳半夏蒌黄芩,桔梗青皮草杏仁。
418. 椒目瓜蒌汤:椒目瓜姜苏苈子,桑白夏苓藜陈皮。
419. 十枣汤:十枣芫戟,大枣甘遂。
420. 控涎丹:控涎大戟,白芥甘遂。
421. 香附旋覆花汤:二陈汤去甘草加香附、旋复花、薏苡仁、苏子(治悬饮-胁下)422.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桑叶草,葳芡玉竹花粉扁豆好。
423. 泻白散:泻白桑皮,甘粳骨皮。
424. 小青龙汤:小青龙细麻桂,干半芍草五味。
425.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426. 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
第四节消渴427. 消渴方: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
428.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藿木葛。
429.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
430.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431.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蒲公英,野菊银葵柴地丁。
第五节自汗、盗汗432.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汤+黄芪。
433. 玉屏风散:齐术防434.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435. 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汤黄芪,二地芩连黄柏宜。
436.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木车栀草泽生地。
第六节内伤发热437. 滑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蒿,骨皮连艽鳖知草。
438.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439.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
440.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441. 丹栀逍遥散442.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黄连443.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
第七节虚劳444. 补肺汤:补肺味参芪,熟地菀桑皮。
445. 七福饮:七福饮中有当归,参术炙草健脾气。
重用熟地滋补肾,远志杏仁开窍宜。
446. 加味四君子汤:四君子汤+黄芪、扁豆。
447.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山药地,参草杜当萸枸杞。
448. 养心汤:养心草枣仁,参芪苓茯神,五味芎远归,肉桂半柏仁。
449. 四物汤450.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桑叶草,五竹花粉扁豆好。
451. 天王补心丹:452. 天王补心酸枣仁,三才增液与茯神,丹参五味远当归,朱砂桂枝桔子仁。
453. 益胃汤:454. 益胃汤方出《条辨》,沙参麦冬生地研,玉竹冰糖合为剂,生津益胃此方专。
455. 补肝汤:补肝汤中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襄,麦冬木瓜草枣配,滋阴养肝此方尝。
456. 左归丸:左归丸菟枸牛鹿,龟胶六味三泻除。
457. 附子理中汤458. 保元汤:保元参芪草,肉桂生姜好。
459. 附子理中汤460. 右归丸:右归蔻枸鹿胶,杞当肾气三泻抛。
第八节肥胖461. 小承气汤:小承去芒,枳厚大黄。
462. 大承气汤:大承气芒,枳厚大黄。
463. 保和丸:保和丸用曲山楂,苓夏陈翘莱菔芽。
464. 导痰汤:导痰二陈加枳星,燥湿化痰力能训。
465.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有四君,山莲扁豆砂薏仁。
桔梗载浮枣汤引,益气生金功效奇。
参苓白术异苡,山药遍砂桔莲米。
466. 防已黄芪汤:防已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
467.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姜。
468.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
第九节癌病469.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桃红芎,芍草麝酒枣姜葱。
470.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栀芩,益膝寄杜,夜交茯神。
471. 黄莲解毒汤:黄连解毒汤,芩连柏栀方。
472. 大定风珠:大定风珠好,地芍阿麦草,麻仁鸡子黄,味龟鳖蛎巧。
473.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
474. 二陈汤:二陈苓,草半陈。
475. 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方名便是方。
476.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
477.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公英,野菊银葵地丁。
478.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479.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玄麦甘桔,增液归地,再加芍贝。
480. 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
481.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胡索,灵脂丹参枳壳,桃红四物无地,香附甘草乌药。
482.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山药地,参草杜当萸枸杞。
483.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484.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木车栀草泽生地。
485. 八正散:八正通车486.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红。
487. 理中汤:理中干姜,参术草方。
488.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山药地,参草杜当萸枸杞。
489.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