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教案(带图)
3d打印课程设计

3d打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3D打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掌握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导出3D模型。
3.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3D打印技术和材料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3D建模软件设计简单的三维模型。
2. 学生能操作3D打印机,完成模型的打印。
3. 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3D打印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 增强学生对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和合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3D打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3D打印基本概念与原理- 3D打印的定义、发展历程- 3D打印的原理、分类及特点2. 3D建模软件操作- 介绍3D建模软件(如:Blender、Tinkercad等)- 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创建、编辑、导出3D模型3. 3D打印技术与材料- 常见3D打印技术:FDM、SLA、SLS等- 不同材料的性能及适用场景4. 3D建模与打印实践- 设计简单的三维模型(如:笔筒、手机支架等)- 操作3D打印机,完成模型的打印5. 创意设计与制作- 分析实际需求,进行创意设计- 团队合作,完成3D打印作品的制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3D打印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3D建模软件操作第三课时:3D打印技术与材料第四课时:3D建模与打印实践(1)第五课时:3D建模与打印实践(2)第六课时:创意设计与制作教材章节关联:《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三章《三维设计与打印》教学内容确保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3D打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D打印笔教案

3D打印笔教案目录第一课走进3D世界(3D打印作品欣赏)第二课 3D打印笔初体验第三课平面绘画技巧第四课框架绘画技巧第五课曲面绘画技巧第六课组合型绘画技巧一、走进3D世界一、我们眼中的3D大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的世界,但是我们画画、写字、拍张都是以平面的形式来展现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就很难体现出我们创意出我们想象中的世界。
让我们来简单欣赏一下几个三维物体。
一个正在专心致志采花的蝴蝶。
(左边:实物图片右边:手绘图)法国巴黎著名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左边:实物图片右边:手绘图)一辆正在轨道上飞驰行驶的火车。
(左边:实物图片右边:手绘图)电影动画中的可爱人物小黄人。
(左边:实物图片右边:手绘图)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小朋友们看着是不是都很熟悉,可能你家里就有这样的玩具或者图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可以用笔创作一个自己的玩具,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只在纸上画来画去或者只是去玩具店买一个别人生产好的。
那我大胆的告诉你,你可以的。
二、一只神奇的笔首先,我想请问各位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如果大家没有听说过我先给大家讲讲这个美丽的故事。
马良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赠送给一只神笔,无论他画什么都能成真。
自从有了这个神笔后马良画的东西都能从纸上跳出来变成现实。
那么,你是不是也想要一个这样的笔呢?下面我就给各位小朋友介绍一只马良的笔,也让你插上梦的翅膀任意创作自己的玩具。
做到神笔在手,“天下我有”。
工具/原料线材:1.75mm PCL材料3D打印笔一支方法/步骤1插入直流电源,等待预热过程。
红灯亮。
2当红灯亮后,按出料按钮,插入和推动耗材。
3等耗材出来后,就开开始制作绘画了。
4按无极变速按钮,你可以调节出料的速度。
5当完成绘画时,按退料按钮,拉出耗材。
6最后清理笔头留下的废料。
注意事项:1.退耗材之前,要先按出料键,让头部的耗材充分加热后在进行退料,可避免堵头延长打印笔寿命。
2.打印笔头为进口隔热材料,硬度中等,拆卸笔头要按正确方法操作,以防拆断。
3D打印教案(0002).docx

3D打印教案第一课时:认识3D打印活动目标:初识3D打印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引入教师展示3D打印相关作品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模型、电脑激发学生热情活动一上网查阅资料了解3D打印电脑激发学生热情活动二交流查阅的信息,谈谈对3D打印的理解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三课:制作黑板(1)活动目标:学会使用常用工具来制作黑板活动版块 活动具体过程 所需资源 活动设计说明引入电脑激发学习兴趣活动一学习使用矩形工具画出矩形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二学习使用推拉工具把平面的图形变为立体图形电脑学习使用软件第四课:制作黑板(2)活动目标:制作黑板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学习使用卷尺工具画出引线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二利用所学到的三种工具画出简单的黑板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三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电脑提升学习兴趣第五课时:制作书本(1)活动目标:学习使用圆弧工具、学习制作书本活动版块 活动具体过程 所需资源 活动设计说明引入 学生观察字典形状 模型了解面与线的关系 活动一 学习圆弧工具画圆弧的不同方法电脑 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二 画出书本的外形 电脑 学习使用软件第六课时:制作书本(2)活动目标:制作书本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使用工具制作书本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二交流作品电脑激发学生热情小结、评价评价哪位学生做的最像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七课时:制作讲台(1)活动目标:学习使用工具制作讲台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 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 引入 观察讲台的构造 讲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一 交流解剖讲台的构成和怎样布局较为合理讲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二动手设计制作讲台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八课时:制作讲台(2)活动目标:学习涂色工具、学习使用工具制作讲台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学习涂色工具对相关物体的面涂色电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二制作讲台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九课时:设计尺寸大小活动目标:学习设计尺寸大小活动版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块说明活动一讨论尺寸大小在打印中的重要性电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活动二按照要求设计矩形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三按照要求设计圆弧大小电脑学习使用软件活动四根据尺寸要求制作书本图形电脑学习使用软件第十课时:制作课桌(1)活动目标:学习使用工具制作讲台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 观察课桌的结构,讨论合理建模课桌课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二制作课桌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十一课时:制作课桌(2)活动目标:学习使用工具制作课桌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 深学习涂色工具对相关物体的面涂色电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活动二把课桌椅涂色成自己喜欢的颜色交流各自的作品电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十二课时:创意表情(1)活动目标:设计创意小作品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观察、查阅一些表情,交流自己的想法表情包、电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二在纸上设计一个有趣的笑脸表情笔、纸激发学生热情活动三测量、标注自己设计表情的尺寸笔、纸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十三课时:创意表情(2)活动目标:设计创意小作品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 活动一根据设计的表情包大小设计三维图像电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活动二交流作品电脑激发学生热情第十四课时:制作与交流活动目标:学习切片软件操作打印机、交流学习体会活动版块 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 活动设计说明活动一 讲解3D 打印机制作制作过程,学习使用切片软件打印出作品。
3D打印教案

3D打印教案
活动目标:完成讲台的制作
活动版块:活动具体过程所需资源:活动设计说明
激发学生热情
引入回顾讲台制作的过程和步骤讲台
活动一电脑
研究使用软件
活动二制作讲台的细节和装饰
电脑
小结、评价
展示自己制作的讲台并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
激发学生热情
活动目标:研究使用涂色工具和制作讲台,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活动设计说明: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研究涂色工具,第二板块是制作讲台。
在第一板块中,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涂色工
具对相关物体进行面涂色,培养观察能力。
在第二板块中,学生将研究使用工具制作讲台,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具体过程:
活动一:研究涂色工具
学生将使用电脑研究如何使用涂色工具,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涂色练中。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涂色,要求涂色均匀,色彩搭配合理。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提高观察能力和涂色技巧。
活动二:制作讲台
学生将使用工具制作讲台,需要按照要求设计矩形电脑和圆弧大小,并根据尺寸要求制作书本图形。
学生需要研究使用软件,了解设计尺寸大小的重要性,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
活动三:交流作品
在完成涂色和制作讲台的活动后,学生将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这个环节将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学会使用涂色工具和工具制作讲台,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激发研究热情。
注意:原文中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段落问题,已经被删除。
3d打印教案

3d打印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学习使用3D打印机进行简单的建模和打印。
3.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一台3D打印机。
2.适用于3D建模的软件,如Tinkercad、Autodesk Fusion 360等。
3.一些3D打印的实例,如钥匙扣、小零件等。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问题(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3D打印是什么吗?它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Step 2:讲解基本原理(10分钟)1.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3D打印的基本原理,即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制造物体。
2.介绍3D打印的使用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建筑等。
Step 3:演示软件操作(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常用的3D建模软件,并选择其中一款进行演示。
2.示范如何使用软件进行建模,包括选择基本形状、编辑大小和位置等。
Step 4:学生实践(30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一台3D打印机进行实践操作。
2.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如打印一个简单的钥匙扣或者一个小零件。
Step 5:展示成果和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打印出来的成果,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3D打印有哪些优点?它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教学延伸】1.请学生研究更复杂的建模软件,并尝试打印更复杂的物体。
2.引导学生探究3D打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艺术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亲自操作了3D打印机。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很好地发挥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只能完成简单的打印任务,对于更复杂的打印工艺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3d打印课程设计

3d打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3D打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掌握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导出3D模型。
3. 学生能了解3D打印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3D建模软件设计简单的3D模型。
2. 学生能操作3D打印机完成模型的打印。
3. 学生能对3D打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
2. 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的学习习惯,学会团队协作。
3. 学生认识到3D打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技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需引导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将3D打印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3D打印基础知识、3D建模与设计、3D打印实践。
1. 3D打印基础知识:- 了解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学习3D打印的基本原理、设备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 掌握3D打印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场景。
2. 3D建模与设计:- 学习3D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基本工具的使用。
- 掌握3D模型的创建、编辑、导出等操作。
- 了解简易3D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3D打印实践:- 学习3D打印机的操作流程,包括设备调试、切片处理、打印过程监控等。
- 动手实践,完成至少两个3D打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 分析3D打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中关于3D打印技术的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深化。
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下册第01课《3D打印》公开课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下册第01课《3D打印》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下册的第一课,主题是《3D打印》。
教材通过介绍3D打印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于3D打印这一技术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过程。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3D打印设备和相关材料。
2.制作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3D打印技术。
3.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配备一定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2.呈现(10分钟)展示3D打印设备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3D打印过程。
同时,讲解3D打印操作的基本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3D打印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独特的3D打印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3D打印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3D打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未来的创新项目中。
6.小结(3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3D打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下一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便于学生复习。
(2024年)教案校本课程《3D打印设计》教案

适用对象及要求
01
02
03
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对3D打印技 术感兴趣的学生,无年龄 和专业限制。
2024/3/26
学习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 机操作基础和设计基础, 能够熟练使用3D建模软件 。
课程建议
建议学生提前了解3D打印 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领 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课程内容。
6
02 基础知识与技能
将设计想法以故事板的形式呈现,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设计意图 。
12
3D建模技巧与实践
熟悉3D建模软件
掌握至少一种3D建模软件(如 Blender、3D Max等),熟悉其
基本操作和功能。
建模流程
了解3D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建 立基本形状、添加细节、调整材
质和贴图等步骤。
高级建模技巧
学习掌握高级建模技巧,如布尔 运算、曲面建模、多边形建模等
,以应对复杂的设计需求。
2024/3/26
13
作品优化与完善策略
2024/3/26
设计评审
组织学生进行设计评审,互相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 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考虑
在优化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如打印精度、 材料选择等。
后期处理与修饰
学习掌握3D打印后期处理技巧,如打磨、上色等,提升作品的 美观度和实用性。
环保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未来3D打印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物降解材料、循环再利用等技术 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3D 打印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024/3/26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步:拖出两个相同的蜂巢栅格进行框选,点对齐,再次框选然后分组。
第四步:把设计好的圆柱跟蜂巢栅格框选,点对齐,再次框选,进行分组。
经过这四步,一个蜂巢笔筒就完成了。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Tinkercad 软 件 介 实践操作
演示操作过程
绍
2
课题名称: 挂壁钩子教程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建模软件 Tinkercad ; 技能目标:
2、将其中一半删除,点击,按键盘的 delete(删除键),将其删除。 3、在生成一个长方体(图形栏里第 2 个),宽度、深度都为 2,高为 5,将他放在半圆 旁边,下面把就要它放在半圆中间:拖动长方体,此时半圆上方会有一个蓝圈,长方体上方
会有一个红圈,将长方体往半圆中心移动,直至上方的蓝圈红圈重合成一个红圈为止。
2. 在复制两个一个是 30X50,另一个是 20X40 的半圆分组完成。
3. 再把这个图形分成 3 分之 1 再用一个 20X20 的圆柱体放入图形中。 6
4. 再用一个圆形 5X20 的放入圆柱体内完成。 5. 再用一个 50X20 的空心正方体斜过来分组完成我们的切菜卫士。
教学反思: 7
课题名称:作弊填色笔( 0.5 ) 学习目标:
将它分组后成为一个类似于字母 和第一个对齐分组。
D 的图形,再重复出一个, 将复制出的那个调成 25*60*20 ,
3
再找出一个 100*100*200 的长方体把它选装 45°和长方体分组。
再用一个 72*5*10 的长方体将他们连接起来。 4
最后用两个 5*5*10 的两个空心圆柱体在他的壁上开两个洞就完成了。 教学反思: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 3D打印的热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工具栏的设置
难点:视图
教学过程设计:
蜂巢笔筒
第一步:拖出一个圆柱,然后点重复键再复制出一个圆柱,把其中的一个圆柱底面圆的直径
缩小 6 厘米。
第二步:将两个圆柱框选,然后点对齐键,点击小圆柱设置为空心,将小圆柱向上提升
3厘
米。再次将两个圆柱框选,进行分组。
这样半圆就成功的
扣出了一个孔。
成品:
5、将半圆拖立起来,拖到一边,进行下一步。
创建一个圆柱体,宽度、深度都为 15,高为 5,再创建一个圆柱体,宽、深为 13,高 6。
同上,将宽深为 13 的圆柱体放到宽深为 15 的中间,进行抠空。点击环形,点击复制,再点
击环形,点击空白处,这样又一个环形就出来了。重复此步骤,直至有
做出一个高 48.57 的抛物面,长宽是 20,要空心。
8
做出一个高 34,长 26,宽 29 的圆柱体。 分组 复制至 3 个。 将所有东西组合成这样。 分组就可以了。
9
教学反思: 10
课题名称:卫生纸支架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建模软件 Tinkercad ;
技能目标:
掌握工具:圆弧 、擦除;
情感目标:
逐渐形成强烈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擦除工具的操作
难点:圆弧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先选定一个圆柱体(图形栏里第 点击选中,在点击上方的分割,选择 成两半,点击关闭窗。
4 个),宽度、深度都为 30,高为 5。 X 轴,调为 15,点击分割,这样圆柱体就被分割
4、下面就要用长方体抠出一个孔,点击半.圆.,.点.击.小.组.取.消.,.用... 左.键.框.选.整.个.半.圆.,.
再.次.点.击.小.组.取.消.,. 这样,整个半圆就“散开”了。在此时,那些半圆与长方体重合的小方
块就消失了。点击.小.组.,.框.选.半.圆.,.再.点.击.小.组.,.最.后.删.除.那.个.长.方.体.。..
课题名称:初识 3D 打印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 3D 打印的概念、历史、类型、耗材;
技能目标:
通过 3D 打印的成功案例的视频播放,激发学习建模软件的兴趣;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 3D了解 3D 打印的流程
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3D 打印的基础 : 3D 打印是什么
教材内容自学
概念讲解以及演示 视频播放
3D 打印的历史
3D 打印的类型
3D 打印的耗材
3D 打印的流程
3D 打印的成功案 例
教学反思:
1
课题名称: Tinkercad 软件介绍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建模软件 Tinkercad ;
技能目标:
掌握模板的设置;
掌握工具栏的设置;
掌握视图的切换及其特点;
5 个环形,在将五个
环形如图靠在一起。
11
6、将五个环形全部小组取消,在点击小组,将他们全部框选,再次点击小组,这样, 他们就合成一体了。
7、建造固定部分,选择一个长方体,深度 19 宽度 19 高度 15。再创建一个圆柱体,宽 17 深 17 高 20,拖动圆柱体,此时,不要松开鼠标,按下空格键,打开上下拖移,将他的 底部与半圆的顶端对齐(如图)
掌握工具:直线、矩形、充满视窗、推拉、卷尺、材质; 情感目标:
逐渐形成强烈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卷尺工具的操作 难点:推拉工具的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挂壁钩子教程
挂壁钩子教程 首先拿出一个 30*70*10 的长方体,再从社区形状生成器中拿出两个
30*30*10 的元圆角。
认知目标: 了解建模软件 Tinkercad ; 技能目标: 掌握工具:三维文字; 情感目标: 逐渐形成强烈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维文字的使用 难点:所学工具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作弊填色笔( 0.5)【图片】 先做出一个高 20,长宽都是 10 的圆柱体。
在做出一个长 41,宽 1,高 20 的长方形。
8、将圆柱体移动到长方体中间,抠空,固定部分完成。 (拓展部分 可有可无)
9、还有最后的装饰部分,创建长方体,①宽 个旋转 90 度,让两个长方体形成一个直角
5
课题名称:切菜卫士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建模软件 Tinkercad ; 技能目标: 掌握工具:多边形; 情感目标: 逐渐形成强烈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激发学习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操作 难点:所学工具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切菜卫士
1. 先用一个 50X50 的正方体放入工作平台, 再用元圆角 2 个放入正方体弄空心差不多 是半圆,第一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