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8.3摩擦力 第1课时

【知识链接】在黑暗的夜空中飞过发出耀目光芒的流星(如图)。
想一想:什么缘故流星会发出耀目光芒?【学法指导】在判定物体是不是受摩擦力时,有时可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滑腻物体会怎样,来帮忙确信物体是不是受摩擦力。
【温故知新】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受到的力一定是______________。
图2.停止使劲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什么缘故还能前进?最后什么缘故又会停下来?【探讨新知】一、自主预习冰面上滑动的冰壶最终停了下来是由于滑行的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是由于_______________.擦黑板时,黑板擦在黑板上滑动,黑板擦受到_______。
静止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斜面对它的没有让物体滑下。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__________,如事例__________。
物体在滑动进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__________,如事例__________。
物体在转动进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__________,如事例__________。
①小孩从滑梯滑下,小孩和滑梯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
自行车刹车时,刹皮和车轮钢圈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
③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上的小圆珠与纸间的摩擦是。
④人走路时鞋底和地面间的摩擦是。
⑤手握住酒瓶,酒瓶和手之间的摩擦是。
5.若是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以下哪些现象会发生( )A.饭将从咱们嘴边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二.合作探讨体验:1.把你的手掌使劲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2.使劲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3.用粉笔在玻璃板上写字。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内容:1、认识摩擦力;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学习方法:活动一:认识摩擦力1、体验:(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在桌面上滑动,你会感受桌面对你的手掌有阻碍作用,这个对手掌的阻碍作用就是摩擦力。
(2)用一个较小的力来向右推一张静止的课桌,但没有推动课桌(课桌仍保持静止),没有推动课桌的原因是:此时地面对课桌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推力平衡了。
2、阅读课本第23页的“摩擦力”内容,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1)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力与__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力的大小,即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猜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②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大小关系时,保持压力相同(一定),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3)完成课本第24页的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__________有关, 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___有关。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掌握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方法和方向判断。
4、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2、难点(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大小的判断。
(2)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分析。
三、知识梳理(一)摩擦力的概念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即有弹力作用。
2、接触面粗糙。
3、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
当外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相对运动。
2、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计算公式为:$f =μN$,其中$f$表示滑动摩擦力,$μ$表示动摩擦因数,$N$表示压力。
3、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四)摩擦力的应用1、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轮胎上的花纹。
(2)增大压力,如皮带传动中张紧皮带。
2、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给机器零件加润滑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重点:知道摩擦现象,了解摩擦力;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
难点:静摩擦的概念;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导学方法:实验、讨论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23页内容知道滑行的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课堂导学补充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即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如图所示,一个向高处传送物体的传送带,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物体在传送带上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但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这时物体受到传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在静摩擦力作用下物体才能不会从传送带上滑下,而是随着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此时静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所以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这种摩擦从本质上讲也属于静摩擦.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结合前面讨论,你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在下面?要探究必须要做实验来测量摩擦力,你知道测力的工具是什么吗?应如何来测量摩擦力?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摩擦力吗?【实验思想】: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 (这样做的目的是: ),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增大对木板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上有砝码)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不带砝码,保证与第一次的压力相等)在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上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_____.操作事项注意:实验拓展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能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你增加的实验步骤.(提示: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这一步骤,把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的第1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课后反思:。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摩擦力导入学案

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交流材料
《摩擦力》学案
探究实验
(一)认识摩擦力
1、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摩擦力
(1)把你的右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向后移动,桌面对右手有没有阻碍作用?
把你的右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向右移动,桌面对右手有没有阻碍作用?
(2)用力把你的右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桌面对右手有没有阻碍作用?
2、要认识一个力,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三要素,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呢?
我们研究摩擦力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会“说话”的刷子:这把刷子的刷毛比较软,只要有力作用在刷毛上,刷毛就会发生形变,利用它在桌面上滑动,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小结:本实验中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2)用长木板搭建一个不太陡的斜面,把物体放在斜面上,使其静止。
小结:本实验中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由此得出:摩擦力的方向怎样?作用点在哪儿?。
人教版物理初二下册导学案:摩擦力

人教版物理初二下册导学案:摩擦力一、指点思想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活动应具有生活性、开展性和生命性的特征,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交流互动和共同生长的调战争台和树立情感、心灵对话的场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价值观;同时在课堂中使先生体验学习的苦与乐,高效地掌握知识,构成才干,空虚注重学习进程;要完成这些目的,就必需摆正师生的位置,采用多元化的鲜活教学手腕来充沛调动学习主体〔先生〕的积极性,层层深化的探求,紧凑谐和的步伐,恰如其分的引导,激起先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和高度投入的热情,运用适时的鼓舞,充沛激活物理课堂。
以〝效果导引,启示探求,互动交流、精讲释疑〞为教学思绪的自主型探求式教学形式。
在课堂努力做到〝六要〞:即教材要让先生读、效果要让先生提、进程要让先生说、规律要让先生找、实验要让先生做、结论要让先生下。
教员在课堂上的主要义务就是组织、指点、协助。
只讲先生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这样,我们的先生才有自主性,使先生学会学习、学会探求,以协助他们完成由〝学会〞到〝会学〞到〝好学〞的转变;从而经过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先生的迷信素养、促进先生片面开展。
本节就是让先生阅历自主探求的进程,正确看法摩擦力,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他们正确了解摩擦力的规律以及运用知识处置生活中的效果,培育他们的迷信探求才干和运用知识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二、教材、先生和教法该节知识既是力学的基础,也是组成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所以这节内容的教学如何引抢先生自主积极地探求摩擦力发生的条件和影响要素,体验摩擦力特点规律的发作进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应高度注重本节教学进程;由于摩擦力效果的复杂性,且在详细效果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假定有假定无,方向不定〞,因此,关于初学者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也正是由于教材内容的上述特点,本节课又易于激起先生的求知欲,易于培育先生的辩证观念,易于锻炼先生的物理素质。
初中物理摩擦力(第一课时)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摩擦力(第一课时)
2.学习任务:
(1)能说出摩擦现象,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能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2)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பைடு நூலகம்习准备:
准备好笔记本
4.学习方式和环节:
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堂活动,学习环节主要有:
了解学习目标新课讲授:(了解摩擦力的分类体验滑动摩擦力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定义、符号、产生条件、方向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看实验视频
得出实验结论)课程小结完成作业。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认识摩擦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能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二学习过程1. 两个互相____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_________的方向相反4.习题: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不受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受到向前的摩擦力5. 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受到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应使木块做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法是______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应怎样做?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又应怎样做?8.作出所设计的实验表格9.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接触面受到的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10.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 100N;B 200N;C 300N;D 600N.11.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摩擦力李度一中陈海思
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课
题
认识摩擦力课型新授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摩擦力的存在.
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
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亥
杂诗
·
其五》◆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因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筷子、橡皮、洗洁精、
木块、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
砝码等.
教学难点
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
断.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2)有压力;(3)接触面粗糙;(4)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做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与接触面面积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快慢或运动状态等无关.
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间相对运动”不等于“物体运动”).如刚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由于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因此货物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与传送带运动方向、货物动方向一致);当货物速度达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因此不再受到摩擦力.
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木块A从斜面顶端滑下,运动到水平面上,判断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若受到,请画出摩擦力的示意图.
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互相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就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因为根据摩擦力定义可知,产生摩擦力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个物体间有压力;④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选项A中没有“两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因此是错误的.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选项B和D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摩擦力阻碍两物体相对运动,因此,物体有向后运动趋势时,摩擦力的方向就会向前.例如: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面,在不打滑的情况下,脚此时有相对地面向后的运动趋势,但脚没有向后运动,这时脚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此力是人向前走的动力.故选项C也是正确的.
答案:A
知识点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实例:百米跑比赛时,运动员穿上钉鞋,而溜冰的运动员则穿上光滑的溜冰鞋;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人们搬运重石,在底下垫上圆木等等,请大家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讨论、进行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实验图甲、丙)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有关.(如实验图甲、乙)
③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略)
(3)设计表格(供参考)
进
行
新
课
A.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下面以验证摩擦力大
例题3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
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挂钩的木块(重6N)、
两个砝码(每个重5N)、一块长木板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所用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
在测滑动摩擦力时,利用教材上的方案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进而造成弹簧测力计读数困难.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采用下图方案.无论下面木板运动情况怎样,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此时测力计指针始终稳定,便于读数.
进
行
新
课
在验证猜想一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木块上分别放置一个
和两个砝码,按上述操作再做两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将表中空格部分填写完整;
(2)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
解析:(1)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木块受到的拉力,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此可得三次实验的滑
动摩擦力分别为:1.8N、3.3N、4.8N;(2)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需要保持压力大小一定,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此可知需
要增加的器材为:两块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或毛巾等.
答案:(1)
(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两块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教学板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特别提醒: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拉力的大小才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该实验中所提到的结论仅限于滑动摩擦力.
教材习题解答动手动脑学物理(P26)
4.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5.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4.解答: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
积的大小,看摩擦力是否随接触面积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5.解答:(1)微风吹动,课桌上的书本和文具会纷纷滑落;(2)固
定吊灯的螺钉会滑出,使吊灯落到地面;(3)我们将无法走动;(4)不能握住钢笔写字.
难
题
解
答
例题4(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水平向右1N的力作用在B物体上,水平向左1.5N的力作用在A
物体上,A、B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
B.B物体对A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物体摩擦力大小为0.5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物体没有摩擦力作用
解析: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水平向右拉力和A对B向左的静摩擦力,且二力平衡,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1N,故A、B正确.对A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水平向左的
拉力和B对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由于A静止,故受平衡力作用,A还受到地面对A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5N-1N=0.5N.所以C、D均错误.
答案:AB
例题5(用多媒体展示)某同学用力F按住一质量为m的木块,使其始终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F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容易处于静止
B.木块始终处于静止,是因为压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墙面越粗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木块的质量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方法总结: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辨别,关键是注意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应从平衡力方面考虑.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
擦力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力,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论却知之甚少.这节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及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物理和应用物理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实验上:采用控制变量法,运用二力平衡原理来间接测量摩擦力大小.其中重点又放在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当实验设计好了,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自然就容易了.
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