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

合集下载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学名羞怯草,又名害羞草,在风静时正常,但当有人接近或将其摘取时,植
株叶片便飞快地合拢,花也闭合,仿佛很羞涩般,从而获得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名字。

含羞草之所以会羞涩,是因为其叶片中含有一种感光蛋白。

当这种感光蛋白受到阳光
的刺激时,会导致细胞内的离子重新分配使得细胞内部充满水分,从而使得细胞膜膨胀,
植株的叶片因此展开。

而当叶片受到外部刺激(如接触或摘取)时,会导致感光蛋白的光
敏性受到激活,进而使得细胞内的离子重新分配进而使得细胞内部减少水分,从而使得叶
片合拢,花朵闭合。

这样一种保护机制使得含羞草在受到外部刺激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从而保护自身。

含羞草也可能会因为生长环境或外部刺激而感到压力,此时也会出现叶片合拢的现象。

这种反应被认为是一种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激反应,可以帮助含羞草更好地适应
环境。

除了这种独特的羞涩反应以外,含羞草还有着其他丰富的生物学特性。

含羞草被广泛
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其根茎和叶片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具有祛痰、清热、镇静等功效,可
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失眠等疾病。

含羞草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羞涩的外表吸引
了许多人的眼球,成为了花园、盆栽中一种受欢迎的植物。

含羞草会出现羞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叶片中含有一种感光蛋白,在受到外部刺激时
会迅速做出反应。

这种特性使得含羞草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植物,并且具有着一定的药
用和观赏价值。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受外力刺激影响叶枕失去支撑力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受外力刺激影响叶枕失去支撑力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受外力刺激影响叶
枕失去支撑力
含羞草,草如其名,十分怕羞,如果用手轻轻触碰它一下,它的叶子就会合起来,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手捂着脸一样。

那么如此可爱的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

含羞草害羞的原因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是因为含羞草叶柄基部和复叶基部,都有一个膨大的包,叫做叶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份,平时用来支撑着叶子张开。

它的感觉十分敏锐。

当外力接触到它的叶子时,叶枕中的水马上流向两边,无力支撑叶子,叶子就垂了下来。

含羞草原产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

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风雨的摧残。

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

含羞草的叶子闭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害羞”,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含羞草还能预测地震
含羞草只在白天张开叶子,到了夜晚就会闭合叶子。

并且含羞草还有一个预示作用,在地震前发生的前几个小时,含羞草的叶子会收缩,然后突然就枯萎。

以上就是针对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做出的介绍,让大家能够喜欢这篇文章。

含羞草害羞的原因

含羞草害羞的原因

含羞草害羞的原因含羞草(Mimosa pudica),也被称为害羞草、怯羞草,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

当叶子被触摸或外力刺激时,它们会迅速闭合起来,仿佛在羞愧或防范的反应下。

虽然它们没有感情,但这种行为给人一种草有自我意识的错觉。

为什么含羞草会有害羞的反应呢?其实,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适应机制。

含羞草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常会受到风吹雨打、动物触摸、或其他植物竞争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闭合叶子可以帮助植物减少水分蒸发、抵挡掠食者,并减轻周围植物的竞争压力。

那么,含羞草的闭合叶子是如何实现的呢?它的叶子上有许多叫做“扣尖复蘖”(pulvinus)的结构,这些结构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扣尖复蘖中含有水分和离子,当扣尖复蘖受到外界刺激时,内部细胞会迅速失去水分,导致叶子脱水并立即闭合。

这种反应的速度非常快,大约只需数秒。

除了应对外界刺激,含羞草的闭合叶子还有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可以帮助植物减少叶子表面积,从而减少蒸腾作用,降低水分流失。

另外,闭合叶子也能通过减少热量吸收来保护植物免受高温的伤害。

有趣的是,含羞草的闭合反应似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多年的研究发现,环境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状态都会对闭合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可以加速闭合过程,而较低的温度则会减慢闭合速度。

此外,含羞草在处于开花期或受到化学物质刺激时,闭合反应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含羞草害羞的现象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许多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试图揭示闭合反应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他们发现,该反应与植物激素、离子通道、细胞内信号传递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含羞草还与其他植物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根系释放化学物质来向周围植物传递被触摸的信息。

对于含羞草的害羞行为,人们除了对其生物学机制感到好奇外,还对其神奇的外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含羞草的闭合叶子形成了一种美丽而独特的景象,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园艺爱好者。

有的人甚至将含羞草种植在自家花园中,为观赏者带来乐趣。

含羞草害羞的科学原理

含羞草害羞的科学原理

含羞草害羞的科学原理含羞草(学名:Mimosa pudica)是一种有着特殊性质的植物,它因为触碰而能迅速收缩叶片和茎枝,并表现出一种害羞的行为,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好奇。

那么,含羞草害羞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原理呢?含羞草的叶子和茎枝上覆盖着一层细小的触发毛,这些毛以及与之相关的细胞组织是含羞草害羞现象的关键。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触碰、振动、温度等,这些触发毛就会被激活,从而传递信号给植物的细胞。

这些信号最终导致含羞草的叶片和茎枝收缩。

具体来说,当有人触摸含羞草的叶子时,触发毛会感知到外界的刺激,迅速释放一种叫做生长素的植物激素。

生长素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其中一项作用就是在含羞草中促进离子泵的活动。

离子泵通过调控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控制细胞的膨胀和收缩。

当生长素被释放后,离子泵开始工作,将钾离子从细胞内部排出,导致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

这种细胞的脱水现象导致叶片和茎枝的收缩,从而形成含羞草害羞的特征。

除了触碰外,含羞草还会对其他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如,当叶子受到强光的照射时,也能引发含羞草叶片的收缩。

这是因为强光引起了细胞内光感受器的激活,从而触发生长素的释放和离子泵的活动,最终导致叶片的收缩。

除了科学原理,含羞草的害羞现象还与植物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

当叶子收缩时,它们在微观上形成了一种刺状结构,可以阻挡掠食者的进攻,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外来威胁。

总之,含羞草害羞的科学原理主要涉及到细胞内的生长素和离子泵的运作机制。

触碰或其他外界刺激会激活触发毛,进而引发生长素的释放和离子泵的活动,导致细胞脱水和叶片茎枝的收缩。

这种害羞行为不仅仅是植物自身的特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对于人们来说,观察和研究含羞草的害羞现象不仅能增添乐趣,还能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特性。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会害羞,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叶片生理结构所形成的。

细胞液在外界刺激下,在细胞壁及缝隙中穿梭,造成上下部分压力不同,叶片就会闭合。

通常是出于自我保护而害羞,5~10分钟就能重新展开叶子。

1、害羞原理
含羞草害羞主要是由于,其内部特殊的生理结构导致,在含羞草的叶片中有个部位叫叶枕,其中有很多薄薄的细胞壁。

在外界刺激下,细胞透性增大,水分由液泡透出,转移到细胞间隙中,下部组织柔软缓和,但上部组织保持紧张,小叶就会成对合拢,看起来就像是害羞一样。

2、自我保护
人们在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或者是大风天气、雨水落在含羞草上等类似的情景出现,含羞草会有害羞闭合叶子的表现。

这是含羞草在保护自己,避免自身遭到外界环境伤害。

3、5分钟恢复
含羞草在闭合之后,通常最快5分钟左右就能够将叶片重新展开,竖起叶柄。

花费时间较长也基本不会超过10分钟以上。

连续不断的刺激叶子,也会激发叶片短时适应性,对外界刺激不再作出反应。

4、害羞后会死吗
有一些养殖新手可能觉得含羞草突然紧闭叶子是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完全不用担心。

含羞草的生存能力挺强的,并不会因为叶片受到刺激合拢而出现死亡现象。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会害羞的原因是叶柄基部有一个叫做“叶枕”的膨大部分,叶枕内生有薄壁细胞,当叶片受到外界触碰时,振动传到叶枕,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立即向细胞间隙流去,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片即自动闭合,叶柄和嫩枝亦同时下垂,当“风平浪静”数分钟后,它们又恢复如初了。

这一特性也是含羞草一种自我保护本领。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会害羞含羞草的这种叶片闭合和叶柄下垂的现象,并不是“害羞”,而是植物受刺激和震动后的一种反应。

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感性运动,是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细胞紧张改变的结果。

含羞草的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有它的一定历史根源的。

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

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

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

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含羞草为什么怕害羞因为含羞草从前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里经常会出现龙卷风,风卷起的沙子碰到含羞草的叶子,含羞草就会觉得很痛,叶子就合拢了。

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且较易成活,适宜在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人食用或过度接触含羞草也会引起毛发脱落)。

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因此人们理解它为“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缩因为含羞草的叶柄下面有一个豉囊囊的包叫叶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当人用手触摸叶片时,叶枕中的水马上流到别处去了,叶枕就瘪了,于是叶子垂了下来。

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且较易成活,适宜在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人食用或过度接触含羞草也会引起毛发脱落)。

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

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因此人们理解它为“害羞”,故称之为感应草、喝呼草、含羞草、知羞草和怕丑草(粤语)。

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一般。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以其独特的生理现象而著称。

含羞草因其会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迅速闭合叶片,而被人们称为“害羞”的植物。

那么,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生物学奥秘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来介绍一下含羞草的基本特征。

含羞草又称作合掌草,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茎干细长,叶片呈掌状复叶,叶柄上有小小的刺,整个植株看上去非常娇小玲珑。

含羞草的开花期在夏季,花朵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瓣呈蝴蝶形状,异常美丽。

含羞草之所以会害羞闭合叶片,是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的刺激源可以是触摸、振动、光线以及温度等因素。

一旦含羞草受到刺激,它的小叶片就会迅速合拢,好像在躲避外界的危险一样。

随后,叶片在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原状,重新张开。

这种神秘的“害羞”现象让人啧啧称奇,引起了广泛的好奇和兴趣。

要理解含羞草害羞的原因,就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生理机制。

科学家们通过对含羞草进行实验和观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含羞草的这种害羞反应是由叶柄基部的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电信号传导引起的。

当叶柄基部的细胞受到刺激时,会释放出一种叫做乙烯的植物激素,这种激素通过细胞间隙扩散到叶片各部位,导致叶片的迅速闭合。

叶片闭合的过程中,含羞草还会释放出一种叫做琥珀酸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得叶片在闭合之后更加僵硬,从而更好地抵御外界的威胁。

了解了含羞草害羞的生理机制之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的生物学意义。

含羞草的害羞反应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自我保护机制。

在野外生长的含羞草,经常会受到各种猛烈的自然环境刺激,比如风吹雨打、昆虫啃食等。

这些外界刺激对含羞草的生长和繁衍都是有害的,因此它们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这些刺激的机制。

而害羞反应正是含羞草演化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特征,它可以让含羞草在受到刺激时迅速关闭叶片,以减小损失,增加自身的生存机会。

除了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应对之外,含羞草的害羞反应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有毒吗?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有毒吗?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含羞草有毒吗?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1、含羞草的害羞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在含羞草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而含羞草的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些薄壁细胞对外界的刺激都很敏感,一旦含羞草受到了触碰,这种刺激就会立即传送到叶枕,这个时候的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从而让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也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当含羞草受到触碰的时候,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

但是当含羞草不再受到刺激的时候,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这样含羞草的叶片就又会恢复正常了。

2、含羞草“害羞”的这种生理现象,其实也是含羞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

由于含羞草主要是生长在热带地区,而这种地区一般都是多狂风、暴雨的,而且当有暴风雨的时候吹动含羞草的叶子,含羞草的叶子就会自动闭合起来,从而保护了含羞
草的叶片不受暴风雨的摧残,从而形成了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

含羞草有毒吗?
含羞草的全株都是轻微的堵塞的,这种含羞草中所含有的毒素叫做含羞草碱质的物质,如果说长期近距离接触到含羞草,这种含羞草碱质的物质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头发发黄掉落。

虽然含羞草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放在室内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含羞草中所含有的微量毒素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由于植物与动物不同,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它不会感知外界的刺激,而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此动作人们理解为“害羞”,故称之为含羞草、知羞草、怕丑草。

含羞草细胞是由细小如网状的蛋白质“肌动蛋白”(即叶枕敏缩体)所支撑。

产生闭合运动时,肌动蛋白的磷酸会脱落,只要让含羞草吸收不让磷酸脱落的化合物,经触碰也不会起变化。

土屋教授指出,当肌动蛋白束散开时,细胞被破坏,结果水分跑出来,以致产生闭合运动。

肌动蛋白一般见于动物的肌肉纤维内,与肌肉伸缩有关。

没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内,可说是相当罕见。

植物的运动通常是由细胞内膨压改变造成的。

大部分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

当液泡内充满水分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使细胞硬胀,像吹满了气的气球一样。

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

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分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

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碰,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叶子都会垂下,像有气无力的样子,整个动作在几秒钟就完成。

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具有特殊的结构。

在叶柄基部和复叶的小叶基部,都有一个比较膨大的部分,叫做叶枕。

叶枕对刺激的反应最为敏感。

一旦碰到叶子,刺激立即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引起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触动力大一些,不仅传到小叶的叶枕,而且很快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整个叶柄就下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

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间隙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引起小叶片的直立而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甚至于整个叶子垂下来。

有人做过研究,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内,叶子就会闭合。

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

刺激之后,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

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

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

含羞草的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有它的一定历史根源的。

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

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

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

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在叶柄和小叶柄基部都有一个较膨大的部分,叫做“叶褥”。

叶褥对刺激的反应很灵敏,在它中心的部分有许多薄壁细胞。

这些细胞在静止时会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运向细胞内,而把氧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细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叫做静止电位。

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带正电荷的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而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于是产生了动作电位,这种现象叫做去极化。

动作电位会传递,当细胞到达动作电位时,也就是产生去极化现象时,细胞膜的差异通透性会消失,使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分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

故当刺激小叶柄基部的叶褥,叶褥上半部薄壁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仍保持原来的膨压,引起小叶片沿着叶柄方向直立。

而叶柄内的维管束,在叶褥合成一大管道,作容纳叶褥排出的水分。

含羞草“含羞”的原因导的研究小组,揭开了含羞草闭合运动之谜:含羞草细胞是由细小如网状的蛋白质“股动蛋”(即叶枕敏缩体)所支撑。

产生闭合运动时,股动蛋白的磷酸会脱落,只要让磷酸不脱落,经触碰也不会起变化。

土屋教授指出,当股动蛋白束散开时,细胞被破坏,结果水分跑出来,以致产生闭合运动。

股动蛋白一般见于动物的肌肉纤维内,与肌肉伸缩有关。

没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内,可说是相当罕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