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刑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诉讼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诉讼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诉讼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比较法学。

说明:本试题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共七个部分,每部分30分。

考生任选五个部分;总分150分。

经济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外资企业 2.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 3.存款准备金 4.政府采购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协议的具体形式。

参考答案: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上诉不加刑原则 【分析】该题是对刑事诉讼中第二审程序审判原则的考查,在以前的真题中考到过(2000年初试,10年和12年复试均为名词解释),属于送分题。

考生在答题时注意要对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有所涉及。

复习时一并记忆:全面审查原则和开庭审理原则。

答: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时,第二审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上诉不加刑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当代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原则。

其主要内容为:①上诉不加刑原则是第二审程序中适用的原则。

②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于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

③审理仅由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该原则的适用有利于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呢。

2.督促程序 【分析】该题是对民事诉讼中非讼程序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讲并不陌生。

(96年考过名词解释)答题时要对督促程序的阶段分开描述,并提及督促程序的性质。

复习过程中要牢牢掌握督促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区别:专门性方面、非讼性方面和简捷性方面。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第一部分刑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2.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3.侵占罪与盗窃罪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部分民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2.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3.地役权与相邻关系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28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第三部分诉讼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0分)1.视听资料与电子证据2.群体诉讼与共同诉讼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2.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1条规定:“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

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第四部分经济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2.银监会与保监会3.横向垄断协议与纵向垄断协议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2条:“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第五部分知识产权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商业包装与未注册商标2.表演权与表演者权3.国外优先权与国内优先权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分析下列法律制度并说明其立法意图。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应用法学试题、真题解析、考研笔记、重点解析及考试重点解析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应用法学试题、真题解析、考研笔记、重点解析及考试重点解析

人大法学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育明冲刺押题·复试保录】2013年冲刺押题保分课程6000元;视频保过课程6折;复试保录9800元,不过全退!赠送阅卷人一对一指导!(仅限100名)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报考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考试科目:应用法学考试时间:1月8日下午试题编号:806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说明:本试题由七部分组成,每部分30分,请考生任选五部分回答,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刑法一、名词解释(4X5=20分)1、牵连犯2、间接故意3、立功4、国家工作人员二、简答题(1X10=10分)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民法部分一、名词解释(4X5=20分)1、意思表示2、一般人格权3、共同侵权责任4、赠与合同二、简答题(1X10=10分)简述担保物权的概念及其特征诉讼法部分一、名词解释(4X5=20分)1、辩护人2、执行竞合二、简答题(1X10=10分)1、简述刑事立案的材料来源2、简述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经济法部分一、名词解释(4X5=20分)1、反倾销2、预算3、政府指导价4、内部交易二、简答题(1X10=10分)简述审查经营者集中时考虑的因素环境资源法部分一、名词解释(4X5=20分)1、防止污染转嫁制度2、环境行政执法3、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免除4、林权二、简答题(1X10=10分)简述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国际法部分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2014年人民大学考研真题法学宪法学考研真题研究生初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人民大学考研真题法学宪法学考研真题研究生初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理论法学真题答案宪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言论免责权言论免责权是指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各种会议,包括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团小组会议或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言论免责权意在保障人大代表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言论免责权并非绝对不受限制。

2、受庇护权受庇护权又称政治避难权或居留权,是指国家对于因受政治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给以居留的权利。

庇护权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国家并没有必须给予庇护的义务。

3、宪法惯例①宪法惯例是指在宪法条文中无明确规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②宪法惯例的内容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它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不成文宪法和成文宪法国家都存在宪法惯例,其作用主要在于弥补宪法规定之不足。

4、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

可以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结合和非营利为目的的结合。

结社自由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结社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②结社一般具有固定的组织机构与成员;③结社与一定的利益选择有关。

结社自由的限制体现在结社应遵循法定程序,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法律禁止利用结社搞非法组织和破坏活动。

二、简答题目(每题10分,共10分)简述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解释有广狭二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宪法解释是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对宪法的理解和阐释,狭义的宪法解释仅指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宪法规范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做的权威性阐释和说明。

世界上宪法解释的体制有立法机关解释,司法机关解释和专门机关解释。

我国采立法机关解释制,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正式施行以后,当发生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冲突时,特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以明示的方法对宪法规范的内容进行补充、调整的活动。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商业包装与未注册商标2.表演权与表演者权3.国外优先权与国内优先权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分析下列法律制度并说明其立法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9条:“商标注册人申请注册商标前,他人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并且有一定影响,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在该范围内使用,但他人应当适当区别。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1.商业包装与未注册商标答:商业包装是指为宣传和美化商品而附加的装饰,其构成为文字、图案、色彩、造型或其他组合。

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过登记注册的商标。

两者的区别在于:①保护依据不同。

前者由《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后者由《商标法》进行保护。

②使用目的不同。

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目的主要是识别不同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使用商品包装的目的主要在于说明或美化商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③构图设计不同。

未注册商标构图力求简洁、明快,突出其显著特征,以达到识别经营对象的目的;而商品包装着力于渲染、美化商品,浓墨重彩,图案绚丽,以便吸引消费者。

④选材要求不同。

商标的选材不得与商品内容相同,例如不能用“牛”的文字或图形作为牛肉罐头的商标;而商品装潢则不受此限制,例如“人参蜂王浆”的包装上绘以“人参”的图案,说明该商品的主要原料是人参,而不是其他物品。

2.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答:表演权是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014年人民大学考研真题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研究生初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人民大学考研真题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研究生初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理论法学真题答案民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交易习惯交易习惯是指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或者指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

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其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

2、转委托转委托又称复委托,是指受托人将委托人委托的部分或全部事务转由第三人处理,在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直接发生委托合同关系的行为,其中由受托人负责选定第三人。

转委托应当经过委托人同意。

但在紧急情况下为委托人利益而转委托的也可以不经过委托人同意。

第三人就其完成的事务直接向委托人负责,受托人仅就选任和指示负责。

未经委托人同意而转委托的,受托人仍就自己及第三人的行为向委托人负责。

3、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抚养协议时指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遗赠人设立遗嘱,将自己的合法财产指定在其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而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的协议。

遗赠抚养协议是一种双务、有偿、要式、双方的法律行为。

其效力优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4、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事先并无共同的意思联络,但其行为的偶然结合致人损害。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1条和12条的规定,对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按份责任),不能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每个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简答题目(每题10分,共10分)简述债务与责任的关系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性为的法律关系,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不履行特定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债和其他义务一样具有强制性,债务与责任的关系极为密切。

没有责任,债务的法律约束力也就不存在。

但在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上有不同的学说,如因果关系说,离合关系说。

在罗马法上,债与责任部分。

其所谓债为“法锁“,指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拘束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806-应用法学课程介绍通常是指在社会中实际运用的法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国际法学和国内法学以及关于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实施的学问。

应用法学通常是指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并注重将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法学分支学科。

如刑法学,民法学等。

即:旨在直接服务法律实际生活、帮助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注:应用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律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材料,其比之理论法学更具有实践性,它是理论法学的具体化,也是理论法学的资料渊源。

但应用法学并非没有理论,其产生的理论不是用来起跨学科的普遍指导作用,而是为解决本应用学科的实际问题服务的。

应用法学的代表性学科是各种部门法学,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程序法学等等,有关法律实务的分支学科,法学边缘学科中侧重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分支学科也可列入应用法学。

应用法学分为比较法学,国内法学,国际法学,外国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01哲学50509090330↓02经济学5555909036003法学50↓50↓909035004教育学5050180330↓05文学5555909035006历史学5050180335↑07理学4545909030008工学4545909030009医学5050180↑30012管理学50↓50↓9090350↓13艺术学45459090330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02经济类专业学位50509090340(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035101法律(非法学)50509090340↓035102法律(法学)505090903300352社会工作505090903300453汉语国际教育50509090315↓0552新闻与传播55559090355↓0651文物与博物馆4545180↑3200852软件工程454580803000951农村与区域发展50509090300100↓50170↓未通过提前面试1251工商管理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通过提前面试1252公共管理115↑50180↑12060225↑全日制1253会计120↑50205↑非全日制1255图书情报12055↓195↓40↓40↓9090325↑1351艺术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基本要求。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国际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国际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国际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第六部分国际法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无害通过2.双重反致3.国际重复征税4.国际贷款协议二、简答题(10分)简述解除国际不法行为不法性的主要事由。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第六部分国际法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无害通过【分析】该题是对国际法中领海法律制度的考查,无害通过是国际法上与领土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不大。

复习时一定要对领海、毗连区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与制度做全面的把握。

答:无害通过,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

通过,是指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了驶入或驶出内水,或停靠内水以外泊船处或港口设施而通过领海的航行。

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和迅速进行。

只有在遇到不可抗力或为救助遇难等情况下才能停船和下锚。

潜水艇或其他潜水器通过领海时,须在海面上航行并展示其旗帜。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2.双重反致【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涉外民事案件纠纷处理的冲突规范,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不大。

答题时要将双重反致适用的过程作一个简要说明。

复习时一并把握其余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反致、转质、间接反致。

答:双重反致,是指英国法官在处理特定范围(如家庭法问题以及遗赠有效性等问题)的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果依英国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法,英国法官应将自己视为在该外国审判,依该外国对反致的态度,决定最后所应适用的法律。

双重反致制度是英国冲突法中独有的反致制度。

因此,对于英国来讲,只有在对方国家不接受反致时才会导致适用英国的实体法。

3.国际重复征税【分析】该考题属于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是常规考点,对考生来讲比较容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刑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第一部分刑法学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
2.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
3.侵占罪与盗窃罪
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第一部分刑法学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依法正当行使职权或者任意扩大自己的职务权限,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都是《刑法》第397条所规定的犯罪,其主体、客体完全相同,结果要件都要求有“重大损失”,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不同,玩忽职守罪对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但对结果只能是过失心态,滥用职权罪对滥用职权行为是故意,对行为结果则是希望或放任(间接故意)的。

2.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
答: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

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于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

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的区别在于:
①事实认识错误是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所产生的错误认识,包括打击错误,对客体、对象、行为、因果关系、主体身份认识错误六种;而法律认识错误是行为人对法律规定或者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意义的错误认识。

②有些事实认识错误会直接影响到法律对于行为人的定罪、量刑;而法律认识错误既不
影响定罪也不影响量刑。

3.侵占罪与盗窃罪
答: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的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交出的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
①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不同。

侵占罪非法占有的故意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盗窃罪非法占有的故意则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前。

②客观方面不同。

侵占罪行为人在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害之物已在其实际控制之下,以种种借口或采取各种手段拒不归还或拒不交还物主;盗窃罪行为人在实施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时,并未控制财物,只是通过窃取的方法才将他人财物非法转归己有。

③犯罪对象不同。

侵占罪的对象是行为人事先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脱离控制的遗忘物或埋藏物;盗窃罪的对象,则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

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答:(1)该条款是关于中止犯刑事责任的规定。

(2)犯罪中止的定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犯罪中止作为行为人主观上主动、自愿地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①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即具有中止犯罪的自动性;
②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③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④犯罪中止必须有效地阻止了犯罪既遂的出现
(3)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①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各国刑法的规定颇不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处罚原则:
a.不处罚或免除刑事责任,如德国刑法典第24条第1款的规定;
b.减轻或免除刑罚,如日本刑法典第43条的但书规定;
c.对自动中止与自动防止结果分别规定不罚与减轻刑罚,如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第3款的规定;
d.已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时,依该犯罪负刑事责任,如越南刑法典第16条的规定。

我国刑法采取的是第二种处罚原则。

②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相对于犯罪未遂、犯罪预备而言,犯罪中止是负刑事责任最轻的一种犯罪形态。

在对中止犯进行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b.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应当免除处罚,是指应当免除一切形式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减轻一切形式的刑罚,包括主刑的减轻和附加刑的减轻;
c.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即只定罪不处罚或称有罪无刑。

这是一个绝对性的规定,不论行为人实施了何种严重罪行,只要成立犯罪中止且没有造成损害的,都必须免除处罚,不得判处任何刑罚;
d.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关于减轻处罚,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参照什么标准减轻处罚。

但根据立法原意,应当理解为参照既遂犯减轻处罚,而不是参照未遂犯或者其他犯罪形态减轻处罚。

同时,刑法虽然没有规定预备形态的中止和实行形态的中止在处罚时应加以区别,但在减轻处罚时,也应当考虑这两种中止的区别。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刑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第一部分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违法性认识
2.假释
3.职务侵占罪
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简答题(10分)
1.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成立条件。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