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合集下载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健康安全环境【关爱生命专注健康安全环境知识分享】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健康安全环境】百度文库金牌店铺通过百度专家认证百度文库V字标签根据需要删除封面页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Special Equipment Service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1 总则 (1)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 (2)3 使用登记 (10)4 附则 (15)附件 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17)附录 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 (19)附件 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表 (21)附录 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24)附件 C 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 (29)附录c 《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填写说明 (30)附件 D 气瓶基本信息汇总表 (33)附件 E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34)附件 F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注销登记表 (35)附件G 特种设备使用标志 (36)附件H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车牌 (40)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4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08-2016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x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x国安全生产法》《中x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1.4.1 职责分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x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x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新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9

新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9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TSG Z8002-2013)第1号修改单。
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分类管理;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规定;
3、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操作人 员责任;
4、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管理制 度、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定期安全检查 等原则要求; 5、统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及使用登记变更程 序。
●2014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14〕49号文征求有关 部门、单位、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2015年3月和6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征 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形成送审稿。
●2015年11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 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修改后形成报批稿。
五、主要内容(条文解释)
1.4.1、职责分工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 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 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 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 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明确各级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分工,省级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 用单位情况、设备使用特点和监管力量等状况,对省、市、 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责任明确分工; ★监管内容:使用安全和节能监管;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动态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特种设备 安全监管部门)。
五、主要内容(条文解释)
2.1、使用单位含义
◆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权的单位(注2-1)或者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 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 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 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 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 受托人是使用单位;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 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泰安质量技术监督局

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泰安质量技术监督局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Special Equipment Service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7年1月16日目录1 总则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3 使用登记4 附则附件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附录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附件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附录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附件C 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附录c 《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工业管道》填写说明附件D 气瓶基本信息汇总表附件E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附件F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注销登记表附件G 特种设备使用标志附件H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车牌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1.4.1 职责分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指导。

1.4.2 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本规则和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除外。

1.4.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根据风险状况,按照分类监管原则,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管理规则2017最新版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督1.4.1 职责分工 .(以下简称特种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监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1.4.2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本规则和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除外。

1.4.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根据风险状况,按照分类监管原则,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制订监督检查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4.4 信息化和安全状况公布负责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输入、更新有关数据。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省级以下(不含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2.1 使用单位含义2.1.1 一般规定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注 2-1局)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管理规则2017最新版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督1.4.1 职责分工 .(以下简称特种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监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1.4.2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本规则和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除外。

1.4.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根据风险状况,按照分类监管原则,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制订监督检查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4.4 信息化和安全状况公布负责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输入、更新有关数据。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省级以下(不含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2.1 使用单位含义2.1.1 一般规定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注 2-1局)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管理规则2017最新版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督1.4.1 职责分工 .(以下简称特种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监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1.4.2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本规则和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除外。

1.4.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根据风险状况,按照分类监管原则,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制订监督检查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4.4 信息化和安全状况公布负责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输入、更新有关数据。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省级以下(不含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2.1 使用单位含义2.1.1 一般规定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注 2-1局)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节能管理。

1.3 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1.4 监督管理1.4.1 职责分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1.4.2 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本规则和其他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除外。

1.4.3 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已经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根据风险状况,按照分类监管原则,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制订监督检查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4.4 信息化和安全状况公布负责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输入、更新有关数据。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省级以下(不含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TSG规范

TSG规范

年最新TSG规范————————————————————————————————作者:————————————————————————————————日期:22014年最新TSG规范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 2013-05-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 2013-05-1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D7001-2013) 2013-05-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13) 2013-05-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1-2013) 2013-05-13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2-2013) 2013-05-1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 2013-02-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 T7005-2012)2012-06-1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2012-06-15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TSG T7004-2012)2012-06-15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2012-03-05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2-2011) 2011-10-18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1-2011) 2011-10-18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4-2011) 2011-10-18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3-2011) 2011-10-18锅炉水(介)质处理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G8001-2011) 2011-10-18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TSGT7002-2011) 2011-10-18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TSG T7003-2011) 2011-10-18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 2011-10-18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2011-03-14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2011-03-14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2011-03-1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Z6002-2010)2011-03-1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2011-03-14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TSG D7004-2010) 2010-10-27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 2010-10-27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2-2010) 2010-10-27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2010) 2010-10-27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 2010-07-15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 2010-06-08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TSG Z0002-2009) 2010-06-08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TSG Z0006-2009 ) 2010-06-0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造程序导则(TSG Z0001-2009 ) 2010-06-08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F001-2009) 2010-06-08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2010-06-08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带)制造许可规则(TSG ZC001-2009) 2010-06-08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TSG G5002-2008) 2010-06-08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5003-2008) 2010-06-08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G6001-2009) 2010-06-08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 2010-06-08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2010-06-08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2009-08-24气甁型式试验规则(TSG R7002-2009)2009-08-24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9-2009)2009-08-24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Q6001-2009)2009-08-24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09)2009-08-2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2009-08-24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1–2008) 2009-02-10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Q7016-2008)2008-12-2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 2008-12-26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 D7002-2006) 2008-06-27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Y6001-2008) 2008-06-26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S6001-2008) 2008-06-26客运索道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 S1001-2008) 2008-06-26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1-2008) 2008-06-2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 2008-06-26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4-2008) 2008-06-26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TSG ZB001-2008) 2008-06-26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 ZB002-2008) 2008-06-26轻小型起重设备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2-2008) 2008-06-26流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5-2008) 2008-06-26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 2008-06-26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G6003-2008) 2008-06-26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TSG Z0005-2007) 2007-12-06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 2007-12-06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T6001-2007) 2007-12-06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 2007-12-06桅杆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0-2007) 2007-12-06缆索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9-2007) 2007-12-06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8-2007) 2007-12-06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7-2007) 2007-12-06铁路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6-2007) 2007-12-05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3-2007)2007-12-05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2-2007) 2007-12-05客运拖牵索道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TSG S7001-2004)2006-10-2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埋弧焊钢管与聚乙烯管](TSG D7001-2005)2006-10-26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D6001-2006)2006-10-26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2006-10-26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4-2006)2006-10-2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3-2006)2006-10-26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2-2006)2006-10-26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2006-10-2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2006-10-26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3001-2006)2006-10-26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 R1003-2006)2006-10-26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2005)2006-10-26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2006-10-2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TSG G7001-2004)2006-10-26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TSG G3001-2004)2006-10-26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TSG G1001-2004)2006-10-2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TSG Z7002-2004) 2006-10-2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04) 2006-10-2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 2006-10-26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TSG Z0003-2005) 2006-10-26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Q7001-2006) 2006-10-26客运索道部件型式试验细则(TSG S7005-2005)2006-10-26客运拖牵索道型式试验细则(TSG S7004-2005)2006-10-26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TSG S7003-2005)2006-10-26客运缆车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TSG S7002-2005)2006-10-26 机械停车设备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3-2006) 2007-02-13旋臂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11-2006) 2007-02-13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Q7004-2006) 2007-02-13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TSG D2002-2006) 2007-02-1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 2007-02-13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 2007-02-12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TSG ZF002-2005) 2006-10-2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 2006-1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增强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保障信息的畅通、安全与共享,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以下简称信息化工作)是指针对特种设备信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所进行的采集、存储、传输、加工、利用和发布等工作。

特种设备信息是指特种设备及其有关单位、人员在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和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客观属性和描述。

特种设备数据是特种设备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特种设备数据库是按照规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并且存储在一起的特种设备数据的集合。

第三条本规则是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及其安全监察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鉴定评审人员、作业人员等(以下统称各信息责任主体),在从事有关的业务活动过程中,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建立、应用特种设备信息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履行特种设备信息化的各项责任。

软件开发单位在提供特种设备信息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信息化服务时,应当按照本规则进行工作。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相关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建设国家信息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与国家基础数据库,对全国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建设本行政区域信息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

省级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五条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遵循标准、责任落实、数据共享、实时动态”的原则开展,鼓励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确保特种设备信息质量和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信息基本内容
第六条根据信息的特点,特种设备信息划分为业务信息、主题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和基础支撑信息四类。

第七条业务信息是指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等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基本信息和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的业务管理信息,以及收集、传输信息有关活动的程序信息。

业务信息应当依据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立,业务信息数据的项目和资源的基本内容见附件A。

业务信息保存的方式可以采取数据库方式或者电子文档方式。

第八条主题信息是指为了便于信息传输、交换、查询、统计、发布,从业务信息数据中提取的主要信息。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象,主题信息分为单位主题信息、人员主题信息、设备主题信息和事故主题信息。

主题信息数据库的具体内容见附件B、附件C、附件D、附件E。

第九条加工利用信息是指经统计、运算、挖掘等加工方式形成,用以辅助安全管理、分析、决策的信息。

加工利用信息由各项主题信息和业务信息加工而成,表现形式为统计报表和分析图表等。

第十条基础支撑信息包括数据标准规范,数据结构、分析模型等元数据和地理信息、客观标识、代码字典等公共信息。

基础支撑信息内容和要求,应当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及其相应标准。

第三章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应当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标准,信息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应当满足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的要求,同时还应当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要求的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信息平台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设施硬件建设、系统软件环境建设、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目录等各类集成建设以及电子文档编辑器、电子标签等通用型技术构件建设内容。

特种设备信息平台应当实现下级质监部门与上级质监部门数据库、省级质监部门与国家质检总局数据库的自动交换,实现安全监察与检验检测数据的联动与共享,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实现动态监管的全过程电子化管理,确保特种设备数据库的实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符合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要求。

第十三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行政许可、制造环节动态监管、移动式压力容器动态监管、事故管理、统计年报等需要统一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建立包括特种设备主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中的设备制造数据库、移动式压力容器数据库、行政许可数据库,以及加工利用数据库中的统计年报数据库等国家基础数据库。

省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建立本行政区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业务数据库。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相应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

第十四条国家质检总局与各省级质监部门之间的网络建设应当利用国家质检专网,地方各质监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省级质监业务专网或者政府部门的政务外网专线等网络资源。

不具备专线条件的,可以依托公众信息网络,采用VPN等安全保障技术建设。

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等部门可以依托公众信息网络,实现与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质监部门的数据交换。

第十五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系统软件环境建设应当采用政府采购目录内的成熟产品,对于有安全保密要求的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应当采用符合国家信息安全要求的产品。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数据交换建设,应当依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相应规范和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技术,确保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办公、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充分共享。

按照特种设备信息的分类,特种设备信息以实时共享、任务驱动和上报汇总三种方式进行交换。

各类特种设备信息的基本交换方式如下:
(一)主题信息以实时共享的方式进行交换;
(二)需要各信息责任主体协同办公的业务信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交换,包括安全监察机构行政许可业务信息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业务信息、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业务信息的交换,安全监察机构行政许可业务信息与考试机构的人员考试业务信息的
交换,安全监察机构安装告知、使用登记业务信息与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业务信息的交换等;
(三)各信息责任主体独自办理、不需要协同办公的业务信息,可以以汇总上报的方式进行交换,包括监督检查业务信息、检验案例报告、事故调查报告等。

第十七条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相关规范、标准建设特种设备信息资源目录,对特种设备数据库和数据以及相关的处理和调用程序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编目、注册管理、检索定位,支持特种设备信息的共享交换。

特种设备信息资源目录应当标注信息分类、行政权属、数据主键等信息标识,建立各特种设备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十八条为确保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之间的工作信息共享,特种设备信息平台建设应当采用统一的、开放的、标准的电子文档编辑器技术,并且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电子文档技术要求。

第十九条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在特种设备信息平台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