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内部器官特征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

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腹部解剖研究报告昆虫是一类具有显著特征的节肢动物,其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腹部是昆虫重要的器官之一。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昆虫腹部解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
一、外部结构昆虫的腹部通常由7个胸节组成,每个节都具有特殊的外部结构。
在腹部的末端,通常有两个尾触角和一对生殖器。
这些外部结构在不同种类的昆虫中可能会有所变化。
二、内部器官1. 消化器官:昆虫的腹部包含了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
消化器官由食管、胃和肠组成。
昆虫吞食食物后,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其中消化酶开始分解食物。
然后,消化物进入肠道,其中营养物质被吸收,废物被排出。
2. 呼吸器官: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昆虫通过一系列的气管进行呼吸。
气管分支到昆虫体内各个细胞,从而实现气体交换。
3. 循环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循环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系统,昆虫输送氧气和养分到细胞,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4. 生殖器官:昆虫的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腹部后端,雄性昆虫通常具有附睾、生殖器和交配器官。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生殖器官、配子囊和交配器官。
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昆虫种类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5. 神经系统: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昆虫能够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并实现运动控制。
综上所述,昆虫的腹部是昆虫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昆虫腹部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器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生物学提供了基础。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

四、昆虫的呼吸系统
体壁呼吸
气管鳃呼吸
气膜呼吸
气管呼吸
气管系统 气门 气管主干 气管分支(+气囊) 微气管
五、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分泌细胞
心侧体 咽侧体 前胸腺
六、昆虫的神经系统
七、昆虫的生殖系统
围鞘 睾丸管
▪ 膜翅目:由腹产卵瓣和内产卵瓣组成,背产卵 瓣宽大而凹陷,形成产卵鞘用以包藏产卵器。
▪ 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不具备由附肢特化的 产卵器,只是腹部后端的几个体节逐渐变细,并
套接在一起,成为产卵时可以伸长的伪产卵器。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2、雄性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
阳具:腹部第9节腹板以后的节间膜上的外长物, 由阳茎、阳茎基组成。阳茎基上常变异产生各种 突起,如阳茎上叶、阳茎下叶、阳茎侧叶。
抱握器:腹部第9节的附肢,由腹部第9节的刺突形 成,也可由肢基片和刺突联合形成。为属与近缘 种鉴定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昆虫的外生殖器
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
① 直翅目:由阳茎基背片和阳具复合体两部分组成,无抱握器。
② 同翅目:由发达的阳具端和较长的阳具基 组成。
③ 鞘翅目:只有阳具而无抱握器。阳具分为 阳茎基和阳茎,阳茎基由1个基片和成对 的阳茎侧叶组成,阳茎通常为1骨化而弯 曲的管状构造。
④ 膜翅目:无抱握器,只有发达的阳具。
⑤ 鳞翅目: “U”形基腹弧由第9节腹板特化而来, 内折形成囊形突;背兜具有爪形突和鄂形突。
背兜
阳茎 囊形突基腹弧
爪形突 鄂形突 抱器腹抱突握器
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 生殖节:♀,8-9节;♂,9节 生殖后节:10-11节组成,11节一般称为臀节,着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昆虫的神经系统来源于外胚层,它联系着体 表面和体内各种感觉器官和反应器。感觉器 官接受内外刺激而产生冲动,由神经系统将 冲动传递到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官,从而起 收缩和分泌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1、神经系统的构造和类型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许多神经细胞扩其发 出的神经所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及其分支称神 经原。神经细胞分出的主支为轴状突,轴状突 再分出的支为侧支。轴状突及其侧支的顶端发 生的树状细支,称湍丛。在细胞四周发生的小 树状公支,称为树状支。
B、心脏 是背血管生段连续膨大部分。大多位于腹腔, 有的则延伸到胸腔内。每个膨大的部分即为1 个心室。心室的数目因种而异,一般为4个, 多则11个(如蜚蠊)。第个心室皆有1对心门, 位于心室的中部或末端,孔口垂直或华侨,它 是血液进入心脏的开口。心门的内缘向内折入, 形成心门瓣,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后的心门瓣将 心门掩闭,使血液向心脏箭端流动,而不至于 从心门流回体腔。昆虫的心脏病常驻以放射状、 扇形的横纹翼肌联接和固定在附近的组织上。
二、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道是1根很不对称的管道,前端开 口于口前的基部,后端终止于体躯的末节。 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消化道分为 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1.前肠(Foregut)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 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而以伸入中肠前 端的贲门瓣与中肠分界。 前肠是由胚胎时期 的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因此其组织结构与体 壁很相似,由内向外依次他为内膜(Intima)、 肠壁细胞层(epithelium)、底膜(basement)、 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s)、环肌(cirular muscles)和围膜(peritoneal membrane)6层。
2、气门的构造及形式 昆虫的气门是体壁内陷的开口。气管在体 壁上的开口——称气门。 常见有下例5种形式; ①.全气门式 胸部二对,腹部八对,例蝗虫 ②.两端气门式: 只有胸部有一对和腹部末节 有一对气门,如双翅目蝇类的幼虫。
生物学 什么是昆虫

生物学什么是昆虫?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类群之一,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下的昆虫纲(Insecta)。
昆虫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和生活习性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关于昆虫的一些特征和特点: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组成。
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对咀嚼式口器,用于感知和摄取食物。
胸部有三对足和一对或两对翅膀,用于运动和飞行。
腹部主要是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内部器官的所在地。
2. 外骨骼:昆虫具有外骨骼,也称为壳(exoskeleton)。
外骨骼由硬化的蛋白质和几丁质组成,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体积增长,因此昆虫通常通过蜕皮(ecdysis)的方式来完成生长。
3. 六足动物:昆虫是六足动物,它们具有三对足,分别附着在胸部的三个节段上。
昆虫的足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可以用于行走、抓握、挖掘和捕食等。
4. 翅膀:大多数昆虫具有翅膀,用于飞行。
翅膀是由薄膜状的外骨骼扩展而成,通常附着在胸部的第二和第三节段上。
翅膀的形态和结构因昆虫的物种而异,有些昆虫具有前翅和后翅,而有些只具有前翅或后翅。
5. 呼吸系统:昆虫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称为气管系统。
气管系统由一系列分支管组成,将氧气直接输送到细胞中,而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
昆虫通过体壁上的小孔(称为气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6. 生殖方式:昆虫的生殖方式多样,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大多数昆虫通过有性生殖进行繁殖,即雌雄两性之间的交配和受精过程,产生后代。
无性生殖包括卵生、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等方式。
7. 物种多样性: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之一,已经发现和描述的昆虫物种超过一百万种。
昆虫的物种多样性非常高,包括了飞蛾、蚊子、蝴蝶、蚂蚁、蜜蜂等。
它们在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传粉、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分解者等。
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和器官

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和器官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动物门类之一。
它们以其多样的外形和独特的生态功能而备受关注。
要理解昆虫的生态行为以及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和器官。
本文将对昆虫的解剖结构和器官进行探讨。
一、外骨骼和体节昆虫的身体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坚硬的外骨骼,由于其外骨骼的强度和刚性,昆虫能够保护内部器官并在各种地形中移动。
外骨骼主要由几层不同类型的物质组成,包括硬化的凝胶层和柔软的聚合物层。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称为体节的重复单元构成,每个体节上都有特定的附属结构。
二、头部和口器昆虫的头部是与环境进行感知和反应的主要部位。
它包含了复杂的眼睛、触角、口器和其他感官器官。
眼睛是昆虫的主要感知器官之一,可以分为复眼和单眼。
复眼由许多小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光敏细胞,使得昆虫能够感知到光的强度和方向。
触角则是昆虫用来感知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和其他物体的器官,它们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不同种类的昆虫口器结构各异,适应于它们特定的饮食习性。
三、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系统有很大不同。
昆虫的呼吸通过气管系统完成,气管贯穿其全身,将氧气传送到各个细胞。
气管通过一系列与外界相连的孔进入昆虫体内,这些孔称为气门。
昆虫呼吸时,气门会打开,允许氧气进入气管系统。
四、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不同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闭合式循环系统。
昆虫的心脏通常位于胸部,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血液中携带着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昆虫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五、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器官。
昆虫通过口器摄入食物,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过程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然后吸收这些营养物质供给身体的生长和能量需求。
六、生殖系统昆虫的生殖系统分为雌性和雄性两种。
雌性昆虫的生殖器官通常由卵巢、输卵管和生殖道组成,用于生产和储存卵子。
而雄性昆虫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精囊和生殖道,用于产生和储存精子。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

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繁多的动物之一,其内部结构和生理对于了解昆虫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昆虫的内部结构及生理:外骨骼结构、器官系统和生命循环。
外骨骼结构是昆虫的独特特点之一、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层坚硬的外膜组成的,它提供了昆虫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外骨骼结构使得昆虫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压能力。
同时,外骨骼还起到了保持昆虫体形稳定、维持内部器官位置的作用。
但是,外骨骼的僵硬性也限制了昆虫的身体运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昆虫的外骨骼上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关节,这些关节可以自由弯曲,使得昆虫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
与外骨骼结构相对应的是昆虫的器官系统。
昆虫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消化系统是昆虫体内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关键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唾液腺、食管、胃和肠等。
另外,昆虫的消化系统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器官,比如食物储存器官和分泌物储存器官。
这些特殊器官的存在使得昆虫能够在特殊环境下存储和利用食物。
昆虫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有很大的区别。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通过气管来实现的,气管直接与昆虫体内的组织相连,通过气管分支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
在昆虫呼吸中,空气在气管中通过扩散来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呼吸方式使得昆虫能够迅速获得氧气,满足其高代谢需求。
另外,昆虫的呼吸系统也存在一些特殊的适应机制,比如昆虫可以通过控制气体交换和气管的开关来调节呼吸速率。
昆虫的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细胞,并从细胞中收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昆虫的心脏是一个管状结构,可以通过压力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此外,昆虫的血液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能够抗菌和凝结。
最后,昆虫的生命循环也是其独特的生理特点之一、大部分昆虫经历完全变态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这种生命周期使得昆虫可以在不同的生境中生存和繁殖。
昆虫的生理学特征

昆虫的生理学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其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昆虫的生理学特征对于了解其生命活动、适应环境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昆虫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探讨昆虫的生理学特征。
一、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气管和气孔组成。
气孔是昆虫体外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而气管则负责将气体从气孔输送到细胞组织中。
这种呼吸系统的特点是高效、便捷、节约能量。
昆虫体内的气孔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腹部、腹侧、背部等,使得昆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此外,昆虫的气管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来控制气体交换的速率和强度。
二、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管、贲门、糜公等器官。
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适应了各种不同的食物类型,比如咀嚼式口器适用于咀嚼纤维质较多的食物,而吸吮式口器适用于吸食花蜜等液体食物。
昆虫的消化系统还具有天敌和寄生虫等外部入侵物的防御机制,对于保护昆虫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昆虫的消化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共生微生物的关系来提高对特定食物的消化能力。
三、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胸腹神经节以及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和调控中心,负责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作出反应。
胸腹神经节主要控制昆虫身体的运动功能,使其能够自如地在复杂的环境中活动。
此外,昆虫的神经系统还具有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
在昆虫的生理学特征中,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关注的方面,比如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活史等。
昆虫的生命周期多样,有些昆虫需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有些昆虫则只有卵和成虫两个阶段。
昆虫的繁殖方式也多样,有的通过交配产卵,有的通过孤雌生殖等方式。
不同昆虫种类在生理学特征上存在差异,这也是昆虫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繁衍的原因之一。
总结起来,昆虫的生理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三个方面。
昆虫的生物学特征

昆虫的生物学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其生物学特征独特而引人注目。
本文将通过对昆虫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生殖方式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描述,来探索昆虫的生物学特征。
1. 外部特征昆虫的外部特征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等部分。
头部通常具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复眼可以通过蜂突视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而触角则用于感知食物和周围的物体。
昆虫的胸部有三个节,分别为头胸部、中胸部和后胸部,每个节上都有一对足用于行走和抓握物体。
腹部用于消化和呼吸,同时也是昆虫的生殖器官所在。
2. 内部结构昆虫的内部结构复杂而精巧。
它们的呼吸系统由气管组成,气管通过体壁上的气孔与外界相连,这种呼吸方式称为气孔呼吸。
昆虫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
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管、胃和肠等器官组成,用于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此外,昆虫还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生殖器官。
3. 生殖方式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主要分为两类: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
直接发育是指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没有经历完全变态的阶段,如蚂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
间接发育是指昆虫从卵孵化后经历若干个幼虫期,每个幼虫期都伴随着蜕皮,最终发育成为成虫,如蝴蝶和甲虫等。
4. 适应环境能力昆虫在适应各种环境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它们可以生活在陆地、淡水和海洋等各种生境中,从极寒的北极地区到炎热的沙漠地带都有昆虫的存在。
昆虫还能够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有的以植物为食,有的以动物为食,甚至有的以尸体为食。
此外,昆虫通常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快速适应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
综上所述,昆虫的生物学特征体现在其外部特征、内部结构、生殖方式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个重要的生物类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没有马氏管的昆虫中,脂肪体的贮存排泄常常是尿酸排泄 的重要途径,而在其它昆虫中,这种贮存排泄方式可与马氏 管排泄同时并存。
滤食物的作用。
(5)贲门瓣
位于前胃的后端,是由前肠突入中肠前端形成的一圈环状 内褶。其形状多呈筒状或漏斗状。
主要功能是引导前肠中的食物进入中肠,同时阻止中肠中 的食物倒流入前肠。
中肠
功能:中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合成消化酶;分泌消化液,消化食 物,吸收营养物质。
结构:中肠又称之为“胃”,只有一个器官,是一条前后粗细相当的管道, 前端与前胃相接,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
(二) 昆虫的其它排泄器官 1、体 壁 2、消化道 3、下唇肾 4、贮存排泄器官
1、体 壁
体壁的主要排泄作用:是将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 碳和水,经由体壁和气门排除体外。
此外,昆虫周期性的脱皮,也具有定期排泄的意义。某些 昆虫的皮细胞,还可向体外分泌各种化学组分的胶质、丝质、 蜡质和毒液等,也都具有广义的排泄意义。
昆虫血液循环的主要搏动器官是背血管。此外,背膈、 腹膈和辅搏动器等,对血液循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 用。
一、背血管
背血管:是昆虫的主要循环器官,是位于背中线处体壁下方, 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背血管由前段的大动脉和 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由尾端一直延伸到头内。
大动脉起源于外胚层,心脏则由胚胎时期中胚层分化形成的。
空气使虫体膨胀,以帮助脱皮。
(4)前胃
是前肠最后端区域,也是消 化道最特化的部位。 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前胃常 很发达,外包有强大的肌肉 层,内壁形成若干条深的突 入肠腔的纵褶,内膜特化成 齿或刺。如蝗科的前胃就有 6条纵褶,横切面为6个大形 齿状突。 前胃具有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并兼有过
有些昆虫的腹膈也同样发达,形成连续的薄膜。 背膈和腹膈除具有保护和支持内脏器官并分隔血液的作用
外,还可通过自身的搏动,使血液向后方和背方流动,促 进血液在体腔内的循环。
三、辅搏动器
辅搏动器是除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主要功 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 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从而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
化
1、消化系统结构:
道
口器、开口于口腔的唾腺、前肠、中肠、后肠以及肛门组成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是一条不对称的管状构造器官。
2、消化系统的功能:
①摄取食物;②消化食物;③吸收营养物质;④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 渣和马氏管的排泄物。
3、消化器官 :前肠、中肠、后肠
前肠
功能:摄取、磨碎、暂时储存、初步消化食物。 结构:前肠是从口到中肠的一条管状通道,在大部分昆虫中,有明显
结构: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前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中肠 分界,后端终止于肛门。一般分化为回肠、结肠和直肠3部 分。
后肠结构
(1)幽门瓣:回肠前端着生有排泄器官马氏管,幽门瓣一般位 于幽门区域内马氏管开口的前方,用于调节食物残渣进入后 肠的速度。
(2)回肠和结肠:通常是狭窄的管道,在多数昆虫中,结肠与 回肠无明显的分化,二者合称为前后肠或小肠。其作用是运 送残渣,形成粪粒。
1、马氏管的构造 2、马氏管的数目和表面积
1、马氏管的构造
(1)起源:外胚层 (2)位置:马氏管一般着生并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顶端 盲状,游离并浸浴在血淋巴中,基端则与肠腔相通。有些种类 其顶端埋于直肠组织中,以加强对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回收作 用。
2、马氏管的数目和表面积
(1)其数目因种类而已,原始数目为6条。常为偶数。 除弹尾目和蚜科等少数昆虫没有马氏管外,绝大多数昆
三、昆虫的循环系统
昆虫循环系统属于开放式血液循环,其血腔就是整个体 腔,所有内脏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 昆虫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1) 将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和激素送到作用部位; (2)将组织中产生的代谢物和废物送到其它组织或排泄器官 中进行中间代谢或排出体外; (3) 维持身体各部位的渗透压、离子平衡和PH值。
(一)体腔分隔
(二)八大内部器官系统
1、消化系统:是纵贯于体腔中央的一条消化道,其前端开口于头部的口 前腔,后端开口为肛门。
2、排泄器官--马氏管:着生于消化道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并开口其内,末端 游离于血液中的细长管道。
3、循环器官--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根前端开 口的细管,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
(3)直肠:较短,前部常膨大成囊状,后部呈直管状,通连肛 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中回收水分和无机盐。
(4)肛门:其作用是排除残渣和排泄物。
(二)消化道的变异
昆虫的消化道常因种类不同,而在构造上发生很大的变异, 一般来说,这种变异常与食性的分化相适应的。
1、取食固体食物的咀嚼式口器昆虫(1)消化道粗短;(2) 前肠多具嗉囊和前胃,前胃内具齿状或板状的表皮质突,有磨 碎食物及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作用;(3)中肠多具有胃盲囊 的构造,以扩大中肠分泌和吸收的面积;(4)后肠中多具直 肠垫,以增加自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中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机能。 2、取食液体食物的刺吸式口器昆虫1)消化道主要是中肠部分, 多比较细长;(2)前肠一般无前胃,多数也无嗉囊,但在咽 部常形成具吸泵作用的食窦卿筒和咽喉卿筒;(3)中肠多无 胃盲囊的构造(4)后肠一般也无分化,多无直肠垫。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特征
第一节 消化系统 第二节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循环系统 第四节 排泄系统 第五节 神经系统 第六节 生殖系统 第七节 分泌系统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特征
第一节 昆虫内脏器官的位置 第二节 主要内部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昆虫内脏器官的位置
昆虫的躯壳内充满着流动的血淋巴,所有的内脏器官 和组织皆浸浴在血淋巴中。由体壁包成的腔,称为昆虫 的血体腔,简称体腔或血腔。体腔是由胚胎时期中胚层 形成的体腔囊发展而成的。
虫都具有数目不等的马氏管。一般情况下,不全变态昆虫比 全变态昆虫的马氏管数目变异更大。其数目因种类而异,原 始数目为6条。常为偶数。如介壳虫2,半翅目、双翅目4, 鳞翅目6,直翅目20—100,多着达300条,蚜虫0。 (2)各种昆虫总的排泄面积差异不大。
各种昆虫马氏管的数目虽有很大变异,但其总的排泄面 积差异不大,因而并不致影响其排泄效能。一般马氏管的数 目与其长度成反比,即马氏管数目多的,一般都比较短;而 数目少的则比较长,因而可使马氏管与血淋巴保持着充分的 接触面积。
胃盲囊:许多昆虫中肠的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管状的构造,称为胃盲囊。 胃盲囊的形状、数目及所在部位因昆虫种类而不同,通常为2—6个, 位于中肠的最前端。
胃盲囊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中肠的表面积,以利于中肠消化液的分泌和 营养物质的吸收,有的还具有扩大容积和滞存共生物的作用。
后肠
功能:后肠的主要功能是排除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同时从食 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类。
四、昆虫的呼吸组成的气管系统。气 管在组织学上虽然构造简单,但在虫体 内的分布却非常发达,它们在体内有相 当固定的排列方式,将氧直接输送到呼 吸组织中。
(一) 气管系统的基本构造
(二) 昆虫的其它呼吸方式
(一) 气管系统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气管系统:依据其构造和生理功能可分为气门、 气管和微气管3个组成部分。 1、气门及其类型
卿筒,吸食时与食窦卿筒交替伸缩,将寄主体内汁液抽吸 入食道。
(2)食道
是咽喉后方较狭长的管道,或终止于前胃,或直接延伸入 中肠,一般没有特殊分化的现象,仅是食物的通道。有些 昆虫在食道后方常常膨大形成嗉囊。
(3)嗉囊
是食道后方膨大的部分,为食 物暂时贮存的场所。嗉囊的内 膜一般比较薄,常向内褶成许 多纵褶和横皱,使囊腔有很大 的伸缩性,以备充满食物时可 以伸展和扩大。 在某些昆虫中,嗉囊还具有初 步消化的作用。 此外,很多昆虫在脱皮或羽化过程中,嗉囊可以大量吸入
心脏的末端通常是封闭的,每一心室的两侧生有成对的呈 扇形排列的翼肌。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心室的交替舒张和收缩,产生有节 律的搏动,抽吸背血窦内的血液,并压入前方的大动脉。
二、背膈和腹膈
背膈和腹膈是昆虫体腔内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的结缔组织 薄膜。
背膈的结缔膜中包含有由肌纤维排列成的翼肌,在每个体 节中,膜在相邻体节问形成弧凹。
2、消化道(蚜虫)
消化道具有排泄作用。膜翅目、弹尾目昆虫的中肠肠 壁细胞可周期性脱落,并随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出 体外。
蚜虫类因无马氏管,即以消化道作为主要排泄器官。
3、下唇肾(弹尾目、双尾目)
部分双尾目、缨尾目昆虫都无马氏管,但在头部内有 数对腺体,其中的一对管状腺,具有一根公共导管开口于 下唇基部,类似其它节肢动物的肾管,称为“下唇肾”。
4、神经系统—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纵贯于腹血窦内,是昆虫 的中枢神经系统;
5、呼吸系统即气管系统:主气管、支气管网、微气管,微气管伸入到各 器官和组织中,主气管以气门开口于身体各节的两侧。
6、生殖系统:位于消化道的背侧面,以生殖孔开口于体外。 7、肌肉系统—体壁肌和内脏肌:分别附着于体壁下方和内脏表面。 8、内分泌系统—各种内分泌腺体:分别位于体腔内相应的部位。
实验证明这一结构具有吸收和排泄机能,是该类昆虫的 主要排泄器官。
4、贮存排泄器官
昆虫血液中的一部分代谢产物,可以被某些器官和组织吸收 并贮存起来,而并不马上排出体外,这一现象称为贮存排泄。 昆虫体内的贮存排泄器官,主要有围心细胞和脂肪体等。
(一)围心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围心细胞能自血腔中选择 性吸收马氏管不能排除的大分子物质,特别是各种胶体粒子 等,所以又称为“积贮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