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讲义第2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3•房山区一模)绿色开花植物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见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1组2组3组4组实验处理授粉未授粉
不涂抹IAA不涂抹IAA在子房上涂抹
IAA 在花柄上涂抹
IAA
果实平均重量(g) 4.10 5.3
A.授粉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B.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C.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D.由此实验结果推测子房壁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2.(2023•东城区一模)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科研人员以贮藏的青棒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一定浓度的6﹣BA处理对其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棒豆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对照组与6﹣BA组的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不一致
C.6﹣BA可以应用于青棒豆采摘后的贮藏保鲜
D.贮藏时间越久,6﹣BA抑制呼吸速率效果越强
3.(2023•铜仁市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页(共43页)。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概述: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实例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生长素起着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和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3.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举例(1)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可培育无子番茄等无子果实;可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里的双子叶杂草;烟草“打顶”后于伤口处施用生长素类物质,使腋芽积累生长素而抑制其生长,以保证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2)乙烯及其类似物:可用于瓜果的催熟。
(3)细胞分裂素及其类似物:可用于瓜果、蔬菜和鲜花的保鲜;促进种子的萌发。
(4)赤霉素及其类似物:使芦苇、莴苣等植株增高,产量增加;促进种子、马铃薯块茎等的萌发。
(5)脱落酸及其类似物: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脱落酸随水流走而含量减少,可让水稻种子早发芽。
(6)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调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用量比可以调控芽的分化和根的形成,这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5 易错点分析(1)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生长素生长激素归类植物激素动物激素本质吲哚乙酸蛋白质产生植物体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分泌腺:垂体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注意: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并不是一个概念。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课件

幼苗横放,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近地侧浓度较高(即B侧>A 侧、D侧>C侧)。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使茎背地弯曲生长(生长素对C、 D侧细胞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根向地弯曲生长(生长 素促进A侧细胞生长,抑制B侧细胞生长,可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较 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3)除草剂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故在单子叶农田里施加 适宜浓度的生析: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接触过尖端,以及琼脂块放置的位置,因变量 为去尖端的幼苗生长情况。 2)推论:幼苗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❷ 生长素 。 知识拓展: 为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的干扰,在放置琼脂块前,要用蒸馏 水浸泡去尖端的幼苗一段时间,以消除去尖端幼苗中含有的少量生长 素。 易混易错:(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苗尖端,其产生与光照无关,有光、无 光均可产生,但光照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弯 曲生长的部位):幼苗尖端下面的一段。(3)感光部位:幼苗尖端。 5.1934年,郭葛从玉米油、根霉、麦芽等材料中分离纯化了生长素,并发
推论:从苗尖端向下传递的信号是一种可移动的化学物质(即苗尖端产生 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8年拜尔实验
1)分析:自变量为尖端放置的位置,因变量为尖端下部弯曲生长的方向。 2)推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幼苗弯曲生长。 疑难突破:思考 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 提示 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4.1926年温特实验
考点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
高考总复习《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弯曲生长。
答案:C
3.(2018·杭州十校联盟模拟)如图为达尔文父子的实验示意图,
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苗尖端对光的刺激有反应 B.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了下面 C.苗尖端下面背光面的细胞要长得多,伸长得快 D.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尖端下面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本实验通过对比有无尖端,有无不透明的帽遮住尖端, 有无不透明的薄膜将基部包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苗尖端是 感光部位。据此推测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了下 面,但本实验没有证明。同样 C、D 也没有证明。 答案:A
第9 题
第10 第20 题题
五大类植物 激素的作用 a
植物激素的
应用
b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①实验处理及结果
②实验结论:苗尖端是_感__光__部位。 注意到: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_苗__尖__端__传递到了下面。
(2)波森·詹森的实验 向地性 (1)图中 A、B 为极性运输,C、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2)产生机理
(3)内因外素①②外内因因::重生素力长的敏产素生分感程单布一不度不方均向匀同的;刺根激、茎对生长
1.(2018·浙江 11 月选考)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 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2.(2016·浙江 10 月选考)将生长素能透过的明胶插
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如图所示。给予单侧
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
C.向光弯曲生长
D.背光弯曲生长
解析:由于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插入的是明胶,而生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尤为重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调控机制:感受信号→传导信号→表现效应→发生反应B.年轮的形成、春化作用均能体现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C.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子结构均与植物激素相似而具有类似的生理效应D.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两种光信号2.“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与幼苗细胞分裂有关C.瓜熟蒂落分别与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有关D.光信号可通过光敏色素提高核糖体中转录水平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豌豆茎的伸长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植物根尖的生长同时受根冠产生的脱落酸抑制和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促进C.较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加反馈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生长素浓度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比值高低会诱导不同基因的表达4.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
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C.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促进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D.光敏色素分布在细胞质中,可以将外界的光信号转化,从而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5.有两类豌豆矮生突变体,分别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
为研究某种矮生豌豆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实验体现了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豌豆茎的伸长只有促进作用B.该实验豌豆矮生突变体可能是激素合成缺陷型C.该实验需要多次测量豌豆茎在激素处理前后的长度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通过促进正常豌豆茎有丝分裂从而促进生长6.水稻等作物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穗上的种子就容易解除休眠而萌发。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半第2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考点|自主梳理| 「券基面本滙精华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空込达尔文实验I与唸胚芽勒生长和尙覺弯曲与时呱「尖端有关.,,.t旺弓梢接受比剌激部位为总「塑在单刪址照射E,尖嚴产恿堆论「生的某种影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楚战背光测比向比刪牛-氏快惟叙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町W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____ 「部位剧对集叩地仆亦在生氏旺盛前部分处H 如旺弟鞘、弄利取光端的分生纽织.形成悴.塩育 .屮的神子刑果实等业教材 VS 高考1. 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 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IAA(2015海南卷,8D)( )■助学巧记2.植物激素的概念I 虑;■理示合比脂堰 丟曲耳I 脂tft |WA« 1 糊填| 的对1 * 、实验2作用不牝抡! 不呼曲1 ■ 1推応证明奚端确冥产牛.了某科肚 进生怏的物质,井笹苴命名 为“生世素”5牛 结 论生拴柚产生料胚芽帮的尖謠 坐空42竺迪尖端下画的—段 胚和紘叫旺芽辅尖揣 弘氏索州叫促琏伸收生也胚芽吋曲原吒生灯令布不均匀.导致生從不均匀产生一植物体内竺塑从产半部位到作川部位 作用—燼响植物生艮发育本质亠敲址冇机物-产生-1-:怅束运输[-合战腺料:色氨履—主要合成締垃:幼嫩的芽.叶利发育屮的冲子 「部位媳涓曙 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丛形态学上遍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儿彤响因素:遗传-在成題组织中通过闭底部进行I 闹性 运输横向.麺卜方向:由向光侧向骨光侧:由远地舗I 却 近地侧尊擢响因素:单他光、联力第单一方向外 界剌激验实验腿芽鞘的弯曲生拴是凶為 尘瑶产主的爭晌在其下部 分布不闵匀造成的:tfittt ;I 对!HHfl作为姬.排除琼脂块对 〜尖端胚芽轉生长的夥响 W(2)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2015全国卷I, 2A)( )(3)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2015全国卷I , 2B)( ) (4)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单纯扩散运输到侧芽 (2014海南卷,8C)( )提示 (1)2⑵V (3) V(4) X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在高考试卷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同时出现有关的考点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活动调节中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及固定说法,应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因“自创术语”或“词不达意”而失分。
生命活动调节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两大部分内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容易出现实验设计题。
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
【题型1】过程表述类【典例分析1】(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
(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答案】(1) 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 细胞产生的信号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详解】(1)由图示可知, IL-4等细胞因子可以参与B细胞的激活,除此之外B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还有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识别过敏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变式演练1-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该药的作用机制是。
【答案】(5)抑制NGF与NGF受体结合,进而抑制感受器的兴奋,使大脑皮层不能产生痛觉【详解】(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使得NGF不能与NGF受体结合,从而不能引起感受器兴奋,也不能将兴奋传导大大脑皮层,因此感觉不到疼痛。
高中生物课件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5)主实要验是(植E从)的植物结物生果形是态长向学素光上源端的相(顶运对端一输)侧向弯方下曲端向生(基长是端;)从运输形,态而不学能上倒过端来运运输输(如到胚芽形鞘态中生学下,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能力、思维、方法
【例3】 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如胚芽 鞘中生 长素只能从上端向下端运输)。”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制备琼脂块
能力、思维、方法
【例4】 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各组实验的结论(
①~⑦),将编号填在适当的括号中。
图注:1 不透光罩;2 切去尖端;3
不透水云母片;
*"4 不透光锡纸小帽;5 不透光锡
纸筒;
*"6 琼脂块;7 胚芽鞘尖端处理过
的琼脂块
①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具有尖端的缘故 ②胚芽鞘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③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④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⑤生长素的化学 本质是吲 哚乙酸 ⑥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⑦胚芽鞘 尖端可能 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例1】 将燕麦胚芽鞘置于甲、乙两块琼脂上,并用云母(具不透水性)插入
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如图所示。从右侧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扩散到琼脂
上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
A 甲>乙
B 甲<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甲=乙 D 不能进行对比
【答案】 C
【解析】 阳光可以改变生长素的分布,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一 侧生长素分布多。由于胚芽鞘的中间用云母隔开,生长素就不能由向光一侧移向 背光一侧, 所以生长素的分布是均匀的。又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由尖端向下运输,所以甲 、乙琼脂块 上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助学巧记2.植物激素的概念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材VS高考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IAA(2015·海南卷,8D)(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2015·全国卷Ⅰ,2A)()(3)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2015·全国卷Ⅰ,2B)()(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单纯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海南卷,8C)()提示(1)√(2)√(3)√(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
2.深挖教材(中图版必修3 P3~P5“探究活动”拓展)下图表示胚芽鞘、茎和根等处的生长素的运输,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请构建胚芽鞘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的概念图,它们是否体现两重性?(2)图2如果放在太空的空间站中生长,情况会怎样?提示(1)(2)若放在太空的空间站中生长,在失重状态下,尖端只发生极性运输,因而只能水平生长。
结合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拓展实验,考查分析判断能力1.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 段而不是发生在b 段。
下列实验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 琼脂片不能阻挡生长素的运输,因此利用琼脂片阻断a 段,右侧给以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会向右侧弯曲生长,A 错误;利用云母片阻断b 段,由于横向运输发生在a 段,右侧给以单侧光照射会使燕麦胚芽鞘尖端向右侧弯曲生长,B 正确;不做任何处理,则燕麦胚芽鞘尖端会向光弯曲生长,C 错误;移除尖端a 段,无生长素来源,则燕麦胚芽鞘不能正常直立生长,D 错误。
答案 B2.(2019·陕西西安重点校联考)如图所示,a 、b 、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B.a 直立生长,b 、c 向光弯曲生长C.图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物向左弯曲生长D.图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 a 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无法透过玻璃片,因此接受单侧光照后,并没有出现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相等,因而表现为直立生长;b 胚芽鞘的尖端接受单侧光后,生长素出现横向运输,并可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最终使尖端以下部位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没有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射对生长素的运输没有影响,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背光侧,最终出现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A、B错误;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则只有植物的右侧能接受单侧光,最终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图d中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物只有纸盒开口的一侧能接受单侧光,从而出现植物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的现象,D正确。
答案 D围绕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5·全国卷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 错误。
答案 C4.(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如图是完整植株顶端优势(左)和去顶植株解除顶端优势(右)的模型。
图中实线的宽度代表高浓度,虚线代表低浓度,箭头表示运输方向。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叶片输出糖类会促进腋芽生长B.合成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释放C.去掉顶芽后生长素才能运向腋芽部位D.腋芽由于生长素浓度过低而受到抑制答案A1.生长素发现相关归纳(1)生长素产生部位在尖端,其合成不需光。
(2)生长素作用部位在尖端以下。
(3)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横向运输也在尖端。
2.“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3.生长素的运输、分布相关分析(1)重力、单侧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
(3)太空环境中虽然丧失了“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但“单侧光”的影响仍存在,且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性不变。
(4)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及横向运输,均侧重运输“方向”。
主动运输则侧重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1)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此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2.顶端优势3.生长素类似物点悟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并非蛋白质,但其合成仍受基因控制,这是由于基因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长素合成的相关代谢过程所致。
4.解读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曲线(1)促进生长与“浓度”有关,表现为“两重性”特点。
(2)促进生长与“器官种类”有关,敏感性由大到小表现为根>芽>茎。
(3)促进生长与植物种类有关,即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不敏感(敏感,不敏感)。
结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18·经典高考)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是用不加IAA的清水浸泡的,其枝条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内源IAA,A错误;由图可知,在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且平均根长较长,故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100 mg/L 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图中另外三个浓度的IAA均促进了根的生长,故本实验不能体现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答案 B2.(2018·广东汕头模拟)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解析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部位,A错误;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图二中的d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C正确;图二中的c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f部位,D错误。
答案 C结合生长素作用两重性及曲线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6·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 D4.(2019·湖北八校联盟)图1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B.若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浓度变化,则a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C.去掉①会对②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④不会对③的生长产生影响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解析植物的生长素主要是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图1中幼叶也可合成生长素;图2中虚线表示的是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虚线以上为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虚线以下为低浓度起促进作用,a时虽已去掉顶芽,但生长素浓度还没有降下来,说明原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还存在;去掉④主根根尖,会解除根的顶端优势,对③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将图1植物水平放置,由于重力作用,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下降,但仍起促进作用,因而不能用图2曲线表示。
答案 B“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注: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
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慢均是由于其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主要作用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实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3.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中图版必修3 P 9“脱落酸”拓展)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遇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提示 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
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
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
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结合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相互作用,考查科学探究能力1.(2017·全国卷Ⅰ,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 +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