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曲艺与戏曲音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曲艺音乐 PPT

曲艺音乐 PPT

•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 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期以来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 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 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 有长篇、中篇、短篇 200余种,保存了不少 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 《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 等。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曲艺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文学、 音乐、表演三种,有时还包括舞蹈、口技、 杂耍等
• 三、曲艺音乐的三个基本特征: • 1、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2、叙述者思想感情的生动体现 • 3、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 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1)唱中有说 • (2)似说似唱 • (3)半说半唱 • (4)说唱交替
曲艺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 一、概念•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二、基本特征 •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梅花大鼓的主要特点:
• 梅花大鼓各个艺术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 事中抒情。
• 梅花大鼓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 上寿》,新编节目《秋江》、《张羽煮海》等也 可以二人对唱。
• 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 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 《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 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
• 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 《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 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 《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的唱腔,按说 与唱的两种成分相结合 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 说半唱、唱中夹说和似 唱似说三种情况。
曲艺则常常是一人身兼 数角,在演唱中既可以 第三人称描叙情节、剖 析人物,也可以第一人 称来说唱故事。因此, 曲艺演员在刻画不同人 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 声音的造型来表现。
曲艺与戏曲
二、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作品
欣赏
布谷鸟儿咕咕叫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 20 —
曲艺与戏曲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它是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 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 标志。
戏曲作为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 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 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拔头》、《代面》、《踏摇 娘》等。
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曲艺与戏曲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赏析:这段唱腔是由豫西调的慢二八板及二八板组成,前慢后快,中 间插入散板性的“飞板”,生动地讲述了当年“边关紧,军情急”替 父从军的事实经过,表现了花木兰乐观、豪爽而又羞怯、温柔的性格。 特别是末尾两句衬腔的运用,形象地刻画了花木兰有口难言的神态, 极富生活情趣。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赏析: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的上下 句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处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 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晰爽健,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

曲艺音乐(课堂PPT)

曲艺音乐(课堂PPT)

•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 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 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 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后 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 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演出时,定名为“西 河大鼓”。
• 以后,数十年间随着艺人的流动,传播各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 曲艺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文学、 音乐、表演三种,有时还包括舞蹈、口技、 杂耍等
• 三、曲艺音乐的三个基本特征: • 1、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2、叙述者思想感情的生动体现 • 3、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 说与唱的巧妙结合 • (1)唱中有说 • (2)似说似唱 • (3)半说半唱 • (4)说唱交替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曲艺以说或唱故事的方式进行表演,通过 对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讲述,书法感情, 阐述事例,给群众以娱乐和审美的享受。
• 注:“曲艺不是演故事而是讲故事”,是 区别戏曲艺术的主要标准。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曲艺的语言,是人们说话的口头语言。是 以声音的形式存在的。
曲苑与流行风
日照第三实验中学 音乐组
• 一、概念
•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 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 合的中国传统艺术。
• 音乐是曲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唱腔和乐器伴奏两种成分,而以唱腔为主。
• 二、基本特征 • (一)曲艺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 • 1、曲艺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叙事 • 2、曲艺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口语 • 3、曲艺的主要呈现方式是综合
30
弹词开篇:
是在长篇弹词前演唱的一个小段,可以 叙事也可以抒情,以苏州弹词开篇最富 有特色。演出形式有单人、双人(对口 形式)等多种形式。

音乐课课件 曲艺篇

音乐课课件 曲艺篇
曲 艺 篇
; 嗟 叹 之 不 , 故 咏 歌 之 。 足
言 之 不 足 , 故 嗟 叹 之
—— 《 毛 诗 序 》
由613和617宿舍倾情奉上
古代曲艺
曲艺与古代民间的说故事、笑话和叙事诗歌的 歌唱有一定渊源关系。曲艺艺术到了宋代开始呈 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元明两代流行的词话,多以长篇讲史题材为主, 间有一些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的作品。 清代的南 北曲艺交流 。现代流行的大部分曲种都形成于清 初叶至清中叶之间。
现代曲艺
流传到现代的如 各地的相声、 各地的相声、坐唱道 琴书, 情、琴书,走唱的莲 花落、二人转等曲种, 花落、二人转等曲种, 以采取半代言半叙述 的曲词为特点, 的曲词为特点,丰富 了很多地区的说唱艺 术品种。 术品种。
福州评话
唐末宋代, 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 民多次迁徙入闽, 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 有说书人。 有说书人。福州评话形成于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艺人奉柳敬亭为 祖师。 祖师。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 无严格曲说, 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 字行腔的吟诵调, 字行腔的吟诵调,道上仍醒 折扇、加一片铙钹( 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 以斑指、竹箸), ),作为间奏 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 击节乐器。 击节乐器。
小品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 小品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 在美术界,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 在美术界,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 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 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只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 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如国画小品, 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如国画小品,版画小 油画小品。在演艺界, 品,油画小品。在演艺界,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 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 合表演,也称为小品。 合表演,也称为小品。

戏曲与曲艺

戏曲与曲艺
相声的表现形式可 以分为三种, 即单口、 对口和群口。
曲艺 VS 戏曲
曲艺与戏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 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咏叙故事,不需粉 墨登场,刻画人物只凭一张嘴来描摹。 台上只要一两个人,简单的伴奏乐器 即可演绎象《三国》、《封神》、 《三打白骨精》等众多的故事。
金喉歌王——小彩舞
骆玉笙(1914-2002)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 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 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 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 “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 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 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 “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 “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 代表作品有:《剑阁闻铃》《子期听琴》《丑末寅初》
——陆游(宋)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 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四川 成都天回山崖墓。
它们的 共同特点是兼说兼唱,风格 诙谐。反映了当时说唱的面貌:由 一长人说唱,另有两人用笙和鼓板 伴奏。此俑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出 土。
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戏曲的传统乐队 分为文武场,文场为
戏曲伴奏: 小型民族管弦乐队;武场是打击乐。
文场
武场
2020/4/23
聆听音乐片段
思考:这段属于哪个地方戏曲剧种?
豫剧,又称为河南梆子(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
子),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是我国最有影响力 的剧中之一。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期 中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常派”。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ppt课件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ppt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早在隋代,民间已流教行着学一内种说容唱艺术形式:“说话”。
❖ (二)唐代的说唱音乐:变文讲唱
❖ 到了唐代,“说话”这种说唱形式在民间已经很盛行。 “小说”、“转变”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三)宋、金时期的说唱音乐:
❖ 条件成熟:有了说唱艺人专门的演出场所——勾栏 瓦肆;有了文人加入到艺人组织的书会为艺人们撰 写唱词。
五)清代的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空前繁荣,首先是南方的弹词,再是北方的各类 大鼓;其它还有各地的牌子曲、道情、各类琴书等。
❖ 清代,除了宋代的“陶真”、“渔鼓”,元代的“词话”, 明代的“弹词”和“鼓词”仍在流行外,还出现了—些新 的说唱形式。例如“子弟书”、“岔曲”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三、说唱艺术的分类教学内容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卷》统计,中国的曲艺品种(包括相声 、快板及少数民族的曲艺形式)有346个。这些曲种,根据其演唱特点 大致可分成七大类。
1、大鼓类
演员用板和一面大鼓敲打节奏。例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 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长沙大鼓、广西大鼓等。
2、弹词类
表演者大都是一至三人,有说有唱。乐器多数以三弦、琵琶或月 琴为主,自弹自唱。例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绍兴平湖 调等。
5、牌子曲类 这一类包括很多曲种,凡是直接吸收民歌小调或间接从戏曲里吸
收曲牌联成一个套曲的曲种,都可归入这一类。例如单弦、湖南丝 弦、广西文场等。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流行在南方 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教学内容 6、杂曲类 这一类和牌子曲类的曲种有共同点,即,都是从民歌小曲和戏曲而 来的曲牌。区别是杂曲类的曲种即使具有几个曲牌,但在一个唱段中 也不把几个曲脾联成套曲,而是只用一两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如浙 江莲花落、湖北太平年、山东四平调、天津时调、湖北小曲、榆林小 曲等。 7、走唱类 这一类的特点,是带有歌舞色彩的流动性表演。演员边走边唱,并有 大动作的走场,所以叫“走唱”。例如安徽的《风阳花鼓》、湖北的 《三棒鼓》、四川的《车灯》、《盘子》、东北的《二人转》等。

曲艺音乐学习教育课件PPT

曲艺音乐学习教育课件PPT

链接
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 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 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 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 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 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 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 被誉为“金嗓鼓王”。骆玉笙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 琴》、《红梅阁》等,让听众百听不厌。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 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 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 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2002年5月10日因病去世。
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 结合的表演艺术的总称。它以带有表演动 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 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具有音乐性, 称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它是我国民 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传 统形式中,都是以歌唱为主的。在历史发展长 河中,三者既是各具有特色的、独立的体裁, 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唱音乐 (曲艺音乐)
图片
又称曲艺音乐,它主要是以说和唱相结合、以唱 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进行刻画人物、叙述故事 的。
历史悠久,远在战国、汉代已出现文体形式。到了汉魏六朝,产 生乐府长篇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说唱结合、表 现完整故事。中唐后,内容题材扩大,出现以唱为主民间艺人。宋、 元时期,说唱音乐成为城镇居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明、清以来,形 成有浓郁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格的众多乐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曲艺音乐有了更显著发展。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PPT教学ppt课件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PPT教学ppt课件

演唱形式活泼多样。有一人独唱的,也有多人群唱。有站着唱的, 也有坐着唱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所以叫做“琴书”。例如 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徐州琴书、常德丝弦、云南扬琴、四川扬 琴等。
5、牌子曲类 这一类包括很多曲种,凡是直接吸收民歌小调或间接从戏曲里吸
收曲牌联成一个套曲的曲种,都可归入这一类。例如单弦、湖南丝 弦、广西文场等。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流行在南方 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
也有分为两大类:牌子曲类与鼓书类,即唱曲子与说书两大类。
除上述有唱的七大类儿在整个曲艺艺术中,还有只说不唱的:快书、 相声、评书三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四、 说唱音乐教欣学赏内容
1、京韵大鼓 2、苏州弹词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京韵大鼓
教学内容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 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 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 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 韵大鼓。专唱短篇曲目,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中常用四度跳进单程,使得京韵大鼓有着刚 健挺拔的音乐风格。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苏州评弹
教学内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 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 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京韵大鼓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 。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蝶恋花》 《江南好风 光》。
12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苏州评 弹的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已 形成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至今不衰,并跨出了国门,与苏州 昆曲一样属于我国的人文精粹。 2006年5月20日,苏州评弹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13
三、四川清音
17
一、戏曲概述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它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和其他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一 种集文学、音乐、武术、表演及舞 台美术等多种表现手法于一身的综 合性舞台艺术。它与古希腊的悲喜 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 老戏剧艺术。
18
中国戏曲音乐的丰富多彩突出体现在众多 的剧种与腔调上。据目前统计,我国戏曲 曲种和腔调达四百种以上。这许多剧种之 间的差异、音乐的不同就是一个重要的标 志。 此外,我国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也有几十 种,如“藏戏”、“侗戏”、“壮戏”等 等。各兄弟民族的戏曲剧种都有不同的民 族色彩。
3
按艺术风格可分为: 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4
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可分为

一、鼓词类
二、弹词类
三、道情类
四、牌子曲类
五、琴书类
六、时调类
七、走唱类
八、杂曲类
5
曲艺艺术演出的主要特点是说与唱结合的方式。 这在历代留下的曲本里就可以看出,即用散文 (说)与韵文(唱)相间组成的文体形式。演 出形式简便灵活,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
9
二、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 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 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 演唱。南方曲艺的代表性曲种。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 已颇流行。是一门古老、优美 的说唱艺术
10
“苏州评弹”大体可分三种表演 方式:一人表演的“单挡”,两 人表演的“双挡”和多人表演。
11
唱腔音乐除具有一定规格的板式 曲调外,还吸收了许多曲牌和民 间小调。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 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通过说白、 唱词和伴奏的完美结合,讲述故 事,刻画人物。内容多为儿女情 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早期称“唱小曲”、 “唱小调”,又因演唱 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 被称为“唱月琴”或 “唱琵琶”。本世纪50 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 川清音”。
14
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 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 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 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 川民歌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 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伴 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 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 的伴奏乐器。
19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 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着丰富的 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 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 魅力。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 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 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 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 的艺术光辉。
21
二、戏曲的艺术行当
戏曲行当是戏曲表演艺术重要特 征之一,是角色的分类。每个行当都 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 和规制,每个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 现力和形式美。
近代戏曲一般将行当划分为:生、 旦、净、末、丑“五行”,或生、旦、 净、丑“四行”。 “末”多表现下层 劳动人民,如《一捧雪》中的莫成。
22
每个行当则包括各种不同角色的 类型。以京剧为例: “生行”扮演男性人物。根据所 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 划分老生、小生、武生等,老生 因多挂髯口(胡须)又名须生。 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 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重唱功, 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庄重、 端方。
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通常仅一至二三人,使 用简单道具 。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和 单口唱、对口唱、群唱、拆唱、彩唱等。
6
第二节 曲艺音乐曲种介绍及选曲欣赏
一、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是 大鼓类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 一。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的 “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 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 结合发展而成的。
20
戏曲音乐的构成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 白、器乐文武场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 这些方面的运用,都具有我们民族的特点。 唱腔是戏曲音乐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 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器乐是戏曲音乐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的器乐部分 称为“文武场”。一般讲,文场指管弦乐, 武场指打击乐。文场和武场分别在戏曲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章 曲艺与戏曲
第一节:曲艺音乐概述
曲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 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说唱的形式 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 一种表演形式,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 的综合性艺术。
1
包括唱腔和器乐 两种成分的说唱 音乐是曲艺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说唱音乐种类丰 富、形式多样。现有 二百多个曲种,分布 在全国各地。
15
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五六十年代, 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 被站唱所取代。伴奏员兼演配角并参 与合唱帮腔。 作为四川曲艺代表性的 项目,四川清音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欣赏《小放风筝》《请祖国检阅》。
16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40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 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 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 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 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 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 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7
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 色。经常演唱的只有30多段, 后推陈出新产生了一批反映 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和新编 历史题材作品,演出形式也 由一人击节打鼓演唱,推出 了双唱形式。
8
骆玉笙艺名小彩舞,9岁学唱京剧,14岁登台, 17岁改唱京韵大鼓。骆派的突出特点是重字尾的 润腔,善于运用不同的颤音,同时在阴平、阳平 和去声字上用长短不同的下滑音,充满感情色彩。 骆玉笙的代表作是《红梅阁》 等。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丑末寅初》《俞伯 牙摔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