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合集下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11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一是在区间情况不明时,对运行 列车要坚决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 原则。二是及时对山顶坡面进行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三是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采用 以拦挡为主、排泄为辅,即拦碴坝、排导槽 和增设泄流涵洞为一体的综合措施,确保汛 期安全。
25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兰新铁路穿越千里戈壁,风区铁路长达525KM,占全线总长的54%。 包括安西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达板城风口和阿拉山口风口。 百里风区平均每年大风天数为96天,三十里风口,每年大风天数为160天, 阿拉山口大风天数为165天。
20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 挡 风 防 风 墙 工 程 二 执 行 大 风 天 气 列 车 安 全 运 行 办 法 三 风 蚀 路 基 防 风 工 程
常年大风吹蚀,路堤变形,根据风蚀 规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确定防护范 围,构筑风蚀路基防风工程。
风 向
防护范围L表 H (m) H≤6 6≤H<9 9≤H<12 12≤H<15 15≤H 防护工程材料用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 L ( m) 1.0 1.5 2.0 2.5 3.0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

铁道运输中的防灾减灾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铁道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存在,铁道运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铁道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种防灾减灾措施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铁道运输中的一些重要防灾减灾措施。

一、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气象因素是造成铁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雷电、大雨、大雾等极端天气状况都会对列车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铁路部门建立了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系统利用气象仪器、卫星图像和雷达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速、停运或改道等,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护措施地质灾害是铁道运输中的常见问题,如山体滑坡、地裂缝、地下水涌出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阻碍列车运行,还会导致铁路线路的破坏。

为了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监测和防护措施。

首先,通过使用地质监测设备,定期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勘察和监测。

其次,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山体、设置护坡、搭设防护网等,以确保线路和设施的稳定性。

最后,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清理和修复受损的线路,以恢复正常的列车运行。

三、火灾监测与灭火系统火灾是铁道运输中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

很多火灾都是由列车设备故障或人为疏忽引起的。

为了对火灾进行及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部门在车站、隧道、车厢等重要位置安装了火灾监测设备和灭火系统。

火灾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和烟雾变化,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

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灭火器等,可以快速响应并扑灭火灾,保障车厢和乘客的安全。

四、应急救援设施灾难发生时,迅速的应急救援措施是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

铁道运输部门为应对紧急情况,设置了一系列应急救援设施,如消防通道、应急疏散设施、应急救护箱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和配备都是根据铁道交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的,以最大程度地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并确保乘客的安全。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流动和财产交通需求。

铁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时有发生。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的状况,并重点介绍铁路防灾措施。

一、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1. 地震事故中国地处于地震多发区,各地铁路在地震面前面临着严峻考验。

地震可以导致地面崩塌、岩石滑坡,进而破坏铁路线路和设施。

近年来,中国发生过多起地震引发的铁路事故,对铁路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

2. 洪水事故中国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国家,许多地区在雨季会发生洪水。

洪水可以淹没铁路轨道,冲毁路堤,甚至影响桥梁的稳定性,给铁路运输带来许多隐患。

洪水事故频发,对铁路的安全性以及运输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3. 雪灾事故中国北方地区的冬季严寒,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降雪。

大雪可以使得铁路线路积雪严重,影响铁路的正常通行。

此外,积雪还可能导致铁路的停电和设备冻结,给铁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二、中国铁路防灾措施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中国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防灾措施。

1. 抗震设防对于地震频发区域的铁路线路和设施,采取了抗震设防的措施。

包括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线路和桥梁的抗震能力、设置地震传感器和预警系统等。

此外,增加抗震等级设定,使得铁路设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更安全地运行。

2. 排水设施改造为了应对洪水,加强铁路线路和设施的排水能力是必要的。

中国铁路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包括加固桥梁、提高路基的抗洪能力、改进排水系统等。

这些改造工程有助于减少洪水对铁路交通的影响。

3. 雪灾应对措施对于雪灾,铁路部门增加了清理积雪的机具和设备,以加快清雪速度。

此外,及时进行除冰和供电设备保护,确保铁路正常运行。

4. 加强监测和预警铁路部门采用先进的监测和预警技术,对铁路线路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灾害隐患,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

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铁路防灾减灾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强铁路防灾减灾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铁路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对铁路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铁路防灾减灾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防灾减灾制度,包括灾害预警、防护体系、应急救援等各方面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铁路防灾减灾的能力。

其次,铁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引入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大大增强了防灾减灾的实力。

再次,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各类灾害事件。

最后,加强了铁路员工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铁路防灾减灾中的问题虽然铁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防灾减灾指导思想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系统的防灾减灾理念。

其次,防灾减灾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灾后恢复等方面存在不足。

再次,应急管理能力还需加强,应急救援的机构设置、指挥系统和协调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最后,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

三、铁路防灾减灾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加强铁路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防灾减灾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明确各级责任,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创新技术在铁路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高防灾减灾的实效。

再次,完善铁路应急救援机构设置、指挥系统和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能力。

最后,加强铁路员工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四、结语铁路防灾减灾工作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可靠的重要举措。

铁路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

铁路有哪些防洪安全措施铁路防洪安全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预防和减轻铁路沿线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影响,确保列车和铁路设施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铁路防洪安全的主要措施:1.沿线防洪地形勘测:在铁路建设前进行地形勘测工作,确定铁路沿线的地形特征、水流走向、洪水淹没程度等,为后续的防洪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2.铁路堤坝建设:针对沿线可能出现的洪水威胁,铁路上设置堤坝,加固和提升原有堤坝,确保其能够抵御洪水冲击。

3.铁路桥梁设计:设计桥梁时要考虑洪水水位,设置适当的设施,如孔洞、水文标志,确保桥梁在洪水期间保持良好的排水能力。

4.降水监测系统:在铁路沿线设置降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降水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实现对洪水的预警和控制。

5.排涝系统:铁路沿线设立排涝系统,包括排水沟、涵洞等,确保排水畅通,及时将积水排走,防止水灾对铁路设施的损害。

6.铁路线路改造: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铁路线路,进行改造,提高线路的抗洪能力,例如增加路基高度,设置护岸、护坡等。

7.警示设施:在铁路沿线设置洪水警示设施,包括警示牌、标志、闪光灯等,提醒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注意洪水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8.应急方案:制定完备的防洪应急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洪灾情况进行预判和应对,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

9.人员培训:对铁路工作人员进行防洪知识培训,掌握应对洪水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10.合作与沟通: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应对洪灾风险。

总结起来,铁路防洪安全措施涵盖了沿线地形勘测、堤坝建设、桥梁设计、降水监测系统、排涝系统、线路改造、警示设施、应急方案、人员培训和合作与沟通等方面。

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铁路的防洪能力,确保列车和铁路设施的安全运行,减少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铁路恶劣气候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在铁路运输中,由于台风暴雨肆意侵袭,或由于冰冻雪害,对铁路行车安全危害很大,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为了克服或减轻恶劣气候对安全行车的干扰和威胁,所有与运输有尖部门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台风暴雨的应急措施(一)防洪防台的工作准备1 •为确保汛期的列车运行安全,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在汛期到达前,以历年洪水侵袭铁路的规律为依据,编制洪水危及行车安全地段一览表,提供给有尖机务、车务、列车段组织职工学习并周知。

2.铁路各级防洪防台的值班人员,应经常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当得知有暴风大雨的讯息时,应及时布置对暴风雨的防范工作。

3. 对经常遭受暴风、台风侵袭的地区,尤其是有疾风侵袭的地区,要注意预报准确,以便及时调整限编载重车辆数、限制运行速度或停运列车等安全措施。

4. 在大风暴雨天,工务人员要认真执行“雨前、冒雨、雨后"三检制和分段负责制,做到风雨不停,巡查不止。

在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或遇狂风暴雨,江河洪水猛涨,线路情况不明时,工务人员可在区间拦停列车或通知车站、调度所扣发列车和封锁区间。

(二)防洪防台的行车安全1. 车站值班员在接到机车、列车乘务人员,工务人员矢于“雨雪侵袭路基、桥涵,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后,不许盲目放行列车,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临时封锁区间,如遇列车调度员电话不通时,两端车站值班员以电话联系直接封锁区间。

此时,应通知工务领工员或工长,迅速赶赴现场检查处理。

工务人员可添乘担任救援性质、执行勘察任务的单机、轨道车、轻轨车前往区间查明情况。

在排除险情后,再与车站值班员共同商定向区间放行列车的条件和方法。

2. 列车调度员在接到车站值班员,机车、列车乘务人员或工务人员的报告后,应根据气候和线路情况,及时发出调度命令,指示列车限速运行或停运。

所有的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绝对处于开机状态。

尤其是机车电台、车长电台要注意检查和勤于联系,以便途中的列车能随时与调度、车站取得联系。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强风可能吹倒列车、吹坏铁路 设施和设备,造成列车脱轨、
颠覆等事故。
冰雪灾害主要影响高寒地区的 铁路运输。
大量降雪可能导致线路被雪覆 盖,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泥石流、滑坡灾害
泥石流和滑坡是中国 山区铁路常见的自然 灾害。
泥石流和滑坡可能掩 埋线路,造成列车脱 轨、颠覆等事故。
这些灾害可能发生在 任何季节,但以雨季 和地震后尤为严重。
案例四
科学预测、加强巡查、及时处置、强化设备。
该铁路局通过地质监测系统和巡查发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征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自然灾害分类
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可 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 灾害等。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的严重性
事故数量多
中国铁路网遍布全国,自然灾害频发 ,导致铁路事故数量较多。
损失严重
影响广泛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自 然灾害对铁路的破坏不仅影响局部地 区,还可能对全国交通和经济产生广 泛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上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 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防 灾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铁路自然 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05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防灾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铁路局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
科学预测、完善预案、强化组织、落实责任、加强巡查、及 时处置。
该铁路局通过气象预报和巡查发现洪涝灾害的征兆,及时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采取相应措施。
培训和教育
开展防灾培训和教育,提高铁 路员工和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及防灾措施
社会影响
铁路事故可能对公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造成社会恐慌和不安。此外,事故还可能对环 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人员伤亡
铁路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03
防灾措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有防灾措施介绍
灾害预警系统
中国铁路系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 善的灾害预警系统,通过高科技 手段,如卫星遥感、雷达观测、 地理信息系统等,对自然灾害进
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铁路事故。例如 ,驾驶员操作不当、调度失误等可能 导致列车相撞、脱轨等事故。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
铁路设备老化、维护不当也可能导致 事故发生。例如,轨道磨损、桥梁结 构老化等可能导致列车脱轨、撞击等 事故。
事故损失评估
经济损失
铁路事故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如设备损坏、列车维修费用等 ,还可能影响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如地 震、洪水、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对铁 路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 铁路防灾工中国铁路在自 然灾害中的事故状况及相应的防 灾措施。
02
汇报内容将涵盖近年来中国铁路 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以及政府和铁路部门在防灾减灾 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高速铁路网建设
01
中国将继续推进高速铁路网建设,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加
入高速铁路网,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运输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
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环保发展
03
中国政府将加强环保力度,铁路运输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3 1994年兰新线天山站风灾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94年4月6日5时17分,因大风致兰新线天山 站3道停留的车列溜逸,进入天山~三个泉区间,与紧急 停在K1752+475处的243次旅客列车正面冲突,无人员伤 亡,机车严重破损,货车脱轨颠覆14辆,中断行车9小时 56分,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3.2 1981年成昆线利子依达桥泥石流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1981年7
月9日,成昆线利子依 达桥发生因泥石流造 成的列车颠覆重大事 故。泥石流将利子依 达桥承台冲翻,一号 圆形墩墩身冲断,第 一孔31.7米混凝土梁、 第二孔44米结合梁冲 入大渡河。 1时30分 422次旅客列车驶抵该 桥,造成列车颠覆重 大事故。
兰新铁路穿越千里戈壁,风区铁路长达525KM,占全线总长的54%。 包括安西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达板城风口和阿拉山口风口。 百里风区平均每年大风天数为96天,三十里风口,每年大风天数为160天,
18阿拉山口大风天数为165天。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HB HB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三 挡执风 风行蚀 防大路 风风基 墙天防 工气风 程列工
车程 安 全 运 行 办
21 法
常年大风吹蚀,路堤变形,根据风蚀
规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合理确定防护范 围,构筑风蚀路基防风工程。
风向
防护工程材料用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
H
防护范围L表
87.3% 12.7%
5
2.3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原因分析
塌方落石 8件 占29.6%
水 害 2件 占7.4% 泥 石 流 3件 占11.0%
6
风 灾 5件 占18.6% 路基塌陷 5件 占18.6%
滑 坡 4件 占14.8%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1 2002年陇海线灞河大桥水害事故
事故概况:2002年6
月9日,陇海铁路西安 灞河大桥遭受百年罕 见的洪水冲击,防洪 墙被撕裂解体,五座 桥墩一个接一个地轰 然倒塌,陇海铁路因 此而中断。为迅速恢 复陇海线的运输,郑 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分 局组成了2200余人的 抢险和筑桥队伍,仅 用了60天,建起了新 的灞河桥。
7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中国铁路自然灾害事故状况 及防灾措施
2009.2
1
主要内容
1.前言 2.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4.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5.结语
2
1.前言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 情况复杂,特别是西南地区, 多山川河流,铁路桥隧相连, 每到雨季,洪水肆虐,滑坡、 泥石流、塌方落石等山地灾害 频繁;西北地区多风沙,对铁 路运输影响极大。中国铁路长 期以来,加大资金投入,持之 以恒,对灾害频发地段进行治 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天山站
站停货物车列
423次旅客列车
1087米
9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4 2000年陇海线503次客车重大事故 事故概况:2000年9月3日6时06分,503次旅客列车运行 至陇海线渭滩至伯阳间K1376+760处,因右侧山体突然 崩塌,土方量约2.5万方,造成机车及机后1位行李车、2 位硬座车脱轨,中断行车45小时34分,构成行车重大事 故。
15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6
泥石流渡槽工程20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7
泥石流拦挡工程108处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由于大风造成的铁路行车事故主要发生在新疆铁路。新疆铁路包括 兰新铁路的西段(疏勒河至阿拉山口)和南疆线。
25
HB

LB
3.5M
1.5M
HD=3.0M

线
线

三 种

加筋土式挡风墙




LB
3.5M

HD=3.0M

线
线




“L”型砼板式挡风墙


LB
3.5M
线
线
HD=3.0M
土堤式挡风墙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2 风灾的防范措施
一二 挡执 风行 防大 风风 墙天 工气 程列
车 安 全 运 行 办
3
2.1 1993年-2002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概况
历 年
(件)
10年中发生自然灾害重大事故27件


5
5

自 然
4
4


3


2
2



11


0

4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单位:(年)
2.2 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占所有重大事故比例
23并夯实。
边坡加固规格1M*1M








路 肩
道床
坡 脚
路基本体防护示意图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两侧的防护:一是边坡外的防护,自边坡坡脚向外20米范围内铺5~8厘米、厚 度8厘米的卵砾石。二是防护林的配置,树种采用柽柳(树冠呈伞形,分枝多,树 高7米,最耐盐碱,在曲线内侧种植也不影响列车司机了望),采用线路迎风侧为 二带林,背风侧为一带林,林带宽度为15米,两带林间隔带为40米,林带的行距为 1.5米,株距为1.0米,且行与行的株距相错0.5米。在线路迎风侧距路基坡脚170米处 挖截沙沟,沟深2米、上宽4米、底宽3米、边坡1:0.25。挖截沙沟的弃土,在截沙 沟的迎风侧距沟边2米处筑成挡沙堤,堤高1.5米,边坡1:1.5
10
3.典型自然灾害事故案例
3.5 2003年2月9日京广线暴风雪中断行车事故
事故概况:2003年2月9日20时,京广铁路许昌~孟庙间,由于冰 雨加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接触网摆动严重,上下振幅达1.5米左 右、水平振幅达1米左右,接触线及承力索覆冰厚度达7毫米,导 致正馈线断线4处、定位器脱落31处、吊弦折断211处,累计中断 京广线上行289分、下行510分。
11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一是在区间情况不明时,对运行 列车要坚决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 原则。二是及时对山顶坡面进行植被,防止 水土流失。三是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采用 以拦挡为主、排泄为辅,即拦碴坝、排导槽 和增设泄流涵洞为一体的综合措施,确保汛 期安全。
20 法
一是制订、完善《大风天气列车安全运行办
法》,确保大风期间的行车安全。二是提高员工对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监护意识,特别是加强对行车组 织指挥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非正常情况的应变能 力,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大风期间列车放行规定, 风区风力达到10级时,严禁空棚车进入区间。三是 在车站安装测风仪,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信息 传递的管理,及时掌握聚风口的风力变化情况,合 理安排运输。四是尽可能地避免货物列车与旅客列 车在有风区聚风口地段会车。五是有关部门在大风 期间要登乘机车检查设备,特别要加强对桥面步行 板、护轨、桥梁栏杆、线路标志、信号机等设备的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22 失。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的防范措施
路基本体的防护:一是 坡面防护,用10厘米左 右的卵石栽砌成1米见方 的方格状,中间铺5~8厘 米左右卵砾石,其厚度8 厘米,并拍平坡面。二 是路肩防护,在路肩上 用10厘米左右的卵石栽 砌成线,然后在路肩和 道床坡脚间600毫米范围 内铺满宽5~8厘米左右、 厚度为8厘米的卵砾石,
风向
24
15M
20M
第一带林 防火带
背风侧
20M
15M
防火带 第一带林
40M 间隔带
15M
第二带林
迎风侧
路基两侧防护示意图
80M 间隔带

沙 沟
挡 沙

5.结语 与大自然比较,人的力量十分有限,
以上所述防灾措施仅仅是初步的。为更好 地与大自然抗争,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我们要在新线建设上提高标准和工程质量, 对灾害多发的既有线增设防护工程,加强 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
H (m) H≤6 6≤H<9 9≤H<12 12≤H<15 15≤H
L (m) 1.0 1.5 2.0 2.5 3.0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3 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呼和浩特铁 路局营业里程1628 公里,沙害线路 332公里。1981年 至2000年,全局发 生沙害11604次处, 沙害造成脱轨事故 21次,造成列车途 停3909次,列车停 时达2206.3小时,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12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3
边坡绿化工程2074836平方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14
坡面防护工程6509处,49132延米
4. 泥石流、风灾、沙害情况及防范措施
4.1 泥石流的防范措施
泥石流排导工程 72处,18664.5延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