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完整版)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完整版)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Academic XXXXXX 2018Table of ContentsChapter 1 XXX。

41.1 Project Overview。

41.2 Design Basis。

41.3 Design XXX。

61.3.1 Sound System XXX。

61.3.2 Video System XXX。

71.4 Design Concept。

71.4.1 XXX。

71.4.2 XXX。

91.4.3 XXX。

91.4.4 XXX。

10Chapter 2 Lecture Hall Sound and Video System。

11 2.1 XXX。

112.1.1 Sound System。

112.1.1.1 XXX。

122.1.1.2 XXX。

132.1.2 Power Amplifier。

14XXX:Academic XXXXXX 2018Table of ContentsChapter 1: n1.1 Project OverviewXXX is for the design of an academic XXX.1.2 Design BasisWe have based our design on the needs of the lecture hall and the available resources.1.3 Design IndicatorsOur design indicators include sound and video system requirements.1.3.1 Sound System Design Indicators for Lecture HallWe have XXX.1.3.2 Video System Design Indicators for Lecture HallWe have XXX.1.4 Design ConceptOur design concept is based on principles of advancement。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1. 引言学术报告厅作为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场所,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学术交流的需求,一个良好设计的学术报告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舒适度、视听效果、交互性和可持续性等。

本文将提出一个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以提高学术交流的效果和参与者的体验。

2. 设计理念学术报告厅的设计理念应着重于为听众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体验,并为演讲者创造条件以有效地传达信息。

因此,本方案的设计理念将依托于以下三个核心要素:2.1 声音与视觉效果学术报告厅的声音和视觉效果是保证学术交流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良好的声音效果,厅内将采用现代音响设备和合适的音频设置,以确保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演讲者的声音。

此外,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厅内的座椅和投影设备将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每位听众都能够清楚地看到演讲者和投影屏幕。

2.2 舒适度与互动性学术报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舒适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体验,座椅将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以支持良好的姿势和舒适度。

此外,学术报告厅将提供适当的休息区域,如茶水间和休息室,以便听众在中间休息和社交。

互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它可以增强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互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术报告厅将配备网络连接和投票系统,以便听众可以即时参与,提问或投票,并与其他听众交流。

2.3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学术报告厅将采用可持续设计原则,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灯具,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厅内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布局设计学术报告厅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听众的观看和交互需求。

在本方案中,将采用以下布局设计:3.1 舞台与座椅舞台将位于厅的正中央,以确保演讲者能够清晰地被所有人看到。

座椅将采用楼梯式布局,以便所有座位与舞台保持较小的距离,从而增加观看体验。

每个座位都将配备扶手和插座,以便听众可以舒适地坐着,并随时充电使用电子设备。

学术报告厅影院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影院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影院设计方案1. 引言学术报告厅在大学校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场所。

然而,传统的学术报告厅往往显得过于正式严肃,缺乏吸引大学生们的兴趣。

为了提升学术报告活动的吸引力和享受度,我们决定将学术报告厅设计为一个多功能的影院,满足学术活动和娱乐需求的结合。

2. 设计理念2.1 融合学术与娱乐学术报告厅影院的设计理念是融合学术与娱乐,创造一个有趣和富有活力的场所。

我们将保留传统的学术报告场地,并在其中加入电影放映设备和舒适的座位,使得学术报告的同时也能够欣赏电影或其他娱乐节目。

2.2 多功能灵活布局学术报告厅影院的设计需要考虑多功能灵活布局。

我们计划为学术报告厅提供可调节的座椅和多屏幕配置,以便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当需要进行学术报告时,座椅可以调整为传统的学术报告厅布局;当进行电影放映或其他娱乐活动时,座椅可以调整为舒适的座位和大屏幕放映。

2.3 先进的音响和投影设备为了提供出色的视听效果,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先进的音响和投影设备。

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和高分辨率的投影仪将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使得学术报告和娱乐活动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3. 设计细节3.1 座位布局和舒适度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座椅布局需要兼顾观看学术报告和欣赏电影的需求。

我们计划使用可调节座椅,使得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座椅的材质将采用舒适且易清洁的材料,确保观众在长时间坐着时感到舒适。

3.2 多屏幕配置为了适应多功能的需求,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多个大屏幕。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在进行学术报告时展示多个幻灯片或视频内容,提高信息展示的灵活性。

3.3 先进的音响设备学术报告厅影院的音响设备需要具备高保真和多声道的特点,以提供逼真且令人难忘的音效。

我们计划使用先进的环绕声系统,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

3.4 投影设备为了满足高清晰度的需求,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高分辨率的投影仪。

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学术报告厅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举办学术研讨、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重要活动的场所。

为了提高学术报告厅的使用体验和功能,音视频设计方案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的相关要素和方案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音视频系统设计要素1.视频显示系统:学术报告厅中的主要显示设备是大屏幕,需考虑其尺寸、分辨率和亮度等参数,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演示内容。

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多屏幕布局,将大屏幕和侧屏幕结合,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空间。

2.视频输入系统:学术报告厅需要接入各类视频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摄像头等。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视频输入系统,支持多种接口和信号源的切换和处理。

3.音频系统:学术报告厅需要提供清晰、稳定的音响效果,以确保演讲者和观众之间的声音传递。

音频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主音箱、副音箱的选型和布局,音频信号的调控和处理,以及麦克风的设置和调试等。

4.控制系统:学术报告厅的音视频设备较多,需要一个集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试。

控制系统应支持多种控制方式,如触摸屏、无线遥控等,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三、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1.视频显示系统方案:采用高分辨率、高亮度的LED大屏幕作为主显示设备,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演示内容。

侧屏幕可以采用LCD屏幕,用于显示会议议程等相关信息。

2.视频输入系统方案:设计一个视频输入系统,支持VGA、HDMI、DVI等多种接口,可以接入各类视频源设备。

采用矩阵切换器,实现多个信号源的切换和处理,保证图像信号的稳定传输。

3.音频系统方案:选择高品质的主音箱和副音箱,布局合理,覆盖整个报告厅。

同时,对音频信号进行调控和处理,确保声音清晰、稳定。

设置多个麦克风,包括有线和无线麦克风,以满足不同演讲者的需求。

4.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一个集成的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和无线遥控器,实现对音视频设备的远程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连接到报告厅的主控台,方便用户进行设备的操作和控制。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在设计会议室音视频系统之前,需要对会议室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会议室的功能和使用场景,以确定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议室需求:1.视频会议功能:会议室需要支持视频会议功能,包括与多个地点的远程会议室进行视频连接、实时共享屏幕、远程控制等。

2.语音会议功能:除了视频会议外,还需要支持纯语音会议功能。

可以通过话筒和扬声器进行语音输入和输出,同时要求语音清晰、稳定。

3.屏幕投影功能:会议室需要支持屏幕投影功能,可以将电脑、手机或其他设备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

4.多媒体播放功能:会议室需要支持多种多媒体格式的播放,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可以通过接入外部设备或使用内部媒体播放器进行播放。

5.录制功能:会议室需要支持会议内容的录制功能,包括视频会议、语音会议、投影内容等。

6.语音增强功能:为了确保会议室内的语音质量,需要考虑使用话筒阵列和音频增强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提升语音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7.美化设计:会议室的音视频系统还要考虑外观美观,设计合理的布置方式、避免过多的线缆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界面等。

基于以上需求,可以设计如下的会议室音视频系统:1.视频会议系统:可以选择高清摄像头、多屏显示器和视频编解码设备等,实现高清的视频传输和显示,具备多方远程视频连接、实时共享屏幕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2.语音会议系统:选择高性能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设备,配备好的音频处理器,确保语音的清晰和稳定。

3.屏幕投影系统:选择高亮度的投影机或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支持电脑、手机和其他设备的无线投影功能,同时提供触摸屏交互功能,简化操作步骤。

4.多媒体播放系统:可以选择专业的多媒体播放器,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音频、图片播放,同时提供远程控制和可视化操作界面。

5.录制系统:可选择高性能的录制设备,实现会议内容的录制和存储,包括视频会议内容、语音会议录音、屏幕投影内容等,同时配备好的网络传输和存储设备。

会议室音视频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设计方案会议室音视频设计方案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议室音视频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好的会议室音视频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下面是一个会议室音视频设计方案。

1.投影系统:会议室投影系统是最基本的音视频设备,可以实现会议内容的展示和共享。

建议选择分辨率高、亮度高的投影仪,并配备适当的屏幕大小以满足不同大小的会议需求。

2.音频系统:会议室音频系统需要满足清晰、稳定的音频传输需求。

建议选择高保真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并合理布局以保证声音的均匀分布,避免音频回声和噪音。

3.摄像系统:会议室摄像系统可以实现会议成员的远程视讯,增加会议的参与性。

建议选择高清、广角的摄像机,并设置合理的摄像角度,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拍摄到会议室内各处的人员和物品。

4.控制系统:会议室音视频设备的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建议选择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的控制系统,并合理设计操作面板,以方便用户对音视频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5.网络连接:会议室音视频系统需要连接到企业的网络,以实现远程控制和共享。

建议选择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并确保网络安全,以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6.录制和存储:会议过程中的内容可以录制和存储,以供后期参考和回顾。

建议选择高性能的录制设备和存储设备,并合理规划存储空间,以确保能够存储足够的会议记录。

7.多媒体接口:会议室音视频系统需要支持多种多媒体接口,以满足不同设备的连接需求。

建议选择支持HDMI、VGA、USB等多种接口,并提供足够的接口数量,以方便用户连接各种设备。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会议室音视频系统应该包括投影系统、音频系统、摄像系统、控制系统、网络连接、录制和存储、多媒体接口等功能。

这样可以满足会议的各种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学术报告厅是学校及科研机构中常见的场所,用于举办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活动。

设计一座功能齐全、舒适宜人的学术报告厅对于提升学术氛围和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创新的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旨在满足不同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环境以促进学术交流。

一、空间布局设计学术报告厅的空间布局设计应兼顾舞台和观众席部分,以确保演讲者和观众之间的视线不被阻挡。

为了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舞台可以设置在厅的一侧,并采用升降式的舞台设计,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

观众席应合理布置,确保观众的舒适度和座位容纳量。

二、灯光和音响系统设计学术报告厅的灯光和音响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演讲者和观众的需求。

灯光系统应具备多种模式切换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如演讲、讲座和展示等。

音响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音效和可调节的音量,以确保演讲者的声音能够清晰传达给所有观众。

三、舞台效果设计为了增强学术报告厅的视觉效果,可以在舞台背景设计上下功夫。

可以采用高清投影设备,将演讲者的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

此外,还可以设计LED灯光装饰,以提供舞台背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四、舒适度设计为了提供观众的舒适度,学术报告厅应当考虑座位的舒适性和通风系统的设置。

座位应根据观众的人体工学原理来设计,提供足够的宽敞空间和良好的支撑。

通风系统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五、多功能设计学术报告厅应具备多功能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学术活动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可移动的舞台和座位,以方便举办不同规模和形式的活动。

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摄影区域和短暂休息区域,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六、技术设备配备学术报告厅需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促进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

除了灯光和音响系统外,还应配备可视化投影设备、语音识别设备和互联网接入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配备将有助于演讲者的展示和与听众的互动。

七、可持续性设计学术报告厅应注重可持续性设计,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节能灯光设备和优化的供暖、通风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全面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设计方案(全面版)
设计 规划
Design & Planning
作为一个完善的多功能会议系统的解决方案,不仅要有优质的会议系统设备,在系统功能扩充上还需要结合诸如DVD、摄像机、投影机、大屏幕图形处理器等多媒体设备,同时也需一个强大的中央控制系统来管理和协调各种设备的动作。
本次设计,我们主要是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为本会议厅堂作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划。针对会议室进行会议、音频、视频、摄像、录音录像设计,实现会议室的多媒体会议功能,满足简洁流畅的会议过程、逼真传神的听觉效果、智能的摄像跟踪、完整的会议记录、方便快捷的远程会议等要求。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2台投影机 正投融合显示
2台投影机 正投融合显示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投影机采用电动升降架安装,美观,整洁
投影机 正投显示
投影机 正投显示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辅助显示系统
建议采用60寸液晶电视(2-4台),安装于大屏幕两侧及中后场,主要用于远程视频会议、报告型会议等多种会议模式下,摄像机、远程视频会议、DVD、电脑、文本文件等视频源信号的辅助显示。尺寸: 1450(W)×960H) mm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方案介绍
Audio & Video
视频会议室(一)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布局示意图
大屏幕显示
发言话筒
主扩音箱
跟踪摄像机
全景摄像机
多媒体信息盒
无线话筒
返看电视
投影机
视频会议室多媒体系统设计及施工
DLP拼接系统
“缝”小,近乎无缝DLP拼接墙的拼缝很容易做到0.5mm以内,而这条“线”在远处几乎看不出来,画面就能够完整地显示出来。 “单元尺寸大”,显示面积采用大尺寸DLP拼接单元出现的“缝”会更少,画面整体性会更强 播放视频图像时更精细、清晰,最大限度避免了模数转换的信号损失。显著提升画质,改善主观视觉效果。 能保证系统24x7小时连续运行,采用了强大的网络图形控制器来显示不同的网络信息、视频信号和RGB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8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
100Hz时小于或等于10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8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
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
NR-20
图1 学术报告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
1.3.2.
报告厅视频显示系统是整个会议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满足全场看得看得见、看得清楚、无死角观看,达到或优于GB/T28181-2011《数字高清视频系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其中在系统的基本要求中采用SVAC、ITU-TH.264或MPEG-4视频编码标准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应根据需要支持ITU-TG.711/G.723.1/G.729音频编解码标准。网络型数字视频系统的设备接口协议宜符合GB/T28181-2011标准要求。根据传输、构成模式不同,系统兼容性宜满足设备互换要求,系统可扩展性应满足简单扩容和集成的要求。
表1 学术报告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等级
最大声压级(dB)
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dB)
稳态声场
不均匀度(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
系统总噪声级
一级
额定通带0.08~8kHz内:大于或等于106dB
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40~80Hz和8000~16000Hz允许范围见图1
(11)AES11 供数字伴音工程在演播中使用的数字伴音设备的同步规格
(12)平衡式模拟音频格式及相关的接口及电气特性要求
(13)国家关于电器设备使用的其他有关标准
(14)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141-2003
(15)LED显示屏检测方法 SJ/T 11281-2003
(16)发光二极管固体显示器总规范 GJB2146-1994
① 主备辅系统采用模拟、数字并行同步冗余热备份的方案设计,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要求系统转换及时、精确,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② 整个系统全部设备选用世界著名品牌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1.4.3.
学术报告厅的各种音视频设备除了满足会议系统配置的技术要求外,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以下通用性与适应性原则:
2.1.1.
主扩声扬声器
(1)扩声形式
在本报告厅中采用常规扬声器LR二声道主扩声形式,形成分布式集中扩声。观众厅主扩声设左(L)、右(R)二个声道,每个声道基本独立覆盖全场。根据报告厅节目的形式,使得整个扩声系统能够兼顾单声道扩声、双声道立体声等扩声形式。
(2)扬声器设备选用原则
在主扩声系统设计的音箱选用上,严格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6)GB/T 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7)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8)ITU-R BT. 601-2 供演播室使用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
(9)ITU-R BT. 711 供分量数字演播室使用的同步基准信号
(10)AES3 供数字伴音工程线性表示数字伴音数据的串行传输格式
XXXX
学术报告厅
设计方案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概 论- 4 -
1.1. 工程概况- 4 -
1.2. 设计依据- 4 -
1.3. 设计指标- 6 -
1.3.1. 报告厅扩声系统设计指标- 6 -
1.3.2. 报告厅视频系统设计指标- 7 -
1.4. 设计理念- 7 -
1.4.1. 先进性原则- 7 -
(3)调音控制系统的先进性
选用世界著名品牌专业现场模拟调音台和现场数字调音台,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可靠。
(4)声音还原系统的先进性
扩声系统具有精确的声场控制能力、良好的声场覆盖能力和良好的音质。
(5)视频显示系统的先进性
视频显示系统具有高清显示,清晰明亮,色彩还原度高,质量稳定。
1.4.2.
(11)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2)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13)GB/T126661/6/90电缆的耐燃性考核标准
(14)GB50217/94电缆设计规范
(15)GB50258/96电缆敷设规范
(16)《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 11141-2003
2.2.1.7. 工作原理- 21 -
2.2.2. 显示屏特点- 22 -
第三章 音视频系统配置清单- 25 -
第四章 后续配套系统可扩展系统- 30 -
4.1. 中央控制系统- 30 -
4.2. 数字会议系统- 31 -
4.3. 无纸化会议系统- 33 -
4.4. 同声传译设备- 38 -
第五章 工程案例- 39 -
(1)学术报告内部设备的通用性
提高本报告厅的设备互换性,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操作管理的难度。
(2)适应国内外学术报告领域音视频系统通用性
充分考虑国内外学术报告音视频系统的专业性和通用性要求,系统设计采用主流音视频系统及专业设备,以适应各种环境下对音视频系统扩声和显示的要求。
(3)方案还应对报告厅将来的经营使用做以下充分考虑
1.4.2. 可靠性原则- 9 -
1.4.3. 通用性与适应性原则- 9 -
1.4.4. 安全性、标准性原则- 10 -
第二章 报告厅扩声、视频系统- 11 -
2.1. 扩声系统组成- 11 -
2.1.1. 扩声系统- 11 -
2.1.1.1. 扬声器系统布置原则- 12 -
2.1.1.2. 扬声器布局主要技术特点- 13 -
1.4.4.
系统的音视频设备、连接器件及电源供应设备均应满足安全性、标准性原则,所有设备均要求按产品产地通过以下相关认证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UL(美国)
2CE(欧洲)
3TUV(德国)
4BS(英国)
5JIS(日本)
63C(中国)
7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
第2章
2.1.
报告厅扩声系统主要由供观众的主扩声系统、服务于舞台演职人员的舞台返听系统、具体包括:各类舞台及现场音源信号的采集、信号分配、A/D/A转换与数字传输、主备调音控制、主备辅信号切换以及DSP数字处理、主扩声扬声器组等。
基于现场学术报告的实时性这个基本特点,报告厅音视频系统的主要设备与信号流程充分考虑其部件及路由的安全及自动备份功能,设计方案应从音箱功放系统、控制设备、视频显示单元和控制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以及周边设备均选用性能可靠、配置合理、品质卓越的专业设备,整个系统控制和传输采用足够的备份,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
2.1.1.1.
① 保证利用扬声器的指向特性来覆盖观众席,扬声器的布置应满足LR(左右)二声道扩声布置要求,二路同时能够覆盖全场,所有听众接收到均匀的声能;
② 扬声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声反馈和产生回声干扰以提高传声增益和克服声缺陷;
(1)音视频信号网络传输系统设计的先进性
音视频频信号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时,要求系统音频信号链路从信号采集、传输到扩声全过程,只经过一次A/D/A转换,信号信噪比高,传输品质优良;音频信号采用传统模拟信号传输方式时,要求技术成熟、简洁可靠、性能优异。
(2)扬声器系统的先进性:
首选集功率放大、远程监测、控制技术为一体的世界著名品牌扬声器系统。
第1章
1.1.
XXX是一所工科类本科院校,学术报告厅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场所,以专家讲座、学术报告、视频会议,同时兼顾召开大型会议。报告厅长约18米,宽约为20米。舞台宽约20米,深约12米,净高约4.5米。
1.2.
设计主要依据包括:
1.XXX学术报告、会议系统需求;
2.XXX的建筑图纸;
3.国家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1)GB/T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2)JGJ 57-2000/J 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3)GB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4)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
(5)JG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① 考虑到报告厅出租的需要,系统设计应为外来团体的流动设备接入提供多种信号接入方式,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符合专业规范的接口;
② 系统中选用的专业设备均为目前国际文化交流中音视频师惯用的主流产品,系统通用性和兼容性强;
③ 系统应预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可满足将来系统功能扩充的需要;
④ 为满足今后实际使用的需要,在舞台和现场调音位应设计布线网络及预留相关接口,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术报告以及电视转播等实际使用需要,同时考虑今后系统的扩展需要;
4.通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1)JGJ-57-2000/J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2)GBJ 16-92(95年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4)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5)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① 体积小、功率大、频带宽;
② 频率及相位响应平坦,极低的失真,音质优美;
③ 远投音箱的指向性强、Q值高、束宽特性平坦,有良好的声场覆盖控制能力;
④ 具有良好的国际品牌认同度。
(3)主扩声扬声器系统的布置
扬声器系统(简称扬声器,以下同),是扩声系统最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对音质有高要求的报告厅,扬声器质量更是整个扩声系统中关键。
1.4.
1.4.1.
基于XXX报告厅总体建设水平,实现学术报告、会议、远程视频会议、数字电影还音系统功能,报告厅作为观听的两个基本功能,即达到观听的舒适性效果,要达到国内同级、同类文化设施的先进水平。对于音视频系统而言主要体现在音频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传输,分配与集中控制技术,扬声器系统的高品质以及其精确控制与功率放大器的远程监测技术等。视频系统而言主要体现在视频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传输,分配与集中控制技术,视频系统的高品质以及其精确控制与视频处理器的远程监测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