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现状
0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
0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策略
0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06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现状
PART 02
课程目标与定位
添加标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
添加标题
未来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添加标题
THANK YOU
汇报人:
评价标准: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学习态度等
评价方式:考试、作品评价、教师评价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
PART 03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培养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01
02
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
03
04
促进跨学科学习和综合素质发展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
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添加标题
案例背景:某高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实践。
案例内容:将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物理等科目进行整合,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案例效果:通过整合实践,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增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添加标题

高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 完整版课件PPT

高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 完整版课件PPT
用。
修改母版:
1 单击“视图”菜单,然后指向“母版”。 2 单击要更改的母版。页眉和页脚占位符 3 对母版上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更改。您可以移动它
,也可以重新调整其大小,还可以更改其文本属 性。 4 单击“母版”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
添加页眉和页脚
页眉和页脚经常包括如演示文稿标题、幻灯片编 号、日期和演讲者姓名等信息。可以将页眉和页 脚信息添加到幻灯片、讲义或备注页中。提示: 不要让页眉t;开始> <程序> <PowerPoint2000> (2).双击一个PowerPoint2000演示文稿的文件 (3).双击一个PowerPoint2000的快捷方式图标 2 退出:
(1).点击文件菜单下的退出菜单 (2).点击窗口控制按钮(和WORD退出方法一样)
从<开始>启动PowerPoint2000
方法1、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 <动作按钮> →单击要插入的动作按钮→在幻灯片上 拖动即可。
方法2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项→<动作按钮> → 选择所需的动作按钮→在幻灯片上拖动即可。
在选中的对象上点击右键,选择<动作设置>(与对 文本和图片设置超级链接方法一样)
方法①→ →
方法②→
窗口控制图标
菜 单 栏 常 用 工 具 栏
视 图
绘图工具栏


标题栏
窗口控制按钮
格 式 工 具 栏
幻 灯 片 工 作 区 状态栏
2 创建演示文稿(三种方法)
(1)内容提示向导 由POWERPOINT提供29种类型(还可自行增加) 演示文稿 主题和结构,协助用户创建演示文稿。

新编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新编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恰当处理技术,巧妙实施教学设计
方法一:深入浅出化解难点 如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技术思想问题,结合学生
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生活实际,恰当选择主题,深入浅 出化解难点。
算法教学案例五
方法二: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要恰当挖掘技术深度。 如 “网络搜索引擎”的教学设计,建议从解析
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的角度去呈现这个主题。
主动建构教学内容 理解并有效处理“衔接” 恰当处理技术的深度和广度
主动建构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明确问题: “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课标是根本,教材是资源(非标准) 教师具有建构教学内容的权力和职责。
教材是对课标具体化、实例化,不会充分考虑到差异
教学内容建构的思路:
改造与建设 技术思想挖掘 文化价值发现
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 标,以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的过程。 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
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
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课标等因素 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
微观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
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点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体验算法思想,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能 编制简单的程序。 设计要点:注重算法和程序设计思想的渗透,注意立 题时选取学生身边已知的实际问题。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设计要点:避免单纯作品层面的设计,加深技术的教 学,增强学生技术的交流与表达,主题思想的规划、 设计与创作、表达的能力
案例六: 查询需要打流感疫苗和不需要打的三类人,并说明原因
新手:
直接到Google网站的查询框内键入“谁 应该接受流感疫苗”,然后按照Google提供 的顺序访问大量超链接。花了大约20分钟完 成了任务,这中间他共运用了5个查询项,访 问了13个站点(包括两个死链接),所有网 站都是质量不高的保健站点。依赖Google的 策略使他从大量不可靠的站点中检索支离破 碎的信息,但却耗费了三倍的时间。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

08 06 17 湖南 长沙
6
一、人是怎么学习的
• 4、情感态度价值观
– 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 规范使用电子邮件 – 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 – 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 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08 06 17 湖南 长沙
7
二、教学与教学设计
08 06 17 湖南 长沙
8
什么是教学
• 教学是有目的学习 • 为了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内化。
08 06 17 湖南 长沙
49
3、学习需要分析
• 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就是要鉴定教学问 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目标,并为其 它环节做准备。
• 具体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环境分析目前学 生的学习状况和将要期望达到的学习状 况,找到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 是学习需要。
– 根据评价结果再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有针对性的强 化练习
08 06 17 湖南 长沙
26
(二)教学设计的分类
08 06 17 湖南 长沙
27
• 整体(宏观)
– 课程设计-以地区性的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 – 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
学期为设计对象
• 局部(微观)
– 单元教学设计(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对象) – 课时教学设计(以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 – 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08 06 17 湖南 长沙
45
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
第二步:对课标内容的分析
• 第一条: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实际上 隐含了信息的概念,不知道信息为何物, 如何说信息的特征?
• 第二条:实际上隐含的信息技术的含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
预览效果:预览PPT效果,检查是否有错误或需要修改的地方
保存和分享:将制作好的PPT保存为合适的格式,如PPTX、 PDF等,并分享给他人查看
确定主题:教育培训 设计封面:标题、图片、背景 制作目录:列出主要内容
内容制作: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课程安排、教师介绍等
设计动画:添加动画效果,增强视觉效果
02
制作PPT:根据PPT模板,将收集 到的素材进行排版和设计,制作出
PPT。
04
0 6 保 存 和 分 享:将制作 好的 PP T保 存
为合适的格式,并分享给需要的人。
PowerPoint:微软推出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功能强大,易于上手 Keynote:苹果公司推出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流畅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课程要求: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 生自主学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评价标准: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 练程度、创新能力
颜色搭配:根据 背景色选择合适 的文字颜色,如 白色背景使用黑 色文字,黑色背 景使用白色文字
排版布局:根据 内容重要性进行 排版,如标题居 中,正文左对齐, 图片右对齐
选择合适的图片:清晰、美观、与 主题相关
图片效果:使用PPT自带的图片效 果,如阴影、倒影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图片大小和位置:根据PPT内容调 整图片大小和位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作PPT:使用PPT软件,将素材 和布局结合起来容 和格式,进行修改和完善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在对5省市11所中学的教师的访谈中,一般学校的 老师更多的认为如今中学生技术能力较差,而在一些劳 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较好的学校,老师却惊叹学 生在技术上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6
❖ 城乡高中生对技术的兴趣
65.8% 70
52.3% 60
50
44%
城市 农村
40
30
16.5%
20
11.4%
◇ 国际比较 ◇ 现状调查 ◇ 学科进展 ◇ 发展需求 ◇ 高中❖四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日本 家政基础 2 学分 家政综合 2 学分 生活技术 4 学分
(选一门)
信息A 2 学分 信息B 2 学分 信息C 2 学分
(选一门)
英国
设计与技术 成为“国家课程”
规定的必修的基
能力 •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13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
14
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 公民
• (二)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 的平台
• (三)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 术课程
• (四)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 创新实践
•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 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 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17
(二) 过程与方法
•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 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19
三个维度目标的关系
•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 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 动分别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Powerpoint(共4份8课时)ppt1认识PowerPoint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Powerpoint(共4份8课时)ppt1认识PowerPoint

课题: 认识PowerPoint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了解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掌握的程度,通过课堂练习,介绍PowerPoint 软件操作界面和功能。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操作界面,掌握菜单命令的选择。

2、了解PowerPoint中自定义动画的概念,掌握自定义动画设置
方法。

3、尝试在PowerPoint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和图片。

4、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回忆PowerPoint常用操作并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对操作练习要求的正确理解,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练习素材的下载、安装不熟练,对练习要求的理解模糊。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黑板和粉笔、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2024版高中信息技术课件

2024版高中信息技术课件

演示文稿软件
如Microsoft PowerPoint、 WPS演示等,介绍幻灯片制作、 动画设置、放映控制等操作。
电子表格软件
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 等,介绍数据输入、公式计算、
图表制作等操作。
其他办公软件
如PDF阅读器、思维导图工具 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介绍和
操作演示。
03 网络通信原理及 应用
医疗领域
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远程医疗、电子病历、医疗 机器人等,这些应用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改善了 患者的就医体验。
商业领域
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移动 支付等,这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使得商业活动更 加便捷和高效。
娱乐领域
信息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包括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增强 现实等,这些应用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
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教育领域
医疗领域
金融领域
工业领域
智能辅助教学、个性化 学习、智能评估等。
辅助诊断、医学影像分 析、智能健康管理等。
风险评估、智能投顾、 反欺诈等。
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 线、智能物流等。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更强大的算法、更丰富的数据、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将推动人工智 能的快速发展。
恶意软件攻击
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等)来窃取信息或破坏系统。防范方法包括安装杀毒软件,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链接。
网络钓鱼攻击
伪造官方网站或邮件,诱骗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防范方法包括认真核对网站域名 和邮件发件人,不随意输入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强化密码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一个 模块。 有个别学校压缩必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 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即学生要学三个模块。 还有个别学校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 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实行学生选课走班制度。
©
12学
分。
12
选修学分 Ⅱ
地方课 程3学分; 校本课 程至少3 学分。
6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安排: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毕业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 业资格。
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6
11
15 2
6
选修II学分 学校根据当地社 会、经济、科技、 文化以及自身条 件开设,供学生 选择。
©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要求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A
语言与文字
语文 英语
10
6
10
4
数学
数学
文 理
10
4 6
思想

政治

8
4
人文与社会 历 史
文 理
6
4
地理
文 理
6
4
物理
文 理
6
6
科学
化学
必修学分≠必修模块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与学分设置表
年级
教学模块
学时 学分
备注
高一或 高二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高二、高三年级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36
2
选修:从“选修1:算法与
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 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中
36
选择一个。
会考(学业水平
2
考试)
学校应开设选修1、选修2、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教育是在 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模块开设情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样本人数 327206 295931 290642 306790
304771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人数 126180 111545 102413 91551
80910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人数 201026 184386 188229 215239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
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 6学分;
•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字
数学 人文与社会

©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总览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的志向和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 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 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 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 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一些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与技能不再重复教学:信息浏览、网上信息 获取、浏览器的操作等
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不常用的内容:网页制作 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比较实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字表处理 适当加强了信息技术本体知识的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 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部分内容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学习
选修3、选修4四个模块,由 学生自主选择。有条件的学 校,可五个选修模块都开设,
每个模块 36学时
供学生选择。
每个 模块 2学

高考(第三类)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高一年级教学情况
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基本保证每周2课时 多数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学期开设
223861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二、高三教学情况 :
在高二或高三尝试开设另外三个选修模块的寥寥无几 以信息技术的高考复习为主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一、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信息技术学科必修学分的2个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应用》。
2.《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部分内容不再作为单独教学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删除第六 章第二节内容。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 实践活动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课程设置及说明
必修学分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选修I学分
国家为满足学 生的兴趣、爱 好和未来发展 的需要,在共 同必修的基础 上,各科课程 标准设置若干 选修模块,供 学生选择。
文 理
6
4
生物
文 理
6
2
技术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4 4
艺术
音乐 美术
3 3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15 2 6
合 计(文160、理162)
116
文26 理28
选修学分Ⅰ
B
C
学生
在学
校按 省定 范围 开设 的模 块中 选择, 至少 获得
学生在 学校视 条件开 设的模 块中选 择,获 得若干 学分。
3.《信息技术基础》中适当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 用Visual Basic语言代替QBASIC。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变化一:模块调整
必修教学内容由3个模块调整为2个模块 不再二选一 教材不变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变化二:教学内容调整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内容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