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共43页)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

可持续性
探讨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 环利用等方面。
PART 05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住宅建筑设计
总结词
住宅建筑设计案例,探讨现代住宅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详细描述
介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分析不同类型住宅设计的优缺点,探讨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案例二:商业建筑设计
PART 02
建筑空间设计
REPORTING
空间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基本概念与分类
详细描述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空间可以分为不同的 类型,如封闭空间、开放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等。
空间的功能与布局
总结词
功能与布局原则
详细描述
空间的功能决定了其布局。在建筑设 计时,应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合理 安排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的流线、采光、 通风等因素。
值。
PART 03
建筑结构设计
REPORTING
结构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是建筑结构 设计的基础。
VS
详细描述
结构是指建筑物中承受各种作用力的组成 部分,包括建筑物的梁、柱、板、墙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木结构、 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案例四:公共建筑设计
总结词
公共建筑设计案例,探讨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
详细描述
分析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包括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探讨公共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筑设计完整教学课件.

建筑设计完整教学课件.

建筑设计完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第四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形式、结构、材料、设备等)、空间组织、建筑体型与构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用、经济、美观、安全、环保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建筑实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体型与构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实例图片、视频资料、建筑设计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建筑实例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2)阐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分析建筑实例,让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针对给出的建筑实例,让学生分析其设计要素和原则;(2)课堂展示:各小组分享分析成果,进行讨论和点评;(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建筑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1)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2)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2.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 建筑实例分析;4. 随堂练习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小型公共建筑。

作业要求:(1)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2)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结合;(3)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4)提交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符合题目要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2. 拓展延伸:(1)了解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2)研究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3)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建筑基本知识PPT课件

建筑基本知识PPT课件

3、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凡直接承受梁、楼板、屋顶等传
下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
其中,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给基础的墙
称为自承重墙,仅起分隔作用,自身重量由楼
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
精选课件
21
三、建筑构造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都有哪些: • 水泥 • 钢筋 • 木材 • 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水) • 钢筋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水、钢筋) • 砖砌体
精选课件
10
住宅名词
• 跃层式住宅: 跃层式住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 颖的住宅建筑形式。这类住宅的特 点是住宅有上下两层楼,卧室、起 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 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 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 内独用小楼梯连接。
精选课件
11
住宅名词
• 复式住宅 这种住宅受跃层式住宅的设计构思启发, 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是 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1.2米 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 层式住宅(复式设计为3.3米,而一般 跃层式为5.6米)。复式住宅的下层供 起居使用,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 供休息睡眠用;。
有天有地,居住品质较高。
精选课件
17
三、建筑构造知识
[建筑构造的概念]
❖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竖向 建筑构件(如基础、墙体、 柱等)、水平建筑构件 (如地面、楼面、梁、屋 顶等)及解决上下层交通 联系用的楼梯等组成。
❖ 此外,有些建筑物还有台 阶、坡道、雨蓬、阳台、 烟囱、垃圾道、通风道等。
三、建筑构造知识
四、建筑设备知识
电梯 ❖ 电梯的类型:
按使用性质分类: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观光电梯 ❖ 电梯的设置: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的基本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设计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建筑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设计原则的应用。

重点:建筑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设计案例图纸、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建筑形式:讲解建筑形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

b. 建筑空间:分析建筑空间的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

c. 建筑结构: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受力特点及设计原则。

d. 建筑材料:阐述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e. 建筑环境: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 实践环节:a. 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分析优秀建筑设计案例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b.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练习。

4.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要素a. 形式b. 空间c. 结构d. 材料e. 环境2. 设计原则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座你熟悉的建筑,阐述其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b.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2. 答案:a. 作业一: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的基本信息、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硅酸盐水泥
21
1.4.4 混凝土
1).混凝土组成材料 (1)水泥 (2)细骨料 (3)粗骨料 (4)水
2021/4/15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22
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 度两种情况,这里仅对前者进行简单介绍。
•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规定以边长为150㎜的立方体为标 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 对湿度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试件的承压 面不涂润滑剂,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N/mm² (MPa)。
17
1.4.3 水泥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及凝结硬化过程
(1)生产过程 图-教材 (2)凝结硬化过程
2021/4/15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18
2). 硅酸盐水泥与普通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1)细度。 (2)凝结时间。 (3)体积安定性。 (4)强度及强度等级。 3).普通水泥的选用
7
长期计划
基本建设程序
五年计划
预备项目计划
年度投资计划
书项 目 建 议
可行性研究
报可 告行
性 研 究
投资估算
2021/4/15
作设 计 工
备建 设 准
备生 产 准
收竣 工 验
用交 付 使
概设 算计

预施 算工

竣工决算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8
1.2.4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l)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度。 (2)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制度。 (3)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4)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ppt 55页)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ppt 55页)
前面所提到的结构都是平面结构,即受力面都在一个平面上, 各受力面互相平行或不交叉,而一旦出现了受力面交叉,那 么力的传递会在空间里发生,我们把这种结构称为空间结构。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使用者真正使用建筑的地方,是建筑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点。 结构造型的三点原则 追求稳定(可靠性) 表现力量(表现力) 创造空间(最终目标)
8.庭院式组合 场地比较开阔、优美、宽松,空间组合采用分散式布局, 由各种房间或廊道围合成庭院,每组自成体系,各庭院 有分有合。此方式舒展、平缓,与环境紧密结合。
复合空间的营造:
1.空间的分隔与划分 •三个层次: 室内外空间的限定 内部各房间的限定 同一房间里不同部分的限定。 •两个方向: 水平方向限定(覆盖、肌理变化、凸、凹、架起等方式) 垂直方向限定(围、立等方式)。 •分隔与划分的手段: 承重构件的分隔 非承重构件的分隔 利用家具、装饰构件等分隔 利用水平高差分隔 利用色彩或材质分隔 利用水体、绿化、照明等分隔
索膜结构(索网结构+膜结构): 新兴的结构形式,网壳是一个推力网络,而索膜结构一般都 是拉力网络的结构。 索膜结构的雏形可以看作是悬索结构,不同的是索膜结构是 一种空间里展开的拉力结构体系。
膜结构
六、建筑形式美
建立一套和谐的秩序,并在此统一的秩序中产生一定 的焦点和变化。 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统一 均衡 比例 尺度 韵律
5.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引导与暗示不同于路标,处理要含蓄、自然、巧妙,增强 空间的趣味性。 表现手法: 借助楼梯、坡道或踏步,暗示其它空间 利用曲墙来引导人流 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 利用空间界面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导向性
6.空间的渗透与流通 两个方面:内部空间之间
内外空间之 间的渗透与流通。 表现手法: 利用点式结构来分隔空间 用透空的隔断来分隔空间 利用玻璃等透明材料来分隔空间 用夹层、回廊、中庭等形式来组 织空间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ppt课件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ppt课件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1
一、基本数据
(一)门的高宽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 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 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供 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 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 高出0.3~0.5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 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 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 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 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5
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
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 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 “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6
• 2、窗宽
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 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 左右隔壁房间的隔音问题以及推拉窗 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 的宽窗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 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3. 餐厅餐桌尺寸:
(1) 方桌边长850~1000mm;
(2) 圆桌直径:4人桌,900mm;
6人桌,1300mm;
10人桌,1500mm;
12人桌,1800m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2
(3) 坐椅所占宽度:350~500mm;
(4) 坐椅与桌间空间空隙:100mm;
(5) 桌间走道:单人宽600mm,双人宽 应不小于1200m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8
第三节 分级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 年限、规模大小,重要程度等,常 常将他们分门别类之外,还长长划 等分级,以便设计人掌握它的标准 和相应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详解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详解

3 可视化方案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可以 生成逼真的建筑模型,帮 助设计师和用户更好地理 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暖色调
暖色调可以营造温暖、活泼的 氛围,适合家居和娱乐空间。
冷色调
冷色调可以营造冷静、沉稳的 氛围,适合办公和商业空间。
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可以增加空间的活 力和视觉冲击力。
玻璃
玻璃材料能够提供明亮、通 透的空间感,增强视觉连接 性。
石材
石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可以展现建筑的稳重与质感。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系统

梁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承载和分散楼板的荷载。

柱在建筑中起到支撑和传递楼层 荷载的作用。
桁架
桁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跨 度,并分散荷载。
基础
良好的基础能够提供建筑的稳定 性和承载能力。
建筑设计中的绘图技巧
平面图
通过平面图展示建筑布局、空间 分区和功能布置。
立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展示建筑外观和立面细节, 如窗户、门等。
剖面图展示建筑的纵向结构和空 间关系。
三维建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 设计沟通
利用三维建模展示设计意 图,提高与客户和团队之 间的沟通效率。
2 空间感知
通过三维建模,可以更直 观地感知建筑的空间结构 和体验。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详解
本课程详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设计概述、设计元素、空间规划、 材料选择、结构系统、明设计等内容。
建筑设计中的设计元素
线条
质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线条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 它可以表达建筑的结构性和流动 性。
质地是建筑设计的视觉特征,不 同质地的运用可以带来不同的感 官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房间门位置集中时,应协调几个门的开启方向。
17
• 2. 窗的设置 (1)窗的大小 – 窗地面积比=窗口透光面积/地面面积

视觉工作特征
光 等 级
工作或活动 要求精确程

要求识别的 最小尺寸 (mm)
房间名称
窗地面积比
Ⅰ 极精密
0.2
绘图室、画廊、手术室
1/3~1/5

精密
0.2~1
阅览室、医务室、健身房、专业 实验室
4
一、平面设计内容
•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 – 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门窗
• 平面组合设计: – 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等合理组合。
建筑平面
使用房间 使用部分
辅助房间
水平交通 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Βιβλιοθήκη 5• 二、 使用房间的设计 (一)使用房间的面积
1.面积组成 – 家具(或设备)所占 用的面积 – 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 活动所需的面积 –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6
7
8
• 2.影响因素
– 容纳的人数 – 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 –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面积定额指标。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中小学 办公楼
房间名称 普通教室 一般办公室
会议室
铁路旅客站 普通候车室
图书馆
普通阅览室
面积定额(m2/人) 1~1.2 3.5 0.5 2.3
1.1~1.3 1.8~2.5
11
(五) 门窗
1.门的尺度
• 门高:2100——3300mm
• 门宽:门洞最小宽700mm,常用900——1200mm。 2.门的数量 –根据房间的人数和面积及疏散方便等决定。
• 防火规范规定:面积≤ 60m2,人数≤ 50人的房间, 设一个门,否则两个门并分设房间两端。
• 人流集中的房间(如观众厅、会场等),安全出口 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备注
12
15 25 50 30 50 50 5~10
15
100 150 50~80 140
150
2~5
1:1 2:1 3:1~5:1 2:1~3:1
1:1
1:1
男女比例按设计要 求 男女比例按实际使 用情况 小学数量应稍多
12
3.门的位置 配合人流路线,缩短交通流程; 配合家具布置,增大有效使用面积; 配合开窗,组织通风; 配合结构布置,避开集中荷载。
13
卧室、集体宿舍门位置的比较
14
15
• (4) 开启方向 – 外门外开,内门内开。 – 私密性强的房间—内开 – 公用房间—外开利于疏散
• 门开启形式:平开、弹簧、推拉门、卷帘门
• 宿舍、办公室等开间尺寸:3.0-3.9m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 窗的大小、数量、位置、开启方式
10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 多个开间时,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 件类型。
– 经济的开间尺寸不大于4. 00m – 钢筋混凝土梁经济跨度不大于9. 00 m。
•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包括各种规范、规定、定额和标准
2
• 二、基本概念 –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 平面面积的总和。也就是建筑物外墙勒脚 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指除去【结构面积】 之外的所有【使用房间的面积】与【辅助 房间净面积】之和。
– 建筑基底面积
– 建筑用地面积
3
第二节 建筑平面设计 • 平面设计内容 • 使用房间设计 • 辅助房间设计 • 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蹲位及小便器处于隐蔽位置。
部分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
建筑 类型
男小便 器(人 /个)
旅馆 20
宿舍 20
中小学 40 火车站 80 办公楼 50 影剧院 35
门诊部 50
幼托
男大便 器(人 /个)
20
20
40 80 50 75
100
5~10
女大便器 洗手盆或龙 男女 (人/个)头(人/个) 比例
1/4~1/6
Ⅲ 中精密
1~10
办公室、会议室、营业厅
1/6~1/8

粗糙
>10
观众厅、居室、盥洗室、厕所 1/8~1/10
Ⅴ 极粗糙
不作规定
贮藏室、走廊、楼梯间
18
(2)窗的位置 – 室内照度是否均匀 – 家具布置的方便 – 房间的通风 – 建筑立面处理
(3)窗台高 普通:900—1000mm 特殊:1200—1800、600或0
19
三、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厕所、卫生间
1、厕所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 设备: »大便器:蹲式、坐式、大便槽 »小便器:小便槽、小便斗(挂式、落地式) »洗手盆:挂式、台式、盥洗槽。 »污水池 – 数量: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 »小便槽按每位0.60m长度计作一件 »盥洗槽按每位0.70m长度计作一件
第二章
建筑设计基础
第一节 建筑设计依据 第二节 建筑平面设计 第三节 建筑剖面设计 第四节 建筑立面设计
1
• 第一节 建筑设计依据 一、建筑设计依据
1.使用功能 2.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 地形、地质及防震等级 水文条件 3.技术要求 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 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文件
备注 小学取下限 不包括走道
无会议桌 有会议桌
4~6座双面阅览桌
9
(三)房间平面形状
常用形状: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
(四)房间平面尺寸
1.家具设备的布置及人的活动要求
• 住宅:主卧及起居室开间:3.3-3.9m、进深:4.2-5.1m

次卧开间:2.4-3.0m、进深:2.7-3.9m
厨厕及楼梯间开间:2.4-2.7m
20
2. 设备布置 – 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 (1)隔间:
• 隔间高度1.50~1.80m
– (2)卫生设备间距
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 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 小于1.25m, 双侧并列净距不应小于 1.80m;
21
(3)、厕所的设计要求 – 厕所应使用方便、位置隐蔽。 – 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并尽量集中布置。 – 应有利于节省管道
• 同层平面中男、女厕所最好并排布置,避免管道分散。 • 多层建筑中应尽可能把厕所布置在上下相对应的位置。
– 男女蹲位的数量比例 – 实现遮挡 、流线顺畅 – 前室布置
22
• (4)、厕所的布置方式 – 无前室: – 有前室:前室深度应≮1.5~2m。
• 前室作用:空间过渡,视线遮挡、防止串味;
• 带前室的厕所有利于隐蔽,可以改善通往厕所的走道和过厅的卫生条件。 • 当厕所面积小,不可能布置前室时,应注意门的开启方向,务必使厕所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