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Ą ӄ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科学五上答案ἔ2.生活中的科学(1)4.彩虹的秘密1.填一填(1)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2)小水滴 三棱镜 彩虹 小水滴(3)深蓝 (4)空中的小水滴有受热蒸发了2.小法官(1)× (2)×3.生活中的科学Ą ӄ蓝 靛 紫 (6)两 ἔ2.小法官√ × × √3.生活中的科学答:相同点:它们都是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形成的。

不同点:露形成是地面温度高于0℃,霜形成时地面温度低于0℃;露是Ą ӄ(1)因为地球上的水是在不断循环的。

海洋中的水总是在不断的蒸发减少,所以总也不会溢出来;除了海洋,陆地上的水也在不断蒸发,所以空气中总是有ἔ2.答:没有。

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

3.答:这种现象和自然界中露的形成相类似。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温度比周围空气要低的多,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汽水瓶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4.答: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分散到空气中。

接近地面的空气遇冷Ą ӄ11.热辐射ἔ第四单元 12.地球引力我的收获1.填一填(1)地球引力 落叶 跳高运动员跳起后落地Ą ӄ(4)√ (1)在房间躲避时可选择“生命三角区”如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卫生间ἔ17.地表的变化我的收获1.填一填(1)地表形态 (2)青藏高原 (4)地表塌陷 (5)停止围湖造田 Ą ӄἔ2.小法官(1)× (2)× (3)√ (4)3.生活中的科学(1)轻,内部有空气等。

 (2)救生材料 20.陶瓷材料Ą ӄ22.居室甲醛哪里来ἔ(6)② (7)② (8)①二、生活中的科学(仅作参考)1.答:棉花不易导热,可以有效阻隔热气,让冰柜里的温度保持最低,节省电源。

2.答:瓷砖、陶罐、陶瓷餐具、高压电线上的绝缘材料等。

Ą ӄ单元活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我的发现:1.橡皮膜振动带动火柴棍跳动起来。2.破了的橡皮 膜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 到鼓声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 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9.怎样听到声音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 内耳 三部分。 中耳 和 内耳
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2)外耳由耳廓 和 外耳道 组成。中耳由 鼓膜 、听小骨等构 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 耳蜗 等构成。耳 蜗与 听神经相连。
(3)声波通过外耳道 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 通过 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 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 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生活中的科学。 和小伙伴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
听?
音色不同加上振幅不同,导致声音不同。
8.谁能传播声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猜想:声音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
我的方案:用闹钟、塑料袋、桌子、水槽等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 传播实验。
我的记录: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实验现象
是否能在空 气中传播
(4)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 降,甚至丧失。
2、生活中的科学。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 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中,以免震破 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 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我的发现:用力越大,声音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 就越大。
●音调的高低。 我的猜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幅快慢有关。 我的方案:压尺子、滴水两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记录: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精品资料).doc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7 声音的产生我想研究的问题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如何让声音停下来?观察实验※声音产生的秘密。

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的方案:利用双响筒、铃铛、音叉等材料制造声音,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

我的记录:物品名称方法现象双响筒敲打发出声音,双响筒震动。

铃铛摇发出声音,铃铛震动。

音叉音叉发音后放入水中水中有波纹。

我的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钢琴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鼓面、玻璃杯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

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2、生活中的科学。

和小伙伴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听?音色不同加上振幅,导致声音不同8 谁能传播声音我想研究的问题1、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声音离开空气、固体、液体还能传播吗?观察实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的猜想:声音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

我的方案:用闹钟、塑料袋、桌子、水槽等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

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2)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铜线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拓展与应用下雨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9、怎样听到声音我想研究的问题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耳朵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观察实验※耳朵的构造。

我的交流: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我的发现: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探究填空( 18分)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 6300千米。

地壳越深,其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知。

3、卵石的现状都近似圆形,表面光滑。

4、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属于非金属矿产。

5、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化石。

7、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二、探究选择( 16分)1、地震危害很大,但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③。

①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③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2、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②。

①岩石分析方法②地震波研究③电波测试3、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①。

①汶川大地震②唐山大地震③台湾大地震4、下列属于地质作用的对地表改变的是①。

①岩浆活动②毁林活动③开山修路5、地核温度约为②。

① 2000℃② 4700℃③ 3400℃6、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②。

①日食或月食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③太阳黑子突然爆发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上层,中间一层是②。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8、下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活动是③。

①乱砍乱伐②毁林开荒③植树造林三、探究判断( 16分)1、地壳各处的厚度是一样的。

(×)2、地球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

(√)3、雨水对岩石没有破坏。

(×)4、煤、石油都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5、地球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的特殊的固体物质。

(√)6、地球的结构如同鸡蛋。

(√)7、火山的喷发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8、我们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才能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

(√)四、名词简答(6分)地震: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参考答案1、地球内部有什么我的收获:(1)地核、地幔、地壳岩石(2)地震波、磁力(3) 5-70 2900 34002 火山我的收获1、填一填:(1)小玻璃瓶内的红水自下而上升上去。

(2)岩浆地壳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在压力作用下,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温度压力2、生活中的科学:说说火山喷发的利于弊。

(参考)利: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

有些火山喷发以后就再也没有喷发过,被称为死火山。

人们把这些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参观。

弊: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

3 地震我的收获1、填一填:(1)岩层(2)压力断裂地震2、生活中的科学: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你知道哪些?(参考)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4 做一块卵石我的收获:(1)温度、水、植被风化风化作用(2)风化作用搬运冲刷摩擦、碰撞(3)水5 各种各样的矿物我的收获1、填一填。

(1)矿物矿产(2)能源金属非金属(3)染料、医药、杀虫剂、燃料、合成材料等(4)《矿产资源法》2、生活中的科学:煤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由图可推断: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

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

在细菌的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

因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6 地表的变化我的收获1、填一填:(1)变化变化(2)遗体遗迹历史生物进化(3)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类活动(4)青藏高原化石2、生活中的科学。

你对保护地表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参考)要停止毁林开荒,不要过度开采矿石,严禁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等。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期中练习题及答案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 .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 )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 )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 5 — 70 )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 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 地核,厚 3400 多千米,温度可达、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多千米,温度在1200 ℃到 2000 ℃之间;地幔下面是5000 ℃。

千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 年 5 月 18 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一、探究填空(18分)1、地壳深度越大,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约为6300千米。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

3、卵石通常呈现圆形且表面光滑。

4、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属于非金属矿产。

5、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化石。

7、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些甚至可以传到地心。

二、探究选择(16分)1、地震危害很大,但目前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③。

①自然规律无法掌握②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预测地震③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全球性科学难题2、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②地震波研究。

①岩石分析方法②地震波研究③电波测试3、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①汶川大地震。

①汶川大地震②唐山大地震③台湾大地震4、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①岩浆活动。

①岩浆活动②毁林活动③开山修路5、地核温度约为②4700℃。

①2000℃②4700℃③3400℃6、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

①日食或月食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③太阳黑子突然爆发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上层、中间一层是②地幔。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8、下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活动是③植树造林。

①乱砍乱伐②毁林开荒③植树造林三、探究判断(16分)1、地壳各处的厚度是一样的。

×2、地球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

√3、雨水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4、煤、石油不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5、地球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的特殊的固体物质。

√6、地球的结构类似于鸡蛋。

√7、火山的喷发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8、我们需要研究、开发新能源,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名词简答(6分)地震: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受力过大时,岩层会突然断裂,产生地震波引起地表震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地震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岩层 (2)压力 断裂 地震 2.生活中的科学: 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你知道哪些?(参考) 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1
৿ঞࡘᙣἔᤠ ٘风化 风化作用 (2)风化作用 搬运 冲刷 摩擦、碰撞 (3)水
1.填一填。 (1)噪声 污水、废气、垃圾 (2)飞机的轰鸣声、建筑工地的声音、吵闹声 休息 烦躁 (3)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 噪音源与生活区隔离 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 植树造林 2.生活中的科学。 学校里的噪声有哪些?为了消除它我们应该怎样做?(参考) 学校里的噪声有:高声谈话的嘈杂声;校园内打闹声;高音喇叭…… 为了消除学校里的噪声,我们应该: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放轻脚步;轻声 关门等。
9 怎样听到声音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外耳 中耳 内耳 中耳 内耳 (2)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3)外耳道 听小骨 听神经 (4)听觉 2.生活中的科学。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 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中,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 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5 各种各样的矿物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矿物 矿产 (2)能源 金属 非金属 (3)染料、医药、杀虫剂、燃料、合成材料等 (4)《矿产资源法》 2.生活中的科学: 煤是怎样形成的?(参考) 由图可推断: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 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 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 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在细菌的 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因埋 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 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ጲዷბသኸ‫ڞ‬ੜ‫ײ‬Ą੔ბ‫ٴ‬ӄ
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练习答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我的收获
(1)地核、地幔、地壳 岩石 (2)地震波、磁力 (3)5—70 2900 3400
2 火山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小玻璃瓶内的红水自下而上升上去。 (2)岩浆 地壳 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 在压力作用下,岩浆 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温度 压力 2.生活中的科学: 说说火山喷发的利于弊。(参考) 利: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有些火山喷发以后就再也没 有喷发过,被称为死火山。人们把这些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参观。 弊: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
4
ጲዷბသኸ‫ڞ‬ੜ‫ײ‬Ą੔ბ‫ٴ‬ӄ
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音调 (2)大小 高低 (3)大 小 低 高 (4)20—20000 超声波 (5)20 2.生活中的科学。 想一想,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听不见的声音?(参考) 超声波、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我的收获
3
৿ঞࡘᙣἔᤠ ٘ກ
7 声音的产生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钢琴声等 (2)振动 固体 液体 气体 (3)振动 停止振动。 2.生活中的科学 和小伙伴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听? 略
8 谁能传播声音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真空 (2)声波 四面八方传播 (3)铜线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5
৿ঞࡘᙣἔᤠ ٘ກ
(2)空气(或气体) 四面八方。 (3)声音的“波浪” (4)无线电 真空 (5)鼓膜 中耳炎 (6)军事 (7)乐音 噪声 (8)铁轨 2.小法官: (1)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3.我会选。 (1)A (2)A (3)B (4)A (5)A B (6)B (7)B (8)B A (9)A (10)B 二、生活中的科学 1.风声是怎样产生的?用所学知识解释。(参考) 空气流动形成风,空气流动时的振动频率若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20赫 兹~20000赫兹),人就能听到风声。 2.调查超声波的作用与危害。(参考) 超声波被广泛运用,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有许多优点,它的危害很少,但人体如果长时间接受超声波,会对人 体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3.噪声对人们有什么危害?(参考)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等。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地壳 地幔 地核 (2)自然 (3)温度 水 植被 (4)冲刷 摩擦、碰撞 (5)石墨、石英、滑石、金刚石等。 (6)张衡 地动仪 (7)自然力量、人的力量 2.小法官。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3.我会选。 (1)C (2)B (3)B (4)B (5)C (6)A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假如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参考) 答: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以免 被倒塌的房屋砸伤。若来不及跑出房屋,则应该躲在结构最小的房间里,或降低 重心躲在桌下,保护头部等。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底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遗迹。此地带 曾经是什么状况? 答:是陆地。
6 地表的变化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自然力量 人的力量(人类活动) (2)遗体 遗迹 历史 生物进化
2
ጲዷბသኸ‫ڞ‬ੜ‫ײ‬Ą੔ბ‫ٴ‬ӄ
(3)地球内部的运动 自然力量 人类活动 (4)青藏高原 化石 (5)开凿河道、开垦荒地、砍伐树木、抽取地下水(开发矿产等) 2.生活中的科学。 你对保护地表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参考) 停止毁林开荒,不过度抽取地下水、有计划的开采地下矿产、恢复天然草场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