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 课件
跨越百年的美丽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美在形貌, 美在科学上的伟大发现, 美在同样伟大的人格魅力。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美形 美名 美德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排除干扰的执着态度 驾驭规律的智慧 淡泊名利的脱俗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美丽的女子,但 是她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 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她成功了,在 科学上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在人格上为 人类永放光彩,在她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 周年时,人们很自然地记起她,怀念她,赞 美她,所以作者颂之为“18课跨越百年的美 丽”文章从居里夫人的外形,人格心灵到精 神境界逐层深入地展示其非凡的美丽。
梁衡的写作初衷
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很大很 大,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 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过程之后的结果,所 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 沟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 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 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所 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努力“顺瓜摸藤, 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 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
怎样的美丽才能任时光流逝,风吹雨打,却 依然如故——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 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 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唯有内在的理性的美 丽,才能历经时间的考验而光彩永驻。
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居里夫人, 她褪去了身上的光环,一改严肃的面孔, 玛丽·居里这个沉静的波兰女子,优雅生动 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朴素,那么坚 强,那么执着,隔着岁月厚厚的尘沙,我 们看到了她内心深处,感受了他的人格力 量,触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

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题答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题答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题答案D“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居里夫人为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女性,这句话讲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后第四题: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短文摘自爱因斯坦的《掉念玛丽·居里》一文,文中深刻剖析了居里夫人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对后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

文章感情真挚,蕴含深刻,语意激扬,耐人寻味,引导我们从心灵深处去尊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认同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领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

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发现了镭。

而且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她却没有躺在诺贝尔奖上睡大觉,她知道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居里夫人奋斗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只希望人类幸福、勇于实践,醉心于科学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深刻剖析了居里夫人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对后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

文章感情真挚,蕴含深刻,语意激扬,耐人寻味,引导我们从心灵深处去尊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认同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领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仿写: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仿写句子“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天上的云彩真是变幻莫测啊!一会儿变成一群奔腾的马;一会儿变成一只正在吃草的兔子;一会儿变成懒洋洋的大花猫;一会儿又变成成群的牛羊。

18、《跨越百年的美丽》2

18、《跨越百年的美丽》2
A、巨大贡献是美
关注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____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
2、____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
3、_____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
4、_____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
四、品读交流,精讲点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如“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怎样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默读全文,看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划出相关语句。
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名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②镭的颜色美
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③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
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切忌空谈。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五、有效训练: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能跨越百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埃、伦”等14个生字,并会写,而且能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5.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的意识,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卡片。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的生字的书写,本课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等词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交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交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淳化县秦庄小学魏利娜【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本教案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出示课件]居里夫人的照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她是谁?(生:居里夫人)谁来说说居里夫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美丽、端庄、沉稳、年轻漂亮)。

师:有人说她美丽,有人说她端庄,每个人的印象都不尽相同。

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的。

[出示课件]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生齐读。

(板书:容貌美)二、品读课文,解读“美丽”。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跨越百年的美丽》,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仅仅靠美丽的容貌能跨越百年吗?(生:不能)那么,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好的,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生:不屈的信念、孜孜追求、献身科学)(板书:献身科学)师:请同学们站在欣赏的角度,认真诵读第3自然段,看看哪件事情上体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师:读完了吗?都读完了吗?谁来说说吧。

(生答,适机出示课件)[出示课件]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跨越百年的美丽∣人教新课标 (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跨越百年的美丽∣人教新课标 (共37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读课文,思考:课文写围绕居里夫人的美丽写了哪些内容?
从居里夫人的外貌,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她对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来写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课文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1、居里夫人的“美丽”体会在哪里? 容貌美: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 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 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 的心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 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并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 内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ຫໍສະໝຸດ 认识生字āi埃
lún

téng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jiǎn wán zhuó
析 碱 顽卓
课文导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居 里 夫 人
居里夫人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6月,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 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 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象写话 1、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的镭到底是什么?
出示资料: 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
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还可以作放射源,用来探测石 油资源、岩石组成等,也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大井 姜晓杰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大井 姜晓杰

结合课文,说说 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 能够“跨越百年”?
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 只有内在的美是永恒的。居里夫人 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 更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 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 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 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 越百年,甚至永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
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和 不朽的功绩。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 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 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2、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 梦变成现实。
7、很大的名望。盛名
自学提示:
速读课文,把所有“美”字都用 笔画出来。画完之后,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美,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我们把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分开 来,看看课文中哪些美,属于外在美 ,哪些属于内在美?
外在美: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 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 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 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 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 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 在每个人的心中。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 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 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 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为科学献身精神)
4、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 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 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 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 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 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 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 儿去当玩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 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 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 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 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 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 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 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 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 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杰出 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外表美
内在美
(1) 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 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 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 根。 (追求真理、 治学严谨) (2)而所谓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 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艰苦奋斗的作风)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学习目标
•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 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 3、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百年”: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
数字,作者写作之时为 1998 年,距居里夫人 1898 年 12 月 26 日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正好 是一百年;也可以理解为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 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 (波兰文为Manya Sklodowska),于1867年 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 统治之下。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 (她是他们的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 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 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 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 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 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 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 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 了婚。
(淡薄名利)
(5)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 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献身科学)
总结:
居里夫人的美丽既有外表美,更重要的 是内在美。 内在美表现在:治学严谨,坚强执著, 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用“跨越百年”来修饰“美丽” 好在哪里?
居里夫人的“美丽”已成为人类共 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还要继 续流传下去 。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 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 里夫人发现钍tǔ(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 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解 释的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 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 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 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读文章,请找出文中描写居 里夫人美丽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第2段: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 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 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 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赞美居里夫人的 文章,文章以 “美 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 的 美丽 不在于容貌,而在于 心灵和人格 。 丽” 课文中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 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 ,但是她投身于科学研 究不在乎 “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 ; 二是居 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生 退” 共获得 10项 奖金、 16种 奖章、 107个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 两次诺贝尔奖 , 但是她 视名利如粪土 ”。
返回
居里夫人生平介绍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 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 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 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 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 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 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 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 夫人却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 年与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 于1899年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元素锕ā Ac) 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 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 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 她女儿依伦(Irene Curie)和克莱因(Martha Klein) 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 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 项新技术。
(3)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
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持之以恒)
(4)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 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 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 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 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 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拓展讨论:
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 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 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 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 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 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 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 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四人为一小组 讨论,然后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