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卷历史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

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5.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26.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 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 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2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美洲开启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本质上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29.右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
其政治寓意是A.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B. 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C. 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D.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0.“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2014年高考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2014年高考(154)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高考模拟2014-12-02 0027河北衡水中学2014—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9分,每小题3 分)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4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60分。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强调从“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2.《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
”材料体现了A.天人感应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阴阳五行学说D.封建等级思想3.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4.“黄(宗羲)氏之说,从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材料主张用什么方法来评价黄宗羲思想A.现代标准B.辩证分析C.民生史观D.阶级分析法5.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儒家“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顺应自然”的思想6.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60分)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2.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3.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4.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5.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6.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7.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8.《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9.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10.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11.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12.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13.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14.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5.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1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17.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密卷(自主复习六)试题

马到成功2014高考文综密卷6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题签上。
3.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文献通考)载:“宋代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至于官入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这实际上()A.三省六部制在宋朝进行了职能的调整B.更利于统治者加强对官僚队伍的控制C.说明宋朝官制更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说明宋代完全颠覆了唐代官制25.X仲淹曾指出:“天下茶盐,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养万民也。
近古以来,官禁其源,人多犯法。
今又绝山旅之路,官自行贩,困于运置。
其民庶私贩者,徙、流;岁有千万人罹此刑祸’。
X仲淹在此的主X是A.减轻刑罚,实行仁政B.重视商品贸易C.发展茶盐是国家之根本D.发展跨区域的交通线26.英国的贝克莱主X“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与这些观点所属哲学派别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王充B.荀子C.朱熹一D.王夫之27.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
”.这说明A.雅典对外战争频繁B.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某某秩序c.雅典某某是有限的某某D.雅典某某捧斥外邦人和奴隶28.据史料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某某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同时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其中“1902年清政府接管某某”的相关背景是()A.1900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B.《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某某c.义和团运动逐渐深入津京地区D.资产阶级革命派活动频繁29.阅读下表,关于下表的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加速B.民族工业力量整体上很强大C.-战之后民族工业发展较慢D.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对薄弱,30.下表的1958到1961年间,工业国民收入与农业国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重工业B.“三大改造”的实施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炼钢运动 D.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1.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
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Ⅰ卷1、《孙子兵法》说:“非力不动,非不得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这表明作者A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不战而屈人之兵C. 慎战,但不畏战D.避实击虚,攻其不备2、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
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持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贿赂,割损正令”等行为。
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3、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谈到“科举…….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根基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的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是,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作者主要强调了科举制A .发展的稳定性 B.功能的综合性C. 影响的持久性D.地位的神圣性4、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5、“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
这说明的是A .浪漫主义的灵动灵动风格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C. 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6、右图中能正确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排序时A ③②①④B ④①②③C ①④②③D ①③②④7、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中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如此困难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胜利。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Ⅰ卷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 1-3题。
1. 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B.该日昼夜长短C.该地太阳高度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2.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A.12 点 B.3 点或者 15 点 C.15 点 D.0 点或者 12 点3.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衡水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衡水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4.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5.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读“甲国简图”及“甲国、中国、全球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图”,甲国面积11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在该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工业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对该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低②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③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④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速度快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7.该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是①甲国地价低,劳动力廉价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矿产资源丰富④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品需求量日益增大⑤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A. ①②④B. ③④⑤C. ①②③⑤D.①③④图4为两区域图,读图完成8-9题8.M、N两山脉的共同特征是A.均为地形区的分界线B.均为内外流区域分界线C.均西坡降水多于东坡D.均为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9.两区域发展冶金工业共同的区位因素是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源充沛⑤交通便利⑥能源丰富⑦劳动力丰富⑧市场广阔A.①②⑥ B.②⑤⑥C.③④⑤ D.②⑦⑧“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回答10-11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题签上。
3、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A.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25.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多买田置地。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贵族把持政权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26.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
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
材料信息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27.这次列强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规定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以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对发生过反对列强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
这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8.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对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以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资产阶级还有革命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革命的高潮……这种倾向,在客观上,完全是帮助资产阶级,完全不了解‘争取群众’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卷历史24.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5. 《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26.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
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27.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28. 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
”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A.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B.存天理,灭人欲C.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D.越名教而任自然29.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30. 下列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的局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31.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
’’这一形势出现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不断深入B.南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创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32.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
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33. 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吗?’(3)对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C.不很相信存在过的事物D.对事物怀疑、质疑的态度34.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表明他认为: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D.法家才是思想正统35.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40.(25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它们很快进入国家的贡赋体系,并为国库、皇帝和权贵所囤积。
对于绝大多数生产者来说,换取白银的主要目的是缴纳赋税和贡赋,而非资本的增长。
许多人日常生活基本上与市场没有联系,白银之类的贵金属在这里基本上成为一种权力、礼仪象征物,恢复其物质的特性,丧失其货币的功能。
(据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等整理)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日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日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
”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
1910年他又提出,“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他举例说到,“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国帑谋其私益”。
(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材料三(1)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导致“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2分)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为什么输入中国的白银基本丧失了货币功能?(4分)(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经济思想。
(3分)并据此评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任评一项)。
(6分)(3)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4分)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
(6分)41.(12分)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
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
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
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
1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
(1)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
(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9分)(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6分)46.(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
……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
……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
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9分)(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6分)47.(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12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6分)历史答案:24B 25C 26---30BDDCB 31----35DCDBD40.(1)事件:新航路开辟。
(2分)原因:当时中国市场化水平低(许多人与市场没联系),白银难以转化为资本;(2分)白银大多被囤积起来,成为权力、财富和礼仪的象征。
(2分)(2)思想:在经济领域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或义务);政府应办好公益事业;政府应扶助和保护私营经济;政府应处理好经济领域与人民的利益关系(或政府不应与民争利、假公济私)。
(每点1分,共3分,任答3点即可)提高”等);(1分)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等);(1分)个人经商潮流兴起(或就业途径增多;就业观念变化等);(1分)人民追求时尚渐成风气(社会风气更加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