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原理方法

下面针对TOC仪器的测定原理、TOC分析方法及分析的步骤进行介绍。
一、TOC仪器的测定原理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
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
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仪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
TOC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进样口、无机碳反应器、有机碳氧化反应(或是总碳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非分光红外CO2分析器、数据处理部分.二、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按测定TOC值的不同原理又可分为差减法和直接法两种。
1。
差减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
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
经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从而分别测得水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
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
2.直接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将水样酸化后曝气,使各种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驱除后,再注入高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
但由于在曝气过程中会造成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而产生测定误差,因此其测定结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机碳值。
三、水样中TOC的分析步骤1.试剂准备(1)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试剂(2)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3)碳酸氢钠:基准试剂(4)无二氧化碳蒸馏水2.标准贮备液的制备(1) 有机碳标准贮备液:称取干燥后的适量KHC8H4O4,用水稀释,一般贮备液的浓度为400mg/L碳。
toc测定仪原理

toc测定仪原理
TOC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中有机物浓度的分析仪器。
TOC(Total Organic Carbon)是指液体中的总有机碳含量,是
评估水体质量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TOC测定仪的原理是通过将液体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
化碳,并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液体中的有机物浓度。
一般来说,TOC测定仪采用两种常用的测定方法:燃烧氧化
法和湿式氧化法。
燃烧氧化法是最常见的TOC测定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将
液体样品通过特定的装置进行燃烧,使有机物转化为CO2。
然后,将产生的CO2通过气体分析仪器进行测定,以确定有
机碳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并且能够同时测定多个样品。
湿式氧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TOC测定方法。
在该方法中,液
体样品首先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为CO2。
然后,将产生的CO2通过气体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适用于对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样品进行测定,且可以测定多种样品。
无论是燃烧氧化法还是湿式氧化法,TOC测定仪的测定原理
都是将液体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2,并通过气体分析仪器进
行测定。
通过测定CO2的量,可以推算出液体中的有机碳含量,从而获得TOC浓度。
这种测定方法广泛用于环境监测、
水质检测等领域,对于评估环境污染状况和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使用方法

校准
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确保仪器 测量准确。
测试样品
使用标准样品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 测试,以验证仪器性能。
日常维护与校准
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和校准,以确保仪 器性能稳定。
03
TOC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开机与关机
开机
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毕,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关机
完成测量后,关闭仪器电源,断开电 源插座。
TOC分析仪的用途
01
02
03
监测水质
TOC分析仪可以用于监测 各种水质,包括饮用水、 工业废水、地表水等。
评估污染程度
通过测量水样中的TOC含 量,可以评估水质的污染 程度,为环境管理和治理 提供依据。
科学研究
TOC分析仪在环境科学、 水文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 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使用方法
目录
• TOC分析仪简介 • TOC分析仪的安装与调试 • TOC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 TOC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 • TOC分析仪的应用案例
01
TOC分析仪简介
TOC分析仪的定义
01
TOC分析仪即总有机碳分析仪, 是一种用于测量水样中总有机碳 的仪器。
02
污 染程度。
日常维护
清洁仪器表面
使用干燥的软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保持清洁。
检查仪器电缆
确保仪器电缆连接良好,无破损或松动。
保持仪器干燥
避免仪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免影响仪器 性能。
常见故障排除
显示屏无显示
仪器启动异常
检查仪器电源是否正常,电缆是否连 接良好。
检查仪器电源和电缆,确保正常后再 重新启动仪器。
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培训

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培训简介TOC(Total Organic Carbon)测定仪是一种用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碳总量的仪器。
水样中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TOC测定仪的原理是通过氧化有机碳为CO2,再测定CO2来计算出水样中的有机碳总量。
原理TOC测定仪的测定原理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机碳氧化和CO2测定。
有机碳氧化有机碳氧化的过程通常采用高温燃烧法或者UV光氧化法。
在高温燃烧法中,水样中的有机物质经过燃烧产生CO2和H2O,通过吸附和检测CO2来确定有机碳含量。
UV光氧化法则是利用UV光照射使得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CO2。
CO2测定CO2的测定一般使用红外光谱法或者导电性检测法。
通过测定CO2的浓度可以计算出水样中的有机碳含量。
使用培训操作流程1.打开仪器的电源,进行预热。
2.取适量的水样进样。
3.启动仪器进行有机碳氧化和CO2测定。
4.根据仪器的显示结果计算出水样中的有机碳含量。
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安全和保养。
2.确保样品处理的准确性,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3.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领域TOC测定仪在环境水质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碳含量可以评估水质、食品质量等。
结论TOC测定仪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通过本文对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培训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仪器。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toc检定规程

toc检定规程
1. 检测原理
TOC的检测是基于将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原理,再通过非色散红外线(NDIR)或热导(TCD)检测二氧化碳的方法,从而定量有机碳的浓度。
2. 仪器设备
需要使用TOC分析仪,其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反应室、高温燃烧器、冷却器、非色散红外线或热导检测器等。
3. 试剂与材料
3.1 高纯氧气:用于燃烧反应。
3.2 高纯氮气:用于仪器内部的保护气体和清洗。
3.3 无二氧化碳水:用于稀释和制备标准溶液。
4.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清洁的玻璃或塑料容器,避免使用金属或橡胶材料,以防止干扰TOC的测定。
4.2 采集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冰箱或冷柜中,以防止微生物活动影响TOC值。
4.3 在测定前,需要将样品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5. 操作步骤
5.1 将仪器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试。
5.2 将样品进行过滤和处理。
5.3 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先进行校准,然后进行样品测定。
6. 结果计算与表示
测定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为mg/L。
根据仪器测定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7. 精密度与准确度
需要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以保证测定的准确度。
精密度则需要通过多次测定同一标准物质或样品来评估。
8. 质量控制
8.1 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核查,确保仪器性能正常。
8.2 每次测定都需要做空白实验和平行样实验,以评估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原理方法

下面针对TO C仪器的测定原理、TOC分析方法及分析的步骤进行介绍。
一、TOC仪器的测定原理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 C 分析仪)来测定。
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
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仪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 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
TOC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进样口、无机碳反应器、有机碳氧化反应(或是总碳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非分光红外C O2分析器、数据处理部分。
二、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按测定TOC值的不同原理又可分为差减法和直接法两种。
1.差减法测定T OC值的方法原理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
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
经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从而分别测得水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
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
2.直接法测定T OC值的方法原理将水样酸化后曝气,使各种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驱除后,再注入高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
但由于在曝气过程中会造成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而产生测定误差,因此其测定结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机碳值。
三、水样中TOC的分析步骤1.试剂准备(1)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基准试剂(2)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3)碳酸氢钠:基准试剂(4)无二氧化碳蒸馏水2.标准贮备液的制备(1)有机碳标准贮备液:称取干燥后的适量KHC8H4O4,用水稀释,一般贮备液的浓度为400mg/L碳。
总有机碳(TOC)测定实验

实验日期:2015.10.28实验名称:总有机碳(TOC)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了解总有机碳测定仪(TOC-V)的基本构造,学会其使用方法;掌握通过有机碳测定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方法。
二、测定原理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表示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有机物的含碳量(以质量浓度表示),是以碳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直接反映了水体被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TOC的测定是由专门的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来测定的。
在分析仪器中,水样中所有含碳化合物通过载气(O2)带入石英燃烧管中,以Pt为催化剂,经高温(900℃)燃烧后转化成CO2后,仪器内部自带的非分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器就可以测得总碳(TC)含量;再以盐酸为催化剂,低温(150℃)燃烧样品,将无机碳酸盐转化为CO2,测得无机碳(IC)的含量。
它们的差值即为TOC:TOC(mgC/L)=TC-IC。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调节载气压力、流速;打开TOC测定仪(TNM-1型),预热约30min至主机就绪状态。
2.标样配制:TC标样: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标液TC约1000ppm,稀释一系列适当浓度的样品;IC标样:配制NaHCO3+Na2CO3标液IC100ppm,稀释一系列适当浓度的样品。
3.进行标样的测定及数据处理。
4.TOC样品测定:移取5ml 1200mg/L苯酚储备液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测定其TOC值,并记录数据。
5.样品测定结束后,用清水同样测定两次,然后关机。
四、实验数据记录M(苯酚)=94.111g/mol; M(C)=12.0107g/mol测得的平均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太大(理论值是实验值的2倍还要多),以至于可以看作实验失败。
估计原因是:○1苯酚储备液的浓度并非1200mg/L;○2在稀释的时候并未稀释到标准状态,可能是由于移液管是5ml规格但是容量瓶是100ml的规格。
紫外toc在线检测原理

紫外toc在线检测原理
紫外TOC(总有机碳)在线检测原理是一种用于水质分析的先
进技木。
TOC是用来衡量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指标,而紫外TOC在
线检测则是利用紫外光谱技术来实现对水样中有机物质的实时监测。
紫外TOC在线检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紫外光照射,首先,通过紫外光源对待测水样进行照射,紫
外光的波长通常选择在185至254纳米范围内,这个波长范围内的
光能够有效地激发有机物质中的碳-碳键和碳-氧键。
2. 有机物质氧化,被紫外光激发后的有机物质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质中的碳原子会被氧化成CO2,而氧化后的产物中的CO2含量与原水样中的有机物质含量成正比。
3. CO2检测,紫外TOC在线检测系统会对产生的CO2进行检测,通过测量CO2的浓度来计算原水样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这一过程通
常通过红外光谱仪或者其他CO2检测装置来实现。
通过以上步骤,紫外TOC在线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样中有机
物质含量的实时监测,为水质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这种技术在环境保护、水处理、制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监测和控制水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D是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共同产生 的结果,它们不象单一的,有明确定义 的化学过程那样具有严格和明确的特性, 可能会被水中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干扰。
那些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如杀菌剂、 有毒金属或游离氯等,会抑制生化作用, 造成结果偏低。 水中的藻类或硝化微生物也可能造成 虚假的偏高结果。
BOD5的测定原理及步骤
监测BOD前,一般先测定水样的TOC或 COD的值,并根据测定值估计BOD的可能值, 做几种不同的稀释比。 测定时,将已知体积样品置于稀释容器中, 用稀释水或稀释接种水稀释到确定的稀释倍 数,用虹吸法转移至两个培养瓶中。测定一 组瓶的溶解氧浓度。放另一组瓶于培养箱中 暗置培养5天后测定溶解氧浓度,按公式计算 出BOD5,最后从所得测定结果中选取合乎要 求者 。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和国内都采用化 学耗氧量(CODCr)作为评价水体污染 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但CODCr的测定存 在费时和氧化不完全,消耗大量的昂贵 试剂和有毒试剂,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 染等局限性,从而使该指标的应用受到 了一定的限制。
美国试验材料与协会(ASTM)于 1967年把 TOC方法列入 ASTM试验法 D-2579。1969年该法又被美国联邦水质 污染控制委员会列入美国联邦水污染控 制管理局(FWPCA)试验方法。
此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解回流二 小时耗能费时,用Ag2SO4作催化剂,银 盐价高造成监测成本高,用HgSO4掩蔽 氯离子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芳香族化合 物特别是稠环、多环芳烃化合物很难氧 化,所以用CODCr不能完全反应有机物 污染程度。
总有机碳(TOC)是以水样中含碳量 来表征有机物的含量,是将水溶液中的 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 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 量的对应关系,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 定量测定。是对环境水体中有机物含量 的一种估量,也是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 之一。所有含碳物质 ,包括苯、吡啶等芳 香烃类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反映在 TOC指 标值中。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工产品 日益增多,约有50多万种化学物质污染 环境。由干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分析 各种有机成分难度太大,即使采用最现 代化的分析仪器和高水平分析技术也不 可能分析完全。日本、美国、英国和西 欧一些国家始于八十年代末期用TOC作 为有机污染物质的综合监测指标,方法 简便快速,又能自动连续测定而被广泛 采用。
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
TOCபைடு நூலகம்定仪的原理及使用
TOC定义及测定意义 发展历程 仪器原理
TOC 测定仪
仪器参数 应用范围 服务领域 操作规程
TOC的定义及测定意义
总有机碳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
机物含碳的总量。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很
多,目前还不能全部进行分离鉴定。常
以总有机碳(TOC)表示。TOC是一个
由于BOD5操作繁杂,一般只测定 CODCr值。CODC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水中易被强氧化剂 (重铬酸钾、高锰酸 钾 )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结果 折算成氧 (O)的量 (以 mg/L计 ) ,它反 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污染的程度。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 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但由于水中消 耗强氧化剂的物质主要为有机物,因此 COD是表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之 一。
TOC的测定方法
测定TOC的 两种方法
直接测定法 将水样预先酸化,通 入氮气曝气,驱除各 种碳酸盐分解生成的 二氧化碳后再注入仪 器测定。曝气过程中 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 损失会造成误差,故 测定结果为不可吹出 有机物的碳值。
差减法 将同一等量水样分别注入 高温炉(900 ℃ )和低 温炉(150 ℃ ),则水 样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均 转化为二氧化碳,低温炉 的石英管中有机物不能被 分解氧化。将高、低温炉 中测得的总碳(TC)和无机 碳(TC)二者之差即为总有 机碳(TOC)。
而测定TOC是采用燃烧法或光催化法 , 能将水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因此TOC比 CODCr更能直接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 并且测定时间短 (不到10min即可测定一 个样品 )。其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 均比CODCr的高。
2 结果表示法的比较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是采用燃烧法, 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因此常被用来评 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结果用水 体的有机碳的含量来表示,与氧的消耗 无关。 化学需氧量(CODCr)是用消耗的氧来 表示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 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从理论上讲COD是用消耗的氧(O2)表 示耗氧量,TOC是用碳(C)表示耗氧 量,两者的比例为O2/C=32/ 12=2.7,但 计算值会略低于理论值 ( 2.7)。
常规分析 (必须在空白测试之后) 1.System/Mode,选择TIC-NPOC 2.System / Feeding,选择自动进样器 的重复进样次数 3.Text-View / Name,双击Name下的 一栏,输入“样品名称” 4.Conc.range,双击conc.range下的一 栏,选择并输入指定浓度 5.样品测定:做两个run in (20+20ppm TIC/TOC),再做两个 blank,然后进标样,检查测定结果的 稳定性 6.做完样品后,再测试去离子水2次, 清洗管路
注意事项
3 2 1
整个系统必须 用去离子水 (TOC < 0.5 mg/l) 清洗直 至到无TOC
.推荐工作范 围:最大 500mg样品 称重或最大 100mgC的绝 对量
分析刺激性化 学品,酸,碱 性溶液,溶剂 ,爆炸物或能 组成爆炸物的 材料清楚表明 被禁止的
TOC、BOD5和COD的比较
BOD5的测定原理及步骤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条件 下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微生物氧化作 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
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
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通常作为评价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但由
于它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
发展历程
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系统公司是历史
最悠久的有机元素分析仪器的研究和开发者,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973年在水分析领域创建了第一台总有机碳
技术参数
1.通过在900 ℃高温分解及后置的催化剂燃
烧,使碳完全氧化生成的CO2通过大浓度范围
的红外检测器被测定,测量范围自动选择和
转换。 2.采用独特的动态燃烧系统,通过温度控制 的反应器内,能对样品一次分析就获得TC、 TIC、TOC。 3.反应器的设计及小的动态炉制造独特,简
操作规程
工业废水具有废水成分复杂,不同行 业的工业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也完全不同 的特点。但对于同一种工业废水来说, 其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通过对其深 入研究,寻找其CODCr与TOC的相关关 系,建立了相关方程。
3 测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 CODCr的测定不论是传统的加热回流 法还是改进的仪器比色法,其耗时均长, 自动化程度低。TOC则可实现连续自动 在线监测。因此采用TOC表征水体水质 有机污染程度,这对于实现水环境质量 自动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美国主要以TOC指标来监测水体 中的有机物含量。日本七十年代初期也 开始把TOC指标列入日本工业标准(JIS, K0102),目前已发展到利用TOC方法 取代传统的BOD/COD比值法检验有机 物的生物降解度。该方法准确、省工、 省时和试剂消耗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 景和利用价值。
分析仪Rapid C。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公司推出了全
新标准的专利设计的总有机碳分析仪
liquiTOC,
TOC测定仪的原理
测定原理
广泛应用的测定方法是燃烧氧化—非色散 红外吸收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 石英管, 900—950℃温度下,以铂和三氧化 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有机物燃烧裂解 转化为二氧化碳,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 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二、TOC与CODCr的比较
1 测定原理和方法的比较 TOC与CODCr的测定方法不同。测定 CODCr是采用强氧化剂和加热回流的方 法,只能将水中的有机物部分氧化 (氧化 率较低,其氧化率一般为80~90%,对 于多环芳烃等复杂有机物的氧化率更 低。 ) ,并且测定时间较长,即使目前 一些快速测定仪器 (采用比色法测定 )简 化了操作过程,但测定时间仍在 2h以 上;
注意事项: 1.整个系统必须用去离子水(TOC < 0.5 mg/l) 清洗直至到无TOC 2.推荐工作范围:最大500mg样品称重或最 大100mgC的绝对量 3.分析刺激性化学品,酸,碱性溶液,溶剂, 爆炸物或能组成爆炸物的材料清楚表明被禁 止的。
服务领域
1
各种水样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2
环境工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研究
最关键的是TOC方法采用催化高温燃 烧系统,氧化完全,可完全弥补CODCr 法的上述缺点。且由于该法氧化率与理 论值比较接近,比间接地通过COD的氧 消耗来考察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更能反映 样品有机污染的实际程度。
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试剂,反应的产 物是对环境无害的CO2和H2O,因此, 国外常用来评价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 度,但国内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应用较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