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简答
锅炉专业简答题100例

锅炉专业简答题100例1、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时何时投煤,怎样投煤?答:根据燃煤煤种的不同,投煤温度各不相同。
燃用高挥发分煤时,可将投煤温度降低一些,一般在480度左右;燃用贫煤时,一般在550度左右;燃用无烟煤时,一般在600度左右。
床温达到上述条件后,可以开启中间一台给煤机,以10%的给煤量(脉动)给煤90秒后,停90秒观察氧量是否下降,床温是否上升,连续3~5次之后如氧量下降,床温上升,可连续投煤,保证床温稳步上升。
2、在点火过程中一次风应如何调整?答:一般情况下,在点火过程中一次流化风都保持临界状态,其目的是尽量提高床温,减少热量损失.但在投油枪时应特别注意流化风量的变化,当油枪点燃时,点火风道内的空气突然受到加热膨胀,通往风室的一次风阻力增大,一次流化风总量减少,停止油枪运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现象.所以应相应加大或减小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保证一次流化风量不能低于临界量,床料保持良好的流化状态。
3、定期排污的步骤?答:(1)排污应在锅炉高水位时进行(2)开启定期排污总门;(3)开启排污一次门;(4)缓慢开启排污二次门进行预热;(5)开启排污二次门,排污时间不应超过30S;(6)完成后先关闭一次门,后关闭二次门;(7)全部排污完成后关闭排污总门;(8)操作完毕进行汇报记录。
4、定期排污注意事项?答:(1)排污时应单个排污门开启,禁止多个排污门同时开启排污,排污一次门应全开,二次门控制排污门开度不超过1/2圈,时间30秒,排污完毕先关二次门再关一次门;(2)禁止两台及以上锅炉同时排污;(3)排污应在低负荷时进行,但低于1/3额定负荷时禁止排污;(4)发生事故或水位、汽压、汽温异常时应停止排污;(水位高时加强排污)(5)当排污门开启,而听不到水流声,且排污管不烫手,应立即关闭排污门报告司炉;(6)排污完毕后,应对全部排污门进行检查,确已关闭严密,半小时后检查排污门应不烫手否则应缓慢开启后重新再关。
锅炉原理课后简答题

题目:锅炉原理课后简答题课程:锅炉原理一、什么是机械携带,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蒸汽的机械携带,就是饱和蒸汽自汽包蒸发出来时夹带了一部分炉水水滴,这时炉水中的钠盐和硅化合物等杂质,便随水溶液进入蒸汽中。
影响蒸汽机械性携带的原因如下:(1)锅炉负荷的影响随着蒸汽负荷的增大,进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具有更大的动能,将生成更多的水滴,同时汽包蒸汽空间的气流速度也增大,因而蒸汽湿度也增大。
(2)工作压力的影响锅炉工作压力越高,蒸汽越容易带水,这中间有两方面原因:①随着锅炉压力的提高,蒸汽的密度增大,汽、水两者的密度差减小,使蒸汽夹带水滴的能力增强,也使蒸汽中的水滴更难于从蒸汽中分离出来。
②随着锅炉压力的提高,炉水的表面张力降低,锅炉水形成小水滴的能力增强,会使得锅炉汽包的汽空间中小水滴数目增多,蒸汽的带水量也增加。
(3)汽包水位的影响汽包水位发生波动时,有大量蒸汽泡从水空间进入汽空间,当某些蒸汽泡水膜发生破裂时,溅出的一些大小不等的水滴随蒸汽进人汽空间,造成蒸汽带水。
汽包内径过小,炉水液面上的汽空间也就小,蒸汽泡破裂时会有很多小水滴溅到蒸汽引出管附近,由于这里的蒸汽流速较高,会有较多的水滴被蒸汽带走;当汽包直径大时,汽空间高度就会较大,有利于水、汽分离。
但汽包直径不宜过大。
因为当汽空间高度在1~1.2m 以上时,再增加其高度并不能使蒸汽湿分有明显的降低。
(4)锅炉水质(含盐量)的影响当炉水含盐量较大,特别是当炉水中有机物、油、苛性钠等杂质较多时,在汽水分界面上会形成泡沫层。
当泡沫层很高时,蒸汽可能直接将泡沫带走,造成蒸汽含盐量急剧增加,有时称这种现象为“炉水起泡发沫”。
对于机械携带,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汽水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二、什么是溶解性携带,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锅炉的蒸汽溶解性携带指当饱和蒸汽与饱和水接触时,水中溶解的盐有一部分会溶于蒸汽。
随着工作压力的升高,蒸汽的性能更接近于水,溶盐能力也会增强。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或其他工质加热至一定温度或压力的设备。
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的燃烧和热能的传递。
首先,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等)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并生成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随后,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炉膛内的烟管或水管,使烟气或热水与加热面接触。
加热面上通常贴有管道或片状散热器,通过这些散热面传递热能,将其传递给待加热的水或工质。
传热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热能被加热面吸收,使水或工质的温度升高,同时烟气冷却。
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烟管或水管中经过多次往复流动,从而增加了传热面与烟气之间的接触时间,提高了传热效率。
最后,经过传热的水或工质被加热至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后,流出锅炉,供应给需要热能的设备或系统使用。
同时,冷却的烟气排出锅炉,通过烟囱排至大气中。
总之,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使加热面与烟气或热水接触,从而实现热能的传递。
锅炉的设计和操作都会对热能转化效率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锅炉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锅炉是一种热能转换设备,用于将水或其他流体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它是许多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一、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热能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或其他流体。
具体而言,锅炉的工作原理如下:1. 燃料燃烧:锅炉通常使用燃料(如煤、天然气、油等)作为能源。
燃料在锅炉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烟气。
2. 热能传递:燃烧气体和烟气通过锅炉内的烟管或管束,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或其他流体。
在传热过程中,燃烧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而水或其他流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3. 蒸汽或热水产生:当水或其他流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温度升高到沸点,产生蒸汽或热水。
蒸汽可以用于驱动涡轮机发电或提供动力,热水可以用于供暖或其他工业过程。
二、工作特性锅炉的工作特性包括热效率、蒸发量、压力和温度范围等。
1. 热效率: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能量利用效率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热效率越高,表示锅炉能更有效地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蒸发量:蒸发量是锅炉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或热水量。
它取决于锅炉的设计和工作条件。
通常以吨/小时或千瓦(kW)表示。
蒸发量越大,表示锅炉能够提供更多的蒸汽或热水。
3. 压力:锅炉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工艺需求和设备设计。
常见的锅炉工作压力范围为0.7MPa至2.5MPa。
锅炉的工作压力越高,蒸汽的温度和能量也越高。
4. 温度范围:锅炉的工作温度范围也是根据工艺需求和设备设计来确定的。
常见的锅炉工作温度范围为100℃至500℃。
锅炉的工作温度越高,蒸汽或热水的能量也越高。
总结: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水或其他流体,从而产生蒸汽或热水。
锅炉的工作特性包括热效率、蒸发量、压力和温度范围等。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锅炉原理知识点总结

8.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9。锅炉净效率:指扣除了锅炉机组运行时的自用能耗(热耗和电耗)以后的锅炉效率。
10。余热锅炉: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者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
烧。层状燃烧就是将燃料置于固定或者挪移的炉排上,形成均匀的、有一定厚度的燃料层,空气从炉排底部通入,通过燃料层进行燃烧反应,采用层状燃烧的锅炉叫层燃炉。
6.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方式就是燃料颗粒在大于临界风速(由固定床转化为流化床的风速)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流化床上呈流化状态的燃烧方式。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的锅炉称为流化床锅炉.
k>>β时,这时的燃烧区域称为扩散燃烧区域.
二、简答题
1、画出自然循环锅炉结构及辅助系统示意图,标出各部份名称,简述气、水系统运动流程
1-元煤斗;2—给煤机;3-磨煤机;4—汽包;5—高温过热器;6—屏式过
热器;7-下降管;8-炉膛水冷壁;9-燃烧器;10—下联箱;11-低温过热器;12—再热器;13-再热蒸汽出口;14-再热蒸汽入口;15-省煤器;16—给水;17—空气预热器18—排粉风机;19—排渣装置;20-送风机;21—除尘器;22—引风机;23—烟囱
62。直流燃烧器:出口气流为直流射流或者直流射流组的燃烧器。
63.旋流燃烧器:出口气流为旋转射流的燃烧器。
64。动力燃烧区:在燃烧过程中,当燃烧反应的温度不高时,化学反应速度不快,此时氧的供应速度远大于化学反应中氧的消耗速度,亦即扩散能力远大于化学反应能力.这时燃烧工况所处区域称为动力燃烧区域。
65。扩散燃烧区:如果影响燃烧过程进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扩散,也就是说,此时燃烧反应的温度已经很高,化学反应能力远大于扩散能力,即
南工程 锅炉原理 4.简答题---------5页教学提纲

南工程锅炉原理 4.简答题---------5页4.简答题1.什么是低温腐蚀?简要说明电厂中常用来减轻或防止低温腐蚀的措施。
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凝结在低温受热面上,对金属造成强烈腐蚀的现象,称为低温腐蚀,一般发生在低温空气预热器的冷端。
措施:(1)提高低温空气预热器的壁温;①提高进口空气温度,如进行热风再循环、采用暖风器等。
②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画出简单循环回路,说明自然循环锅炉蒸发设备的组成,叙述自然循环的基本原理。
(1)画图:(2)设备组成: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联箱及连接管道等。
(3)基本原理:循环回路中,上升管受热,工质为汽水混合物,下降管不受热,工质为饱和水或未饱和水,因而,上升管中工质密度小于下降管中工质密度,这样,在下联箱的两侧,下降管侧的重位压头大于上升管侧的重位压头,推动工质由下降管向上升管流动,从而形成水循环。
自然循环的推动力是来自于下降管侧的水与上升管侧的汽水混合物质之间的密度差。
3.说明一次风、二次风的概念和作用。
(1)一次风是指携带煤粉进入炉膛的空气,它的作用是输入煤粉并提供煤粉着火所需要的氧气。
(2)二次风是指直接由燃烧器送入炉膛燃烧的热空气,它的作用是提供煤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同时也起到混合搅拌的作用。
4.何谓蒸汽品质,蒸汽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提高蒸汽品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蒸汽品质是指单位质量蒸汽中的杂质含量,主要是指含盐量,单位用μg/kg或mg/kg来表示,它反映蒸汽的清洁程度。
(2)原因:①饱和蒸汽的机械性携带(蒸汽带水)②蒸汽的溶解性携带(蒸汽溶盐)(3)危害:①盐分沉积子啊过热器管壁上,影响传热,使壁温升高,甚至被烧坏。
②沉积在阀门上,使其动作失灵、关闭不严;沉积在汽机通流部分,使叶片变形,流阻增大、汽机出力下降、轴向推力增加、振动加剧。
(4)主要途径:①进行汽水分离,减少蒸汽带水。
②进行蒸汽清洗,是蒸汽中盐分部分地转移到清洗水中。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下。
锅炉的构造包括炉膛、锅筒、烟道、水冷壁、给水系统、燃烧系统、燃料系统、排烟系统等部分。
炉膛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锅筒是容纳水的部分,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水冷壁用于冷却流经的水,给水系统负责供应锅炉所需的水,燃烧系统和燃料系统则负责燃料的燃烧过程,排烟系统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将水加热为蒸汽。
首先,给水系统将水引入锅筒,并且经过水冷壁进行加热,一部分热能被水吸收,水通过循环,形成对流,以增加热交换效果。
然后,燃料系统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烟气经由烟道进行热交换,通过与水接触,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最后,当水温达到饱和温度时,水会蒸发成蒸汽。
蒸汽在锅筒的上部积聚,并通过烟道和管道输送到外部设备或机器,实现能源传递。
整个锅炉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燃料燃烧和水的加热,以及热能的传递、吸收和转化,实现了水到蒸汽的转化过程。
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蒸汽能量,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锅炉原理复试必背简答题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锅炉原理复试必背简答题名词解释:活化能P86:表示燃料的反应能力。
绝大多数参与反应的分子能量处于平均水平,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使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达到开始进行化学反应状态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用E1表示。
标准煤P26:安照规定,收到基发热量为29310kJ/kg的煤为标准煤。
可磨性系数P63:煤被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的难易程度称为煤的可磨性系数。
将质量相等的标准煤和实验煤由相同的初始粒度磨制成细度相同的煤粉时,消耗的能量的比值。
循环倍率P237:上升管中实际产生一公斤蒸汽需要进入多少公斤水,即K=G/D1、什么是煤的工业分析?化学分析?简述其中各成分对煤燃烧的影响(灰分、挥发份、水分、碳)。
P22-23 DP60元素(化学)分析:全面测定煤中所含全部化学成分。
包括:C H O N S A M 工业分析:在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下的煤样,通过分析得出水分、挥发份、固定碳和灰分这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叫做工业分析。
碳:碳是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发热量较大,其中包含挥发份和固定碳,固定碳燃点较高,不易着火和燃尽。
水分:水分增加会使锅炉内温度下降,影响燃料的着火,并增大排烟损失,也会加剧尾部受热面的腐蚀和堵灰。
(水分多,燃料燃烧有效放热量便减少;水分多,增加着火热,推迟着火;水分多,降低炉内温度,使着火困难,燃烧也不易完全,增加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气排出,增加排气量而使排烟热损失增大,降低锅炉热效率;同时为低温受热面的积灰、腐蚀创造了条件;水分增加,提高过热气温;会给煤粉制备增加困难;但水分多,水分蒸发后,会使煤粉颗粒内部的反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着火能力和燃烧速度。
)灰分:灰分的存在不仅使单位燃料量的发热量减少,而且影响燃料的着火和燃尽,也是造成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磨损的主要因素。
(灰分增加,煤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降低发热量,且灰分熔融吸收热量,排渣带走大量热量;灰分多,在煤粒表面形成灰分外壳,妨害煤的燃烧,使煤不易燃尽,增加机械不完全热损失;灰分多,使炉膛温度下降,燃烧不稳定;灰分多,磨损受热面,受热面积灰,增加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效率;灰分多,产生炉内结渣,腐蚀金属;增加煤粉制备的能量消耗;造成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简答1、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特点时什么?中速磨负压和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答:(1)主要特点:磨煤机磨制的煤粉直接全部吹入炉膛;制粉系统出力始终与锅炉的燃煤消耗量相平衡。
(2)区别:中速磨负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中,排粉风机位于磨煤机出口,磨煤机内为负压;而正压系统中,排粉风机位于磨煤机进口或空气预热器的进口,磨煤机内为正压。
(3)优缺点:负压系统的排粉风机磨损严重,效率低,电耗大,制粉系统漏风较大,使锅炉效率降低,优点是不向外漏粉,工作环境较干净;正压系统不存在排粉机的磨损和漏风问题,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高,但要采用适当的密封措施,否则向外冒粉将严重污染环境。
2、轴向可动叶轮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一、二次风是直流还是旋转射流?煤种变化时,如何调节旋转强度以保证顺利地着火和燃烧?(以煤中挥发分较低为例)答:(1)一次风通过舌形挡板形成直流射流或旋转射流;二次风通过轴向可动叶轮形成强旋转射流。
(2)当煤种变化时,应通过拉杆把轴向可动叶轮向前推,通过叶轮的二次风份额增大。
即二次风气流的旋转强度增大,卷吸高温火焰和烟气的能力增大,更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
3、什么是过热器的气温特性?定性分析并画图说明对流式过热器的气温特性。
汽温超温如何调节?答:(1)过热器出口气温随锅炉负荷变化的规律称为过热器的气温特性。
(2)画图略。
随着锅炉负荷增加,燃料消耗量增大,烟气流量和烟温都上升,对流换热系数、传热温差增大,使对流换热量的增加超过蒸汽温度的增加,蒸汽焓增增大。
所以,随锅炉负荷的增加,对流过热器出口汽温升高。
(3)喷水减温;分隔烟道挡板;降低火焰中心高度4、定性画出并分析辐射式过热器的汽温特性。
汽温超温如何调节?答:(1)画图略。
锅炉负荷增大时,蒸汽流量增大超过炉内平均温度的增加量,此时辐射传热量的增加少于蒸汽流量的增加,故工质焓升降低。
所以随锅炉负荷增大,出口汽温下降。
(2)分隔烟道挡板;降低火焰中心高度5、什么是直流锅炉的水动力不稳定性?消除和减轻的措施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答:(1)在热负荷q一定的条件下,并列工作的强制流蒸发受热面管束中,有可能出现对应着一个压降0P下却有几个不相同的流量G的现象,称为直流锅炉的水动力不稳定性。
(2)措施:适当提高工作压力P;适当减小进口欠水焓;适当提高工质的质量流速;适当增加热水段阻力,如加装进口即节流圈;加装呼吸联箱等;(2)根本原因:并列工作的强制流动受热蒸发管圈中工质的密度变化不均匀所致。
6、良好燃烧的四个条件是什么?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答:(1)四个条件:要有足够高的炉内温度水平;要供给充足而适量的空气;燃料与空气之间有良好混合;燃料在炉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2)影响因素:燃料性质,煤粉细度;一次风温;一次风量和一次风速;炉内温度水平;锅炉负荷;燃烧器的结构及布置。
(3)着火准备阶段、燃烧阶段、燃尽阶段。
7、均等配风的直流煤粉燃烧器有何特点?适用什么煤种?答:(1)特点:一、二次风口距离很近,二次风混入一次风及时,供养及时,有利于高挥发煤种的后期燃烧;(2)适用与高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和褐煤。
8、画出简单自然循环回路示意图,标明主要设备名称,并说明再热循环的工作原理。
运动压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说明自然循环锅炉蒸发设备的组成,并叙述汽包的作用。
答:(1)画图略。
(2)工作原理:下降管不受热,上升管受热,下降管内水平均密度大于上升管内水平均密度,这个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重位压差,形成推动力。
在推动力作用下,汽包内的水经下降管、下联箱进入上升管,并在上升管内受热部分汽化成汽水混合物,再经上联箱、汽水导管回到汽包,从而完成了一个自然循环。
(3)Syd=(Pxj—Pss)*g*h (4)蒸发设备组成:汽包、水冷壁、下降管、控制循环泵;(5)汽包的作用--汽包是水的加热、汽化(蒸发)及蒸汽过热过程的分界点,同时又是水的加热、汽化及蒸汽过热设备的中间联接设备;汽包内部装设汽水分离装置、蒸汽清洗装置、加药管、下部装有排污管等,可以提高蒸汽品质;汽包能够储存一定量的工质和热量,当锅炉负荷变化时可以缓和蒸汽参数的变化;汽包上部装有安全门、水位计、压力表、温度测量仪等,可以起到锅炉运行监视和保护作用。
9画图并说明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锅炉的作用。
答:画图略。
说明: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锅炉的作用: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
10、中速磨煤机的主要部件是什么?中速磨煤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列举高、中、低速磨煤机的代表机型并说明分别适用于何种制粉系统。
答:(1)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研磨部件、干燥分离空间、煤粉分离和分配装置。
(2)优点: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小,占地面积小,初投资少;运行时耗电量小;噪声小;缺点:结构和制造较复杂,维修费用较大,不适宜磨制较硬的煤。
(3)高速: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速:平盘磨-带一次冷风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低速:筒式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11、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说明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特点、负压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主要区别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1)中储式主要特点:部件多,管路长,初投资大;磨损较小;供粉的可靠性高,但安全可靠性差;调节方便灵活。
(2)直吹式主要特点:磨煤机磨制的煤粉直接全部吹入炉膛;制粉系统出力始终与锅炉的燃煤消耗量相平衡。
区别:负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中,排粉风机位于磨煤机出口,磨煤机内为负压;而正压系统中,排粉风机位于磨煤机进口或空气预热器的进口,磨煤机内为正压。
优缺点:负压系统的排粉风机磨损严重,效率低,电耗大,制粉系统漏风较大,使锅炉效率降低,优点是不向外漏粉,工作环境较干净;正压系统不存在排粉机的磨损和漏风问题,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高,但要采用适当的密封措施,否则向外冒粉将严重污染环境。
12、为什么现代大型锅炉多采用带冷一次风机的配中速磨的正压直吹制粉系统?简要说明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及其适用的制粉系统?答:(1)陪中速磨,金属耗量小,占地面积小,初投资小;带冷一次风机,既没有煤粉的磨损问题,有没有高温高压工作环境问题,工作可靠性高。
但需要设置密封风机,防止煤粉泄露。
(2)结构:外壳、转子、受热元件、密封装置;适用于冷一次风机的正压制粉系统。
13、不同温度下,由于化学反应条件与气体扩散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不同,燃烧工况可划分为哪几个不同的燃烧区域?不同区域内强化燃烧的措施是什么?答:动力燃烧区:措施-提高温度T;扩散燃烧区:措施-减小碳粒直径d,加大碳粒与气流之间的速度w,即加强氧的扩散;过渡燃烧区:措施-既要加强氧的扩散又要保持足够高的温度。
14、说明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主要因素及强化煤粉气流着火的具体措施。
答:主要因素:燃料性质、一次风温、一次风量、一次风速、炉内温度水平、燃烧器的结构及布置方式。
措施:提高Vdaf,降低Mar,降低Aar,降低R”90;提高一次风温;降低一次风量;降低一次风速;敷设“卫燃带”;采用前墙布置或者前后墙布置的旋流燃烧。
15、何谓煤粉炉的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各自的作用?答:一次风:输送煤粉进入炉膛的那股风;作用-输送煤粉进入炉膛;提供燃煤当中的挥发分燃烧所需要的氧量;二次风:单独送入炉膛助燃的那股热空气;作用-提供燃煤中的固定碳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加强炉内扰动,强化燃料的燃烧、燃尽;三次风:在采用热风送粉的中储式制粉系统中,将乏汽通过排粉风机单独送入炉膛的那种乏汽;作用:避免燃料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加强炉内扰动,强化燃料的燃烧、燃尽。
(w1<w2<w3)16、从有利于煤粉气流着火的角度看,单个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哪个好?为什么国内大、中型锅炉多采用直流煤粉燃烧器?答:(1)旋流燃烧器工作时形成内形成较大的回流区,相比直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卷洗能力更大,更有利于煤粉的着火;(2)一次风喷口集中布置,有利于煤粉迅速稳定地着火;一二次风喷口间距大,混合较迟,对无烟煤和劣质烟煤的燃烧有利;二次风分级布置,既有利于煤粉气流的前期着火,又有利于煤粉后期的燃烧;所以,国内大、中型锅炉多采用直流煤粉燃烧器。
17、何谓均等配风的直流燃烧器、侧二次风布置的直流燃烧器、分级配风的直流燃烧器?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煤种?答:均等配风直流燃烧器:一二次风口相间平均布置;特点-一二次风口距离较近,二次风混入较及时,对煤粉气流的着火不利;但供养及时,对高挥发分煤种的后期燃烧有利。
适用于烟煤、褐煤。
侧二次风直流燃烧器:一、二次风口水平并排布置;特点-一次风口在向火侧,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二次风口在背火侧,将一次风气流与水冷壁之间隔开,可以防止煤粉贴壁冲刷形成结渣。
适用于既难于着火又易结渣的贫煤和劣质烟煤。
分级配风直流燃烧器:一次风口相对集中布置,二次风口分级布置;一二次风口距离较远,二次风混入一次风较迟,有利于低挥发分煤种的着火,适用于无烟煤。
18、何谓过热器(或再热器)的热偏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减小?答:(1)并列工作的过(再)热器管束中,个别管(偏差管)的工质焓升偏离管束中工质平均焓升的现象称为过(再)热器的热偏差。
(2)主要影响因素:热力不均、工质流量不均;(3)减小:受热面分级,级间混合和交叉换位;采用流量分配均匀的联箱引入、引出方式;屛式过(再)热器最外圈的管子采用截短的方法等;19、简要说明烟气流速对尾部受热面传热、积灰和飞灰磨损方面的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烟气流速的选择在设计和运行中应考虑哪些因素?简单说明理由;省煤器管外烟气流速如何选择?理由。
)答:锅炉尾部受热面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积灰--烟气流速降低,积灰增大;飞灰磨损--烟气流速增大,飞灰磨损加倍增大;省煤器管外烟气流速的选择:由于烟气流速增大,不易积灰,传热增强,但是飞灰磨损增大。
因此,省煤器管外烟气流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对积灰、传热、飞灰磨损的影响。
一般Wy=6-13m/s。
燃用灰分含量较高的燃煤时,Wy应选用较低的数值。
20、简要说明管束布置型式(顺列布置和错列布置)对尾部受热面传热、积灰和飞灰磨损等方面的影响。
答:错列布置:管束对流体的扰动大,传热效果好,不易积灰,但飞灰磨损大;顺列布置:管束对流体的扰动小,传热效果差,易积灰,但飞灰磨损小。
21、何谓低温腐蚀?主要影响因素?如何减轻低温腐蚀?答:(1)当受热面金属管壁温度低于烟气露点(烟气中硫酸蒸汽开始凝结的温度)时,硫酸蒸汽凝结成稀硫酸并附着在金属管壁上,对金属管壁造成强烈腐蚀的现象,称为低温腐蚀。
(2)影响因素:烟气中含有SO3;管壁温度;减轻措施:(3)减少烟气中SO3的含量(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向炉内投放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适当提高管壁温度(采用热风再循环、加装暖风器、采用螺旋槽管、立式改卧式、管式改回转式等)、其他措施(采用耐腐蚀材料、将空气预热器冷段设计成独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