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分析仪器操作规程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一、设备和仪器的准备•检查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保证仪器和设备已经按照正确程序安装并连接好。
•检查所需的试剂和化学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实验衣、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为避免化学品或其他危险品对皮肤造成损害和伤害,操作人员应当注意避免任何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个人保护用品的状况,确保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
三、实验区域和安全设施•在工作区域内,应确保环境没有明火,没有可燃物品,同时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和灭火设备。
•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状态,避免使用过量的试剂而致身体不适。
•在实验室、化学仓库和其他有危险品存在的地方,应该配备应急装备和消防设施。
•避免在未进行合适的安全壳和通风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的使用。
四、实验方法•操作人员应了解试验所需的理论知识,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试验或实验室测量前,应事先选好数据处理软件并根据使用方法设置、调整好相应参数。
•在进行重要的岩矿样品鉴定时,一定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核对数据的准确性。
•在使用测试仪器或设备时,要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按照规定操作,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和维护。
五、暴露和事故的处理•在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泄漏时,应立即将危险源切断,关闭设备,撤离受影响区域,并通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在现场遇到意外情况或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团队和专业人员进行联系并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有暴露或事故发生,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进行相关处置措施。
同时,将有关问题写成详细的实验记录并保存好。
六、安全守则•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或其他有化学品、有危险品存在的场所时,应注意标明的警示和危险标志。
•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有关安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教育和讲座,并认真遵守相关规定。
岩相分析试验操作方法和试验规程

岩相分析试验作业文件1. 试样制备:1.1 试样截取的方向,垂直于径向,长度不超过8mm。
1.2 试样可用手锯或切割机床等切取(可用锤头轻击待测熟料块,选取待测面较平坦的一块即可)2. 试样的研磨2.1 准备好的试样,先在粗砂轮上磨平,候磨痕均匀一致后,即移至细砂轮上续磨。
2.2 经砂轮磨好、洗净、吹干后的试样,随即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砂纸上磨制,可采用在预磨机上进行磨制,从粗砂纸到细砂纸、再换一次砂纸,试样须转90°角与旧磨痕成垂直方向。
2.3 经预磨后的试样,先在抛光机上进粗抛光(抛光织物为锦丝绒,抛光液为氧化铬乙醇溶液)•抛光到试样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镜面时为止。
3. 试样的浸蚀抛光后,将抛光面应仔细擦净,光片浸蚀时,要将光片面全部浸在试剂内,并不断晃动,使矿物表面均匀地与浸蚀剂接触。
浸蚀后立即把光片取出,在滤纸上吸干表面所附的试剂,用电吹风冷热风交替吹干光片,然后放到显微镜底下观察,按照浸蚀剂的特征,检查浸蚀是否过度。
3.1抛光面应仔细擦净,光片浸蚀时,要将光片面全部浸在盛于玻璃皿试剂内,并不断晃动,使矿物表面均匀地与浸蚀剂接触,但抛光面不得与皿底接触。
3.2 浸蚀剂一般采用1%的NH4Cl水溶液。
3.3 浸蚀时间视金属的性质、检验目的及显微检验的放大倍数而定,以能在显微镜下清晰显出金属组织为宜。
3.4 试样浸蚀完毕后,须迅速用水洗净,表面再用酒精洗净,然后用吹风机吹干。
4. 金相显微组织检验。
4.1 金相显微镜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进行。
4.2 金相检验包括浸蚀前的检验和浸蚀后的检验,浸蚀前主要检验硅酸盐矿物的空洞形态结构大小和金属矿物存在形态、浸蚀后的检验为硅酸盐矿物的显微结构,主要为AB矿物和中间矿物的显微结构。
按有关金相标准进行检验。
5. 使用金相显微镜注意事项:5.1 取用镜头时,应避免手指接触透镜的表面,镜头平时应放在干燥器中妥善有效。
5.2 物镜与试样表面接近时,调节时勿使物镜头与试样接触。
土工及岩石试验仪器、基本步骤

铜汤路土工试验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2.烘箱3.液塑限联合测定仪4.乙种比重计5.标准筛6.固结仪7.应变控制式直剪仪8.环刀,铝盒等9.比重瓶,恒温水槽铜汤路土工试验基本步骤: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1.含水量试验:1).取有代表性试样15~30克,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克,放入称量盒内,盖好盒盖,称量。
2).揭开盒盖将试样放入烘箱内105~1100C烘8小时以上,对有机质含量超过百分之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恒温烘干。
3).将烘干后的试样放入干燥器冷却一小时,盖好盒盖,称量。
4).结果整理。
2.密度试验:1)取原状土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2).用修土刀及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
削去两端余土,使于环刀口面齐平。
3).擦尽环刀外壁,称量。
4).结果整理。
3.颗粒分析试验: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式样2).对于无凝聚性的土将试样分批过2mm的筛,将大于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大于2mm的各级粗筛,将留筛土分别称量。
将小于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小于2mm的各级细筛,将留筛土分别称量。
3).对于含粘土粒的砂砾土,A.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将粘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
B.将试样放入清水中分散。
C.混合液洗2mm筛,筛上部分进行粗筛分析,D.筛下部分用0.074mm洗筛,D.0.074mm 筛下部分如果超过10%有必要时进行比重计法分析。
3).结果整理。
4.界限含水量试验:1).土样中含有大于0.5mm的杂物时,风干过0.5mm筛,取0.5mm以下代表性土样200g左右,分开放三个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含水量分别控制在A点(液限)、B点(液、塑限中间)、C点(略大于塑限),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1.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操作简介岩石和矿物是地球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结构、性质和成分的研究对于地质研究、矿物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是确定岩石和矿物性质和成分的一种方法。
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操作包括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测试。
操作涉及到的设备和试剂使用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2.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过程中存在风险,例如试剂刺激,中毒和化学爆炸等。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安全操作。
2.1 实验装置和实验场所的安全规范1.实验装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针对特定实验的要求,使用手动和电动的实验装置必须检查和测试,防范安全隐患。
3.实验室中必须设立应急眼洗器、全身喷淋装置和化学解毒抢救药品等急救设备。
4.实验场所必须有相应的通风、净化设施和防火措施,保证实验场所通风散热和避免燃爆物和化学蒸气积聚。
2.2 操作人员的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实验室紧急情况应对的流程和措施。
2.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3.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阅读和了解实验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了解试剂的使用和应急情况。
4.操作人员必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任何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2.3 试剂和设备的安全规范1.试剂必须使用和贮存在规定的化学试剂柜中,避免化学品的混合和泄漏。
2.操作前必须检查试剂包装的完整性和批号是否正确。
3.操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试剂混合、固化和水解等前处理操作。
4.操作前必须逐一检查使用的实验设备是否功能正常、试剂是否过期,以及使用的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等。
3. 结论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实验涉及到许多化学试剂和高性能仪器,因此在实验操作中要时刻注重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配合度,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
岩石直剪仪的使用说明和维护

岩石直剪仪的使用说明和维护岩石直剪仪是岩石力学试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用于测量岩石的剪切强度参数,并能提供高精度的测试数据。
本文将介绍该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事项。
使用方法1.操作前检查:确保仪器内部没有杂物,密闭良好,电缆连接无问题。
2.样品选择:选取符合测试要求的样品,通常选用表面平整、尽可能无裂缝、无包括体等缺陷的岩样进行测试。
3.样品准备:将样品锯成规定尺寸并切割成面、底两平面水平度≤0.02mm,以保证测试精度。
4.安装样品:选择合适的夹具,在放置鞋后,将样品放置于中央位置,并用夹具夹紧样品两侧,使之保持平衡。
5.仪器设置:打开电源,先进行零点校准,按照仪器说明操作设置测试参数,点击开始测试按钮,进行测试控制。
6.记录数据: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荷载值、位移值等。
测试完成后,保存测试数据。
维护事项1.使用后清理:测试结束后,应用除尘器将仪器内部的粉尘清理干净。
注意,使用气泵时应防止气体与仪器内部的粉尘结合,造成堵塞或腐蚀等问题。
2.防止湿度:仪器应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或存放,以防止仪器受潮。
3.预热检查:使用前应进行预热检查,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各按钮、轴承、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检修或更换。
4.定期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包括清洗、润滑及更换易损件等。
根据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维护。
总结岩石直剪仪是一种常用的岩石试验仪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岩石力学试验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岩石直剪仪的日常维护及正确使用对测试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日常维护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岩石直剪仪的作用,为研究岩石力学性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岩石力学试验仪器操作说明书

岩石力学试验仪器操作说明书一、引言感谢您选择使用本岩石力学试验仪器操作说明书。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该试验仪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之前,请确保已经熟悉仪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二、仪器介绍岩石力学试验仪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控制台:包含仪器的主要操作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幕。
2. 载荷感应系统:用于测量施加在岩石样本上的载荷大小。
3. 变形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岩石样本的变形情况。
4. 控温系统:用于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
5. 数据采集和记录系统:用于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三、操作步骤在进行岩石力学试验之前,请按照以下步骤正确操作仪器:1. 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的供电情况,确保连接稳定。
b. 检查仪器的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c. 清洁试验槽,并确保其干燥。
2. 设置试验参数:a. 打开仪器的控制台,并通过菜单选择要执行的试验模式。
b. 针对所选择的试验模式,设置相应的载荷范围、变形测量参数和控温参数。
c. 点击确认按钮,确认设置。
3. 安装岩石样本:a. 选择合适的岩石样本,并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符合实验要求。
b. 调整试验槽,确保岩石样本能够被正确放置并固定在槽中。
c. 用夹具固定岩石样本,并确保其与传感器的接触良好。
4. 启动试验:a. 点击启动按钮,仪器将开始施加载荷和记录变形。
b. 通过仪器的显示屏幕监控试验过程,并确保试验参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c. 在试验结束后,点击停止按钮,停止载荷施加和数据记录。
5. 数据分析:a. 将仪器连接至计算机,并通过数据采集和记录系统导出试验数据。
b. 利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试验结果。
四、注意事项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在操作仪器之前,必须具备相关的岩石力学试验知识,熟悉仪器的使用手册。
2. 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设置参数,确保所选择的载荷范围、变形测量参数和控温参数合理有效。
3. 在安装岩石样本时,确保样本与传感器接触良好,避免外部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岩相分析仪器操作规程

岩相分析仪器操作规程一、金相试样预磨机操作方法1、取下盖、罩和套圈,观察砂纸是否完好平整,有无破损,如有应当及时更换;做好清洁工作。
2、接通金相试样预磨机的电源。
3、打开水阀让水不停地流入磨盘,但水量不宜过大,只需连续不断的流入即可。
4、按下金相试样预磨机的开关,检查磨盘的旋转方向,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若方向不符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5、接通开关磨盘旋转后,用手将煤砖块放在P800砂纸上适当用力按压,待煤砖表面平整无突起、无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煤粒时即可,然后依次换成P1500、P3000的砂纸细磨(方法与在P800砂纸上相同)。
磨好的煤砖表面应光滑反光,此时预磨完成。
6、预磨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水阀、仪器开关以及预磨机电源,减少设备损耗。
注意事项:1)在磨光过程中,水应不断流入。
2)磨光时砂纸粒度越小,使用的力道越轻。
不要使用过钝的砂纸,否则将影响式样的质量;不要使用已破损砂纸,以免影响磨光时的安全。
3)及时清除排污通道中的沉淀物以利排水通畅,不使用时应及时盖好塑料盖。
二、金相试样抛光机操作方法1、经预磨后的试样,先在抛光机上进行粗抛光(抛光织物为锦丝绒,抛光液为氧化铬乙醇溶液)?2、抛光时应先用水将磨好的煤砖在抛光布上细磨一会,对煤砖表面进行一下清理。
然后关闭水阀,开始抛光。
3、在抛光时应一边滴抛光液一边转动煤砖,使煤砖表面在抛光布上能更均匀的进行抛光。
抛光到试样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镜面时为止。
此时在开启水阀,将煤转表面残留的抛光液清洗掉。
抛光完成后煤砖表面的水迹应及时用吹风机吹干,完成后放入干燥器保存。
4、抛光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水阀、仪器开关以及抛光机电源,减少设备损耗。
注意事项:1)抛光后的煤砖表面不可触摸,防止产生划痕,影响测定。
2)及时清除排污通道中的沉淀物以利排水通畅,不使用时应及时盖好塑料盖。
三、显微光度计的操作方法1、室温应维持在18~28℃之间。
2、依次打开电脑电源、灯和仪器电源及其他电器部件开关,并将电源箱上的灯光亮度按钮旋转到中间的位置上。
岩心渗透率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岩心渗透率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岩心渗透率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岩石渗透率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领域。
在使用岩心渗透率测定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保养,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岩心渗透率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安全操作1. 入门操作前检查在开始使用岩心渗透率测定仪之前,需要进行入门操作前的检查,主要包括:•确认仪器在待机状态下;•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接通;•检查设备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紫外灯、背景灯等是否正常。
2. 试验前操作在进行试验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和必要的操作:•确认试验前所需材料、装置和试验环境;•关闭紫外灯,确保温度稳定,并校准温度传感器;•清理岩心(用三氯乙烯和乙酸溶液洗涤),并把岩心放置于试验仪器内;•调整压力传感器,确保仪器超声流速计断面积的橡胶垫与岩心壁面完全贴合;•调整控制器温度参数,确认各个参数设置是否合适。
3. 试验中操作在试验中需要注意以下操作:•在试验过程中,不要向岩心中注入液体或冲压渗透液;•在试验过程中,严禁打开岩心渗透率测定仪的任何面板或进入仪器内部;•操作人员应每隔30分钟停止测量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4. 试验完成后操作试验完成后,需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仪器的电源;•清洗岩心渗透率测定仪滤芯,清洗渗透缸及管道并保持设备的干燥;•把岩心取出并清洗干净;•将仪器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保养规程岩心渗透率测定仪的保养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保养规程:1. 每日保养每天使用完岩心渗透率测定仪后,需要进行一些保养工作,包括:•清洗测温探头和压力传感器;•检查温度控制器和显示器;•检查上水源和下水槽水位;•清洗滤芯和渗透缸,并保持干燥。
2. 周期性保养定期进行岩心渗透率测定仪的保养,可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转。
•每次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干燥。
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仪器内部的清洗和过滤芯的更换;•定期校准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定期检查仪器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渗透缸、管道是否磨损或有泄漏;•定期更换紫外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相试样预磨机操作方法
1、取下盖、罩和套圈,观察砂纸是否完好平整,有无破损,如有应当及时更换;做好清洁工作。
2、接通金相试样预磨机的电源。
3、打开水阀让水不停地流入磨盘,但水量不宜过大,只需连续不断的流入即可。
4、按下金相试样预磨机的开关,检查磨盘的旋转方向,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若方向不符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5、接通开关磨盘旋转后,用手将煤砖块放在P800砂纸上适当用力按压,待煤砖表面平整无突起、无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煤粒时即可,然后依次换成P1500、P3000的砂纸细磨(方法与在P800砂纸上相同)。
磨好的煤砖表面应光滑反光,此时预磨完成。
6、预磨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水阀、仪器开关以及预磨机电源,减少设备损耗。
注意事项:1)在磨光过程中,水应不断流入。
2)磨光时砂纸粒度越小,使用的力道越轻。
不要使用过钝的砂纸,否则将影响式样的质量;不要使用已破损砂纸,以免影响磨光时的安全。
3)及时清除排污通道中的沉淀物以利排水通畅,不使用时应及时盖好塑料盖。
二、金相试样抛光机操作方法
1、经预磨后的试样,先在抛光机上进行粗抛光 (抛光织物为锦丝绒,抛光液为氧化铬乙醇溶液)?
2、抛光时应先用水将磨好的煤砖在抛光布上细磨一会,对煤砖表面进行一下清理。
然后关闭水阀,开始抛光。
3、在抛光时应一边滴抛光液一边转动煤砖,使煤砖表面在抛光布上能更均匀的进行抛光。
抛光到试样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镜面时为止。
此时在开启水阀,将煤转表面残留的抛光液清洗掉。
抛光完成后煤砖表面的水迹应及时用吹风机吹干,完成后放入干燥器保存。
4、抛光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水阀、仪器开关以及抛光机电源,减少设备损耗。
注意事项:1)抛光后的煤砖表面不可触摸,防止产生划痕,影响测定。
2)及时清除排污通道中的沉淀物以利排水通畅,不使用时应及时盖好塑料盖。
三、显微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1、室温应维持在18~28℃之间。
2、依次打开电脑电源、灯和仪器电源及其他电器部件开关,并将电源箱上的灯光亮度按钮旋转到中间的位置上。
经过一定时间(宜超过30min)使仪器在测量前达到稳定。
3、在仪器打开时同时打开HD系统以及系统内的监视器,待仪器稳定后,将标准物质滴油放置于载物台上,调整焦距,使目镜中出现清晰的六边形光圈。
然后打开系统中的测定准备,将使用零点调节前的√去掉,让显微镜处于无光状态,再将√打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确定,然后点击零点调节,同时将显微镜调回有光状态,使显示的数值与其标准值相符,待其稳定6分钟左右,点击确认状态。
4、自动测定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在仪器校准后,将制备好的样品放于载物台上,滴上油浸液并对焦。
在系统上选择参数设定内的自动测定,按需求确定测定样品面积、测定点数X点行间距选择、每扫描一次调焦次数、钆镓石榴石对应采集电压值、自动扫描区域设定,完成选择后点击确定;然后点击测定项目与方式:自动测定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
使系统内的工作曲线对应的温度与房间内一致,选择调入工作曲线,开始测定。
然后按系统要求将物镜依次移至样品中心→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左上角,每次移动后应在系统上调节焦距,使目镜内的图像清晰。
然后开始测定。
5、半自动测定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选择参数设定内的半自动测定,按需求确定测定样品面积、测定点数X点行间距选择;完成选择后确定;然后点击测定项目与方式:半自动测
定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
使系统内的工作曲线对应的温度与房间内一致,选择调入工作曲线,开始测定。
然后按系统要求将物镜依次移至样品中心→左上角,每次移动后应调节焦距,使目镜内的图像清晰。
然后开始测定,测定时左侧目镜内的十字光标中心点2格范围内压住的如果是同一物质则判断其实不是镜质组,如果压住的不是同一种物质则直接跳过。
6、半自动测定显微煤岩组分:方法与半自动测定煤镜质组随机反射率一样,区别是测定煤岩组分时左侧目镜内十字光标的中心点压住的是什么物质就选择什么物质,不需要观看中心点周围的物质。
7、焦炭的气孔率测定及半自动测定焦炭的光学组织:测定焦炭时应将显微镜上的滤光镜插入并移到第二格的位置;半自动测定焦炭的光学组织在系统上的操作与煤的基本一致,在测定项目与方式中选择半自动测定焦炭的光学组织,开始测定。
焦炭的气孔率测定应将物镜换成20倍的干物镜,样品上不用滴油,在测定项目与方式中选择自动测定焦炭的气孔率,按要求调整气孔电压上、下限值以及气孔壁电压的上、下限值,开始测定。
8、测定完成后应将结果存盘,并在数据库中选中样品的分布图进行修改,修改后应当保存,打印。
9、测定完毕后,关闭仪器电源,注意应先将电源箱上的灯光亮度按钮旋转至最低后,再关闭电源。
检验报告打印出来后,关闭HD系统以及电脑。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标准样的准确性(2)保留原始数据和原始记录(3)显微镜为精密仪器,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乱动(4)实验报告要求打印,信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