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概述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和。

它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人格的定义、心理学中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格的定义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模式。

它由一系列的特质和行为方式组成,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和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人格研究方法为了研究人格,心理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人格研究方法:自我报告自我报告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要求个体通过填写问卷或回答问题来描述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认知,但也受到了记忆偏差和社交期望的影响。

观察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行为的方法。

通过观察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研究者可以推断个体的人格特征和模式。

然而,观察方法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偏见和环境因素的干扰。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一种客观测量个体人格特征和模式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项目性测验。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但也受到测试环境和测试者的影响。

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一系列稳定的个体特质所组成。

这些特质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常见的特质包括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等。

特质理论通过测量特质来预测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的冲突和潜意识过程所塑造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模型将人格分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并强调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动力和成长的潜力,通过追求个人目标和寻找生活的意义来实现自我。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人格是通过行为的学习和塑造来形成的,个体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响应。

结论人格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体现出来的特异性和一致性。

它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涉及了个体内在的心理机制和外在表现的相互作用。

在心理学中,人格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影响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在接受相同环境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然而,环境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理论和模型用于解释和描述人格的多样性。

其中,最著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认为人格是由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意识包括个体能够主动意识到的想法和感觉,潜意识则是个体不易察觉的深层心理,超我则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

除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人格理论,如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这些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我们对人格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人格的方法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个案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

个案研究通常通过对个体的深入观察和采访,了解其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

实验研究则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寻找人格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问卷调查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让受试者回答有关人格特征的问题,来衡量和描述其人格特征。

人格的测量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该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维度。

通过测量个体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人格描绘。

人格研究在应用中有许多实际价值,它可以用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格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招聘、团队建设和职业规划等方面。

总结起来,心理学人格研究是一门涉及个体内心和行为的复杂学科。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而多种理论和测量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理解和描述人格的工具。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人品心理学代表爱和创建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势,它是一名词解说:种损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1.人品:是个体在遗传素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质的基础上,经过与后天环向外面,就会产生仇恨、攻境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相对击、入侵和施虐狂等行为。

稳固的和独到的心理行为模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式。

自己,包含生计所需的基本1.范型:是指一准期间在欲念、激动和生命力。

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半科2.阻滞:心理阻碍能够致使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任何阶段的发展停留和延和方法。

缓,这类现象称之为阻滞。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2、人品的特色:整体性、稳侧重从个体化和特别性方面定性、独到性、社会性。

研究人品,以独到的个体为2.倒退:因为初期阶段发展研究对象,经过晤谈、察看、阻滞是某些初期的特色保存作品剖析等方法,宽泛地收在此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集剖析资料,以便对人品进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行全面确立和正确地定性描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述,从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过程称为倒退。

人品的方法。

2.压迫:自我防范惹起忧虑1.有关研究(高尔顿创):是的思想看法进入意识领域的指运用丈量和统计方法,在一种方法同样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2.否定:否定令人逃离现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实,是悲观的对待问题。

难量关系,由此确立这些被试以相信亲人的去世之间,在某种人品特色上的2.投射:不认可自己身上差别,以及人品特色之间、有某种不良质量和思想感人品特色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情,而把这些投射给他人。

有关状况。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表层,它包含了全部被忘记件,系统地操控某个或多个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迫变量,以其致使另一个变量的经验。

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累积法。

的人类先人的经验,是人类1.人品心理学:就是一门一定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研究人品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应的天生遗传偏向。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人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构造,决定了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情感和行为。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些常用的人格学术术语需要解释,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进行解释。

1. 内外向(Introversion vs Extroversion): 内外向是属于人格心理学中最为著名的概念之一。

内向的人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喜欢独处,倾向于深思熟虑。

外向的人则喜欢与他人交往,充满活力,倾向于行动。

人们的内外向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交流方式、社交行为以及对刺激的反应。

2. 神经质(Neuroticism): 神经质指一个人情绪稳定性的程度。

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事事紧张,易焦虑、易激动、情绪波动大等,而神经质低的人相对情绪更加稳定。

3. 协作性(Agreeableness): 协作性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是否具有合作、包容、友好、温和的心态。

协作性高的人更愿意帮助他人,乐于合作,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而协作性低的人更倾向于竞争,更加独立。

4.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学科领域或者不同语境下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例如,在心理学中,抑郁症(Depression)指的是一种心理障碍,症状包括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睡眠困扰等,而在普通语境下,抑郁症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

5. 心理投射(Projection): 心理投射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欲望、恐惧等个体心理状态投射在他人身上的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心理投射,个体可以将自己难以接受的内心体验或责任归结到他人身上。

6. 自尊(Self-esteem):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

高自尊的人具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自信心和自我接纳;而低自尊的人可能有自卑感、自我贬低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7.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人格障碍是指个体长期存在的、明显偏离正常人格特征的心理状态,导致个体在社交、工作、情感等领域出现明显的困扰和功能障碍。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特质: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个性的有效组成因素,是测评个性的基本单位。

2、中心特质: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

3、首要特质: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个性结构的主要成分。

它是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4、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5、超常儿童三圆圈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兰祖利提出天才儿童的高水平能力、责任心和创造力三者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的三圆圈概念。

第一个圆圈是超过一般水平的能力,既包括一般能力,也包括特殊能力;第二个圆圈是责任心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有自信心和毅力,力图完成任务;第三个圆圈是创造力,思维有逻辑性、灵活性和独立性,不保守,对新事物敏感、敢冒险、敢创新。

6、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7、成功智力: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8、流体智力: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是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

9、晶体智力:以学的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10、才能: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11、离差智商:韦克斯勒根据智商呈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的事实,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看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实质上就是看这个人在同年龄组人的分数分布中所处的位置。

计算公式为:IQ=100+15[(x-x’)/z]其中IQ 为离差智商,X为个人测验的得分,X’为团体的平均分数,Z为标准差。

12、比率智商:1916年斯特恩最先提出心理商数的概念,又称比率智商。

推孟对此进行了改进,为去掉计算中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其公式为:IQ=(MA/CA)*100%13、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的压力的手段,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这种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

人格的内涵:在普遍的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人格一词的起源(英文personality)于古希腊语persona。

而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

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

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

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

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首先人格具有其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

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其次是人格的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

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塑造人格。

再次,人格具有.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第一:生物遗传因素,遗传对人格的作用,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复杂问题,目前还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根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对遗传的作用有以下一些看法: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表现的心理学分支。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究人类个体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心理积极性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大脑和行为。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人格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格心理学是以人类个体心理学特征为基础的学科。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人类个体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总结出人类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等。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类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研究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如情绪、信念、价值观念、批判性思维、应付压力的能力、情感反应、社会适应能力、性格等等。

2.人类行为习惯的研究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行为习惯,如决策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等。

针对这些行为习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

3.人类心理积极性的研究人格心理学还研究人类的心理积极性,即人类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反应。

通过研究人类的心理积极性,人格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三、人格心理学的影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心理治疗人格心理学研究结果是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心理治疗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帮助人们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2.组织行为学人格心理学研究结果对组织行为学也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公司、机构、组织等单位中人类个体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因此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帮助组织行为学者们理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3.人类行为预测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更好地预测人类行为,并且改善社会运作。

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行为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论总之,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类心理学特征为基础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范围,研究成果对心理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发展很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宿舍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我防御机制: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所发展的保护机制。

·3、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阿德勒的人格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

·4、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

它的另一个极端是“同一性混乱”。

·5、基本敌意: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因而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

·6、基本焦虑:这种对父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这种焦虑称为基本焦虑。

·7、特质:它是指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

·8、机能自主性: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

换言之,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性的。

·9、情结:一组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不可自拔时其背后肯定有某种情结存在。

10、罗洛梅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

他强调自由选择。

·11自我概念:个体在现场场中有一部分关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及自我概念,他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15、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来源于存在的根基而非自我的意志。

它是一切生命肯定、准确、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

16、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

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来解释个人的经验。

一个构念就是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未来。

·17、认知方式:具体讲个体组织或表征信息的表现出的偏好性习惯性。

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世界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的一贯方式。

·19.原型:所谓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20.高峰体验: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娱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巅,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理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