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眼镜的测量和加工方法资料
双光眼镜的测量和加工方法资料

双光眼镜的测量和加工方法资料双光眼镜是一种视力矫正工具,可以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
测量和加工双光眼镜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眼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下面是关于双光眼镜测量和加工方法的详细资料。
一、双光眼镜的测量方法1.问题解答:在测量双光眼镜之前,眼镜师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询问有关他们的视觉问题和需求,以了解他们的症状和偏好。
这样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测量双光眼镜。
2.屈光度测验:双光眼镜的测量需要进行屈光度测验,即测量眼球的折射力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自动屈光仪、目标屈光仪和针孔屈光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出患者的近视和远视的屈光度,以便裁制合适的双光眼镜。
3.矫正视力测验:除了屈光度测验外,还应进行矫正视力测验,以确定患者的最佳视力。
这通常是通过让患者观看视力图表并询问他们能看到的最小字号来完成的。
这有助于确定双光眼镜的适度度,并确保患者能够在佩戴眼镜时获得清晰的视力。
4.瞳孔测量:测量双光眼镜还需要测量患者的瞳孔间距,以确保镜片的位置和宽度适合患者的脸型和视野。
通常使用瞳孔计或视觉分级仪进行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瞳孔间距。
5.边缘轮廓测量:为了确定双光眼镜镜片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测量患者的边缘轮廓。
这通常使用特殊的边缘轮廓仪或计算机扫描仪进行测量,测量出患者的面部轮廓并进行录像或记录。
6.框架选择:根据患者的需求和面部特征,选择适合的眼镜框架。
这通常需要考虑到框架的材料、款式、颜色和舒适度等因素。
二、双光眼镜的加工方法1.镜片制作:根据测量数据和患者的需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技术来制作双光眼镜的镜片。
这通常包括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选择合适的镜片材料和度数,并进行剪裁和研磨镜片的过程。
2.镜架调整:根据测量结果和患者的需求,进行双光眼镜框架的调整。
这可能包括调整框架的宽度、角度和高度,以确保镜片的中心位置与患者的瞳孔位置一致,并提供舒适的佩戴感。
3.镜片安装:将制作好的双光眼镜镜片安装到框架中。
双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加工制作

1、处方要求:双光和渐进多焦点眼镜的处方和单光眼镜不同,通常单光眼镜有常规的屈光度、瞳距、镜架和镜片种类就可以了,双光镜片则需要包扣远用屈光度、近用屈光度或下加光、远用瞳距、近用瞳距、子镜片顶点高度、镜架和镜片种类,渐进多焦点眼镜的处方则要包扣远用屈光度、近用屈光度或下加光、单眼瞳距、单眼瞳高、镜架和镜片种类(特殊时还要标出镜片直径、基弯、垂直棱镜要求等)。
远用、近用屈光度或下加光的测量方法和普通远、近用眼镜的测量方法基本一致,镜架和镜片的选择我们也不多做叙述,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测量、加工和检验。
2、测量:(1)、双光眼镜的测量:双光眼镜的测量包扣远用瞳距、近用瞳距和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瞳距与一般单光眼镜的测量方法一致,子镜片顶点的测量方法如下:①、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镜架,通过调整保证镜架舒适的戴在顾客脸上,前倾角8--15o,镜眼距12mm,并符合面弯。
②、验光师与顾客正面对坐,眼睛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让顾客配戴上调校好的镜架。
③、瞩顾客注视验光师的鼻梁中心,使用油笔在顾客左右眼瞳孔中心正下方的下眼睑处分别画出水平线。
④、取下镜架,测量并记录左右眼水平线至镜圈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H。
⑤、询问顾客的配镜目的(使用此眼镜以远用为主还是近用为主),如顾客看近为主则H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如顾客看远为主则子镜片顶点高度为H-2mm(如H为16,则子镜片顶点高度为14mm)。
⑥、如出现左右眼测量高度不同,则要首先检查顾客配戴眼镜的水平度,确认镜架在同一水平线后,当双眼测量结果相差2mm以内,以主眼的测量高度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双眼测量结果相差2mm以上,以双眼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子镜片顶点高度。
(2)、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测量: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时,最重要的是测量单眼瞳距和瞳高,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介绍一种比较好的测量方法,首先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镜架,通过调整保证镜架舒适的戴在顾客脸上,前倾角8--15o,镜眼距12mm,并符合面弯。
双光眼镜的加工

双光眼镜的测量:双光眼镜的测量包扣远用瞳距、近用瞳距和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瞳距与一般单光眼镜的测量方法一致,子镜片顶点的测量方法如下:①、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镜架,通过调整保证镜架舒适的戴在顾客脸上,前倾角8–15º,镜眼距12mm,并符合面弯。
②、验光师与顾客正面对坐,眼睛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让顾客配戴上调校好的镜架。
③、瞩顾客注视验光师的鼻梁中心,使用油笔在顾客左右眼瞳孔中心正下方的下眼睑处分别画出水平线。
④、取下镜架,测量并记录左右眼水平线至镜圈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H。
⑤、询问顾客的配镜目的(使用此眼镜以远用为主还是近用为主),如顾客看近为主则H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如顾客看远为主则子镜片顶点高度为H-2mm(如H为16,则子镜片顶点高度为14mm)。
⑥、如出现左右眼测量高度不同,则要首先检查顾客配戴眼镜的水平度,确认镜架在同一水平线后,当双眼测量结果相差2mm以内,以主眼的测量高度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双眼测量结果相差2mm以上,以双眼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子镜片顶点高度。
2加工:(1)、双光眼镜的加工:双光眼镜加工的要点是:确定加工基准线水平、根据处方中子镜片顶点高度确定镜片垂直方向的位置、根据子镜片顶点距离和近用瞳距一致来确定镜片水平方向的位置,所以双光眼镜加工首先要确定加工基准线然后确定子镜片顶点位置。
具体做法如下。
①、平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顶点的确定方法:平顶双光的子镜片上方是平的,这条水平的边就是加工基准线,平顶的中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如图2。
②、圆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顶点的确定方比平顶双光复杂,又根据远用屈光度是否有散光分为两种情况:i、远用屈光度含有散光时,首先使用焦度计点出远用的光学中心和远用加工基准线(方法和普通散光眼镜确定方法相同,就是打印出三个点),将此远用加工基准线水平向下平移,当和子镜片相切时停下来,此切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切线就是子镜片加工基准线如图3。
ii、远用屈光度没有散光时,首先确定远用光学中心位置(远用区为平光时,以镜片几何中心点代替此位置),然后将子镜片放在远用光学中心正下方,根据左右眼镜片分别向左和右旋转子镜片(一般需要旋转10o左右),旋转时以远用光学中心为旋转点,会发现子镜片最高点在变化,当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远用和近用瞳距差值的一半时停下来,此时最高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做一条水平切线就是子镜片水平基准线,例如远用瞳距为68mm,近用瞳距为63mm,则旋转后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应为2.5mm如图4。
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眼镜装配基础知识本篇主要介绍各种眼镜的装配加工及检验方法,力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让眼镜定配员了解和掌握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
第一章镜框的几何中心距和瞳距。
学生身高是其中之一。
眼镜架几何中心距及测量方法。
眼镜架水平标准调整后,两个眼镜架几何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其几何中心距离。
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框架主要采用带有“m”符号的盒子法。
测量方法是:两个框架透镜对角线的交点为其两个几何中心点,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框架的加工几何中心距离。
第二,瞳距1.远用瞳距与测量方法远侧瞳孔距离是指当两只眼睛处于前方或抬头状态时,两个瞳孔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以字母“PD”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成人正常瞳孔距离为54至73毫米。
根据人眼的生理状态可将瞳距分为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通常处方中所指的瞳距都是患者在视远状态下的双眼远用瞳距。
测量方法可用瞳距仪和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测量,可用瞳距尺取顾客鼻梁中线,按“四目相对”参照物法测定,要比用瞳距仪测量更为精确。
2.近瞳距的计算方法人眼在注视近处目标时双眼处于集合状态(辐辏),所以近用瞳距要比远用瞳距小,视近距离我们通常定正常阅读距离33cm,由此得公式:近用瞳距=【(注视距离-镜角距)/(注视距离+眼球中心距)】*远用瞳距。
也就是近用瞳距=【(330-12)/(330+13)】*远用瞳距,即0.927*远用瞳距=近用瞳距。
三,瞳高的定位为了保持客户眼镜的光学中心与视觉轴完全一致,装配更加标准和舒适。
调整好镜框后,让客户戴上,然后确定瞳孔高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调整好镜架,嘱患者戴上,操作者与患者相对而坐,双方眼部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用“四目相对”法持油笔在患者镜架胶版上点出两瞳孔中心点。
此两点既是患者瞳高,由镜架鼻梁中分也可得出患者两眼标准左右瞳距,总远用瞳距。
(2)近用瞳高的计算理论上,当两只眼睛注视着近距离的视觉目标时,两只眼球同时向下移动(会聚)。
在装配过程中,镜角距离与眼球向下运动之间的夹角应考虑为15°,公式sin 15°(12+13)=5.7mm,即瞳孔高度应减少5.7mm。
转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转眼镜装配基础知识本篇主要介绍各种眼镜的装配加工及检验方法,力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让眼镜定配员了解和掌握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
第一章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瞳距,瞳高一,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测量方法眼镜架作水平标准调整后,两镜框几何中心点的直线距离就是他的几何中心距。
用符号"m"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
表示方法分方框法和基准线法两种,目前我国生产与销售的镜架多以方框法表示。
测量方法是:两镜框镜片的对角线交点即是它的两几何中心点,两点直线距离即是镜架的加工几何中心距。
二,瞳距1.远用瞳距与测量方法远用瞳距是指两眼正视或平视状态时,两瞳孔中心的直线距离。
用字母"PD"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成人正常瞳距范围在54---73毫米之间。
根据人眼的生理状态可将瞳距分为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通常处方中所指的瞳距都是患者在视远状态下的双眼远用瞳距。
测量方法可用瞳距仪和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测量,可用瞳距尺取顾客鼻梁中线,按"四目相对"参照物法测定,要比用瞳距仪测量更为精确。
2.近用瞳距的计算方法人眼在注视近处目标时双眼处于集合状态(辐辏),所以近用瞳距要比远用瞳距小,视近距离我们通常定正常阅读距离33cm,由此得公式:近用瞳距=【(注视距离-镜角距)/(注视距离+眼球中心距)】*远用瞳距。
也就是近用瞳距=【(330-12)/(330+13)】*远用瞳距,即*远用瞳距=近用瞳距。
三,瞳高的定位为了使顾客的眼镜光心与视轴保持精确一致,配装更标准,舒适。
应先把镜架调整好以后,让顾客戴上,再确定瞳高,具体操作方法:(1)调整好镜架,嘱患者戴上,操作者与患者相对而坐,双方眼部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用"四目相对"法持油笔在患者镜架胶版上点出两瞳孔中心点。
此两点既是患者瞳高,由镜架鼻梁中分也可得出患者两眼标准左右瞳距,总远用瞳距。
(2)近用瞳高的计算理论上两眼在注视近处视标时,两眼球在集合(辐辏)的同时向下运动,装配时要考虑镜角距离和眼球向下运动夹角15°,得公式sin15°(12+13)=,即瞳高应下调。
双光眼镜子镜片顶焦度及高度互差的检测.

置,测定子镜片的顶焦度。 3、测量双光镜的主镜片顶焦度。 4、镜片的附加顶焦度等于子镜片顶焦度减去主镜
片顶焦度。
(二)双光镜子片的顶焦度偏差 子镜片顶焦度附加度数测量 偏差=实际值-处方加光度 国家标准≤0.12D
子镜片几何中心距离的测量 测量工具:直尺或游标卡尺。Leabharlann 1、子镜片几何中心距离的测量
国标GB13511-1999中规定:子镜片几何中心 水平距离与近瞳距的差值不得大于2.5mm
2、子镜片顶点位置的测量
国标GB13511-1999中规定:双光眼镜的子镜 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应位于主镜片几何中心下方 2.5~5mm处。两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互 差不得大于1mm。
三、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测量
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直尺或游标卡尺、标记笔 2、测量步骤: (1)依据基准线法或方框法,确定两镜圈几何中
心。 (2)分别过左右两子镜片顶点做镜圈几何中心连
线的垂直线。 (3)用直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子镜片顶点
到镜圈几何中心连线的距离。 (4)两距离之差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互差。
知识要求
1.掌握双光眼镜光学参数的正确检测方法; 2.掌握双光眼镜子镜片的测量方法;
能力要求
1.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子镜片几何形状及位置; 2.掌握双光眼镜子镜片位置及附加顶焦度的检测 3.根据国标判断整副双光眼镜是否合格。
素质要求
1.仪表端庄,着装干净整洁; 2.操作仪器规范,爱护设备; 3.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4.眼镜拿放姿势、部位正确,尽量避免接触光学中 心区,轻拿轻放; 5.语言交流礼貌得体。
双光眼镜的测量和加工方法

写成公式即为: Xn=(m-NPD)/2
公式中 Xn为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m为镜架几何中心水 平距;NPD为近用瞳距。
。
实际配装加工中,也可根据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 光学中心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①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学中心内移量为2-2.5mm 的镜片。这样的镜片,从设计上已将近用瞳距相对 远用瞳距向内移4-5mm。因此,可采取下述两种方法 进行计算。 A、用公式:
。
具体做法:
①、平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 顶点的确定方法:平顶双光的子镜片 上方是平的,这条水平的边就是加工 基准线,平顶的中点就是子镜片顶点。
。
②、圆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顶点的 确定方比平顶双光复杂,又根据远用屈光度是 否有散光分为两种情况:i、远用屈光度含有散 光时,首先使用焦度计点出远用的光学中心和 远用加工基准线(方法和普通散光眼镜确定方 法相同,就是打印出三个点),将此远用加工 基准线水平向下平移,当和子镜片相切时停下 来,此切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切线就是子镜片 加工基准线。
。
远用屈光度没有散光时,首先确定远用光学 中心位置(远用区为平光时,以镜片几何中心点 代替此位置),然后将子镜片放在远用光学中心 正下方,根据左右眼镜片分别向左和右旋转子镜 片(一般需要旋转10o左右),旋转时以远用光 学中心为旋转点,会发现子镜片最高点在变化, 当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点在水平方向的距 离为远用和近用瞳距差值的一半时停下来,此时 最高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做一条水平切线就是子 镜片水平基准线,例如远用瞳距为68mm,近用瞳 距为63mm,则旋转后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 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应为2.5mm
双光眼镜课件
本文件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改编,主要根 据各店在加工制作双焦点眼镜方面出现的 一些问题和重点做一下讲解!
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眼镜装配基础知识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本篇主要介绍各种眼镜的装配加工及检验方法,力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让眼镜定配员了解和掌握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
第一章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瞳距,瞳高一,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与测量方法眼镜架作水平标准调整后,两镜框几何中心点的直线距离就是他的几何中心距。
用符号“m"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
表示方法分方框法和基准线法两种,目前我国生产与销售的镜架多以方框法表示。
测量方法是:两镜框镜片的对角线交点即是它的两几何中心点,两点直线距离即是镜架的加工几何中心距。
二,瞳距1.远用瞳距与测量方法远用瞳距是指两眼正视或平视状态时,两瞳孔中心的直线距离。
用字母“PD”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成人正常瞳距范围在54---73毫米之间。
根据人眼的生理状态可将瞳距分为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通常处方中所指的瞳距都是患者在视远状态下的双眼远用瞳距。
测量方法可用瞳距仪和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测量,可用瞳距尺取顾客鼻梁中线,按“四目相对”参照物法测定,要比用瞳距仪测量更为精确。
2.近用瞳距的计算方法人眼在注视近处目标时双眼处于集合状态(辐辏),所以近用瞳距要比远用瞳距小,视近距离我们通常定正常阅读距离33cm,由此得公式:近用瞳距=【(注视距离-镜角距)/(注视距离+眼球中心距)】*远用瞳距。
也就是近用瞳距=【(330-12)/(330+13)】*远用瞳距,即*远用瞳距=近用瞳距。
三,瞳高的定位为了使顾客的眼镜光心与视轴保持精确一致,配装更标准,舒适。
应先把镜架调整好以后,让顾客戴上,再确定瞳高,具体操作方法:(1)调整好镜架,嘱患者戴上,操作者与患者相对而坐,双方眼部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用“四目相对”法持油笔在患者镜架胶版上点出两瞳孔中心点。
此两点既是患者瞳高,由镜架鼻梁中分也可得出患者两眼标准左右瞳距,总远用瞳距。
(2)近用瞳高的计算理论上两眼在注视近处视标时,两眼球在集合(辐辏)的同时向下运动,装配时要考虑镜角距离和眼球向下运动夹角15°,得公式sin15°(12+13)=,即瞳高应下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
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与单光镜片移心 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双光镜片 是在同一镜片上具有远用和近用两个部分。 因此,双光镜片移心量的计算主要是子镜 片顶点水平移心量和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 量的计算。
(1)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的计算
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是指为使左右子镜片顶 点间距离与近用瞳距相同致,将子镜片顶点以镜架 几何中心为基准,并沿其水平中心线进行平行移动 的量,称为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其计算方法可 通过近用瞳距相对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的位置而求 得。
写成公式即为: Xn=(m-NPD)/2
公式中 Xn为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m为镜架几何中心水 平距;NPD为近用瞳距。
。
实际配装加工中,也可根据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 光学中心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①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学中心内移量为2-2.5mm 的镜片。这样的镜片,从设计上已将近用瞳距相对 远用瞳距向内移4-5mm。因此,可采取下述两种方法 进行计算。 A、用公式:
。
制作标注模板,必需保证模板上的刻度水平线 与镜架水平线平行。测量模板圆孔中心到镜架鼻 梁中心的水平和镜圈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根 据处方中的近用瞳距和子镜片顶点高度确定子镜 片顶点的水平和垂直移心量。
例如
近用瞳距为62mm,子镜片顶点高度为15mm,模 板圆孔中心到镜架鼻梁中心的水平和镜圈内缘最 低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35和18mm,那么子镜片顶 点水平移心量就是35-(62/2)=4mm内移,垂直移 心量是18-15=3mm下移
①、主镜片和子镜片顶焦度偏差要符合国标GB10810的规 定,测量方法是主镜片测量后顶点焦度,子镜片测量前顶点 焦度(含子镜片的表面即前表面靠在镜托上进行测量)。 ②、两镜片子镜片顶点垂直方向的互差不得大于1mm。 ③、双光眼镜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应位于主镜片几何 中心下方2.5—5mm处。 ④、双光眼镜两子镜片的几何形状 应左右对称,直径互差不得大于0.5mm。
。
4、无形熔合双光镜片:
这种镜片是在主片下部,即近视区域挖一个 坑。把比主片折射率高的子片融合到凹坑中,与 主片成为一体,然后在加工成镜片,这种镜片远 用光区与近用光区分界线不明显,所以也叫光形 双光镜片。
5、胶合双光镜片:
主要是把磨制好的子片采用透明的光用胶粘 在主片上而成的,子片形状大小可由自己爱好需 要而磨制。
双光眼镜应用人群
双光镜片首先很适合中老年人佩戴。 由于人到了45岁左右,由于晶状体老 化,调节力下降,看远看近需要戴两 副不同的眼镜,而使用这种双光镜片 后,只戴这一副眼镜就可以解决这些 问题了。
。
同时这种镜片也可以用来矫正 儿童的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患儿, 戴足屈光矫正后,能达到双眼单视, 但看书或视近时又发生内斜视。如 果采用双光眼镜,通过子镜片看近 时,可减少因调节引起的辐辏,可 使内斜视消除。戴这种眼镜的儿童, 随着年龄的增长,融像力增强,可 望去掉附加子片而不再出现内斜。
。
例:某顾客选配一副金属架,其镜圈的垂
直高度H=40mm 测得子镜片顶点高度h=17mm 问: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是多少?
解:代入公式 Yn=H/2-h=40/ 即子镜 片顶点在镜架水平中心线下方3mm处。
确定子镜片顶点高度
子镜片顶点高度是指子镜片顶
点位于配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时,从 子镜片顶点至镜圈内缘最低点处的距离。 称为子镜片顶点高度。 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可根据配戴 的使用目的,即以远用为主和近用为主 两种情况来确定。
。
远用中心和近用中心无法同时满足时: 远用度>近用度 远用PD为主
远用度=近用度 远用PD为主(或折中) 远用度<近用度 近用PD为主
双光眼镜的类型
双光镜片的主要分类:
1、整体双光镜片:采用整块玻璃,近光区
采用镜片的凹面上再磨一个屈面制成;主要特点就 是其机械性能较好,与主片相接触色散差较好。
2、一线式整体双光镜片:即主片与子片之
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其分界线在镜片的凹面。
3、无缝双光镜片:一种不明显分界的整体双
镜片,它是在主镜片和子镜片间以第三屈面作连续 性的曲率改变。
①、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镜架,通过调整保证镜 架舒适的戴在顾客脸上,前倾角8–15º,镜眼距 12mm,并符合面弯。 ②、验光师与顾客正面对坐,眼睛保持在同一高 度上,让顾客配戴上调校好的镜架。
。
③、瞩顾客注视验光师的鼻梁中心,使用 油笔在顾客左右眼瞳孔中心正下方的下眼睑处 分别画出水平线。 ④、取下镜架,测量并记录左右眼水平线 至镜圈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H。 ⑤、询问顾客的配镜目的(使用此眼镜以 远用为主还是近用为主),如顾客看近为主则 H即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如顾客看远为主则子 镜片顶点高度为H-2mm(如H为16,则子镜片顶 点高度为14mm)。
解:代入公式 求出主镜片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 即:X=(m-PD)/2=(56+16-64)/2=3mm 代入公式 求出子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 即:Xn=(m-NPD)/2=(56+16-64)/2=5mm
答:主镜片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为3mm,子 镜片顶点水平移心量为5mm。
。
②子镜片顶点相对远用光 学中心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 这种镜片多见于圆顶双光球 镜片。这时首先利用公式, X(m-PD)/2 计算出远用 光学中心水平移心量,然后 再根据制造商所给定的子镜 片光心向内旋转角度的要求, 使用量角器并以远用光心向 内旋转至所要求的角度即 可。
。
检查眼镜注意事项:
1、双光眼镜检验时,要将左右镜圈下缘与 焦度计水平尺紧贴。保证检测轴位的准确 度。 2、对镜片外观的检测如颜色、膜层、光洁 度和左右眼子镜片直径大小的检测在配装前就 应检查。 3、双光眼镜做好后,应注意不管是远用为 主还是近用为主瞳距都不要大于顾客的实际瞳 距。否则会出现重影或不聚光的现象。
。
远用屈光度没有散光时,首先确定远用光学 中心位置(远用区为平光时,以镜片几何中心点 代替此位置),然后将子镜片放在远用光学中心 正下方,根据左右眼镜片分别向左和右旋转子镜 片(一般需要旋转10o左右),旋转时以远用光 学中心为旋转点,会发现子镜片最高点在变化, 当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点在水平方向的距 离为远用和近用瞳距差值的一半时停下来,此时 最高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做一条水平切线就是子 镜片水平基准线,例如远用瞳距为68mm,近用瞳 距为63mm,则旋转后远用光学中心和子镜片最高 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应为2.5mm
。
其实,双光眼镜的加工并不是非常 困难,只要您多加练习一定能很快掌握 装配方法。 装配的质量好坏取决于您的细心程 度和您的磨边机的稳定性,装配前您要 对您的磨边机足够熟悉。
结束!
编辑 程宗亮 主讲 程宗亮
常见到的双光眼镜设计
双光眼镜的测量和加工方法
双焦点镜片移心量的计算方法 一、双光镜片
在同一个镜片上具有两个不同的焦点,形成远用
和近用两个部分,即能看远又能看近,适合老视眼 者配戴。用于远用部分的镜片称为主镜片,其光学 中心称为远用光学中心。用于近用部分的镜片称为 子镜片,其光学中心称为近用光学中心。根据制造 方法可分为胶合双光、熔合双光和整体双光等。从 子镜片外观形状上分,最常见的有圆顶双光和平顶 双光等.
双光眼镜课件
改编 程宗亮 讲解 程宗亮
本文件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改编,主要根 据各店在加工制作双焦点眼镜方面出现的 一些问题和重点做一下讲解!
本文档仅供眼镜同仁们参考
双光眼镜
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 而眼调节力减弱时,就 需要对视远和视近分别 作视力矫正,这时往往 需配两副眼镜分别戴用, 这就很不方便,因此产 生了将两种不同屈光力 磨在同一镜片上,成为 两个区域的镜片,这种 镜片就称作双光镜或双 焦点眼镜。
。
具体做法:
①、平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 顶点的确定方法:平顶双光的子镜片 上方是平的,这条水平的边就是加工 基准线,平顶的中点就是子镜片顶点。
。
②、圆顶双光加工基准线和子镜片顶点的 确定方比平顶双光复杂,又根据远用屈光度是 否有散光分为两种情况:i、远用屈光度含有散 光时,首先使用焦度计点出远用的光学中心和 远用加工基准线(方法和普通散光眼镜确定方 法相同,就是打印出三个点),将此远用加工 基准线水平向下平移,当和子镜片相切时停下 来,此切点就是子镜片顶点,切线就是子镜片 加工基准线。
。
⑥、如出现左右眼测量高度不同, 则要首先检查顾客配戴眼镜的水平度, 确认镜架在同一水平线后,当双眼测 量结果相差2mm以内,以主眼的测量 高度为子镜片顶点高度,双眼测量结 果相差2mm以上,以双眼测量的平均 值作为子镜片顶点高度。
双光眼镜的加工
双光眼镜加工的要点是:
确定加工基准线水平、根据处方 中子镜片顶点高度确定镜片垂直方向 的位置、根据子镜片顶点距离和近用 瞳距一致来确定镜片水平方向的位置, 所以双光眼镜加工首先要确定加工基 准线然后确定子镜片顶点位置。
。
远用为主
以远用为主时,子镜片顶点高度应位于配 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下方2mm的位置。
近用为主
以近用为主时,子镜片顶点高度应位于配 戴者瞳孔垂直下睑缘处的位置。子镜片顶点 高度需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
。
测量工具:
瞳距尺
测量目的和要求:
双光眼镜的测量远用包括瞳距、近用瞳距 和子镜片顶点高度的确定。
步骤和方法:
。
在定中心仪上按照计算的移心 量将子镜片顶点移到所需的位置 (上例就是移到内4mm,下3mm处), 将子镜片加工基准线的水平放置。 上吸盘后磨边就可以了。
双光眼镜的检查
双光眼镜与普通眼镜一样也需要检验后才能交 付给顾客,装配质量、外观检测等。 我们主要讲讲双光眼镜和普通眼镜检验不同之 处。
1、双光眼镜的检验:
X=(m-PD)/2 已知:镜架几何中心距m及远用瞳距PD,即可求出主 镜片远光心水平移心量。 B、用公式 :Xn=(m-NPD)/2 已知:镜架几何中心距m及近用瞳距NPD,求出子镜片 顶点水平移心量。用来达到子镜片水平移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