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采矿实习报告(11篇)

采矿实习报告(11篇)

采矿实习报告(11篇)采矿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实习的目的:本次实习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矿山机械、露天采矿工程、爆破工程、地质等有关专业基础课和露天矿认识实习后,进行的一次露天矿生产实习与现场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对露天矿开采建立感性认识和获得露天矿生产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任务如下。

2、实习的任务:(1 )掌握露天矿开采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矿床开拓系统与开拓方法。

(3 )熟悉露天矿的掘沟方法及其发展程序。

(4 )了解矿山的采掘机械和矿山机电设备概况。

(5 )使学生总结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时间等:1 、地点:石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 、实习时间(待协调):1)整体预计时间十二月份下旬2)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0.5 天)3)实习路程往返(共1 天)4)爆破技术、工艺流程(1天)5)地质等其他相关报告(1 天)6)采矿工业场地、机械参观(0.5 天)7)露天矿爆破参观(0.5 天)8)编写实习报告(回校)3 、参加人员:曹湘林等相关专业教师及采矿1001 班所有学生。

三、实习内容:通过全矿参观,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及生产岗位实习。

要求学生学习、了解及掌握如下内容:1 、地质部分:矿床贮存地区概况: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气候条件。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矿区所属的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地层系统及其分布,矿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各主要岩层在区内的出露情况,矿区的地形特征,矿产的贮存位置。

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的主要地质构造、矿床的成因与围岩的关系、矿床的数量、规模、形态及其产状、矿床的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及工业储量、矿岩性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的类型及品级、平均品位及开采品位、水文地质情况。

2 、采矿部分:(1 )台阶的组成,露天矿场的构成要素及其尺寸。

最新矿山实习报告四篇

最新矿山实习报告四篇

矿山实习报告四篇一,实习时间:20xx年6月12日二,实习地点:神华宁煤集团教育培训中心三,实习目的:本次矿山生产实习,正是我们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结合生产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把自己所学之处真正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中。

加深我们对实际生产操作过程的孰知程度和相关操作能力。

时间是一项综合性,社工性活动。

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反馈到学习中,会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共包括五项内容;1,采煤机的初步认识;2,综掘机的基本构件及工作原理;3,胶带输送机的优缺点;4,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及破碎机的联合作业5,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和用途。

、采煤机:在采煤工作面我们所看到的是由西安制造的一台采煤机,其型号为:MG300-700的采煤机。

采煤机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其中的相关参数的含义,M表示煤矿,G表示滚筒,300表示的是截割电机的功率,700表示的是总功率。

滚筒上升角度为37.6°,下卧角度为16°。

老师还告诉我们如何左滚筒和右滚筒的基本方法:即在采煤工作面,人面相煤壁,左手即为左滚筒,右手则为有滚筒。

其中主要由基本操作台,托揽装置,牵引电机减速箱,摇臂及摇臂减速箱,瓦斯断电仪等组成。

最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般在启动采煤机时,按住启动按钮三秒以上,在维修时,应该进行断电和相关的闭锁措施,方能进行维修。

、综掘机:在参观综掘机之前,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联络巷,我们参观了局部通风机,一般在井下至少要有两台通风机,其中一台工作另一台作为备用,这两台通风机的通风方式为轴流对旋式。

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回采顺序、通风能力和巷道布置有关。

特别是高瓦斯矿井、高温矿井需要风量大,通风方式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1、工作面有足够风量并符合安全规程要求;2、沿空留巷时的巷旁应采取防漏风措施;3、风流应尽量单向顺流,少折返逆流,系统简单,线路短;4、根据通风要求,进回风巷应有足够的断面和数目。

关于采矿工程实习报告四篇

关于采矿工程实习报告四篇

关于采矿工程实习报告四篇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篇1对矿山建设及矿山生产的全貌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矿山的总图布置、开拓系统组成及布置、采矿方法和采矿生产过程有较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习,为以后的采矿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初步培养学生看矿山工程相关图纸,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报告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要求认真阅读实习指导书,认真记录报告及参观内容,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遵守实习纪律,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白源煤矿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白源镇镜内,距市区6公里,320国道、浙赣铁路从矿区经过,并与319国道毗邻,交通十分便利。

白源煤矿是1990年12月竣工投产的新型现代化矿井,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

92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9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7万吨/年,改扩建后,98年至,实际产量在39万吨/年左右。

矿井为双立井加暗斜井中央石门开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风,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爆炮落煤。

全矿现有职工2469人,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39人。

建矿以来,累计产煤240余万吨,固定资产8034万元。

白源井田位于青山至赤山桥勘探区之西南段,东西走向长3.9公里,南北宽1.9公里,井田面积约7.5平方公里。

井田内无煤系出露,自上而下,全区为第四系与白垩系,上三叠系安源组(T3a)、上二叠系茅口组(plm)、石碳系上统黄龙组(C2)。

井田可采煤层为91和82两层,煤厚0-5.58m,平均厚度为1.67m,倾角0-45度,平均28度,煤层结构复杂,高灰,低硫。

矿井正常现涌水量为140吨/小时。

煤层自燃情况为三至四类,煤尘具爆炸性,属低瓦.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九龙矿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2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2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任务概述本次实习是在某采矿公司进行的矿山工程实习。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对矿山的生产管理、矿山设备的运维以及矿山安全管理的实践。

通过实习,加深对矿山工程的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技能。

二、实习过程及成果1. 生产管理在实习期间,我向导师学习了矿山的生产管理知识,并积极参与了日常生产任务的安排和组织。

我了解了不同矿石的特性和选矿工艺,学会了制定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生产计划编制的能力,熟悉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2. 设备运维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矿山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我学会了检修设备、更换零部件并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实践,我了解了不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维护设备的技能。

并且,我还学会了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设备运行效率的建议。

3. 安全管理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我学习了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并参与了矿山的安全巡查和事故处理。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会了预防和应对矿山安全事故。

三、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实习,我对矿山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实践技能。

我提高了生产管理、设备运维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矿山工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认识到在实践中补充和提升自己的必要性。

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矿山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精选2篇(二)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是专业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了解和掌握采矿工程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被分配到了某采矿公司的矿山生产部门,参与了矿山开采的实际操作。

二、实习内容1. 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在实习初期,我通过参观矿山的各个区域和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了矿山的地质特征、矿石储量、矿石品位等基本信息,并了解了矿山开采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

煤矿实习报告汇总十篇

煤矿实习报告汇总十篇

煤矿实习报告汇总十篇煤矿实习报告篇1时间流逝,本次实习就要结束了。

此次毕业实习是我真正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是学完专业知识后的一次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

在实习期间受到了矿山各部室、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即将圆满顺利地完成毕业实习的各项任务。

现在,我就把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归和感想纳总结如下:一、在__x井技术组实习期间在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巩固了矿山测量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全站仪在井下的使用;全面复习和亲自实践了测量成果(数据)的整理和计算;熟悉和实践了把测量成果(数据)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或立面图上;知道在井下是如何放中线、腰线、定方位;检查巷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阅读熟悉采煤、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阅读收集到矿井地质、生产技术等相关资料。

二、在安全通风管理部期间大量阅读了煤矿五大灾害的相关知识;了解到煤矿特种作业工种的培训、考试与发证;了解阅读了一些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阅读《__x煤矿__年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了解矿山各部室的工作职责;了解矿井的通风情况、反风计划与措施等。

三、在跟领导技术员下井的期间我有了进一步的体验:采煤掘进工作面的灰尘大、噪音大;由于矿山开采年限长,矿山水平多巷道长,走到最低开采水平的工作面差不多要1个多小时比较累;迎头的狭窄施工条件恶劣。

从我们走过的巷道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例如在课本上看到的采掘工作面是那么的光滑顺畅那么宽敞清楚,但是现场的情况绝对不是那么的清晰没有空间思维能力的人根本搞不清楚方向。

在__煤矿各部室领导的在大力支持与帮助指导下,这次毕业实习即将圆满地结束了,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以前在学习中的不足。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的许多知识,我深刻的认识到今天作为一个采矿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应该为自己的专业贡献力量。

虽然我们即将走向社会,但作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

采矿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

采矿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

【导语】⼤学⽣选择实习单位很重要,这对⼤学⽣以后的就业会有⼀定的帮助。

选择实习单位不是盲⽬选择的,如果选择得不好,那么实习对⾃⾝是没有多⼤帮助的。

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采矿专业⼤学⽣实习报告5篇,供⼤家参考与学习。

【篇⼀】采矿专业⼤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 煤矿地质学课程的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学⽣理论联系实际能⼒,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个重要教学环节。

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了解有关煤矿地质⼯作基本⼯作⽅法和特点。

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些岩⽯。

3)建⽴⼀套完整的底层层序。

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

⼆、时间安排 实习2周(1⽉15⾄⼀⽉25),共10天,其中井下⼯作2-3天,编写实习报告1-2天。

三、组织状况 由地当煤矿技术部门技术员殷明光⽼师指导,xx届煤矿⼯程⾼本班聂涛对孙家湾煤矿地区的地质情况进⾏了实地勘察并进⾏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员。

四、⼯作量 在两天的井下⼯作中,分别对1#、2#井,运输巷,回风巷进⾏了实地勘察,通过实地体验、感悟加深了对煤矿地质学习兴趣,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更好、更真切的获得知识。

五、结束语 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学的矿井地质实习,不仅提⾼了⾃⾝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

野外实习是理论教学的有⼒补充和继续,通过⾃⼰的实地观察与课本的联系,加深了对某些岩⽯的认识,在实际⽣活中也可以学有所⽤。

⽽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不仅更好的了解地层的形成,也将当时课堂上的⽴体想象给实际化,不再对某些地层感到模糊,⼤脑⾥已经有了地层的画⾯,这样也更好的去和课本枯燥的知识和图⽚相联系。

为期两天的矿井地质实习结束了,⾃⼰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很多的。

单从这两天野外实习就发现,地质⼯作者是多么的不容易。

⽽作为采矿⼯程专业的⼤学⽣,将来在煤矿⼯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知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大型煤矿企业,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矿山开采工艺、矿山安全、矿山机电设备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流程,掌握了一定的采矿技术,并对矿山安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实习过程及收获1. 矿山地质在矿山地质方面,我跟随指导老师参观了地质标本室,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及其成因。

同时,我还参与了矿区地质勘探工作,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观察、取样和测试,掌握了基本的地质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2. 矿山开采工艺在矿山开采工艺方面,我参观了矿山开采现场,了解了不同类型的采煤工艺和设备。

通过实地操作,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采煤机、输送机等设备,并掌握了采煤工艺的基本流程。

此外,我还了解了矿山通风、排水、供电等辅助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方法。

3. 矿山安全在矿山安全方面,我参加了矿山安全培训,学习了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同时,我还了解了矿山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通过实习,我对矿山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4. 矿山机电设备在矿山机电设备方面,我参观了矿山机电设备维修车间,了解了矿山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等,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采矿工程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这使我更加明白,团队协作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 提高自身素质实习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3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3篇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任务概述本次实习是在某采矿公司进行的矿山工程实习。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对矿山的生产管理、矿山设备的运维以及矿山安全管理的实践。

通过实习,加深对矿山工程的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技能。

二、实习过程及成果1. 生产管理在实习期间,我向导师学习了矿山的生产管理知识,并积极参与了日常生产任务的安排和组织。

我了解了不同矿石的特性和选矿工艺,学会了制定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生产计划编制的能力,熟悉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2. 设备运维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矿山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我学会了检修设备、更换零部件并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实践,我了解了不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维护设备的技能。

并且,我还学会了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设备运行效率的建议。

3. 安全管理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我学习了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并参与了矿山的安全巡查和事故处理。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会了预防和应对矿山安全事故。

三、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实习,我对矿山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实践技能。

我提高了生产管理、设备运维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矿山工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认识到在实践中补充和提升自己的必要性。

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矿山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所实习的矿山是一家大型煤矿,主要生产烟煤。

我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矿山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加深对矿山生产流程和工艺的理解,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进展: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和活动:1. 熟悉矿山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包括煤矿开采、运输、洗选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实习地点:实习日期:专业:准考证号: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02)第二章井田开拓 (11)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工艺 (12)第四章井下运输 (17)第五章矿井提升与排水 (19)第六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20)第七章实习感想及体会 (23)第一章矿区概况一、矿区地理位置晋北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山西省静乐县城东南,直距8km,隶属于静乐县娘子神乡管辖。

井田地理位置为:东经:112°00′14″——112°02′06″,北纬:38°17′14″——38°19′15″。

二、地形与河流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宁(武)静(乐)盆地东南部边缘处,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形较为复杂,切割剧烈。

井田内地形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标高为1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部牛泥沟,标高为1345m,相对高差229m。

山势起伏不平,呈“V”字形沟谷。

属低山区。

2、河流本区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井田内无地表水体,发育有大小沟谷,最大的沟谷为牛泥沟,平时干枯无水,仅雨季时有间歇性流水,其流水汇入东碾河再向西流入汾河。

三、气象本区地处山西黄土高原中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据省气象局统计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6~7℃,一月份最冷,最低平均气温-9℃;七月份最热,最高平均气温20.7℃。

年平均降水量472.5mm,且多集中在7、8月,年平均蒸发量877~950mm。

封冻期为11月中旬,解冻期为来年3月中旬,长达4个月,最大冻土深度1.4m。

无霜期最长215天,最短133天,平均153天,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4m/s。

四、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井田所属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烈度为Ⅶ度。

静乐县城及周围地区,从1975年~1992年,18年内仅发生了3级以下微震19次。

本区东距忻州——原平——代县地震带忻州段较近,直距50 km,据历史记载上述地震带共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3次,4级以上地震13次。

五、矿区的交通、电源和水源1、静乐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忻州、吕梁三市的交界处,其公路交通较为方便,省道忻州——静乐——娄烦——古交——太原公路、宁武——静乐——白文公路,忻(州)——保(德)旅游公路、康(家会)——西(凌井)公路均从矿区周边通过。

从井田沿简易公路北行6km,在静乐县电厂附近与忻(州)-静(乐)干线公路相接,沿此公路东行82km可达忻州市,西行7km可抵静乐县城,公路交通便利。

2、矿井地处山西静乐县境内,十一五期间魏家坪新建静乐220kV 变电站,于2010年底投运。

该站双回220kV电源取自古交50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x150MVA,设计之220kV及110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主结线方式;另在矿井工业场地北偏西方向约6km处有娘子神110kV变电站,站内设有110/35/10kV 25MVA变压器两台,该站一回110kV电源引自忻州匡村220kV变电站,另一回110kV电源引自岚县东村110kV变电站。

矿井现有10 kV变电所设备,仅为矿井整合期间提供施工电源。

矿井整合工程完成后,该变电所设备不再利用,现T接农电线路退出矿井供电系统,保留现有引自娘子神110kV变电站10kV电源,经矿井生活区“∏”接,为生活区提供一回电源,并作为矿井应急电源。

3、水源情况2008年9月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四水文地质队在矿井井田东南部施工的1#水源井(X=4240429.462 Y=19589933.295 H=+1421.84m),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1266.42m,水位埋深为155.42m,单位涌水量(q)为70.05L/s.m。

六、井田范围、地质特征、地层情况1、区域地层本区位于宁武盆地的东南部,区域总面积500km2,区内基岩出露较少,大部分被新生代地层所覆盖,仅在山脊及大冲沟中零星出露,面积仅为20-30%。

区域内地层主要由太古界恒山杂岩,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地层分布特征与该盆地形态想吻合,呈北北东-南南西向的狭长形环状出露。

地层出露顺序亦是由盆地边缘向中间,由老到新分布,区域地层层序、厚度,2、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①太原组(C3t)本组岩性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两段:(1) 下段(C3t1):为主要含煤段,由S1砂岩底至L1石灰岩顶,本段厚度为47.73~62.89m,平均厚57.60 m。

岩性以灰黑色泥岩为主,砂岩次之,含有5上、5下、6号煤层,其中5上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5下、6号煤层为井田内赋煤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2) 上段(C3t2):由L1石灰岩顶至S2砂岩底,本段厚度为49.42~69.56m,平均厚58.80m。

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灰岩、砂质泥岩次之,并夹有2、3号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②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由S2砂岩底至S3砂岩底,本组厚度为43.0~62.0m,平均厚55.00m。

主要由灰、灰白色粗、中、细粒砂岩,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夹薄煤层组成。

1号煤层位于本组中部,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七、煤层1、煤层情况井田内可采煤层为5上、5下、6号煤层,现分述如下:(见表3—1)① 5上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L1标志层下0.00—1.33m,上距山西组底部S2砂岩50.00—70.00m。

煤层厚度2.92-6.05m,平均4.62m。

该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含0-3层夹矸。

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细、粗砂岩,底板为泥岩、细、粉砂岩。

该煤层为本井田内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亦为本矿批采煤层。

目前,该矿现正开采此煤层。

②5下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距5上号煤层1.15—4.60m,平均3.30m。

井田内煤层厚度0-4.45m,平均2.12m。

该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含0-6层夹矸。

顶板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中、细砂岩。

该煤层为本井田内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亦为本矿批采煤层。

③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距5下号煤层3.58——12.35m,平均7.33m。

井田内煤层厚度0-4.24m,平均1.75m。

该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含0-3层夹矸。

顶板为中、细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砂岩。

该煤层为本井田内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表表3-12、瓦斯根据精查时在原牛泥煤矿井下和ZK206孔5上号煤层采集煤样进行瓦斯含量及瓦斯成分测试结果可知:精查区内瓦斯含量不高,一般在2.82~5.9ml/g.(燃)之间,煤层深部(ZK206孔,采样标高+1148.60m)瓦斯含量低于煤层浅部(原牛泥煤矿井下,采样标高+1330.71m),瓦斯变化梯度出现负增长。

瓦斯成分以氮气为主,粉碎前:氮气占总成分的84.74%,沼气占总成分的0.40%,二氧化碳占总成分的14.84%。

粉碎后:氮气占总成分的94.62%,沼气占总成分的4.23%,二氧化碳占总成分的1.16%。

横向、垂向均变化甚微。

综上所述,5上号煤层由浅部—深部CH4平均含量均低于10%指标,属二氧化碳——氮气带。

据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忻煤安发[2007]506号文(关于全市99座30万吨/年以下矿井2007年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原山西静乐县煤焦化有限公司牛泥煤矿5上号煤层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23m3/min,相对涌出量为0.51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23m3/min,相对涌出量0.50m3/t,为低瓦斯矿井。

3、煤层自燃倾向性据霍州煤电集团晋北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26日采取5上、56号煤层样委托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试验下、结果,5上、5下、6号煤层吸氧量分别为0.69cm3/g、0.64 cm3/g、0.60 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均属自燃煤层。

八、井田地质构造1、井田地质构造本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西北部较陡,东南部较缓,倾角为3°—16°,一般为7°左右。

发育一组次一级的背向斜及5条层间小断层。

现简述如下:2、褶皱①背斜(S1):位于井田中部,在井田内延伸约2200 m,轴向由北向南自北东向转为北北东向,两翼基本对称,倾角约4°。

②向斜(S2):位于S1背斜东部,在井田内延伸约1900 m,轴向由北向南自北东向转为北北东向,两翼基本对称,地层倾角约5°。

3、断层本井田发育有落差为1.0—3.0m的小型层间正断层5条,现简述如下:F1断层:位于井田内ZK1001号钻孔北西约370m处,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倾角50°,落差3.0m。

井下开采5上号煤层时发现。

F2断层:位于F1断层北,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45°,落差1.3m。

井下开采5上号煤层时发现。

F3断层:位于井田内ZK603号钻孔南东约180m处,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45°,落差2.0m。

井下开采5上号煤层时发现。

F4断层:位于F3断层东南,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45°,落差1.0m。

井下开采5上号煤层时发现。

F5断层:位于井田内ZK201号钻孔南约350m处,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落差1.0m。

井下开采5上号煤层时发现。

本井田目前未发现陷落柱。

综上所述:井田构造属简单类。

九、含水层与隔水层1、含水层①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各种灰岩,该含水岩组岩溶裂隙较为发育,赋存承压水,如黑汉沟泉泉水流量为222.22L/s,水位标高在1240左右。

该含水岩组在露头处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沿倾向向深部径流在汾河河床一带排泄。

本井田北界距黑汉沟泉水出露不足2750 m,属该泉域的径流带。

据2008年9月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四水文地质队在山浪煤矿井田东南部施工的1号水源井(X=4240429.462 Y=19589933.295 H=1421.84)资料,水井深506.0 m,奥灰水水位为155.42m,水位标高为+1266.42m,单位涌水量(q)为70.05L/s·m,属极强富水性含水层。

推测本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为1258.5—1269.0 m,井田内西部各可采煤层大部在奥灰水水位之下,属承压开采。

②石炭系碎屑岩夹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全矿区,岩性为含砾粗砂岩、中细粒砂岩、灰岩及煤层。

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岩组裂隙较为发育,据调查矿井,开采5上号煤层其水的来源主要是顶板渗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