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合集下载

催化原理-第一章(3)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催化原理-第一章(3)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500℃ 常压 500℃ 常压
无催化剂 Fe催化剂
334.6 kJ/ mol 70 kJ/ mol
大型合成氨厂: 压力: 20 ~ 35 MPa 温度: 400 ~ 500 ℃ 催化剂: Fe / K / CaO / Al2O3
实验结果
非催化和催化反应的活化能(kJ/mol) 反 应
2HI = I2 + H2 2N2O = 2N2 + O2
选择性与自由能 ?
催化剂选择性与Kp大小无关
C2H4 + ½ O2
Ag
CH2 --- CH2 O
Kp = 1.6×106
C2H4 + ½ O2
C2H4 + 3 O2
PdCl2--CuCl2
CH3CHO
2CO2 + 2H2O
Kp = 6.3×1013
Kp = 4.0×10120
自由能降低最大的反应是否先进行?
5、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例: 乙醇转化
Cu 200~250℃ Al2O3 or ThO2 350~380℃ Al2O3
CH3CHO + H2
C2H4 + H2O
(C2H5)2 O+ H2O
CH2=CH-CH=CH2 + 2H2O + H2 CH3COOCH2C2H5 + 2H2 乙酸丙酯
C2H5OH
×100%
k1k3 r Ck C ACB k2
总的反应速率常数
k1k3 k Ck k2
E / RT
将各速率常数以Arrhenius方程表示
k Ae
A2
代入上式得: k A1 A3 C e ( E1 E 3 E 2) / RT K

催化化学

催化化学
质吸附到催化剂活性中心上使催化活性降低而 至丧失的现象. 毒物
永久中毒: 毒物的吸附非常强,难以脱附.
暂时中毒: 毒物的吸附较弱,而且可逆. 不同类型催化剂和反应的毒物不同
·积炭
高分子量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导致失活. 可通过在空气中 煅烧使催化剂再生.
·熔解, 重结晶 晶粒受热作用半熔或长大, 导致比表面积减小, 即单位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数目减少,从而导致活性下降. ·活性组份流失
给定温度下,达到某一转化率所要求的空间速度 : 空间速度是一个操作条件,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催化 剂(重量或体积)的进料速度, 有体积空速和重量空速 两种表示方法.
1.5.2 催化剂的选择性 对复杂反应有选择性发生催化作用的功能 , 用来描 述在催化剂上两个或多个竞争反应的相对速度. 所选择的方向不一定是自由能降得最低的方向.
升华, 例如: WO3-MoO3催化剂,高压加氢反应中, MoO3升华.
§2 多相催化的发展 2.1 多相催化现象的科学发现与积累 2.2 多相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 ·以煤为原料的路线
·在石油炼制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精细有机化工中的应用 ·环保方面的应用 2.3 催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广辟资源 ·现代化学工业的支柱
1.2 多相催化作用的基本概念
· 均相: 催化剂和反应物均相或无相界面
· 多相: 催化剂和反应物多相或有相界面 表1. 相界面
反应物
催化剂 液 固 固 固 气 液 气 液+气
例子
烯烃 聚合物(磷酸为催化剂) 醇 烯烃(Al2O3为催化剂) 合成氨过程(Fe为催化剂) 硝基苯+H2 苯胺 (Pd为催化剂)
“在可逆反应中,催化剂仅能加速反应平衡的到达,而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规定转化率所需的温度和空速表示法

用完成给定的转化率(如XA=80%)所需 要的温度来表示,温度越低活性越高。

压力、原料气浓度和停留时间等条件都必须 相同

用完成给定的转化率(如XA=80%)所需 要的空速表示,空速越高活性越好。

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浓度都必须相同。
单程转化率


有些反应因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平衡转 化率不高,为了充分利用原料,需将反 应产物分离,然后补充新鲜原料再循环 使用。 对一次通过催化剂的转化率称为单程转 化率。


转换频率是指每个催化中心上单位时间内产生 的给定产物的分子数(TOF)。 催化剂在更换前每个催化活性中心上的催化循 环周转超过十亿(109)次。
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
N2+3H2=2NH3

无催化剂存在时,在500oC、常压条件下,反应活化能 高,~334 kJ/mol 。此条件下反应速度极慢,竞不能觉察出 氨的生成。
催化反应速率表示法

反应速率表示反应快慢,一般有三种表 示方法。



以催化剂重量为基淮 以催化剂体积为基准 以催化剂表面积为基准

在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活性多用 反应速率来表达。
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A→B
以V、S和W分别代表催化剂的体积、表面积和重量
(1)rv=(1/V)·(dNA/dt)=(1/V)·(dNB/ dt) [mol·cm-3·h-1] (2)rs= (1/s)·(dNA/dt) =(1/s)·(dNB/dt) [mol·cm-2·h-1] (3)rw= (1/w)·(dNA/dt) =(1/w)·(dNB/dt)
时空产率表示法

工业催化原理,第1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工业催化原理,第1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问题3:催化剂的选择性在工业上有何意义?
1 2 3 4 5
催化作用的特征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的分类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 催化剂的反应性性能及对工业催 化剂的要求 多相催化反应体系的分析
1.2.1催化反应分类
按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进行分类
均相催化反应
非均相(又称多 相)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
均相催化反应是指 反应物和催化剂居 于同一相态中的反 应。
CO+H2
Rh络合物,473~573K, 5.0665×107~ 3.0399×108Pa
Cu,Zn,493K, 3×106Pa
Ni, 473~573K, 1.0133×105Pa Co,Ni, 473K, 1.0133×105Pa
甲烷 和成汽油
1.1.4催化剂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热反应时生成CO2比生 成甲醛的能垒小很多
聚合
卤化 裂解
CrO3,MoO2,TiCl4-Al(C2H5)3
AlCl3,FeCl3,CuCl2,HgCl2 SiO2-Al2O3,SiO2-MgO,沸石分子筛,活性白土
水合
H2SO4,H3PO4,HgSO4,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
烷基化,异构化 H3PO4/硅藻土,AlCl3,BF3,SiO2-Al2O3,沸石分子筛
问题2:请同学们举二个以上的实例?
1.1.4催化剂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表1-2 催化剂对可能进行的特定反应的选择催化作 用
反应物 催化剂及反应条件 Rh/Pt/SiO2,573K,7×105Pa
Cu-Zn-O,Zn-Cr-O,573K, 1.0133×107~ 2.0266×107Pa
产物 乙醇 甲醇 乙二醇 二甲醚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催化剂是一种物质,能够增强化学反应速率,但自身在反应过程中并不被消耗。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者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能够更快地进行。

催化剂在许多工业和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表面催化和体相催化。

在表面催化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发生作用,形成一个过渡态,然后再解离出反应产物。

而在体相催化中,反应物被吸附到催化剂的表面,然后再进行反应。

催化作用的原理可以从能量角度来解释。

化学反应需要克服一定的活化能,才能使反应进行。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个新的反应通道,其活化能较低,从而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通常会形成一个与反应物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这个复合物能够通过吸附和解离的过程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催化剂的选择应基于反应物的性质和所需的产物。

选择一个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收率,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催化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等。

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铂催化剂常用于汽车尾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酶催化剂主要存在于生物体中,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

有机催化剂则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例如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催化剂。

催化剂的形态也可分为固体催化剂和溶液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通常是以粉末、颗粒或块状存在,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溶液催化剂则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通常用于液相反应中。

催化反应的条件也会影响催化剂的效果。

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等都会对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提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有影响,在一些反应中,高压下反应速率更快。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催化剂在许多重要的工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炼油过程中,催化剂用于精炼石油和裂化重油。

催化剂基础详解

催化剂基础详解

第一章 绪论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合成氨
• N2+3H2→3NH3 • 催化剂:Fe-Al2O3-K2O • 每吨催化剂可产2万吨氨
• N2来源:空气分离 • H2来源: 烃类水蒸气转化法。 • 工艺(涉及反应):加氢、脱硫、转化、
变换、甲烷化、氨合成。需用八种不同
催化剂
第一章 绪论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氧化还原型反应:催化剂与反应物通过单个电 子转移,形成活性中间体物种进行的催化反应。
催化剂的分类
按催化剂的元素及化合态分类 金属、金属氧(硫)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 按催化剂的导电性及化学形态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按行业类别分类 石油炼制工业、化肥工业、环境保护等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物进料总量的百分比 产率=转化率×选择性
催化剂的稳定性
使用寿命:指催化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 维持一定反应活性和选择 性的使用时间。
a

化b
稳定期



活成


熟 期
催化剂的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耐热稳定性 抗毒稳定性 机械稳定性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适宜的活性 高选择性
活性和选择性的取舍 长寿命
石油
第一章 绪论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第一章 绪论
天然气
1.1.1催化作用的意义
催化剂的定义与特征
催化剂的定义
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 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被明显地消耗
催化剂的特征 只能改变热力学上可进行的化学反应
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化学平衡的 位置。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参考答案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_参考答案

1、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位置,且自身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2、催化剂活性、表示方法(1)活性定义:一般,指定条件下(压力、温度)一定量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来衡量)。

(2)表示方法:对于反应, ,速率3、催化剂选择性、表示方法(1)定义:当反应可以按照热力学上几个可能的方向进行时,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加速其中的某一反应。

4、载体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8①分散作用,增大表面积,分散活性组分;②稳定化作用,防止活性组分熔化或者再结晶;③支撑作用,使催化剂具备一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④传热和稀释作用,能及时移走热量,提高热稳定性;⑤助催化作用,某些载体能对活性组分发生诱导作用,协助活性组分发生催化作用。

5、催化剂选择考虑因素:选择性>寿命>活性>价格工业催化剂:6、催化剂一般组成1)活性组份或称主催化剂2)载体或基质3)助催化剂7.催化剂分类按物相均一性:均相催化、多相催化、酶催化按作用机理:氧化还原催化,酸碱催化(离子型机理,生成正碳离子或负碳离子)配位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发生配位作用而使反应物活化。

按反应类型分类:加氢、脱氢、部分氧化、完全氧化、水煤气、合成气、酸催化、氯氧化、羰基化、聚合8、多相催化反应的过程步骤可分为哪几步?实质上可分为几步?(1)外扩散—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扩散—外扩散(2)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9、吸附是如何定义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本质不同是什么?吸附:气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主体浓度的现象。

固体表面吸附:物理吸附:作用力:van der Waals力静电力: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诱导力:容易极化的分子被极性分子诱导产生的诱导偶极子和永久偶极子之间的作用力色散力:原子电子密度的瞬时诱导邻近原子产生偶极而致的两个瞬时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吸附:作用力:价键力,形成化学键本质:二者不同在于其作用力不同,前者为德华力,后者为化学键力,因此吸附形成的吸附物种也不同,而且吸附过程也不同等诸多不同。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催化剂可以显著加速反应速率,降低所需的能量,并且在反应结束时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本文将介绍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催化剂通过提供适宜的反应路径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反应中,催化剂与反应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形成活化复合物,从而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具体来说,催化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提供活化官能团:催化剂能够与反应物中的官能团相互作用,使其更容易发生反应。

例如,金属催化剂可以提供活性位点,促使气体分子吸附,并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反应。

2.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物转化为中间体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通过与反应物形成键合,改变键的极性和键长,从而降低活化能。

例如,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内可以加速许多反应。

3. 提供新的反应机制:催化剂能够介导新的反应机制,从而改变反应路径。

有些催化剂能够提供反应的新的活化途径,从而产生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产物。

二、常见的催化剂分类根据催化剂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酸催化剂:酸性催化剂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提供质子(H+),可以促进酸碱反应、羰基化反应等。

典型的酸催化剂包括硫酸、HCl等。

2. 碱催化剂:碱性催化剂以提供氢氧根离子(OH-)为主,可以促进酸碱反应、酯化反应等。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常见的碱催化剂。

3. 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通常以过渡金属为主,如铂、铁、钯等。

金属催化剂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如氢化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等。

4. 酶催化剂:酶是一类高度特异性的生物催化剂,通过空间结构和活性位点的调节来加速反应速率。

例如,酶催化剂可以促进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反应。

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催化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从化学合成到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催化剂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
H2(g) + 0.5 O2 (g) = H2O (g) △G 0298 = - 228.6 kJ/mol 当H2和O2于200℃下混合时,并没有H2O(g)生成; 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加入少量的Cu,则有H2O(g)生成。
Cu + ½ O2 = CuO
CuO + H2 = H2O + Cu H2 + ½ O 2 = 催化剂循环过程 △G 0 < 0 CuO H2 ½ O2 H2O Cu H2O
335
134~176
163 159~176
-201~159
-172 -176~159
Mo
W Fe
理论分析
碰撞理论 按照碰撞理论: k = p Z e-E/RT 对单分子反应,假设速率控制步骤是反应物在催化 剂表面吸附。 有催化剂: Z’ —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与活性中心碰 撞次数; 无催化剂: Z — 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次数;
2、只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①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
平衡时 △G 0 = -RT lnKα
① 三聚乙醛 催化剂 SO2 SO2 SO2 ZnSO4 HCl 草酸 磷酸 乙醛
△G 0 催化 = △G 0 非催化
达到平衡时体积增量 8.19 8.34 8.20 8.13 8.15 8.27 8.10
催化剂浓度十分小:Z ’< Z (1012倍)
要使反应速度相等:E ’ < E (65 kJ/mol) 要显示催化活性活化能差需超过 100 kJ/mol
过渡状态理论
k = BT/ h e-△G/RT B — Boltzmann 常数 h — plank 常数 △G = △H - T△S k = BT/h e△S/R ×e-△H/RT Arrhenius公式:k = Ae-E/RT A = BT/h e △S/R 因为 △S催化 < △S非催化 ( 过渡态时固定在催化剂表面,失去平动自由度。) 所以 △H 必须相应减少. 活化能小于非催化反应活化能
催化反应: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反应。
标准Gibbs自由能: △G 0 = -RT lnKα
二、催化作用的特征
1.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 2. 只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 3. 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速度; 4. 降低反应活化能; 5.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6. 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变化很小; 7. 催化剂有一定的寿命。
1/T ×103
催化是一个循环过程; 催化剂用量很少;
r ∝ Mcat ;
参加反应后催化剂有微小变化; 加速反应而不参加反应者非催化剂; • 溶剂效应使反应加速; • 离子强度改变使反应加速; 引发剂非催化剂; 催化剂是物质; 能量转移使反应加速非催化过程。
小结
催化作用的特征
反应条件 60.5 ℃ 0.002 0.063 0.079 2.7 0.15 0.52 0.54
催化剂在体系中的含量
合 计
8.19
注:若一种物质,加入反应体系后,使 △G 0 有了改变, 就不能被看作是催化剂。
C6H6(l) + CO(g) = C6H6CHO(l)
△G 0298 = 8.63 kJ
E非催化
184
E催化
59 105 134 121 59 110.8
△E
-125 -79 -111 -124 -192 -140.2
催化剂
Pt Au Pt Au Pt NO2
2N2O = 2N2 + O2
245
2SO2 + O2 = 2SO3
251
83.6
197
-167.4
-138
V2O5
Os
2NH3 = N2 +3 H2
k1k3 r Ck k Ck k2
E / RT
将各速率常数以Arrhenius方程表示
k Ae
A2
代入上式得: k A1 A3 C e ( E1 E 3 E 2) / RT K
催化反应总的活化能(表观活化能): E’ = E1 + E3 - E2 E1<<E; E3<<E, 所以: E’< E
例1: N2 + 3H2 加Fe催化剂的活化能: N2 + 2*
2NH3
无催化剂时活化能 :334.6 kJ/ mol (速度极慢)
2N* 需要活化能:70 kJ/ mol。
H2 + 2*
N* + H* NH* + H* NH2* + H* NH3*
2H*
NH* + * NH2* + * NH3* + * NH3 + *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催化剂上乙烯转化为环氧乙烷的量 为:
Sv·Cv· x ·s/22.4千摩尔。
环氧乙烷的分子量:44
活性位 (active site) 形式:金属表面原子簇、L酸、B酸,配位络合物 等表示: * 转换频率 (turnover frequency):
给定温度、压力、反应物比例以及一定反应程 度下,单位时间内单位活性位上发生的反应次数。
250℃ ZnO · Cr2O3 400~450℃ Cu(活化) Na Cu(COO)2
C4H9 OH + H2O
CH3CH2OCH3 + 3H2 + CO
同一催化剂、反应物;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Al2O3 350~380℃
C2H4 + H2O
C2H5OH
Al2O3 250℃
(C2H5)2 O + H2O
一个酶分子:1 秒钟可催化转化1000个分子或更多。 分子催化剂:最多100个/秒 ;通常1/秒;最小10-2/秒。
2、选择性和产率
选择性 =
例:
转化为目标产物所消耗的某反应物的量 某反应物转化的总量
×100%
aA + bB
cC + dD
产物D对反应物A的选择性为:
QD / d aQD SD 100% 100% (QA0 QA ) / a d (QA0 QA )
6、催化剂的寿命
定义 从开始使用到活性下降到生产不能再用时所经历的时间。 寿命曲线 催化剂活性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寿命曲线。
三、其他基本概念
催化作用的体现
Arrhenius 图
• 给定的温度下提高速率 • 降低达到给定转化率所需温度
A非催化 A催化 非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
logk
可测范围 X 0 1 T1 2 T2 3 Y 4 5 X和Y是1/T的范围,在 此范围可测量到相应的 反应。
第一章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基础
1. 催化作用的定义与特征
2.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3. 催化剂的组成与功能 4. 催化剂体系分类
第一节 催化作用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1981年提出定义: 催化剂: 是一种物质,它能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 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的变化。 催化作用: 把催化剂的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加入 AlCl3
△G 0373 = 18.21 kJ
C6H6(l) + CO(g) + AlCl3(s) = C6H6CHO· AlCl3(s) △G 0298 = -1.67 kJ 络合物形成,标准自由能变化。 AlCl3不是催化剂。 AlCl3 C6H6 +RCl C6H5 R + HCl
② k正与k逆 有相同的增加倍数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 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 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的。
• 催化剂对某一特定的反应产物具有选择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催化剂可以显著的降低主反应的活化能,而副反应活化能的 降低则不明显。 • 除此以外,有些反应由于催化剂空隙结构和颗粒大小不同也 会引起扩散控制,导致选择性的改变。
500℃ 常压 500℃ 常压
无催化剂 Fe催化剂
334.6 kJ/ mol 70 kJ/ mol
大型合成氨厂: 压力: 20 ~ 35 MPa 温度: 400 ~ 500 ℃ 催化剂: Fe / K / CaO / Al2O3
实验结果
非催化和催化反应的活化能(kJ/mol) 反 应
2HI = I2 + H2
不同活性、不同寿命的催化剂比较
产 量 B
B A
拆 换 时 间
总产量 =
单位时间产量 × 运转时间
4、价格 较便宜更利于工业生产。
结论: 贵的催化剂运转时间长,比便宜的催化剂更经济; 考虑到经济因素:选择性 > 寿命 > 活性; 可再生反复使用催化剂,再生与寿命关系。
Ce3+ + Mn3+ Mn4+ + Ce3+ Mn2+ + Tl3+
双分子碰撞的几率较三分子碰撞的几率大约:1018~1022倍。
4、降低反应活化能
理论推导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A + B A + K = AB k1 k2 k3 E AK E1
E’
E2
AK + B
AB + K
E3
若第二步是速率控制步骤,则有: r = r3 = k3 CAK CB 由第一步的平衡关系有: CAK= k1CACK/k2
Ka = k正 / k逆
催化剂不改变Ka
推论:催化剂在改变正反应速度常数时,也必须以
相同的倍数提高逆反应速度。
例: C6H6 + 3H2
Pt ,Pd,Ni Pt ,Pd,Ni 200~240℃ 260~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