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第一部分(共42分)一、本部分共14题,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学家提出了22CH Cl 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其光电离的主要产物是+2CH Cl 和+2CHCl 。

该成果为研究大气臭氧消耗机制和有害卤代烃的光解提供了参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CH Cl 属于电解质B.22CH Cl 只有一种空间结构C.该研究中,利用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22CH Cl 、+2CH Cl 和+2CHCl 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H 2Cl 2属于非电解质,故A 错误;B .CH 2Cl 2是四面体结构,故其结构只有一种,故B 正确;C .光电离的主要产物是+2CH Cl 和+2CHCl ,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不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C 错误;D .CH 2Cl 2、+2CH Cl 和+2CHCl 的价层电子对分别是4,3,3,杂化方式分别为sp 3、sp 2、sp 2,故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同,故D 错误;故选:B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 H OB.糖类物质的组成一定符合()m2n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棉花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故A正确;B.鼠李糖(C6H12O5)的组成不符合通式C m(H2O)n,故B错误;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D.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B。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word 版有答案)1 / 18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5 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烧, 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良好的导热性B .良好的绝缘性C .良好绝热性D .熔点低 2.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蚕丝C .葡萄糖D .纤维素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写代号为 PMMA .俗称有机玻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合成 PMMA 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和甲醇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 5H 8O 2)n 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D .甲基丙烯酸甲酯[CH 2=C (CH 3)COOCH 3]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4.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有机物中只有 C 6H 12O 6 属于糖类物质B .转化 1 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C .物质 C 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2 / 18D .物质 A 和 B 都属于电解质5 . 合 成 导电 高 分 子 材 料 PPV的 反 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 .通过质谱法可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6.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都是有机化合物.下列食品中的有机成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肥肉中的油脂B .谷类中的淀粉C .蔬菜中的纤维素D .瘦肉中的蛋白质 7.有一种线性高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高分子由 4 种单体(聚合成髙分子的简单小分子)缩聚而成B .构成该分子的几种竣酸单体互为同系物C .上述单体中的乙二醇,可被 02 催化氧化生成单体之一的草酸D .该高分子有固定熔沸点,1 mol 上述链节完全水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 5 mol8.已知乙炔(HCCH )能与 HCl 在 HgCl 2 的催化作用下加成生成 CH 2═CHCl .下列 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的是()A .CH 4,Cl 2B .CH 3CH 3,HClC .CH ≡CH ,HClD .CH 2═CH 2,HCl9.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纤维素C .维生素D .蛋白质10.常用做食品包装材料的是()A.聚氯乙烯B.聚苯乙烯C.酚醛树脂D.聚乙烯11.“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建成.聚氨酯橡胶属于()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12.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炭、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5B.装置B 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苯C.装置C 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13.下列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B.油脂C.葡萄糖D.蔗糖1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氨基酸B.油脂C.淀粉D.聚乙烯15.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B.蛋白质C.淀粉D.纤维素16.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A.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C﹣C 键连接而成的B.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C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等质量的聚丙烯和丙烯充分燃烧时,耗氧量:前者大于后者17.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乙酸B.葡萄糖C.淀粉D.维生素3 / 184 / 1818.不粘锅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分子材料的涂层,使用不粘锅烧菜时 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粘锅涂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 .聚四氟乙烯是由不饱和烃加聚得到的C .聚四氯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为 76%D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动性较强19.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蚕丝C .油脂D .纤维素20.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油脂C .蛋白质D .纤维素二.填空题(共 8 小题)21.人造羊毛的性能在许多方面比天然羊毛更优良,其分子里存在如图结构:合成它的单体是 CH 2=CH ﹣CN 、 CH 2=CH ﹣COOCH 3 、 CH 2=C (COOH )﹣ CH 2COOH .22.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是三种最重要的高分子材料.(1)任意举一例写出对应物质的结构简式:(塑料)、(橡胶).(2)的单体为 CH 2=C (CH 3 )2 、CH 2=CH ﹣CH=CH 2、CH 2=CHCH 2CH 3 .( 3 ) 写 出 合 成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乙 二 酯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3.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 、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判断对错)5 / 1824.聚氯乙烯是一种 有 (填“有”或“无”)毒塑料,工业上用乙炔(CH ≡CH ) 和氯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制取氯乙烯,氯乙烯再经过 加聚 反应制取 聚氯乙烯.25.合成有机玻璃的反应方程式如图:化学反应类型为 加聚 反应(填“ 加成聚合” 或“ 缩合聚合” ),其中单体是,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 ,n 值成为聚合度(链节数) ,有机玻璃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 因是 因为聚合度 n 为一定范围的值,不是定值 .26.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 热塑 性,而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 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 热固 性.27.在蔗糖、淀粉、蛋白质、聚乙烯中,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是 淀粉 和 蛋白质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聚乙烯 . 28.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填空:①油脂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⑤棉花 ⑥甘油 ⑦硬脂酸 ⑧亚油酸 ⑨天然 橡胶 ⑩腈纶⑪蚕丝⑫聚乙烯树脂(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⑩⑪⑫ ; (2)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⑪ ; (3)属于塑料的是 ⑫ ; (4)属于纤维的是 ⑤⑩⑪ ; (5)属于橡胶的是 ⑨ ; (6)属于糖类的是 ②③④⑤ ; (7)属于蛋白质的是 ⑪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绝缘性C.良好绝热性D.熔点低【解答】解:小猫能站在放在高温火焰上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说明该材料上面不热,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性,故选:C。

2017-2018年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习题: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年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习题: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Word版含解析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试有()A.4种B.5种C.6种D.7种解析:用还原法考虑。

烷烃是烯烃加氢后的产物,即烷烃中可以减氢的相邻两个碳原子可能原来是烯烃双键的位置。

只要烷烃中C—C键两端都有氢原子就可以减氢。

题中—C2H5易被忽略,而且相同位置的不要重复计算。

答案:C2.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氯丙烷的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生成溴乙烷的反应C.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解析:B项,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 项,CH 2===CH 2+H —OH ――→催化剂CH 3CH 2OH ,加成反应;D 项,乙烯生成聚乙烯是加聚反应。

答案:A3.某学生将氯乙烷与NaOH 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加入AgNO 3溶液C .加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 3酸化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Cl -答案:C4.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后,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解析: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带有氢原子。

A 项中的邻位碳原子上不带氢原子,C 项中无邻位碳原子,故A 、C 两项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消去后可得到两种烯烃:CH 2===CHCH 2CH 3和CH3CH===CHCH3;B项消去后只得到答案:B5.根据下面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各步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醛》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醛》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学习精品

醛【学习目标】1、掌握乙醛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甲醛、苯甲醛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能理解醛、酮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3、利用醛的主要化学性质实现醇、醛、羧酸的相互转化。

【要点梳理】要点一、醛的结构、通式和性质1.醛的组成和结构。

(1)醛是由烃基(或H)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醛类的官能团是醛基,醛基可写成或—CHO ,但不能写成—COH ,且醛基一定位于主链末端。

(2)醛类按所含醛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醛、二元醛和多元醛等。

2.醛的分子通式。

一元醛的通式为R —CHO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为C n H 2n+1—CHO(或C n H 2n O)。

分子式相同的醛、酮、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3.醛的物理性质。

醛类除甲醛是气体外,其余醛类都是无色液体或固体。

醛类的熔、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4.醛的化学性质。

醛类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CHO)来决定,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就都发生在醛基上。

(1)加成反应。

醛基上的C =O 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 2、HX 、HCN 、NH 3、氨的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但不与Br 2加成,这一点与C =C 键的加成不同。

其加成通式为:醛的催化加氢反应也是它的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利用该反应增长碳链;(2)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

2CH 3CHO+5O 2−−−→点燃4CO 2+4H 2O ②催化氧化。

2CH 3CHO+O 2∆−−−−→催化剂2CH 3COOH③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

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本反应又称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

CH 3CHO+2Cu(OH)2∆−−→CH 3COOH+Cu 2O ↓+2H 2O 该反应生成了砖红色的Cu 2O 沉淀,也可用来检验醛基。

注意:醛基的检验方法。

2017-2018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Mg-24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F可以用于刻蚀玻璃B.?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C.?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也可以大量用于漂白食品D.?纯碱用于生产普通玻璃,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KOH的电子式: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CH4的球棍模型:D.S2ˉ的离子结构示意图:3.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B. HC1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 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D.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5.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64 g S4和S8混合物中含有原子数为2N AB. 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电子数为10N AC. l L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D. 足量铁在1mol氯气中加热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6.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已知信息可得:B.?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C.?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D.?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7.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高二物质的两性例题

化学高二物质的两性例题

【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黑龙江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A.NaAlO2B.Al2O3C.NH4HCO3D.Al【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两者均产生氢气。

且题中问的是单质,故只有铝符合要求,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号】2【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江苏省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Mg(OH)2B.Al(OH)3C.SiO2D.Na2CO3【来源】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答案】B【解析】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B正确;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

【题号】3【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A.Na2CO3B.Al(OH)3C.NaCl D.NaHCO3【来源】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A.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项错误;B.氢氧化铝不是盐,B项错误;C.氯化钠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C项错误;D.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等【年级】高二【省份】甘肃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B.C.AlCl3D.Al【来源】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A、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正确;B、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C、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C错误;D、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A。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生物2020.7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B.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C.核酸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蛋白质的参与D.高温加热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的肽键2.烟草花叶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特点是A.以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B.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可以进行无氧呼吸D.都属于异养型生物3.下列有关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的结构中都含有核酸B.三者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C.三者都是A 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4.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活细胞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有水分子进出细胞5.科学家从菠菜叶绿体中提取了可以捕获太阳能的膜状结构,将其与酶等其他物质放入具有多腔室结构的反应器中,结果发现这些反应器能像叶绿体那样工作,创造出了“人工叶绿体”。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B.“人工叶绿体”具有的多腔室结构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从菠菜叶绿体中提取的膜状结构最可能来自叶绿体内膜D.放入生物反应器中的酶可以降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活化能6.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在离体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叶片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B叶片的呼吸作用速率B.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C.A叶片是树冠下层叶片,B叶片是树冠上层叶片D.若要比较两种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7.下列关于格里菲斯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B.艾弗里实验中DNA酶将S型菌DNA分解会导致R型细菌不发生转化C.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均以小鼠的生存状况作为实验结论的依据D.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思路都是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其作用8.下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交替排列构成DNA的基本骨架B.④所示的结构中贮存了遗传信息C.DNA分子复制时⑤所示化学键断开D.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9.1966年克里克提出摆动学说,即有的tRNA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在与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进行互补配对时是不严格的,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同时解释了次黄嘌呤(I)的配对方式。

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5高二5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5高二5化学试题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业质量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7·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审题时抓住关键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相对分子质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2.(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4)某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

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下图所示的双香豆素。

下列关于双香豆素的推论中错误的是( D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C .它可由化合物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反制得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有机溶剂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则可用于抗凝血药,A选项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到:该有机物含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可使在受外伤时血液不会凝固,所以可用于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B 正确;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可以生成和水,所以C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知: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酯基,所以它能够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但不能够易溶于水,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D。

3.(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 19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本部分有25小题。

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B.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2H ,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C. 大力开发和应用太阳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 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2MgCl 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2. 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Robert Ettinger )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The Prospect Of Immortality )一书。

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

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

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A. 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B. 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C. 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D.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3. 按照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①苏打水 ②鲜橙汁 ③食醋 ④肥皂液,其中呈酸性的是A. ②③B. ①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 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2CO 、O H 2、2N 等能够实现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如下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 化学能B. 热能C. 生物能D. 电能5.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 电解稀42SO H 制2H 、2O 时铜做阳极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22Fe e Fe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H e O H O 44222C. 破损后的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耐腐蚀D. 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铁,钢铁作原电池的负极7.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8. 水的电离过程为,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14100.1)25(-⨯=℃K W ,14101.2)35(-⨯=℃K W 。

则下列关于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H c 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B. 在35℃时,)()(-+>OH c H cC. 2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35℃时水的电离程度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9.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促进了水的电离的是A. 4NaHSOB. HClOC. NaClD. 4CuSO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B.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 将3NaHCO 溶液蒸干后并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发生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仍为3NaHCO11. 已知在722O Cr K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为橙色的是A. 氨水B. 硫酸C. 亚硫酸钠D. 水12.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3NH 生成的速率和3NH 分解的速率相等B. 2N 、2H 、3NH 的浓度相等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 ,同时生成23H mol nD. 2N 、2H 、3NH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13.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一定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增大C.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14. 下列有关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醋酸钠溶液中,)()(-+<OH c H cB. 实验室保存2FeCl 溶液时常加入Fe 粉C. 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D. 用4TiCl 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2TiO15. 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其中X 、Y 为两种不同的金属。

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活动性顺序:X>YB.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Y X →→外电路C. 随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 减小D. 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6. 下图表示的是某物质所发生的A. 置换反应B. 水解反应C. 中和反应D. 电离过程17. 某同学按照教材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 的盐酸与50mL 0.55mol/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 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 ,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18. 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其原理表示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测得0.1mol/L 氨水的pH 为11:B. 将2CO 通入水中,所得水溶液呈酸性:C. 用2H 、2O 进行氢氧燃料电池实验,产生电流:O H O H 22222点燃+D.恒温恒容时,的平衡体系中,通人)(2g I ,平衡正向移动:通入)(2g I 后,体系中)()()(222I c H c HI c ⋅的值小于平衡常数K 19. 25℃时,关于浓度相同的32CO Na 和3NaHCO 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粒子种类不相同B. )(-OH c 前者大于后者C. 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D. 分别加入NaOH 固体,)(23-CO c 均增大 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各物质的电导率数据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3CaCO 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 与①、②对比,可说明③中3CaCO 发生了电离C. ⑤、⑥等体积混合后过滤,推测滤液的电导率一定大于13D. 将①中固体加入④中,发生反应:)()()()(234243aq CO s CaSO aq SO s CaCO --+===+21.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C.D.22.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23. 对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反应的0>∆H B. 图②可表示压强(p )对反应的影响C. 图③可表示向醋酸溶液通入氨气时,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D. 根据图④,除去4CuSO 溶液中的+3Fe ,可加入CuO 调节pH 至3-524.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1Pt 电极的反应式为--+↑=+OH H e O H 22222C. 盐酸除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Cl 参与电极反应D. 理论上每得到0.1mol 乙二酸,将有+H mol 2.0从右室迁移到左室25. 已知2NO 和42O N 可以相互转化: 0<∆H 。

现将一定量2NO 和42O N 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 的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进行至25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42O NB. a 、b 、c 、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 和dC. 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 和Y ,其中曲线X 表示2N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 若要达到与d 相同的状态,在25min 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本部分包括26—30题,共5题。

共50分。

26. (8分)阅读以下信息:①向盛有10mL 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2SOCl 液体,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中含有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2SO ;②蒸干3AlCl 溶液不能得到无水3AlCl ,使2SOCl 与O H AlCl 236 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3AlCl请回答:(1)将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3AlCl 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为:_________。

(3)试解释②中可得到无水3AlCl 的原因:_________。

27. (6分)关于化学反应的理论是一个经过简化的概念模型,合理简化的概念模型是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提出: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1)图I 是HI 分解反应中HI 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__(填“a ”“b ”或“c ”)。

(2)过渡态理论是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根据图Ⅱ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请在图Ⅱ中画出..该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仅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28. (12分)合成氨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已知:,请回答:(1)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采用较高压强(MPa MPa 50~20)c. 采用较高温度(500℃左右)d. 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2)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1molN 和23molH 并发生反应。

①若容器容积恒定,达到平衡时,2N 的转化率%251=a ,此时,反应放热_________kJ ,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开始时气体压强之比是________。

②若容器压强恒定,则达到平衡时,容器中2N 的转化率2α__________1α(填“>”“<”或“=”)。

(3)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希腊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 陶瓷(能传递+H )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图)。

钯电极A 为_________极(填“阴”或“阳”),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