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室的布置策略
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和方法。
1.创造温馨的环境:师幼互动的第一步是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亲切的环境。
教室应该布置整洁、明亮,有各种形式的玩具和教具供幼儿自由选择,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同时,师幼之间的座位应该靠近,方便交流和互动。
2.展示兴趣和关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兴趣,展示对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比如,教师可以蹲下来和幼儿一起玩耍,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师幼互动中,教师应该使用肯定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幼儿的赞赏和鼓励。
例如,当幼儿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可以说:“好样的,你真棒!”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4.提供安全的环境:师幼互动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批评和惩罚,而是以鼓励和帮助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的行为。
当幼儿犯错时,教师可以先询问他们的想法,然后提供正确的指导。
5.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师幼互动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角色,假装成为其中一种人物,比如医生、消防员等,与幼儿进行互动。
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探索自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或附近的公园等自然环境中,与幼儿一起探索和观察大自然。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为师幼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话题。
7.组织合作活动:合作活动可以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小组活动等,在活动中要求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加强师幼之间的合作关系。
8.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音乐和视频等,增加师幼互动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有趣的动画片,与幼儿一起观看,并与他们讨论和互动。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一、引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有效的生活常规培养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前提。
在教室内设置合理、美观、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具体策略包括:1. 教室布置: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布置,如春天可以摆放花朵装饰品,冬天可以挂上雪花等。
同时,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功能区域,如阅读角、游戏角等。
2. 安全措施:教师应该设置安全警示牌,告诉幼儿哪些地方不安全,如窗户、水池等。
同时,教师应该定期检查教室设施是否完好,如桌椅、电器等。
3. 卫生管理:教师应该定期清洁教室和玩具,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同时,要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口等。
三、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可以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具体策略包括: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商讨,并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规章制度。
例如: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2. 明确行为标准:教师应该向幼儿明确各种行为的标准,并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例如:上厕所前要问老师、自己穿衣服等。
3. 奖惩制度:教师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对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四、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具体策略包括:1. 生活技能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剪纸、洗脸等。
2. 观察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幼儿到校园内外进行观察实践课程。
幼儿教室布置计划书

幼儿教室布置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幼儿教室布置的计划书。
幼儿教室的布置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幼儿教室布置的目标、原则、具体要求以及实施计划。
2. 布置目标幼儿教室的布置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保障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环境;•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空间和设施,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游戏需求;•通过清晰的布置和标志,帮助幼儿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3. 布置原则在幼儿教室的布置中,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安全性原则幼儿教室的布置应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避免尖锐、易碎、有毒等物品的使用;保持教具和玩具的干净、完好;设置护栏、安全垫等安全设施。
3.2 亲密性原则为了营造温馨、亲密的学习环境,教室中应设置亲子活动区,让家长和幼儿能够共同参与;同时,也应设置适合幼儿独自学习和玩耍的个人活动区。
3.3 可变性原则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发展阶段,教室布置应具有可变性。
可以采用模块化的家具和教具,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4 合理性原则教室布置应合理利用空间,充分考虑幼儿的活动需求。
家具和教具的摆放应符合幼儿的身高和行为特点,方便幼儿的自主活动。
3.5 美学原则教室布置应注重美学,通过色彩、图案、装饰等元素的搭配,创造一个美观、整洁、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4. 教室布置要求4.1 教室的整体布局教室的整体布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划分功能区:通过地毯、家具等物品的设置,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观察区、游戏区、休息区等。
•留出活动空间:在布置教具和家具时,要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他们的自由活动。
•保持通道畅通:教室中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方便幼儿进出和移动。
4.2 功能区布置根据教室的布置目标,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功能区:4.2.1 观察区观察区应提供各类观察材料,如昆虫标本、植物、石头等。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及方法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及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及方法:
1. 建立明确规则,就像给小火车铺设轨道一样!比如说,规定玩具玩完了得放回原位。
小朋友们,咱们玩完玩具不把它们送回家,它们会多伤心呀!
2. 积极鼓励那可太重要啦!像小红今天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了,就马上表扬她:“哇,小红真棒呀!”这样大家不就都积极起来了嘛。
3. 以身作则很关键呢!老师自己都乱丢东西,小朋友们能学好吗?老师一定要把物品摆放整齐,让小朋友们模仿。
4. 采用有趣的游戏方式来强化常规,这不就像给枯燥的路程加点糖果嘛。
比如通过“排队小火车”游戏,让孩子们学会排队。
5. 别小瞧了环境创设呀,这就如同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小家一样。
把教室布置得漂亮又有秩序感,孩子们自然也会跟着有样学样。
6. 与家长密切配合,这就像是两条腿走路才稳呀!家长在家里也强调规则,孩子在幼儿园才会更遵守呀。
例如和家长沟通让孩子在家也自己吃饭。
7. 对待孩子们要有耐心呀,就像等待花儿慢慢绽放一样!别孩子一犯错就着急上火。
8. 灵活调整策略,世界都在变,咱的方法能不变吗?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情况随时调整,才能管好班级呀!
我觉得呀,这些策略和方法都很实用,只要用心去做,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一定能做好!。
幼儿新学期教室环境布置方案

幼儿新学期教室环境布置方案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幼儿的学习生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且富有创意的幼儿教室环境布置方案,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 色彩搭配与主题首先,教室的色彩搭配是布置的关键。
可以选择明亮且温馨的色彩,如黄色、橙色和蓝色等,来营造愉快的氛围。
另外,可以根据季节或节日进行主题布置,如春天的主题可以使用花朵和蝴蝶的元素,增添活力和趣味性。
2. 装饰墙面墙面是教室布置的重要部分,可以利用壁纸、贴纸或彩绘进行装饰。
可以展示幼儿们的作品和照片,让他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同时,可以设置互动墙面,如贴上孩子们的照片,要求他们连线自己的照片与自己认识的朋友的照片,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友谊。
3. 布置中心区域教室中心区域的布置要充分发挥创造力。
可以摆放一些大型的玩具,如积木、拼图以及玩具角色扮演,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和参与。
在中心区域还可以设置阅读角落,摆放书架和舒适的坐垫,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4. 设计学习角落除了中心区域,教室还应有专门的学习角落。
可以设置一块大型的黑板或白板,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互动。
同时,可以展示课程的目标和计划,让孩子们知道每天的学习内容。
此外,可以在学习角落放置教具,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造艺术角落幼儿对艺术的兴趣通常很高,因此设置一个专门的艺术角落非常重要。
在这个角落里,可以放置绘画工具、颜料、粘土等艺术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造力。
同时,可以展示孩子们的艺术作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 增添自然元素幼儿喜欢自然,因此在教室中增添一些自然元素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摆放一些室内植物,提供绿色和氧气。
另外,可以使用自然材料来装饰,如木制家具、麻绳和竹子等。
通过接触自然元素,孩子们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7. 创造活动空间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学习场所,教学情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
以下是关于幼儿园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策略。
一、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出发,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的教学环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需要测定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具、教材和教学活动。
对于喜欢动手动脑的孩子,可以设置更多的手工制作活动;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可以创设一个温馨的阅读角。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在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教室的布置宜温馨、温暖,让孩子有归属感,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洋溢着童真的氛围。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和学习。
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孩子们的不同学习需求。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情境式教学环境情境式教学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们可以模拟家庭、超市、医院等真实场景,让孩子在情境中探究、发现和学习,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
五、注重教学资源的营造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园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营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置各种教具、玩具、图书、多媒体等资源,丰富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资源的营造,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谈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有效利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有效利用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班级区域环境的设计与利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一个丰富多彩、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空间,是每个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的有效利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创设功能性区域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发展需求,创设出各种功能性区域,满足幼儿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上的需要。
设置角落区、玩具区、阅读区、运动区、美术区等,每个区域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具、玩具和学习资料,满足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角落区可以是安静的小角落,供幼儿在自由选择时间安静地玩耍或休息;玩具区可以摆放各类益智玩具和积木,供幼儿进行有趣的游戏和互动;阅读区应该有丰富多彩的图书和故事书,鼓励幼儿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运动区可以设置各种体育器材和器械,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美术区则应该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艺术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创设各种功能性区域,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在学习和游戏中全面发展。
二、合理布局区域空间在班级区域环境设计中,合理的空间布局非常重要。
要根据地理位置和童年喜好,布置出幼儿们喜欢的环境。
要根据功能性区域的不同需求,合理划分出各个区域,保证每个区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还要合理安排各种家具、玩具和教具,保证教室的通风、光线和安全。
在布局过程中,应该尽量利用空间资源,规划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和游戏需要。
要注重区域的连贯性和有机性,让不同区域之间能够流畅连接,并且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合理布局区域空间,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班级环境的利用效果,为幼儿们创造一个舒适、温馨、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不断优化环境氛围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的优化氛围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和管理者应该不断关注和探索。
幼儿园的自主学习环境

幼儿园的自主学习环境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和身体能力。
为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环境营造1. 舒适的教室为了让幼儿感到舒适和温馨,教室的布置应该以明亮、温暖、充满活力的色彩为主。
保持教室的整洁,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增加幼儿的活动范围。
2. 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玩具、材料等等。
通过有趣的玩具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3. 互动的小组活动区设置小组活动区,让幼儿可以在互动中进行学习。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学习活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2. 提供选择的机会幼儿喜欢有选择的权力感,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倡导问题解决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提问、探索和实践,帮助幼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4. 自我评价和反思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组织细节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要明确学习目标,并和幼儿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让幼儿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什么,明确学习的方向。
2. 提供观察和记录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记录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也可以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实践、故事等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室的布置策略
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幼儿园教育策略
幼儿园的教育是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的,这是同幼儿园和教育观分不开的。
幼儿教育的重要观点是:
1.幼儿需要通过感官,与环境进行交流然后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积极地让孩子们与教室中的物体和材料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要为孩子们提供很多优秀的课程。
由此,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进行精心布置,认为教室的布置可以促进学习的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教室的布置
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
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
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
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二)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
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
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
3.交通要道被标示出来,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4.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
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
被取放。
5.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在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6.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7.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发展幼的儿独立性,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技能技巧。
1.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使儿童对教室产生信任感。
(1)各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
到所需的物品,不会为找不到所需的物品感到不安。
(2)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与他们的水平视线的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
(3)教室的图书角温馨舒适,使他们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
(4)各活动区的材料足够,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
(5)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
相处,彼此信任。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个性。
(1)布置合理、划分清楚的活动区域能帮助幼儿作出选择,即决
定在哪个区域活动。
(2)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
(3)高度合适,使他们能独自取放玩具,独立使用,不需要依赖
成人的帮助。
(4)当活动结束后,幼儿需要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他们会
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拾而感到自豪。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
(1)划分清楚的活动区不会使幼儿的注意力被其他区域的活动所
分散,能使幼儿相对集中地专注于手头的活动。
(2)家具的使用(用来分隔各个活动区)能阻止幼儿东张西望,而
集中于自己的活动。
(3)安静的区域和吵闹的区域被分隔得较远,这使得安静的区域
不受吵闹的区域所影响。
(4)足够的、有趣的玩具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不致被其它活
动所干扰。
4.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
(1)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学到分类和搭配。
如摆出两
个同种物品会使幼儿学会把类似的物品搭配起来。
(2)图书角的活动能培养幼儿安静读书的能力。
(3)家庭角和桌面玩具角的活动能帮助幼儿发展眼手协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阅读技巧。
(4)每个活动区幼儿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他们的社会技巧。
对比的幼儿园环境布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是存在下面一些问题的: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生理的健康。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室内
环境布置都是有本班教师设计完成,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过于重视
表面上的东西,从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幼儿生理的健康。
2、以成人的眼光,做幼儿的环境。
以“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
观念为指导,教师在班级环境设计上下大力气,室内外场地布局、
区角设置、材料投放、墙饰布置等均由教师一手操办,据调查发现,80%以上的幼儿园在进行室内环境布置时,总是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
考虑环境创设,追求表面上的“好看”,“漂亮”,没有从孩子的
角度出发。
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但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
评价幼儿园的环境。
有的幼儿园的环境布置的像童话世界,幼儿园
以环境材料是否美、精致,教师是否“手巧”衡量教师在责无旁贷
阳设的作用,以绝对标准评价儿童作品质量。
在成人看来,这些都
漂亮极了,这类环境确实能吸引幼儿,但时间一久,幼儿就失去了
兴趣。
而那些在成人看来“拙劣”、幼稚的环境布置,幼儿却情有
独钟。
3、只有大的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
在这里,我用一棵大树来
比喻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
我们把每次幼儿园要进行环境布置的主
题比做大树的树干,一般情况下,负责环境布置的教师总会根据园
里布置下来的内容去寻找所有有关该主题的一切资料,这些资料就
是大树的主干和主干上小的分支。
等布置出来以后,往往会发现整
个室内环境布置由主体到部分只有树干和树的分支,主干部分最容
易被忽略掉。
这样,当我们去看着这棵大树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
树干上一堆密密麻麻树的分支,没有主干部分的存在,便失去了大
树本身的美感。
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就如同一棵生长茂密的大树,
它的成长需要各个方面的“养料”充足,只有这样才可以成长为一
棵健全的参天大树,在茂密的丛林中茁壮成长。
4、设计缺乏自主性。
在选择设计的环境材料时,过于强调幼儿
的“年龄特点”,严格按本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限定材料投放的
量与度,即便有“层次”划分,也习惯性按教师意志将材料划分为“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幼儿使用三个程度;还将活
动环境与材料丰富片面理解为“品种多”“数量满”;过于限定游戏、限定区角,用“入区卡”约束儿童的自我选择。
5、不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材料。
环境与材料一经教师“精心”设
计布置,相对“稳定”的时间长,墙饰与活动材料内容、功能、操
作方法上较固定。
教师习惯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教会幼儿使用材料,
通过练习达成教师预设在环境中的教育目标。
6、过于强调,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和丰富的想像力。
在中国,幼儿园过分强调环境的“美化”功能,环境创设的重心放在如何帮
助儿童“获得知识上”,强调幼儿的接受学习;强调分科教育与划分
领域的学习活动,强调区角设置的完整与材料投放的均衡,强调幼
儿严格地入区活动,强调区角基本材料的配置与数量。
因此,各班
计算、语言、美工、科学、建构等区角一应俱全,材料基本雷同,
设置大同小异,中国也不会存在像国外一些在大自然中建设的幼儿园,完全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