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生物,但是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而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都是本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在19世纪初世界人口为,到了2011年世界的人口突破了

2、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

5、湖泊污染导致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6、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人口形势

讨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实例

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森林遭到破坏,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

2、工厂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直接导致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大气循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酸物质,还会形成酸雨,从而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污染现象,导致蓝藻大量滋生,形成水华,湖水变臭鱼虾难于生存。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湖泊以清澈秀美的貌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4、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的重要成果有“三北”防护林等等。

5、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6、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例如: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角色互换

新闻:甘肃因为腾格里沙漠污染,已经有14位官员被处理问责。

工厂厂长:

当地居民:

当地政府官员:

环保人士: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谈一谈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六、课堂练习

1、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以上都可能

2、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3(判断题)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

4(判断题)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七、作业布置

《学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完全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收集、讨论、交流上。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资料收集的要求,提出提纲、提示查询线索。

听学生汇报和答辩的时候,总觉得学生讲的不清楚,总想替他们补充;特别是当学生回答不出同学的问题的时候更是如此。学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总是想向我求助。甚至有同学反映:“老师,我们想听您讲。”

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惯性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的理念出发,这种能力的锻炼比知识的获得更加可贵。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迷信权威、依赖他人的行为。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我会在课堂上纠正以外,都是尽量让学生自主发挥的。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个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当然地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很不容易。因为一方面必须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了解和掌握各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本身是一项艰巨的、需要长时间实行探索的重大科学问题;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势头,包括人口的增长、社会的变动、活动的范围、消费的方式都是难以控制的。即使为了在一定水平上维持现有人口的生存,也还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当不小的影响,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下还很难躲开。所以在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人们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要贯彻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首先当然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再不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搞发展。这就要适度限制发展的行为,选好发展的领域,改变发展的方式,充实发展的科技含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取得最大的效益。实际上,要充分做到这个点是很难的事,但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我们只能知难而进,不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再出难题了。实际上,如果按当前很多不可持续的方式搞发展,连当代人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各级主持发展工作的决策者实在应该在作出决策之前为此而三思。 展是硬道理,很多问题只能在发展中求得解决。要发展而不动用一点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没有一点影响,或只有正面影响没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在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情况下,求得和谐发展。要发展城镇化,使相当一部分农民逐渐转化为城镇居民,还要发展交通运输而修路筑桥,不占一点儿耕地是不可能的。如何少占耕地,占得合理,占后有所补偿,这是和谐发展的必走之路。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应该严格保护,但相当数量已经开垦为耕地,特别是水稻田——人工湿地( 如在黑龙江三江平原),在当前要大面积退耕还湿地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合理布局和水利建设上面做好文章,使发展水稻田与改善现有湿地的状况相协调。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应该严格保护的。但森林同时又是以木材为主的一系列林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些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能够也应该合理经营利用的,而且应该通过科学的培育措施,越用越好。除了少数需严格保存的自然保护区之外,合理的采伐利用,仍是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要把森林的保护和经营利用更好地协调起来。在一些江河上(特别是西南地区)修建水电站,这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C02排放,但水电站的建设也必然带来一些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这类矛盾必须分清轻重主次,趋利避害,适当妥协,使建设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有些问题的处理,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能够以发达国家先走一步中得到的教训为鉴,但也不必完全跟着“洋人”的调子走。其实“洋人们”的看法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带有普遍性。我们要学会实事求是全面看问题,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处理问题。 了解自然,尊重科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经过努力,力争取得高效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 需预修课程:高等数学、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 课程简介 建设项目或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既是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环境管理过程中一项具体制度,同时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和公众的重视和支持。 该课程系统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尤其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的评价作了详细的论述。内容组织上以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主要逻辑关系,既有必要的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又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扩展,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和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最新进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各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土壤及生态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方法以及相关环境影响预测基本模型的应用;熟悉各要素常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2.能力目标:应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程序、方法和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环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达成目标:使学生具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环境; 2.环境影响; 1.环境影响评价;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 3.环境评价的标准体系; 4.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类型、基本功能、重要性等;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法律依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掌握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熟悉环境标准体系;了解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概念;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的内涵;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的影响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等。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的福祉。 人类活动常可使得环境不断恶化,一方面使环境的脆弱性变得显著,自我调整能力转趋薄弱,一方面使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许多人类破坏环境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在这些多重因素的效应下,自然灾害的层出不穷和快速增长当然成为意料中事。 各地长期开发下,森林饱受破坏,生态逐渐失衡、土层裸露,控水能力变差,一经大雨就可导致山洪暴发、乾季则缺少基流补注,以致无论旱涝均与时俱增。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两大部分组成。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植物营养素(无机盐)是物理环境的最主要要素,生物残体(如落叶、秸杆、动物和微生物尸体)及其分解产生的有机质也物理环境的重要要素。物理环境除了给活的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之外,还为生物提供其生命活动需要的媒质,如水、空气和土壤。而活的生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精密有序结构和使其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生命舞台上各有角色。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自然世界所有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样也包括构造出生命的重要基石――染色体、基因和脱氧核糖核酸。 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使生命在地球这个行星上的生存变得可能。没有生物多样性,你几乎不能在这个行星上生存,就算你可以生存下来,你也不可能喜欢这个灰暗的、无生气的、光秃秃的、无聊的世界。没有生物多样性,你不会感受到树林带给你的绿意、海洋带给你的蓝色,也不会有你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喝的水。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学习资料

生态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生态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①生态破坏、②环境污染;③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退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咸潮)、固体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 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等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一般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等 气象灾害:台风、寒潮、低温冻害、冻雨、旱涝、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生态破坏问题 (1)土地荒漠化: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2、土质疏松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 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0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 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 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 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 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主导因素 是。限制性因素 是。(4分) (2)分析图示区域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8分)。

人类影响环境

路井中学2016级生物学案:教师寄语: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编写:梁晓银年级审核: 班组:期数:22 学生姓名: 5.1 人类影响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学习重难点】 1、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环境污染的种类。 自主学习 ------问题发现单 一、人口增长 1.人口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和 中与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组成的人的总称。 2.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我国人口发展还会较长时期处于的态势。 3.我国人口政策的重点是:。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明显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___________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更为重要。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我国颁布了《》,从而把计划生育的_____________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4.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_________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5.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直接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_____________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_______和_____。 为此,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______________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______ ____;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________保护和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以及推进____________农业等。 三、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问题的概念:指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以及经济发展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丧失、等。

地理简答题关于生态环境问题专题.doc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 ⑴台风 A. 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 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 B.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C.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D.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⑵寒潮 A. 时空分布: 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 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B. 灾害特点: 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C. 寒潮的利: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⑶厄尔尼诺 A.概念: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 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 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 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B.“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①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②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 ③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 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影响生态环境C.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台风减少; 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③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④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⑷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赫赫有名的“厄尔尼诺”相反,并与厄尔尼诺同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 ⑸地震 A.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B. 形成: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基本信息

湖南工学院教案用纸P1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2课时)NO.1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环境 环境的概念 环境的定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目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叫环境基质。 环境要素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各个环境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性质,是人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在这些属性中,最重要的是: ①最差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是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的控制。这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而不能够因其他要素处于优良状态得到弥补。因此,环境要素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②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一处环境所表现出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环境的各个要素性质之和,而是比这种"和"丰富得多,复杂得多。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环境的总体效应,这种总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的质的飞跃。 ③相互依赖性环境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首先,环境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是通过能量流,即能量在各要素之间的传递,或能量形式在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实现的。再其次,通过物质循环,即物质在环境要素间的传递和转化,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在一起。 2. 环境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与区域性 2.、变动性和稳定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 第二节环境影响 一环境影响的概念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能够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二环境影响的分类 常见的三种分类: 湖南工学院教案用纸P2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_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三地理专题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原湿地)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上游。该湿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首。下图为若尔盖湿地位置示意图。 (1)列举若尔盖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 (2)试分析若尔盖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说明若尔盖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区位于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

布最集中的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省及周边地区略图 (1)分析三江源湿地形成的原因。 (2)简述三江源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 (3)为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高纬湿地)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 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 最大的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 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 积已大大缩小,2006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 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下图是不列 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 的原因。

(2)分析大熊森林林间湿生苔藓广布的原因。 (3)从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角度说明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异。 (4)推测当地政府保护大熊森林可能采取的措施。 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泥炭是由很多年前沼泽地中的各种植物(其多数是蕨类植物)死亡后,堆积变化而成的,多分布于冷湿地区的低洼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泥炭资源极为丰富,泥炭资源的开发有近百种产品,但主要应用于制作各种泥炭肥料,应用于园艺、饲料、土壤改良剂等方面。 (1)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泥炭资源丰富的原因。 (2)泥炭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但当地市场需求量

苏教版必修三人类影响环境学案

人类影响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第118—122页,独立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预习自测,用时10~15分钟; 2.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 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 I.教材助读:基础知识梳理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人口现状 ⑴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了 _____________ 。 ②1982年:我国将_________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⑵结果:①人口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明显下降。 ②已进入___________ 水平国家的行列。 2.人口发展前景 ⑴情况:人口_________ ,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______________ 。 ⑵目标:①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__________ 以内。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 _________ 亿左右。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2.采取的措施 ⑴控制______________ 。 ⑵加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 的力度。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探究案【问题1】人和其他种群共有的特征有哪些?提示: I .课内探究和知识拓展: 探究点一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与教案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与 教案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前提和理论依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的资料,仅供参考。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 一、生态破坏问题 1.(2008年江苏卷)图2l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1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植被稀少,且常有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2分)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总结反思: ①沙尘暴的分布: ②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③沙尘暴的影响: 2.(2009年海南卷,26)(10分)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4分) 总结思考:干旱、半干旱地区内流河沿岸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基 沙 聚 图10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

①不合理用水地区: ②河流下游地区: 3.(2012年山东卷)(10分)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km2) 总结反思:土壤次生盐碱(渍)化的问题总结: ①形成原因: ②中国和世界的可能分布地区: ③治理措施:

4.(2009年江苏卷) [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3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 总结反思: ①湖泊萎缩的类型和原因分别为: ②湖泊萎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1人类影响环境

大许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教学案 第五章人与环境编制:孙晋护 第1课时第1节人类影响环境时间:11月12日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学生意识到控制 人口增长速率的重要性。 二、课前预习:【思考题】 1.什么叫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2.人口增长带来了哪些压力?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三、重难点突破:【归纳总结】 1.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人口基数巨大、增长过快、素质亟待提高以及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解决人口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增长速度;通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3.人口增长带来了哪些压力: (1)对粮食资源的影响:由于人口激增,耕地相对减少。世界人均耕地为0.15公顷,我国人均只有0.08公顷,形势非常严峻。 (2)对能源的影响:在已出现世界性的能源短缺,为了满足能源的需求,人类大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尽管这样,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3)对其他资源的影响:人口激增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类无休止地开发矿藏、森林、淡水、海洋资源,使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4)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向土地索取粮食,人类向环境施用大量农药、化肥,这种无节制的使用,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过度开发资源引起资源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恶果。四、典型例题 .[例题1]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图1)”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1949~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是。 (2)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上趋于,发展到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的趋势。 (3)下列各项中,体现出人口可持续发展观的是(写代号)。 A. 合理的人口结构B.适度的人口规模C.提高国民素质D.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多于社会所需数量E.劳动年龄人口少于社会所需数量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发现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根据省委、 __关于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县整改“1+6”行动方案》、《**县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真走实看找问题、上下联动抓整改、全民行动靓家园”为主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 (一)全镇行动,全员下沉。由党政 __牵头,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紧盯河流沟渠、集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乡道路、建筑工地、村内死角等重点区域,集中时间、人力和精力,拉网式排查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 (二)发现问题, __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汇总排查出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村(单位)、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排查问题不留死角、整改问题全面到位。

(三)现场督办,严禁作假。由党政 __带队,抽调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面复核检查,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办,督促问题村(单位)全面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整改。坚决杜绝工作作假和数字造假,确保情况反映、汇报材料、数据统计真实可靠。 (四)落实不力,严肃追责。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的村和单位,依照党政纪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倒逼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治问题双管齐下,通过“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四治措施”落实整改,全覆盖、无死角发现和整治全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一)“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 全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精心设计“走”的路线,合理搭配工作力量,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河流渠道走两岸、集镇村庄走外圈、工矿企业走周边、学校医院走四边、农田林网走地坎、农牧设施走四旁、车站(广场)市场走外环、城乡道路走路肩、旅游景区走沟沿、建筑工地走现场、村内卫生走死角”的“十一走行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使用案例集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使用的案例 1.实训教学的性质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实训教学既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训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启发思考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好掌握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配套的指导书 2.1. 淑芹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2012.09。 3.适用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4 4.1.实践项目一 4.1.1. 实践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要求。 4.1.2. 实践容 污水处理厂项目 某市有一条S 河自南向北穿过该城市东部,区间有一支流汇入,出该市后10km 进入B 县城,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出市区为农灌用水功能,该河现状水质超标,并由于河流上游建供水水库,使该河水量减少,枯水期有断流现象,该市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该市拟在城市东北角建设20*104m3/d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收水围为东城区全部废水,其中包括40%工业废水,采取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200;COD:400...... (单位:mg/L),污水处理厂设计出厂水质:BOD:30;COD:60;NH-N:15;TP:0.3,污水经处理后排放S 河。污泥在浓缩池经浓缩、脱水后,加石灰干化处理后交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污水处理场西侧300 米为居住区,北侧200 米为工厂。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保证S 河市区段景观用水要求,提出水环境保护对策。 2.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污泥优化处理的措施。 3.请计算BOD 的去除率。 4.若预测BOD 在下游20 公里处的水质,需要知道哪些参数?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 案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 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 ⑵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推迟较远 ⑶累积影响 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⑵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 1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含义:⑴这项制度是通过环评分析,预测人为活动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⑵将这些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法律化、程序化。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 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原则 能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珠江三解洲”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思考题: 小山坡因政府投资大学和商人对学校外服务的建设,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上,大力发展校园绿化和美化,将不毛之地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人文环境上,由长期无人问津到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活动繁荣,人口稠密。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区域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作用。 例:东部季风区主要进行种植业生产,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进行畜牧业生产,这本身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是反过来,由于这种影响,东部季风区的人类活动(种植业)使很多自然景观变成了农田景观,而西部则为牧场等。 2、? 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学生解释其原因,或举例说明) 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对环境进行主动自觉的改造,使之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可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处于中间的管理调控地位。)例: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 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性:(学生举例说明) 草原放牧,一方面获得了经济效益,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4、?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某个要素放加影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举例) 例:黄土高原只是破坏植被。 二、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中,要不断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实际上是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人类改造了自然,造福了社会,另一方面,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也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就包括两方面: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1、阅读P25,矿产资源的开采:问答问题: 问题:山西省的煤炭开采有何有利影响?四小条 问题:开采煤又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哪此负而影响?另:依靠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城市还有一个问题(资源开发的后期城市转型问题) 思考: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全并非我国经济强省,最近,山西提出加快经济调的发展战略,根据山西煤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您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山西变为强济强省? 战略:发挥煤优势,但进行深加工(煤化工,西电东输等)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0届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练习试题

2020届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练习试题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2.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加 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咸海,沿岸形成狭窄的绿洲,是灌溉农业发达地区。读中亚地区图,回答3-5题。 3.咸海沿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B.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C.大量引用流入该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 D.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4.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量开垦和引水灌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土壤盐渍化②水土流失③荒漠化加剧④周边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了防止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②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④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水稻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浑善达克地处锡林郭勒高原中部,东起大兴安岭南段西麓,向西延伸约340km,南北宽30—100km。下表 示意浑善达克沙地1997年—2017年荒漠化动态。据此完成8—9题。 8 A.荒漠化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B.迎风坡上大量植被因沙埋而逐渐死亡 C.灌丛周围和丘间低地土壤养分减少D.致使北京附近沙尘(暴)天气增多 9.浑善达克地区的合理发展方向是 A.改良土壤,大力巩固和发展种植业B.制定合理载畜量,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 C.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局地气候条件D.发挥人口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一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条件和规律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 水利工程建设负面影响的例子 三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境的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公路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3.公路运营阶段对环影响 四其他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采矿工程对岩石圈的影响 2.煤炭开采对水圈的影响 3.城市建设对大气圈的影响 五全球在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1.工程设计的可持续性 2.工程建设的绿色材料 3. 绿色环保的施工 4.工程运营监理的绿色与循环 六小结

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陈建辉地质工程20090031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450045) 摘要:人类工程建设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也是第四季地球环境变化动因之一。文章主要从水利工程说起,又引用其他典型的人类建设的工程。说明其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影响,并介绍了当前人类在工程建设方面研究的新动向。旨在是人们认识到人类工程建设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让人们在设计运行工程时趋利避害,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工程建设影响条件环境影响研究动向 前言: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类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 逐渐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甚至破坏环境,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急于发展经济,而大范围的建设大坝,建筑,地下工程等人类建筑,但与此同时却忽略其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建设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先污染先发展,再治理”,“经济与安全并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局面。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从而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设计材料施工回收监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努力做到绿色生态,甚至为环境而放弃经济效益,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应该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

1.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5. 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