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密度对照
氢氧化钠密度

氢氧化钠密度
氢氧化钠密度:2.13g/cm³。
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也称苛性钠、烧碱、火碱,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OH,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物理性质:
密度:2.13g/cm3
熔点:318℃
沸点:1388℃
临界压力:25MPa
饱和蒸气压:0.13kPa(739℃)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Chemicalbook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
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氢氧化钠指标

氢氧化钠指标
氢氧化钠,也被称为苛性钠、烧碱、火碱、片碱,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OH,相对分子量为39.9970。
它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
氢氧化钠的质量指标通常包括外观、熔点、沸点、相对密度、碳酸钠含量、氯化钠含量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氢氧化钠的具体技术指标:
1. 外观:通常为白色半透明片状固体。
2. 熔点:318.4℃(也有说法为318℃)。
3. 沸点:1390℃(也有说法为1388℃或1413℃)。
4. 相对密度:2.130 g/cm3(也有说法为1.035)。
此外,氢氧化钠根据质量的不同,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99含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含量通常在0.5-1.0%之间,氯化钠的含量通常在0.03-0.08%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钠的具体技术指标可能会因生产商、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氢氧化钠产品,并参考相应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指标进行使用。
盐酸密度对照表

盐酸密度对照表一、常见氯化物与密度对照表1、氯化钠(NaCl):盐酸密度为2.165 g/cm3,沸点为810.4 ℃。
2、氯化铵(NH4Cl):盐酸密度为1.928 g/cm3,沸点为714.3 ℃。
3、氯化钙(CaCl2):盐酸密度为2.14 g/cm3,沸点为846.2 ℃。
4、氯化铁(FeCl2):盐酸密度为1.66 g/ cm3,沸点为787.4 ℃。
5、氯化钡(VCl3):盐酸密度为3.07 g/cm3,沸点为953.2 ℃。
6、氯化镁(MgCl2):盐酸密度为2.32 g/cm3,沸点为841.7 ℃。
7、氯化锂(LiCl):盐酸密度为3.01 g/cm3,沸点为941.4 ℃。
二、常见碳酸盐与盐酸密度对照表1、碳酸钙:盐酸密度为2.41 g/cm3,沸点为855.3 ℃。
2、碳酸钠:盐酸密度为2.40 g/cm3,沸点为853.1 ℃。
3、磷酸钠:盐酸密度为2.49 g/cm3,沸点为857.4 ℃。
4、磷酸钙:盐酸密度为2.482 g/cm3,沸点为856.7 ℃。
5、氢氟酸钠:盐酸密度为1.2 g/cm3,沸点为639.3 ℃。
6、氢氧化钠:盐酸密度为2.17 g/cm3,沸点为818.6 ℃。
7、氢氧化钙:盐酸密度为2.12 g/cm3,沸点为810.9 ℃。
以上就是常见的氯化物与碳酸物的盐酸密度对照表,以及相应的沸点。
以上盐酸密度数据按当前常用测定法在常温(25℃)下给出,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测量并灵活变换。
由于盐酸密度有温度/压变化的因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另外需要考虑温度和压力因素,严格根据实际测定方法和场地条件来调整盐酸密度数据。
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解决实验现场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效率,达到更好的实验结果。
naoh浓度与密度换算

naoh浓度与密度换算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NaOH的浓度来进行计算和调配溶液。
而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也被用来确定NaOH溶液的浓度。
本文将从NaOH浓度与密度的换算关系出发,探讨NaOH浓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NaOH的浓度是如何定义和计算的。
NaOH溶液的浓度一般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即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NaOH的摩尔数。
摩尔浓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到。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溶解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于一定体积的水中,然后根据所用水的体积和NaOH的质量来计算浓度。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溶剂的使用量来实现所需浓度的制备。
而NaOH的密度则是指单位体积NaOH溶液的质量,通常用g/mL或kg/m³表示。
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它与物质的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称量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的质量,然后将质量与体积进行除法运算,得到密度值。
NaOH溶液的浓度与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
这是由于NaOH的溶液中Na+和OH-离子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具体来说,浓度越高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Na+和OH-离子的质量分数就越大,相应地密度也会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NaOH溶液的密度来估算其浓度。
一般来说,NaOH溶液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
通过实验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密度,并绘制出浓度与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曲线,我们可以根据测得的密度值来推算溶液的浓度。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NaOH溶液的浓度与密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受到溶液温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的体积会膨胀,密度会减小;反之,温度的降低会导致溶液体积的收缩,密度增加。
因此,在进行NaOH浓度与密度的换算时,需要考虑到溶液的温度,并进行温度修正。
45%氢氧化钠 密度

45%氢氧化钠密度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化学物质,化学式为NaOH,常用于制备肥皂、纸张和石油化工生产中,也被用作一种清洗剂和蒸发剂。
它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通常通过电解海水或氯化
钠来制备。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易吸潮性。
在室温下,氢氧化钠会吸
收水蒸气并变成固体或液体。
其密度根据温度和浓度不同而变化。
一般来说,氢氧化钠的
密度在25℃时为1.0至1.5克/立方厘米。
对于45%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密度是1.52克/立方厘米。
这个数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
获得,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密度 = 质量÷ 体积
在这里,质量指的是溶液中45%氢氧化钠的质量,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
一般来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越高,密度就越大。
30至60%浓度的氢氧化钠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
当它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时,会迅
速吸收水分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因此,在处理氢氧化钠时需要特别小心,应戴上适当的
防护设备,如眼镜、手套和面罩等。
另外,氢氧化钠溶液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可能会泄漏,这将引起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因此,在处理和运输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确保人员和环境
的安全。
总的来说,氢氧化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物质,但也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的处理和
使用氢氧化钠是保证生产工艺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