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命周期
详解蚕的生命周期

详解蚕的生命周期蚕,学名为Bombyx mor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主要用于生产丝织品。
本文将详细解析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其发育过程、生理特点和养殖要点。
1. 发育过程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
1.1 受精卵阶段受精卵阶段为1-2天。
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会产下受精卵。
受精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2-3天孵化成幼虫。
1.2 幼虫阶段幼虫阶段为25-30天。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非常小,称为“蚁蚕”。
蚁蚕会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会进行一次蜕皮。
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开始吐丝结茧。
1.3 蛹阶段蛹阶段为8-14天。
幼虫在结茧后,会进入蛹期。
在蛹期内,蚕的体内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最终变成成虫。
1.4 成虫阶段成虫阶段为1-2天。
蛹期结束后,蚕破茧而出,成为成虫。
成虫会进行交配,然后雌蛾产下受精卵,生命周期结束。
2. 生理特点2.1 食性蚕以桑叶为主要食物,具有强烈的食叶性。
在幼虫阶段,蚕需要大量的桑叶来提供营养,以支持其生长发育。
2.2 蜕皮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进行多次蜕皮。
每次蜕皮后,蚕的体型会明显增大。
2.3 吐丝幼虫在停止取食后,会开始吐丝结茧。
吐丝是蚕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利用蚕丝的关键环节。
3. 养殖要点3.1 温度和湿度蚕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蚕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蚕的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60%-70%。
3.2 桑叶供应养殖蚕时,需要确保桑叶的供应充足。
新鲜、质量好的桑叶有利于蚕的生长发育。
3.3 防病虫害蚕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蚕的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
4. 结语蚕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了解蚕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养殖要点,对于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蚕的生命周期的深入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
蚕的生命周期

藏在蚕茧里的蚕蛹
五、蚕宝宝破茧而出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蛾,破 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 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 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 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 也会慢慢死去.
家蚕的蛹最后一次蜕皮,变成成虫蚕蛾的过程称羽化
蚕的生活习性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 叶后身体慢慢成白色,一段时间 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 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 动,这叫「休眠」.
蚕的生活史
蚕须经过卵、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蚕宝宝的外形结构拜拜桑 叶桑椹蚕的幼虫虫体增大后,它的表皮限制了昆虫的生长,必须脱去旧表
皮,形成新表皮,才能继续生长,这一过程称为蜕皮
三、蚕宝宝吐丝了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 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 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 开始吐丝结茧.
四、蚕宝宝节茧
了
五岁幼虫需二天 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 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 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三年级科学三下第二单元教学课件
蚕的生命周期
一、蚕宝宝孵化了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 黑黑的称为「蚁蚕」,身上 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 明显
了..
蚕籽蚕卵
蚁蚕
二、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 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 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 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 叫「休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5、蚕的生命周期

2.5、蚕的生命周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2CY系列齿轮油泵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KCB不锈钢齿轮泵的图片或课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2、小结蚕的一生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
(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
)(说明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ZYB 可调式渣油泵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
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
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目的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5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
也可以让ZYB-33.3A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蚕 的 生 命 周 期

蚕的生命周期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梅江中心小学温海林教学内容:小学课标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节蚕的生命周期教学目标:1、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2、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重点: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经过几个星期的连续观察,现在来汇报一下你的经验好吗?二、探究新知:1、交流蚕茧发生的变化。
对蚕宝宝生长过程中后两个形态的观察: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到那里去了?从蚕茧里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蛹变的?蚕茧里还有什么?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1)观察蚕蛾。
(2)比较蚕蛾和蛹有什么不同?(3)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种部分分别是从蚕蛹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
(4)比较雌蛾和雄蛾。
(5)观察雌蛾怎样产卵。
(6)数一数,一只雌蛾能产多少卵?(7)观察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颜色会变吗?3、小结蚕的一生。
分组活动。
整理记录、研究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每次蜕皮之前眠的样子、蜕皮过程、蜕皮后的外形变化,猜测蜕皮后为什么不很快吃食?语言描述记录。
观察蚕宝宝成长中的身体特征,画出来。
观察蚕宝宝吐丝前身体是怎样的,它会做些什么?有什么异动?一开始吐丝结茧的一举一动,用什么方法吐丝结成一个椭圆形的茧,语言描述记录。
4、课堂总结:同学们,你了解了蚕宝宝的一生需要经过哪些阶段吗教学反思: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从蚕经历的几个时期,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是蚕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的生命周期 1教案 教科版

2.描述蚕蛾的身体。它有几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3.比较蚕蛾与蛹。它们有哪些不同?
4.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从蚕蛹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
5.比较雄蛾和雌蛾。
6.观察雌蛾怎样产卵。
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颜色会变吗?
三、小结蚕的一生
1.分组活动,交流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发现、记录。
2.整理记录,研究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3.小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四、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蝴蝶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2.鳄鱼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3.青蛙、猫、狗等动物的一生是不是与蝴蝶、鳄鱼有相同的经历?
难 点
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 具
教师:有关蝴蝶、鳄鱼、狗等动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个阶段经历所需时间的资料、录像。
学生:对蚕一生所作的记录。
方 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蚕茧发生的变化
1.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
2.蛹到哪里去了?
3.从蚕茧里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蛹变的?
4.蚕茧里现在还有什么?
二、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4.从以上事实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教学反思
蚕的生命周期
课 题
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蚕蛾形态的观察、描述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力。
2.通过对蚕一生记录的整理,发现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了解变态的意义。
3.通过其他动物与蚕的生命过程的对比,领悟不同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重 点
通过小结蚕的一生,迁移到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下册第二章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单元:动物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
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左右。
2.养蚕小贴士四步走。
① 移动② 新鲜桑叶③ 打扫“房间”④ 不要喷洒杀虫剂。
为什么要在蚕窝上钻孔并喷水:(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蚕窝中的含氧量,提高蚕的采食量和桑叶的吸收率。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在蚕茧中,蛹退1次。
5、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
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6.蚕宝宝外形特征:外形为圆柱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两侧分布着六只黑褐色的单眼睛,下面是咀嚼口器。
下唇中部有一个小孔,这是一个纺丝孔。
胸部的三对脚可以帮助口器托住桑叶。
腹部有五对脚帮助身体移动。
腹部的前四对脚使身体向前移动,最后一对脚与尾足对称,帮助身体移动。
它也可以用胃部的脚连接到物体上,以提升身体的前半部分进行各种活动。
后端背面有一个突起,称为尾角。
身体两侧都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瓣膜)。
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抬起头部和胸部,不再移动。
它好像睡着了。
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7、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蛹是家蚕生长发育的另一种形式。
化蛹前的家蚕是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2.3、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长有黑色的眼睛,体色呈褐色。一对触角的雏形。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有气门。胸部背面长出两对翅。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2.3、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
变态:蜜蜂、蚂蚁、苍蝇、青蛙、蚊子、蝴蝶、蟋蟀、螳螂、蜻蜓等。
不变态:蝗虫、鱼、狗、猪、猫等。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蜻蜓、蚕等。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羊、大熊猫等。
2.6、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
2.6、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2.7、在人的一生中,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的最快。身高和体重变化很大。
2.6、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2.6、完全变态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蝴蝶等属于完全变态。
2.6、不完全变态要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等属于不完全变态。
2.6、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和胎生分类。
2.4、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
2.4、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三对足。
2.5、蚕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2.5、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2.1、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第五课 蚕的生命周期(教案练习)

一、蚕的形态变化:
蚕卵——蚕——蛹——蚕蛾
二、蚕的生命周期: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老师在学生归纳是板书,提高学生认知度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理念向具体的教学行为转化。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启发其积极思考所学问题。
二、选择题
1.蚕只在( )阶段吃食物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2.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
A.20
B.56
C.78
3.影响蚕的生存的因素有( )
A.食物
B.气温
C.疾病
D.以上都是
课堂小结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学生分享收获
老师表扬激趣
板书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补充课外知识,让学生通过课外内容丰满已学知识,使知识更加实用,也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从卵里出来的是蚕是蚕的,蚕蛾是蚕的。
2.蚕的一生经历了、、、
四种形态。
3.蚕的一生经历了、、、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一、小结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分解学习。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种形态?分别是什么?
教师通过PPT帮助学生思考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2.小结蚕的一生。
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
(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
)(说明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
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
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目的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
5.展示会。
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
也可以让学生就养
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蛹
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