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

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图形的平移1 .平移的意义:平移是在不改变物体或图 形形状、大小和自身方向的情况下,把物体或 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

2 .图形平移的两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 距离。

3 .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可以根据箭头 的指向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

4 .确定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选定原图 形中的某一条线段或某一个点,数一数与平移 后图形中对应线段或对应点之间隔了几格,隔 了几格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的方法:(1)找出原图形中具有代表性的点(或线 段)。

(2)将原图形各点(或线段)按要求平移。

(3)把平移后的点(或线段)顺次连接。

二、图形的旋转1 .旋转方向: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 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 旋转角度。

3.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 图形的方法:(1)确定旋转中心和关键线段。

(2)绕着旋转中心,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度,画出旋转后的对应线段,注意与原线段长 度相等。

(3)顺次连接所画线段的端点。

三、轴对称图形 1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 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 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对折 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3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 称轴。

4 .我对称轴的方法:找一个图形的对称 轴,一般用对折的方法。

5 .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确定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易错点:平移了多少 格不是指原图形和平 移后的图形之间隔了 多少格,而是指原图形 和平移后的图形的对 应线段或对应点隔了 多少格。

为了区分旋转 前、后的图形,一般将 旋转前的图形改用虚 线画出来。

只有掌握旋转的 特征和三要素才能正确进行判断图形的旋转问题。

易错点:对称轴是 一条直线而不是一条 线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目录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1)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3)1、画图形的另一半: (3)2、对称轴的条数: (3)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3)4、图形的平移 (3)5、旋转三要素: (4)6、图形的旋转 (4)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4)1、数位顺序表: (4)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5)3、比大小 (6)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7)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7)2、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7)3、常见的数量关系 (7)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8)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8)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9)一、①(和-2×8)÷2=小的数小的数+16(注意不是加8)=大的数 (11)二、倒推法先假设大数已经拿8个给了小数,两个数已经一样多了 (11)第六单元运算律 (12)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6)一、三角形 (16)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8)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20)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画图形的另一半:①找对称轴。

②找对应点。

③连成图形。

2、对称轴的条数: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1、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①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②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所有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所有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所有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所有知识点包括:
1. 算式与计算
- 算式的认识和理解
-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 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 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运算
2. 数的认识和整数
- 数的认识和读法
- 数的单位和换算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两位数的认识和写法
-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 小数和分数
-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认识和简化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 平方和开平方
- 平方的认识和计算
- 开平方的认识和计算
5. 方向与位置
- 方向和位置的认识
- 方向与位置的描述和判断
- 方向与位置的运动和图形变换
6. 图的认识和积木
- 图形的基本属性
-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图形的旋转和对称
- 积木的认识和搭建
7. 距离和长度
- 距离的认识和测量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长度的比较和换算
8. 时钟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和读法
- 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 钟表的认识和表示
9. 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
-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二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 三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三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10. 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图表和分析- 数据的统计和预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第一章两位数的认识与比较- 十位数和个位数- 十位数是几,个位数是几- 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交换律、结合律-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二章两位数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概念- 两位数的加法竖式- 两位数的减法竖式-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方法- 检验计算结果第三章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数的作用- 相等的分数- 单位分数第四章十以内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概念- 十分位和百分位- 十以内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比较第五章时间- 秒、分、时- 通读时间的读法- 刻、半刻、钟- 钟表的认识和使用第六章长度- 厘米、分米、米- 同单位长度的比较- 长度的读法- 长度的换算第七章容积- 升、分升- 容积的理解- 同单位容积的比较- 容积的读法- 容积的换算第八章图形- 定向图和非定向图- 线段、射线、直线- 角的认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图表表示- 表格和柱形图的制作第十章两位数的乘法- 乘法的概念- 乘法的竖式-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分配律- 用乘法快速计算总结本册数学教材知识点繁多,需要重点理解记忆的有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两位数的加减法、分数的认识、十以内小数的认识、时间、图形等。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多做习题加以巩固,提高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期末复资料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学生能够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此外,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学生能初步理解这几种图形运动的基本特征,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主要内容:1.认识图形的平移,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认识图形的旋转,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3.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学生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易错点:1.在平移距离上容易出错;2.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3.画出/数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点易错题:1.在方格纸上将图形移动到指定位置;2.绕点旋转图形;3.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数出对称轴的数量。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目标: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主要内容:1.认识万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认识万位数;2.认识多位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3.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4.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易错点:无重点易错题:1.使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比较多位数的大小;3.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本章知识重点:本章主要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改写,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和近似数。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汇总】图形的平移:先确定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点平移到对应位置、最后连接成图。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正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注: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画图形的另一半:①找对称轴、②找对应点、③连成图形。

【易错题、常考题】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条对称轴。

2.钟面上,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旋转了()°3.操作题。

将左图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右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2)把长方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知识点汇总】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例如:230045800读作:两亿三千零四万五千八百。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数的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的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

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大于等于5。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1、知识点梳理归纳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知识要点1.乘法口算: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2.乘法估算:先把乘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得数。

3.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如: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特殊数乘法:25×4=100,125×8=10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一、认识千米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二、认识吨1.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2.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四单元混合运算(递等式)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算式里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有乘法和加减法,或有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口号里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时间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概念部分非常好)-已经整理并且打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概念部分非常好)-已经整理并且打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1升(L)=1000毫升(ml 、mL)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1升水重1千克。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

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2、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3、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4、所学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2条对称轴是长方形;有3条对称轴是等边三角形;有4条对称轴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是圆. 【易错题、常考题】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条对称轴.2.钟面上,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旋转了()°3.操作题.将左图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将右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4.(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2)把长方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2、1个千亿=10个百亿1个百亿=10个十亿1个十亿=10个亿1个千万=10个百万1个百万=10个十万1个十万=10个万1个千=10个百1个百=10个十1个十=10个一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多位数的读法:先分级,从右到左每四位一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级的读法和个级一样,读好“亿级”加“亿”,读好“万级”加“万”.例如:3605 5200 6000读作三千零五亿五千二百万六千5、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每级的写法与个级一样,除最高级可以不满四位,其余每级都要写满四位.例如:三十亿四千五百二十万三千四百写作:30 4520 34006、把一个数改写成亿或者万为单元的数:“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所以用“=”号连接.方法是一找二去三添.例如:把1230000改为万为单元的数.一找,找到万位“123 0000”,二去,去掉3后面的四个0得到123,三添,在123后面添上“万”.所以1230000=123万.例如:把12300000000改写成亿为单位的数.一找,找到亿位“123 0000 0000”,二去,去掉3后面的8个0得到123,三添,在123后面添上亿.所以12300000000=123亿7、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数可能比原数大(五入时),也可能比原数小(四舍时).例如:省略2368520万位后面的尾数.先找到万位236 8520,8520是要省略的,省略部分最高位是8,所以要五入,万位上6变成7,所以236 8520≈237万例名;省略3646902300亿位后面的尾数.先找到亿位36 4690 2300,4690 2300是要省略的,省略部分最高位是4,所以要四舍,亿位6还是6,所以36 4690 2300≈36亿8、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65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最大:说明这个数四舍后得到65万,原来数比65万大,说明舍部分的最高位千位上最大是4,因为要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所以剩下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填最大数字9,这个数就是65 4999.最小:说明这个数原来不满65万,原来应该是64万,是五入后才得到65万,说明舍去部分最高位至少是5,因为要求最小的,所在剩下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填最小的数字0,这个数最小是64 5000.例如: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9亿,这个数最大是9 4999 9999,最小是8 5000 0000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10亿,这个数最大是10 4999 9999,最小是9 5000 0000【易错题、常考题】1.6520907读作(),“5”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它们相差().3.在5890后面添上()个零,就是五百八十九万.4.29□450≈29万,□中可填();99□2000000≈100亿,□中可以填().5.200张纸大约厚2cm,20000张纸大约厚2m,2000000张纸大约厚(),200000000张纸大约厚().6.(1)如果一个数“四舍”到万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5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2)如果一个数“五入”到万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5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759035 < 27□8297 845608 > 8□0517 □234567 < 5234321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注:速度的单位是:米/分、米/秒、千米/时……,不能直接写作米、千米……)3、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例如:8×60=480 (8×10)×60=480×10=48008×(60÷2)=480÷2=2404、积不变的规律: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除相同数,积不变.例如:60×40=2400 (60×10)×(40÷10)=2400【易错题、常考题】1.125×8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最高位是()位.2.125×24=125×()×3 620×4×5=620×()3.列竖式计算64×321= 700×15= 308×65= 508×24=4.水果店购进150千克芒果,已经卖出105千克,每千克16元,剩下的每千克便宜2元,一共收入多少元?5.甲乙两城相距2590千米.两架飞机同时从两城相对飞出,经过2小时相遇,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650千米,另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6.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7.欢欢每分钟行76米,乐乐每分钟行52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离少年宫有多少米?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1、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AC是消除键、CE是改错键.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计算工具有算筹和算盘.用“算筹”计算简称“筹算”,用算盘计算简称“珠算”.【易错题、常考题】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40,被除数除以2,除数除以10,商是().2.两个数相乘积是720,若一个乘数乘8,另一个乘数除以8,积是();若一个乘数除以2,另一个乘数除以3,积是().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汇总】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和差问题解决方法:(1)画线段图;(2)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3.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4.差倍问题解决方法:(1)画线段图;(2)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差=大数或小数×倍数=大数【易错题、常考题】学校图书角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58本,如果拿走两本故事书,那么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那么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2.希望小学三、四年级一共有313人,如果三年级增加8人,四年级减少5人,那么两个年级的人数正好相等,三、四年级原来各有多少人?3.木工师傅把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长锯掉8分米, 宽锯掉5分米, 这样剩下的木板正好是一个正方形, 原来木板的面积就减少了196平方分米. 求原来长方形木板的面积?4.某街心花园,花园中间有一个正方形花坛,在四周有1米宽的水泥路,如果水泥路的总面积是12 平方米,中间花坛的面积是多少?5.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15米,宽不变,则面积减少60平方米;如果宽增加15米,长不变,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第六单元运算律1、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3、减法的规律:a-b-c=a-(b+c)4、除法的规律:a÷b÷c=a÷(b×c)5、行程问题A、相遇(或相背)问题(行走方向相反):方法一:甲速度×相遇时间+乙速度×相遇时间=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方法二:(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例如: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遇问题)55×4+45×4或者(55+45)×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相背问题)55×4+45×4或者(55+45)×4B、同向而行(行走方向相同)方法一: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方法二:(甲速度-乙速度)×时间=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同A地出发前往B 地,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45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行走方向相同)55×4-45×4或者(55-45)×4【易错题、常考题】2318+625-1318+375 379-138-62 46×201125×32×25 199+99×99 199×14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三角形1、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和3条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6、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者的关系如下左图7、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三者关系如上右图8、两边之差<三角形最长边<两边之和例如:已知三角形两条边是6厘米和9厘米,第三边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 解答:三角形第三边最长应小于6+9=15厘米,最短应大于9-6=3厘米.所在第三边整厘米数是14、13、12、11、10、9、8、7、6、5、4厘米.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就是底边上的高.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度,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就是三条高.11、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180-底角×2 底角=(180-顶角)÷2如: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0度,则它的顶角是多少度.180-50×2=80 如: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则它的顶角是多少度.(180-50)÷2=65 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相对角相等;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是180度.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关系可示用下图表示: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5、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6、平行四边形有两组不同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两条不同的高. 梯形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2、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搞.梯形有无数条高,同一梯形的高都相等.3、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易错题、常考题】 一、填空题1.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 )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段,这条垂线段的长是( )厘米.3.平行四边形周长是28厘米,一条边长6厘米,与它相邻的边长是( )厘米.4.右图中有( )个三角形, ( )个平行四边形, ( )个梯形.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10厘米,另一条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9厘米.若将上底延长3厘米,则梯形会变成一个( )形;若将上底缩短6厘米,则会变成一个( )形.7.一个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它与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相等,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8.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5°,则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9.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260°,那么它是( )边形. 二、解决问题1.将一根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它的底比腰长2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各是多少厘米?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4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多少厘米长的绳子?第八单元确定位置1、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如数对(4,3)表示在第四列第三行.2、通常情况下,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应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应从前往后数.3、身份证从左往右第1——6位表示地区,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7位表示编码,第18位是识别码.其中第17位上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易错题、常考题】操作题在下图中分别标出点A(2,2)、点B(5,2)、点C(5,6),并把它连成一个三角形;(2)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表示出各个顶点的位置;(3)将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表示出各个顶点的位置.2.健康路小学要为学生统一编学号,如果张明(男,用编号1表示)是2014年入学,班级为五(4)班,班级内序号是35,他的学号是:1454351;那么李丽(女,用编号2表示)是2017年入学,班级为二(6)班,班级内序号是20,那么她的学号应该是().3.一本书共有125页,要给这本书编上页码,需要用()个数字.(比如:第12页需要用1和2两个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