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示儿ppt课件

示儿ppt课件
培养人文精神
《示儿》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对家国的眷 恋、对生命的感慨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 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情怀
《示儿》诗中诗人对家国的深情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慨,都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 到这种情怀并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
提升情感表达
《示儿》诗中的语言简练、意蕴深厚,通过学习和解读这 首诗,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
05
示儿诗的教育意义
爱国教育
激发爱国情感
陆游的《示儿》诗表现了他对国 家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复兴的殷 切期望。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 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激
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强化国家意识
通过《示儿》诗中的“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描 述,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国家的 兴衰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强
社会影响
爱国思想的传承
陆游的示儿诗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对后世的启示
示儿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文化传承
文学价值
示儿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教育意义
示儿诗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成为青少年学习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
诗词内容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作 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 临终前。这首诗给儿子们留 下谆谆嘱咐,表达了诗人坚 定的信念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
诗词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
诗词赏析
思想感情
诗人临终前悲怆嘱咐儿子们,表 现了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

《示儿》课件 (共27张PPT)

《示儿》课件 (共27张PPT)



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
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陆游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
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
志向,长大后他曾经亲自上战场,参加
2 过抗金的战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0 2 3
他仍然坚信抗金必定胜利。当85岁高龄

乃:你的,你们的。
翁:父亲

乃翁: 指陆游自已
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
(把收复中原这件事)
告诉你们的父亲。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不知道了,
2 0
只是为不能看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

2

3 年
悲伤。
可 编 辑 修


宋朝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示儿

2

3
可 编年辑 修 Nhomakorabea版

南宋 陆游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陆游(1125年11月13日-
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
人。汉族,字务观,号放
2 0 2
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此 处
3 年

兴)人, 12岁即能诗文,
编 辑 修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

2 3
千,写下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句。
处 可 编
年 版
令人感动的是,陆游对于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信念,

示儿PPT课件

示儿PPT课件
• 2。大李杜是 李_白_ 和 _杜_甫。 小李杜是李_商_隐和 _杜_牧 。
• 1.比一比,再组词。
• 祭( ) 乃( ) 涕( )
• 察( ) 奶( ) 递(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示儿” 的意思是__;这首诗中作者因__而“悲”,表 达了作者__。
“定” :平定、收复。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乃”:你的。 “翁”:父亲。
待到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日子 ,家祭时可别忘了把好消息告诉你 们的父亲。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 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 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 __________________ 。
示儿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 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 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 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 露出万丈光芒。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 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 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 。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 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 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人称为是__朝 诗人__的“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具体表现“喜 欲狂”的诗句有__,抒发了作者___的心情 。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 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  课件(共19张PPT)

上 册
感情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并引导他们欣赏古诗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
学生反馈:在课后,我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
能够较好地理解《示儿》这首古诗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并且在朗读和背诵时表现得较为流畅和
有感情。
3
年 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叫来了他的孩子们。
古 诗




陆游(
)地说:“


上 儿孙们此时,已泣不成声,他们(
)地说:“

。”
: 示

。”

陆游(
)地说:“
……”
说完,他用颤抖的手提起笔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他再三地叮嘱儿子,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陆游带着遗憾与世长辞了。
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3
年 五 年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 诗 三 首 : 示 儿



诗文拓展,加深体验
2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0 2
——《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20岁
3 年
古 诗
五 年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三 首
级 语
——《病起书怀》陆游51岁
: 示



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68岁
0
2
3
1
课堂氛围: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进行互动讨论和朗读等方式,营造了一个
年 五
优雅古朴的教学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同时,我也注

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1张PPT)

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1张PPT)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发挥想象,情境写话
(环境),诗人陆游正
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叫来了他的孩子们。
陆游
地说:“
。”
儿孙们此时,已泣不成声,他们( )地说:“
。”
陆游
地说:“
……”
说完,他用颤抖的手提起笔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饮酒作乐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望眼欲穿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再读诗句,读出悲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伤 嘱托儿子什么呢?
盼:北定中原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再读诗句,读出信念
观察图片,感受陆游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示儿
[宋]陆游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 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悲伤的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没能看见国家的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等到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 失地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不要忘 了告诉我一声。
品读前两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文互解,深化情感
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人又是为何而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山河雄伟壮丽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遗民悲愤失望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为百姓而悲
诗文互解,深化情感
人们望眼欲穿 却怎么也盼不来的 王师在干什么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12示儿 课件(共20张PPT)

12示儿    课件(共20张PPT)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椀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C
D 课堂小结
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 得国破家亡,没有实现九州统一。 但在诗人陆游身上我们看见了他 对祖国的热爱,在生命的弥留之 际依然心系国家统一大业。让我 们再次来诵读——《示儿》。
《示儿》这首诗为陆游 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 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 月)。
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 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 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 抗战号召。
B 初读课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B 字词解释
猜一猜: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 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 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
我们查到了相关资料,宋末林景熙 《题陆放翁诗卷后》,这首诗回答了中原 是否的统一的问题,我们看下这首诗。
C
题陆放翁诗卷后
(宋)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示儿:给儿子看。 但:只是。
家祭:对祖先的 祭祀 。
同: 统一。
九州:中原。
乃翁:你的父亲。
元:通“原”本来。 无:通“勿”不要。
B 情感领悟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是什么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意思: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 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 而感到悲伤。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课件PPT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感悟
示儿
陆游
你读对了吗? 再读几遍!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解诗意
同“原”, 本来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 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悲愤
为朝廷的无能而感到悲愤
悲伤 为自己的有心无力而感到悲伤
看不见祖国的统一
诗人 悲痛 悲愤 悲伤
全诗中哪个字可以表达诗人的心情?
“悲”
悲痛 悲愤 悲伤
为人民感到悲痛 为朝廷感到悲愤 为自己感到悲伤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 悲伤之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 爱国之情
示儿
陆游
带着诗人的情感, 让我们再大声的齐 读这首爱国诗《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课后作业
1. 积 累 有 关 爱 国 的 名 言 警 句 或 诗 句 。 2.试想:这样的南宋终究灭亡了, 陆游的后人在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么 告诉陆游呢?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 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 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 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学古诗
自学提示:
1.默读诗句,找出不易理解的字词。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
示儿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 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节奏划分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 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 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深深领会到诗 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 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体会他这 种深沉真挚的情感。
板书设计
毕生的事—— 不见九州同


盼望与嘱咐——王师北定中原
祖 国
布置作业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 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 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 意于祖国的统一。
展开想象 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示例: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 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 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 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祭乃熏 杭 亥 恃 哀拘
词语乐园
乃父 熏人 依恃 抖擞
已亥杂诗
词语理解
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同:“九州”古代指全国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们的父亲。
释解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老百姓生 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 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 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 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 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 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 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 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 85岁临终之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示儿》。
意思
万事空: 什么都没有了
这句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 么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 这里相当于 只 九州: 中国的代称 同: 统一 九州同: 指全中国统一 这句的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
而感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 指南宋军队 定: 平定、收复 中原: 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诗人,他 的一生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 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你们知道 这位诗人是谁吗?
你们知道他临终前的最后一首诗 是什么诗吗?
示儿
示:把事情摆出来 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 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 代,相当于遗嘱。
陆游(南宋)
写作背景: 陆游,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
遗民泪尽胡尘里,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 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 以八尺为一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王_师_ :指宋王朝的军队。
诗意:
?
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 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 干了,他们盼望南宋军队收复 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 年又一年。
Hale Waihona Puke 诗情: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 烈爱国热情。
写一写
“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还是希望有 一天祖国统一,希望有一天儿孙把这个消 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想象一 下,陆游临终前与儿子交谈的情景,写一 段对话:
陆游:
儿子:
陆游:
儿子:
合作学习
1. 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 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2. 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 么了吗?
读这首诗读最这让首人诗心,痛理的解此诗并
拓展延伸 是哪个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
五千仞岳上摩天。 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 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诗是85岁的陆游重病在床、生命 垂危的时刻写给儿女的临终嘱咐。陆游在 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 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地区。
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进军,
收复中原的时候。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 祭祀祖宗 无: 同 勿 ,不要 乃翁: 你的父亲
乃:你的,你们的。 翁:父亲。
这句的意思是: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
(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 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意:
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 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 而感到悲伤。宋朝的军队向北方 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 告诉你们的父亲。
学习古诗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颂诗句,背诗文。
给儿子们看
本来就知 道
示儿
陆游
祖国统 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
你的父亲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手里的地区。
对祖先的 祭祀。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 本来就知道。 元 ,同 原 ,本来的
拓展总结
? 同学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 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 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 作——《示儿》吧。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 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 还乡的心情。 《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 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