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的包容原则

合集下载

包容原则、独立原则、最大实体要求

包容原则、独立原则、最大实体要求

包容原则、独立原则、最大实体要求1、独立原则1)、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均是独立的,没有关联,检测时分别满足各自要求即可。

2)、独立原则没有符号,图纸如果未标其他原则要求,则默认为独立原则。

3)、应用场合:对形位精度要求严格,而单独加以控制而不允许受尺寸影响的要素;形位精度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低的要素;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形位精度要求低的要素;形位与尺寸本身无必然联系的要素;形位与尺寸均要求较低的非配合要素;未注形位公差与注出尺寸公差的要素4)、举例:不管实际尺寸为多少,直线度均一样。

5)、举例:2、最大实体要求:公差值后边加符号:M1)、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A、最大实体尺寸:指实体占有材料最多。

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大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指实体占有材料最少。

在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尺寸;对外表面(轴、凸台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对内表面(孔、槽等)最小实体尺寸等于最大极限尺寸。

C、C、举例:轴径为φ10h8(0/-0.022),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9.978;孔径为φ10H8(+0.022/0),它的最大实体尺寸为10,最小实体尺寸为 10.022。

2)、最大实体实效尺寸:A、最大实体尺寸:两点测量得到的尺寸。

B、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尺寸,也即等于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

3)、最大实体要求A、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可以获得补偿值的一种公差原则。

即:图纸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值是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

当被测要素直径偏离最大实体直径时,形位公差值可得到一个补偿值。

该补偿值是最大实体直径和实际直径之差的绝对值B、以轴举例:一直径φ20、尺寸公差0至-0.02、直线度公差φ0.01,并遵守最大实体原则的轴颈,该轴最大实体尺寸为φ20,若被测要素实测值为φ19.99,则直线度公差可以得到一个补偿值即φ20-φ19.99=φ0.01,也就是说轴线可以在φ0.02 直线度公差带内变动。

形位公差的包容原则

形位公差的包容原则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关性要求规定了五种,即: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的选用跟行业无关。

独立原则一般用于非配合零件,或对形状和位置要求严格,而对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

如印刷机的滚筒,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圆柱度要求高,以保证印刷清晰,因而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而其尺寸公差则按未注公差处理。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机器零件上的配合性质要求较严格的配合表面。

如回转轴的轴颈、滑动套筒和孔、滑块和滑块槽等。

最大实体要求常用于对零件配合性质要求不严,但要求顺利保证零件可装配性的场合。

最小实体要求常用于保证零件的最小壁厚,以保证必要的强度要求的场合。

可逆要求只用于被测要素,不用于基准要素。

转]形位公差的包容原则(2010-03-05 10:42:26)转载标签:分类:机械专业学习形位公差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杂谈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关性要求规定了五种,即: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的选用跟行业无关。

独立原则一般用于非配合零件,或对形状和位置要求严格,而对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

如印刷机的滚筒,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圆柱度要求高,以保证印刷清晰,因而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而其尺寸公差则按未注公差处理。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机器零件上的配合性质要求较严格的配合表面。

如回转轴的轴颈、滑动套筒和孔、滑块和滑块槽等。

可逆要求只用于被测要素,不用于基准要素。

公差配合的三大原则的应用跟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看企业的定位和对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了.在这三大原则中独立原则对制品的品质要求最高,成本也高,但对工程师的要求低.其它的两个对制品的质量要求相对低一些,强调作用尺寸和实际的装配效果.对工程师的要求高.成本低.通过公差的要求可以看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可以看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包容要求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如圆柱表面或两平行表面。

形位公差的选择

形位公差的选择

三、公差值的选择
1. 选择原则 保证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工艺经济性和检测条件, 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所以应选择最低的形位公差等级或相 应的公差值。 2. 用类比法选择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即t形状<t位置。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该平 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 (2)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除轴线直线度以外,一般 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如最大实体状态下,形状公差在 尺寸公差之内,形状公差包含在位置公差带内。
3. 公差项目替换 形位公差项目有单项控制项目,如直线度、圆度等,也有 综合控制项目,如圆柱度、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项目,其中的综合控制项目间或单项控制项目间可以替换, 其关系见表4-25。
表4-25 公差项目替换
综合控制项目
圆柱度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端面全跳动
综合或单项控制项目
未注尺寸公差或未注形位公差,如退刀槽、倒角、圆角。
用于单一要素,保证配合性质,如φ40H7孔与φ40h7轴配合, 保证最小间隙为零。
最大实体要 用于中心要素,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如轴承盖上用于穿过螺

钉的通孔,法兰盘上用于穿过螺栓的通孔,同轴度的基准轴线。
最小实体要 求
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
1. 用尺寸公差控制形位精度
(2)尺寸精度低而形位精度要求高,应单独给出公差。若 用尺寸公差直接控制形位精度,将会影响工艺经济性。如 图4-34所示的滚筒,直径精度要求很低,但圆柱度要求较 高。
2. 综合控制与单项控制 (1)定向公差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精度和形状精度 ,故当某被测要素已给出定向公差后,若对形状精度无法进一 步要求,则不再另行给出形状公差。 (2)当某被测要素的形状精度高于其定向精度时,除给出定 向公差外,还应给出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数值必须小于已给出 的定向公差值。

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区别

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区别

独立原则
Connecting people with technology
如下图,不管实际尺寸为多少,直线度均一样。
Material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nd pictures presented in this document are confidential and intended solely for the person or organization to whom it is presented. It may contain privileged and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audience or recipient, you should not copy, distribute or take any action in reliance on it.
Connecting people with technology
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原则区别
Material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nd pictures presented in this document are confidential and intended solely for the person or organization to whom it is presented. It may contain privileged and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audience or recipient, you should not copy, distribute or take any action in reliance on it. All righ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nd pictures presented in this presentation are sole properties of Amphenol-SAA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一、形位公差和形位误差1.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2.形位误差:形状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3、公差带的形状⏹定义: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其主要形状有10种:圆内的区域、两同心圆间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两等距线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圆柱面内的区域、两等距曲面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棱柱内的区域、球面内的区域。

⏹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据。

⏹表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形位误差的评定原则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4、形位公差的项目(GB/T1182-1996)对被测要素的形状在公差带内有进一步要求时,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相应的符号二、形状公差的项目1. 直线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1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2)在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2 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1. 直线度公差3)在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3 给定两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2. 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间的区域。

4. 圆柱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柱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面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理想轮廓面由理论正确尺寸标出。

形位公差定义及各种包容原则定义

形位公差定义及各种包容原则定义

形位公差定义及各种包容原则定义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06-形位公差的原则

06-形位公差的原则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形 位 公 差 原 则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形 位 公 差 原 则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形 位 公 差 原 则
动态公差 0.03
0.02
0.01
60, 60.01, 60.02,
60.03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二、相关要求- 2最大实体要求
对于轴: dk ≤ dM , 对于孔: DK ≥ DM 。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二、相关要求
形 位 公 差 原 则
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其形状公差的补偿关系: ①当被测实际要素处处都处于MMC时,所允许的形状误差值 为零,也就是被测实际要素必须具有理想的形状。 ②当被测实际要素由MMC向LMC偏离时,轮廓要素才允许有形 状误差。 ③被测实际要素处处都处于LMC时,被测轮廓要素的形状 误差可达到其最大值。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一、有关定义、符号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 在给定长度上, 形 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 位 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 公 状态。
差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最小实体实效状 原 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对于内表面为最小实体 则 尺寸加形位公差值(加注符号 的);对于外表
-0.07 所以: dk =16(dS)+0.02=16.02 dh =16 - 0.02=15.98;
dMV = dM+ t =16+0.04=16.04 dLV = dL - t = 15.89;
对于b): +0.12 +0.05
DM =16.05, DL =16.12, 所以: DMV= DM -t = 16.01, DLV= DL + t = 16.16。

形位公差应用知识整理

形位公差应用知识整理

2020年2月学习心得形位公差标注注意点经过切削加工的零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设计时常会对一些形状和位置误差有严格要求的地方,给出一个能满足性能要求的允许变动范围,即形状和位置公差。

这种表示形状和位置要求的公差,国家标准规定采用公差框格标注形式,即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有关被测要素相连。

合理的标注形位公差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是保证零件使用要求,提高产品经济效果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形位公差标注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被测要素或基准的指向问题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到底是中心要素还是轮廓要素要区分清楚,不能混淆。

如图1(a)所示,跳动公差或圆度公差只适用于表面而不适用于轴线,故公差框格中的箭头应避开尺寸线指向零件表面,而同轴度肯定是对圆柱的轴线而言,所以被测要素应对齐尺寸线。

被测要素的基准应是轴线而不是表面,故基准符号应与尺寸线对齐。

另外,几项用于同一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项目不能误用一条指引线,正确的标注如图1(b)所示。

2 新旧国家标准中形位公差的标注问题新的形位公差标准已经取消了被测要素直接指向中心线,基准要素直接标注在中心线上的注法,也取消了将基准要素直接与形位公差框格相连的情况,如图2所示的三种情况在制图中已不再使用。

3 圆锥体的形位公差标注问题圆锥体上的形位公差标注要注意标注指引线与圆锥体素线是否垂直的问题,如图3所示,直线度、圆跳动箭头的方向应垂直于圆锥体素线,而圆度箭头的方向应与圆锥体的轴线垂直。

4 形位公差取值的合理性及协调性问题4.1 各种公差的关系(1)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某些形状公差可以控制在尺寸公差之内,如某轴的尺寸要求为,即表示轴径允许在59.97~60mm之间变动,其圆度误差也就自然的控制在R max-R min的两个同心圆之间了。

所以当形状误差可由尺寸公差控制时,就不必再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只有在给定的尺寸控制范围内,形状精度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才可给出形状公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形状与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得相关性要求规定了五种,即: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得选用跟行业无关、
独立原则一般用于非配合零件,或对形状与位置要求严格,而对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得场合。

如印刷机得滚筒,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圆柱度要求高,以保证印刷清晰,因而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而其尺寸公差则按未注公差处理。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机器零件上得配合性质要求较严格得配合表面、如回转轴得轴颈、滑动套筒与孔、滑块与滑块槽等。

最大实体要求常用于对零件配合性质要求不严,但要求顺利保证零件可装配性得场合。

最小实体要求常用于保证零件得最小壁厚,以保证必要得强度要求得场合。

ﻫ可逆要求只用于被测要素,不用于基准要素。

转] 形位公差得包容原则
(2010—03-05 10:42:26)
转载
分类:机械专业学习
标签:
形位公差
包容原则
最大实体原则
杂谈
1996《形状与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对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得相关性要求规定了五种,即: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原则)、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
公差原则得选用跟行业无关。

ﻫ独立原则一般用于非配合零件,或对形状与位置要求严格,而对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得场合。

如印刷机得滚筒,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圆柱度要求高,以保证印刷清晰,因而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而其尺寸公差则按未注公差处理。

ﻫ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机器零件上得配合性质要求较严格得配合表面。

如回转轴得轴颈、滑动套筒与孔、滑块与滑块槽等。

最大实体要求常用于对零件配合性质要求不严,但要求顺利保证零件可装配性得场合、ﻫ最小实体要求常用于保证零件得最小壁厚,以保证必要得强度要求得场合。

可逆要求只用于被测要素,不用于基准要素、
公差配合得三大原则得应用跟行业没有太大得关系,关键瞧企业得定位与对技术经济指标得控制了。

ﻫ在这三大原则中独立原则对制品得品质要求最高,成本也高,但对工程师得要求低。

其它得两个对制品得质量要求相对低一些,强调作用尺寸与实际得装配效果。

对工程师得要求高、成本低、通过公差得要求可以瞧到企业得技术与管理水平,也可以瞧出企业得成本控制能力。

ﻫ包容要求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如圆柱表面或两平行表面、包容要求表示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采用包容要求得单一要素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示例:ﻫﻫ上图标注说明:圆柱表面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该边界得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150。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小于149、96 (见图7)、ﻫ
a) ﻫb)
c)
d) 图7
5.2 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中心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就是控制被测要素得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之内得一种公差要求。

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其给出得公差值。

此时应在图样标注符号“”,标注方法见GB/T 1182、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出得形位公差,又允许其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时,可将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

此时应同时在其形位公差框格中最大实体要求得形位公差值后标注符号“?”。

具体标注方法见GB/T 16671。

5.3 最小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中心要素。

最小实体要求就是控制被测要素得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之内得一种公差要求。

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其给出得公差值。

此时应在图样上标注符号“", 标注方法见GB/T 1182。

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出得形位公差,又允许其实际尺寸超出最小实体尺寸时,可将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小实体要求。

此时应同时在其形位公差框格中最小实体要求得形位公差值后标注符号“?”、具体标注方法见GB/T 16671。

大家都知道包容原则得作用就是保证配合特性,尺寸不能超过最大实体尺寸,也不能小于最小实体尺寸、那么我们在来瞧瞧尺寸公差,它就是否合格,同样也就是取决于,就是否差过规定得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既然这样,在我给定了尺寸公差之后,在加一个包容原则就是否多此一举呢?如一根轴径为φ150/-0、015,只要尺寸不超差,应该就是可以保证配配合特性得。

或者说包容原则就是否就是针对大批量生产时而言。

不知道就是如何理解,请大家各抒己见。

您得理解就是错误得,您说得尺寸,如果轴线就是弯曲得呢?这就就是包容原则,尺寸公差与轴线直线度,就是可以相互“借得",如果您干到了最小实体,则允许轴弯曲,如果您干到了最大实体,则轴不能弯曲,否则您无法装配、
包容原则就是指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包容原则只适用单一要素,如圆柱表面及两平行表面。

这个原则就是用尺寸公差约束形状公差得,例如楼主得例子,但没举全,少了形状公差要求,尺寸公差φ150(0/-0.015),圆柱度公差为0。

005,当轴得实际尺寸为φ150或φ149、985时,圆柱度公差必须为0才能符合原则
要求。

当轴得实际尺寸为φ149.990,圆柱度误差可以就是0、005、
楼上得理解有点偏,1楼说得很明白
包容原则要尺寸与形位公差得合并理解,当您加工到零件得上偏差,则直线度就为0,但如果您加工到了下偏差,您得直线度就有公差那么大,基本可以这样理解ﻫ记住,尺寸可以让您把轴得头放进去,但需要形位公差才能保证整根都能进去,实际上我感觉包容原则表面上难理解,但实际上就就是在我们平时加工得尺寸基础上加了个形位公差,包容原则把两者给合并了,而且
就是个变量。

包容原则就是指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ﻫ您得那个例子得效果就是ﻫ如果就是直径达到φ15,那么不允许有轴线得直线度误差ﻫ如果就是14.990,那么轴线得直线度误差为0、01
如果就是14。

985,那么就是0.015
所有得任何部位得尺寸不允许小于14.985ﻫ不需要标注什么形状公差
包容原则就就是尺寸公差确定了最大实体边界与最小实体边界,形状公差只能在规定边界内存在,不能跑出这边界这外。

楼主得例子中边界就就是0——0.015,如果尺寸偏差正好在边界上,形状偏差只能为0,如果实际尺寸为φ150(-0、01),形状偏差可以就是0、005。

包容原则要求(er)就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得一种相关要求.它只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圆柱面,两反向得平行平面)得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得关系、
采用包容原则要求得尺寸要素,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 ﻫ采用包容要求得尺寸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实体尺寸、ﻫ对于孔dfe≥dm=dmin且da≤dl=dmax ﻫ对于轴dfe≤dm=dmax 且da≥dl=dmin
ﻫ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机器零件上得配合性质要求较严格得配合表面。

如回转轴得轴颈、滑动套筒与孔、滑块与滑块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