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介绍
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尽管还不是法律的完全主体,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和意识。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本文档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竞赛题目,供小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什么是法律?
2.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法律责任?
4.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5.什么是法律制度?
第二部分:法律常识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什么是合法权利?
3.知识产权是什么?
4.什么是合同?
5.什么是著作权?
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1.小明在幼儿园打架,家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2.小红在学校偷窃同学的文具,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
3.小李在网上发布恶意言论,是否会构成犯罪?
第四部分:实用技能
1.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在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求助?
结语
通过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小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成为更合格的公民。
希望小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做一个守法乖巧的好孩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小学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小学组)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我国于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
A、防范意识B、道德意识C、法制意识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16周岁B、不满10周岁C、不满12周岁7、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打击青少年犯罪C、法制宣传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9、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A、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财物B、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等C、吸食、注射毒品1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A、教育B、感化C、挽救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可以放任不管。
()4、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在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必要时也可以进行体罚、虐待和歧视。
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一、推断题(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共10题,每小题1分)1.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务必保证适龄未成年人同意九年义务教育。
假如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那就不违法。
A.正确B.错误2.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罚或者者宣告缓刑与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A.正确 B.错误3.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A.正确 B.错误4.乘坐公交汽车,禁止携带鞭炮、香蕉水、汽油、宠物等物品. A.正确B.错误5.歌手有权要求保护其演唱的“声音”,即禁止他人模仿其唱法。
A.正确B.错误6.晓彬在某超市购物后付款后刚要出门,被值班保安拦住,保安认为晓彬涉嫌偷窃了超市里的商品,务必搜身检查,保安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超市的合法利益,是正确的。
A.正确 B.错误7.齐某报考了某高校政治学专业,但该高校以齐某在高考体检时查出系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拒绝录用,这样做是合法的。
A.正确 B.错误8.一天傍晚,某货车违章超速行驶将顺行的骑自行车的李某撞伤,货车司机见天色已暗,四下无人,便将李某拖到路边树丛中,后驾车逃离现场。
哪知,这一切被正在树丛中玩耍的九岁男孩亮亮全部看在眼里,后公安局侦查此事,亮亮能正确表达当时看到的情况,能够作为证人。
A.正确 B.错误9.一小偷行窃,被小刚与同学们当场抓住,并将小偷打了一顿,随后又给小偷挂上写有“小偷”的纸牌让众人围观,这属于见义勇为。
A.正确 B.错误10.14岁甲同学与乙同学一块放学回家,乙同学说"一会我抢一个孩子的钱,你与我一块去不用你抢"。
甲同学想:"去了我不动手就不可能犯罪"。
A.正确 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共30题,每小题2分)11.《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施行时间为()A.2009年11月28日B.2010年1月1日C.2006年9月1日D.2006年6月29日1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未满12周岁B.未满14周岁C.未满16周岁D.未满18周岁13.对“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就务必承担责任”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应当承担监护责任B.家长不承担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C.学校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D.学生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14.某地一党委书记为官清廉,一次听群众告状说,某法院处理的一桩刑事案件不公正,这位书记在自己通过实际调查核实后认为该法院办案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该书记立即找到法院,并要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结果使一起冤案得以平凡昭雪。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的简称。
2.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二要、三要公安机关。
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5.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依法确定。
6.邪教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反政府四个方面。
7.火警电话;匪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急救中心电话。
8.《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 , 明理诚信 , , ,敬业奉献。
9.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自觉履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0.《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和;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权利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2.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罢工自由C.人身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国家通过普及(),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 理想教育B. 道德教育C. 文化教育D. 纪律和法制教育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A.自行协商解决B.申请调解C.伤害事故的赔偿D.不予理睬5.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B.获得资助权C.获得公正评价权D.申诉、诉讼权7.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8.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三、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总计20分)1.行人、非机动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2.5分):1、毛毛(14岁)常模仿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
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A、属于违法行为B、不违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A、①③④B、③④C、①④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
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
学校做法()。
A、合法B、与法律无关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A、不能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C、能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规定的。
“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B、义务教育法,必须入学C、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入学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他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
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
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
可他爸爸说,你已归你妈妈抚养,她是你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该负责,与我无关。
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吗?()A、有道理,这笔钱他可以出也可以不出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C、对,因为他已不是小牛的监护人了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我国的根本法律是(),其他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其相抵触。
A、《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师法》2、下列哪种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外交部D、全日制学校3、法律规定: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商标、广告B、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C、私人庆吊活动D、法院4、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它告诉我们?()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D、如果两边没有车,即使是红灯也可以通过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各民族都有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在少数民族地区7、当“我”独自在家时,下列哪个行为容易发生危险:()A、要锁好防盗门B、不要给陌生人开门C、入夜开灯后拉好窗帘D、当有人敲门时,先打开门,再问对方是谁8、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C、群众D、自然人9、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同样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不包括下列哪个内容?()A、决定是否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B、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C、获得稿费D、任何人不得引用1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权要求停止侵害B、有权要求恢复名誉C、有权要求消除影响D、有权要求解决升学、就业问题11、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场所不包括?()A、博物馆B、科技馆C、图书馆D、歌舞厅12、当父母不管我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求助B、向公安机关求助,可以打“110”报警C、离家出走D、打“12355”热线求助13、儿童必须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一般是()周岁A、5B、6C、7D、814、教育部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小时”A、6B、8C、10D、1215小明因作业出错,被老师罚抄50遍,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老师这种变相体罚的教育方式是违法的B、老师是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可以采用这种教育方式C、体罚方式会严重伤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D、老师要尊争学生的人格尊严16、我国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A、9B、6C、5D、1217、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规则的是哪一项?()A、和父母在机动车上散步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等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B、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再上车C、乘车时,可以把手伸出车窗外D、上车时,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19、下列在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的行为是?()A、在图书馆时安静、不大声喧哗B、乘车时不高声喧哗,不用急,不插队C、在看演出时大声打手机D、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20、下列行为中,不环保的是?()A、不随手乱丢垃圾B、随意丢弃塑料袋C、不乱扔废电池D、不随意乱扔口香糖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危害?()A、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B、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C、废旧塑料很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D、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2、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跪着的是哪一项?()A、和父母在机动车道上散步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23、下列哪个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A、免杂费B、免书本费C、补助寄宿生生活费D、免除学费24、年满12周岁方可驾驶()A、人力车B、自行车C、摩托车D、三轮车25、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下列哪项行为是不正确的?()A、不用一次性筷子B、是用塑料袋购物C、节省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D、爱惜树木,保护森林26、《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B、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有民事活动都不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28、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什么?()A、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C、肖像权D、隐私权29、燃放烟花爆竹时,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安全的行为?()A、购买烟花爆竹到公安、质检等部门认定产品合格的商品购买B、点烟花爆竹时,脸不要贴得太近,以免炸伤面部和眼睛C、发现烟花爆竹不响时,急忙上前察看D、不随意拿在手中燃放30、()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法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
那么你对⼩学⽣法律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选择题(请选择⼀个正确答案填⼊括号内) 1、我国第⼀部《中华⼈民共和国宪法》诞⽣于(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的法律效⼒。
A、刑法B、宪法 3、中华⼈民共和国的⼀切权⼒属于( )。
A、⼈民B、中国*** 4、中华⼈民共和国( )在法律⾯前⼀律平等。
A、⼈民B、公民 5、中华⼈民共和国公民的( )尊严不受侵犯。
A、⼈⾝B、⼈格 6、《中华⼈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是于( )正式施⾏的。
A、1991年1⽉1⽇B、1991年9⽉4⽇C、1992年1⽉1⽇D、1999年11⽉1⽇ 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运⽤( )⼿段,维护⾃⼰的合法权益。
A、武⼒B、法律 8、⽗母或者其他监护⼈应当依法履⾏对未成年⼈的监护职责和(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不得歧视⼥性未成年⼈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
A、赡养B、抚养 9、( )不得披露未成年⼈的个⼈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B、学校 10、《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 )颁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营业性电⼦游戏场所在( ),不得允许未成年⼈进⼊,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禁⽌进⼊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外 12、禁⽌在( )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不适宜进⼊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矿企业C、中⼩学校D、商业区 13、未成年⼈的⽗母或者其他监护⼈对未成年⼈的法制教育负有( )责任。
A、直接B、间接 14、《中华⼈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要把青少年培养成( )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
A、品德、智⼒、体质、美育B、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 15、法律规定:⽗母、监护⼈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周岁的公民。
2.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4.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健康)。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9.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1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1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1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1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1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河镇“我是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识竞赛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我国最早真正意义上的成文法是()
A、《法经》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2、我国的法治建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之路是
()
A、1911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3、王颖在“佳艺影楼”拍了一组艺术照,“佳艺影楼”为了宣传其摄影技术,未经王颖同意将她的照片放到了影楼的橱窗里。
“佳艺影楼”的做法侵犯了王颖的()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4、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被称为“母法”的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年制义务教育。
()
A、3
B、6
C、9
D、12
6、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我国的国旗是()
A、缀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图案的红旗
B、旗面为红色,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
C、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
D、五星红旗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C、《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8、我国国旗升降时间()
A、早晨升起,傍晚降下
B、凌晨升起,夜晚降下
C、上午升起,下午降下
D、白天升起,黑夜降下
9、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诸如假奶粉、假酒等),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A、要依法惩处击
B、我不买就行
C、人家也是为了赚钱
D、只受到道德的谴责
10、星期天,几个小学生在公园里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最有效的方法是()
A、告诉家长
B、报告老师
C、向其他游人求救
D、报警
11、如果发现火灾,最重要的是报警。
火警电话号码是()
A、12315
B、120
C、119
D、114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不满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
A、12
B、14
C、16
D、18
13、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A、3月12日
B、3月15日
C、3月30日
D、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14、全国法制宣传日()
A、5月31日
B、6月26日
C、9月14日
D、12月4日
15、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歹徒正要翻窗入室。
小刚见状灵机一动,大喊:“爸爸,你该上公安局上班了!”歹徒闻声转身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A、事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胆小、怯懦,不能勇敢地面对歹徒,与之殊死搏斗
C、能依靠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
D、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16、我们小学生避免受到侵害的前提是()
A、不要离开家
B、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C、保持高度警惕
D、不要相信任何人
17、当小学生遭到不法之徒的侵犯,需要冷静地选择有效的救助方法。
下列较适合的方法有()
①呼救法②周旋法③恐吓法④搏斗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刘某在校期间厌学,经常违反校纪,后来发展到勒索同学钱财。
面对刘某这样的“校园黑手”,我们正确的做法是()
A、惹不起,躲得起
B、告诉老师或报警
C、找“朋友”帮忙与其对抗
D、备一些零花钱给他
19、在对待不法侵害的时候我们应该()
A、慌不择路
B、利用别人经验帮助自己
C、靠胆量和智慧晶自己的侵害减到最小
D、尽量答应歹徒的要求
20、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54年9月
C、1956年12月
D、1982年12月
2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A. 12周岁
B. 14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22、小丽考试没有考好,班主任打了小丽一耳光。
班主任的做法()
A、对,老师打她是希望她成绩进步
B、对,老师是老师,她教育学生是应该的
C、错,老师不应该在那么多同学面前打人
D、错,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但不可以打人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人民
B、公民
C、国民
D、群众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A、人民
B、公民
C、国民
D、群众
25、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A、武力
B、法律
C、暴力
D、权力
2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27、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禁止在()
A、居民住宅区附近开办
B、厂矿企业附近开办
C、中小学校附近开办
D、商业区附近开办
2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主要责任
D、次要责任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其中普及的教育是()
A、学前教育
B、义务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A、10
B、12
C、14
D、16
31、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育法》
32、《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A、北京话
B、普通话
C、汉语
D、世界语
33、国家提倡的“五爱”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A、爱国家
B、爱集体主义
C、爱国际主义
D、爱社会主义
34、亮亮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一天他看见爸爸妈妈参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也想去投票,但是妈妈告诉他,他年龄还小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选举年龄。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
A、18周岁
B、16周岁
C、14周岁
D、12周岁
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36、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
A、天
B、周
C、月
D、学期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
A、镰刀
B、锤子
C、斧头
D、齿轮
38、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
A、网络
B、烟酒
C、台球
D、小说
39、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
40、在我国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的最小年龄为
()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后打“√”,在错误的题后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41、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
4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和书本费。
()
43、凡年满7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8周岁。
()
44、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
45、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4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
47、公开他人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可以不经许可。
()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4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
50、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没有必要告知学校。
()
法律知识竞赛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5ABDCC 6—10DAAAD 11—15CADDC 16—20CABCB 21—25DDABB 26—30CCABD 31—35ABDAC 36—40BDAA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41—45√××√√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