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研究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和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效应研究

建筑设计和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效应研究

建筑设计和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效应研究作者:陈聪高生皓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人们开始注重健康环境、生活情趣等问题。

过去单调的高层建筑,灰白色的高楼大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了。

建筑设计者们开始寻求新的方案来满足人们的消费水平。

由此建筑设计和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主要是研究了景观设计的与建筑设计的结合过程及影响。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结合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现代社会城市化发展迅速,拔地而起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而立。

这些建筑不仅要实用,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

建筑设计和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得这些高楼很受青睐。

由此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建筑与景观这两个不同的学科是如何发展结合并使用的。

1 现代景观产生与发展从20 世纪20~60 年代,现代景观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但是它并没有表现为单一的模式。

从法国到英国,从欧洲到美洲,各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们结合各国的传统和现实,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虽然现代景观在各国表现不同,但是普遍具有一些代表性的“现代主义”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三方面,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设计就会有缺陷。

如果从这点来理解,生态主义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

广义的理解,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都应该是生态主义的设计。

1.1反对模仿传统的模式现代景观不是“法国式”、“英国式”、“意大利式”,也不是“折中式”。

这些表达了从前岁月的生活和文化,既不属于现代社会,也不代表现代美学的主体。

虽然一些设计师在实践中也使用了一些传统的要素,但已完全不是对历史样本的抄袭,而是在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对历史的一种借鉴。

建筑与景观的整体设计探讨

建筑与景观的整体设计探讨

四、 结 束语
节 能 已不再 只 是个 口号 , 我 国建 筑 领域 的节 能 工 作还 刚 刚 起 步 , 但 有 关 的政策 法 律法 规 正在 相继 出台 , 足 以说 明其 重要 性 。建筑 电气照 明的 节能 设
景控制面板。人们可以根据 自己或对节能的喜好随意变换场景, 可以说既省 电又环保。
社. 2 0 0 0 .
结语

【 3 1 -  ̄ ' . - 毅. 园林 与 中国文化 【 M】 . 上海: 上 海人 民 出版 社 , 1 9 9 0 . 【 4 】 彼得 ・ 柯 林斯 . 现 代 建筑 设 计 思想 的 演 变【 M】 . 英若聪 译 . 北京: 中 国建 筑 工业
配 电间设 置 了可 编程 调 光控 制器 , 然后 位于 公共 区域便 于管 理 的地 方设 置 场
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 , 电感性用 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 电容器 的用电设备( 如配有电容补偿 的荧光灯) 等。 ( 2 ) 用 静 电 电容器 进 行无 功 补偿 ,电 容器 可产 生 超前 无 功 电 流抵 消 用 电 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 在具 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 中补偿等方式, 可根据具体 哪 一 。 ∞ 6 情况 具体 分 析 。
园林绿 化
方 面截 然 的分 离 , 其 实 这两 类 往 往在 具 体 实践 中有 着 种 种结 合 , 而 且相 互 作 用 从而 有更 强烈 的 融人 自然 效果 。本文 最终 得 出 的四个 一体 化 设计 方法 : 视 觉 一体 化 从 视 觉 出发 , 建 筑 和景 观 在外 观 形 态 、 色彩 、 材 质 三个 方 面 们之 间相 互 影 响 、 相互 平衡 , 只有 这些 因素共 同 作用 , 才 能最 终 成就 一 个优 秀 的建 筑景 观 一体 化作 品 。城 市不 仅要 提 供各 种 基本 的 物质 功 能 , 而 且 提供 更 多 的社 会生 活 选择 的可 能 , 城 市 功能 成为 多层 级 、 复杂 的 网络 体 系 ; 景 观 建 筑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和要求也有所上升,房屋建筑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的躲避恶劣天气、躲避野兽或者休息的场所,也成为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的一种体现。

这就相应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进步。

立足于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新要求不断融合新的内容来改进房屋建设。

关键词:房屋建设;景观设计;交汇1 关于建筑设计1.1 建筑设计的含义建筑设计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更多的学科知识运用贯穿在建筑学中。

建筑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所有相关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

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1.2 建筑设计的有关规定1.2.1 整体式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及相关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浅谈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

浅谈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摘要: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的相互映衬,在园林建筑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完美的体现。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工的建筑;而景观和周围的环境只是一种自然,只有将这人为的建筑和自然的景观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才能勾勒出一副至美至善的景致。

景观建筑学正是研究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科学。

它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美化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相得益彰而又浑然一体,真正实现人居环境的审美和使用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景观1前言“绿色”、“可持续”、“生态文明”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

自“十三五”以来,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对现代园林景观建筑的提出了新要求。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在园林景观建筑工程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把建筑、园林有机整合相互依附,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是以后园林景观发展的重点。

2园林景观建筑的规划重要性在我国的园林界的工作中,往往园林景观和建筑是分开的,其实是不科学的。

在美国的专业其中著名的一项专业就是景观规划,职业上有景观规划师或景观建筑师,而国内称谓有景观设计师或园林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规划设计师,所以可见一斑。

景观规划从大尺度讲,可以影响一座城市,比如杭州的西湖,从2000年前一个内湖开始,经过历代朝代的古人努力下和当朝当代修建的水利工程,在南宋北宋成就了西湖这样一个城市景观,后代又赋予了它文化传统上的一些元素,如今蜚声国内外,这就是一个景观规划下的良好成果。

现代景观规划始于19世纪后半叶,在城市发展历程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从而带动城市公园运动,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也凸显其重要性。

从小尺度上讲,一个小区、一个广场、一个公园,甚至一个庭院,我们先要因地制宜规划绿地系统,然后研究与建筑的周边关系,互动空间,景观规划就是要把人对自然的感知,环境的感知,通过自然工程转化为人为改造的一个环境,所以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就是在自然生态的角度和人与自然感知方面上做引导和树立,才能成就一个良好的环境。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它不仅仅是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更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重要性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创造美观的城市空间:建筑物应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物和谐统一,形成美观的城市空间。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地形和水体等元素来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使人们对城市产生好感,并提高生活质量。

2. 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可以创造出有利于人们与自然互动的空间和环境。

例如,设置公园、花坛和自行车道等设施可以鼓励人们与自然亲近,享受户外活动。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

3. 提高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可以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理设计的建筑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城市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景观设计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

二、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的方法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规划:在城市规划的早期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

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当密切合作,确定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确保建筑与景观的相互配合。

这有助于形成有机的城市布局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

2. 强调可持续性:在设计建筑时,应当注重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也要遵循生态原则,选择适宜的植被和自然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结合景观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景观元素非常重要。

例如,建筑物的外立面可以采用自然材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加协调。

建筑物内部的设计也可以融入自然元素,如室内花园或景观窗等,提供更好的视野和室内环境。

4. 强调人文关怀: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设计应当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

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

论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摘要】本文简介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对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因素,优化景观设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现实设计中景观和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以便指导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因素;人文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居住的要求正在变更,需要建筑构筑出舒适、环保、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这其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新时期,应该将二者进行功能和目标上的重新解构,发挥二者的优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地统和起来,使城市建筑景观化,以更好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因此,设计部门应该明确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概念,掌握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开展对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因素,优化景观工作,找到适合现实的景观和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深层次、广范围地推进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走向深入。

1景观和建筑的关系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基础科目和基础技术上有着比较大的交叉,是当今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两大主要方面。

1.1建筑设计需要景观设计的表达良好的建筑设计风格可以表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特点,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配置相应的元素,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共同表达出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地域特点的景观,可以具象地表现建筑的主体风貌,也可以抽象地体现地域的文化符号,有助于人文艺术的进一步延伸,在给人特定观感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愉悦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需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景观设计可以在客观上起到建筑风格的保护作用,使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达到和谐地统一,与此同时,良好的景观设计还有需要建筑物的完善作用,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合理,在提高景观观赏性的前提下,促进建筑物的保护和在利用。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不断 融合 新 的 内容 来 改进 房屋 建设 。 关键 词 : 房 屋 建设 ; 景 观设 计 ; 交汇
Hale Waihona Puke l关 于建 筑 设计 1 . 1建 筑设 计 的含 义 建筑 设 计 指 建 筑 物 在建 造 之 前 , 设 计 者 按 照 建设 任 务 , 把 施 工 过 程 和使 用过 程 中所 存 在 的或 可 能 发生 的问题 , 事先 作 好通 盘 的 设 想, 拟 定 好解 决 这些 问 题 的办 法 、 方案, 用 图纸 和 文件 表 达 出来 。作 为备 料 、 施 工 组 织 工 作 和各 工 种 在 制 作 、 建 造 工作 中互 相 配 合 协 作 的共 同依 据 。便 于 整个 工 程得 以在 预定 的投 资 限额 范 围 内 , 按 照 周 密考 虑 的预定 方 案 , 统 一步 调 , 顺利 进 行 。 广 义 的建 筑 设 计 是 指设 计 一 个 建 筑 物或 建 筑 群 所 要 做 的全 部 工作 。由于 经济 的 发展 和 改革 开 放 的深 入 , 更 多 的学 科 知 识运 用 贯 穿在 建筑 学 中。建 筑设 计 工 作 常涉 及建 筑 学 、结 构 学 以及 给 水 、 排
的材料辅助设备和专用的管道材料 、 电线等基本 的元素相连接 。 1 . 2 _ 3建筑设计所选用 的各类预制构配件的规格与类型 、室 内 装修 系统 与设 备管 线 系统 等 ,应符 合 建 造标 准 和建 造 功 能 的需 求 ,
并适 应 建筑 主 要功 能 空 间 的灵 活可 变性 。 1 . 2 . 4对 有抗 震 设 计要 求 的 装 配整 体 式 建筑 , 其 建 筑 的体 型 、 平 面 布置 及 构造 应符 合 抗震 设 计 的原 则 。 2 景 观设 计 的简 介 2 . 1景 观设 计 的含 义 景 观设 计 与规 划 林 , 生态 , 地理 等 多 种学 科 交叉 融 合 , 多 种 学科 和 知识 相 融合 , 既 可 以显 示科 学 发 展 观 的核 心思 想 体 现 了 以人 为本 的 思想 ,把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要 求 切 实在 现 实 的生 活 中履 行 , 房 屋 建筑 的 基本 要 求不 仅仅 是 人们 日常 居住 和 避 难 的场 所 , 更 加成 为 人们 生活 品质 的追 求 和 理想 生 活在 现 实 中 的展 现 , 相 关 的建 筑 学 和 材 料 工程 日益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和 支持 , 房屋 建 筑不 再 是 以过 去 木 材 和 石 头为 主体 , 外 观看 来 建 造简 单 、 粗糙 , 里 面 的摆 设 也很 简 单 和方 便; 但 是 随 着 经 济 的发 展 和 改 革 开放 的深 入 , 建 筑 行 业 的 内 容越 来 越充实, 在今天 , 景观 设计 不 仅 是社 会 的林木 建 筑 , 现 在更 加 成 为 房 屋 周 围 的 设计 , 使得 周 围 的 自然 和人 文 相 融 合 , 使 得 周 围 的 环境 符 合 自然 的要求 , 建 筑 更加 方便 舒 适 进一 步提 高整 体 的艺术 价 值 和 提 高 人们 的欣 赏水 平 。 2 . 2景 观 设计 的 内容 景观 设 计 包 括 : 日常 的会 展 设 计 和 空 间设 计 , 人们常见的节 日 气氛 , 特殊 节 日的欢 庆 等环 境 。 在 我 们看 来 , 景 观是 一个 有 色彩 的 名 词, 优 美 的景 观 是 人 们 向往 和 放 松 身 心 的地 方 , 是 人 们 日常 的 休 息 地, 景 观不 仅 是 大 自然 的杰 作 , 也是 人 们 的土 艺品 , 是 人类 对 大 自然 的精 心改 造 , 但是 , 景 观 设计 不 是 人们 任 意 的行 为 , 而 是 专业 人 员 在 科学理性的分析中, 利用 所 学 的专 业 知识 , 对 现实 环 境 进 行 实 地 考 察之后 , 在 客观 情况 允 许下 , 主动 能动 的加 人 人们 的思想 。 景 观是 自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l 建筑设计 的过程 当 中景观 设计 介绍
在对建筑 工程施工和设计之 前, 首先要做 的就 是选址 , 只有 充分 的 对建筑工程周边 的环境进行细致而全面 的了解和考察之后 , 才能有效 的 在设计 当中将 景观考 虑在 内, 建筑 设计同景观很好 的进行 融合 。但是 将 在 当下 的设计过程 中, 关的设计人 员往往还缺乏将 景观 设计考虑 到设 相 计当中去 , 或者 说对景观设计不够重 视, 将主要的设计精 力倾注在建筑 的主体设计之上 , 将景观 设计 视为城 市规划 的内容 , 为其可有可无 , 认 这 样导致 的结果就是景观设计与建筑 设计 的相互分裂。正确 的做法就是要 将景观设计当作建筑设计整体建筑的基础和前提 。这样做 的结果就是可 以引起设计人 员足够重视 , 在树立 景观设计的意识过程 中, 以通 过下 可 面的几个方面来实现 :
2 将 建筑 设计 融入景 观设计 当中
通过建筑设计 的主要区别就是 , 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工程 的使用 而 逐渐 进行完善 的, 以我们可 以客观 的将其视为 一种生命 的过程 , 维 所 其 护方面 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考 虑。
21 要科学的持有理性的态度来控制景观 的生成 .
景观的生成可以有效 的论证 景观设计 的科 学性, 如果景观的生成是 科学 的, 那么其功 能、 生态 、 效应和 经济都 是按照预 定 的逻 辑进行 发展 的 , 是在我国当代的景观设计 当中, 乏有效 的理性 态度, 但 缺 很多具有个 人美学情怀的园林作品还依 旧存在, 偏重主观设计方面的设计作 品也不 少 ,西方 的对 于景观设计 的研究和应用对 于我 国设计 者来说还 是舶来 品, 大多数的人仅仅学到 了表 层的东西, 而对于 内在 的隐含 的较 为深层 的理性却没有学到, 更遑论应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研究发表时间:2019-08-02T16:46:09.923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3期作者:李海平[导读] 建筑设计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实用性,更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得到最大的享受。

中恒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建筑的设计,没有景观的融合,就是没有灵魂的死气沉沉的钢筋水泥;而只有景观没有建筑的设计,其实用性也只能满足于观赏,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建筑设计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实用性,更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得到最大的享受。

在设计中,只有将这两种设计意识相结合,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才能更具特色。

中国华夏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园林景观设计更是鬼斧神工,近5000年的沉淀,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提供了优质的参考案例。

景观一直作为建筑的附属品而存在,但同时建筑也作为园林中的景观而存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分别对功能性和观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建筑的功能是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建筑景观对建筑的观赏性产生多少影响,故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相融合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研究引言如今建筑和景观已不再是两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均存在于我们这个环境社会之中,相互依存,相互照应,为寻求两者更好的共生,应在理念和实际上找到最佳的契机,应将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和视觉享受贯彻实施到建筑设计当中,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把景观设计作为其必须存在的一部分纳入设计中,求同存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最大程度的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生。

正文一、背景1.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过去,作为建筑设计附属品的景观设计,并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认识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整体规划布局中得到了重新定位。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实用性、文化、自然与美学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这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职能所独立完成的,这需要建筑师、景观师、规划师共同协调,相互合作。

提高景观设计的地位,是实现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融合的重要途径。

在修建计划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景观在规划中的价值和必不可少的作用,为了建造更高水平的建筑,建筑和景观的融合势在必行。

建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景观和建筑的融合不只是在使用功能上的兼容,更在视觉上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各个时代多种因素的融合。

社会、历史、经济、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建筑。

在当前建筑设计中,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们不可忽视的因素,重视景观设计也是提升建筑设计的重要的环节,可以充分表现建筑的时代性和功能性,体现人们在审美和精神上的需求被赋予了更高的层次。

另一方面,在原有古建物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时代性,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将本民族特有的建筑技艺和设计观念与时俱进,使原本只具有单一的使用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为功能和形式的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2.社会开始关注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矛盾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直提倡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但由于它的私密性和封闭性,不能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求。

近年来,我们没有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一味地追求西方,造成景观设计平面化,设计思想追求形式美,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使景观成为建筑的附属品,同时景观行业的出现也较晚,不能及时与建筑设计保持同步。

我们应当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与现代景观结合,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用景观来提升建筑品质。

随着设计的“西化”,我们抛弃了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布置大量的混凝土路面,大面积的铺装,景观也变得形式化和轴线化,将其作为建筑的配景;后来我们认识到中国园林的精髓,设计开始回归,开始提倡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开始建筑与园林的相互融合。

纵观西方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从误解和对立到相互理解,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持建筑为主导设计观点的人们认为,建筑设计是正道,而景观设计充其量只是建筑的点缀而已,人的使用需求才是人的本性;持景观为主导设计观点的人们认为,景观设计是从全局出发,自然、文化、美学都是景观设计所必须考虑的,是设计的根本,而人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也是不能忽略的。

实践和历史证明,每一件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作品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良好的融合和积极的参与才是唯一出路。

景观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本职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观设计师考虑的和接触的更多的是人文与自然,理性加之感性的思维方式的碰撞,可以解决很多建筑设计师所不能涉及到的问题,反之亦然,建筑与景观可以协调解决一些问题。

二、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1.建筑与景观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对立统一。

如果仅仅把目光投放于建筑设计,而忽略了景观设计,这样会使建筑功能只具有实用性,而缺乏了建筑的观赏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只着重于景观设计,而缺乏了对建筑设计的关注,那样的设计带来的只是样式美观的壳子。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要把景观意识牢记于心,同时,建筑意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也不能被忽略。

在设计中,兼顾以上两点便可将建筑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分析景观带给人们最直接的便是视觉上的冲击,它体现在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城市、乡间无一不在诉说着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

我们应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景观设计灌输新的灵感和血液,推动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现代建筑具有舒适、便利、安全等使用功能,同时也兼具视觉审美和寄托情感的精神需求,功能不再单一,建筑被赋予更多职能。

主体建筑设计的初期,我们必须首先对其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适当的调查,通过了解周边情况,才能确保将建筑和景观设计进行良好的融合。

(1)整体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具有整体的设计理念,要考虑到建筑主体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目光只关注于建筑本身的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把握建筑整体的高度和水平出发,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和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使建筑本身成为整个设计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为了实现建筑和景观的共生,设计师必须要具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当然这不能只单单依靠一方面的尝试,需要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通力合作,充分考虑已有环境,因地制宜,将区位、文化、气候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以求得建筑和景观在最大程度上的协调统一。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建筑的存在要基于现有的环境,建筑对构成现有周边环境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虽然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强调一味适应周边环境,但还是要努力最大限度地去改善周边环境。

建筑代表着城市的一段历史,它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每一种风格的建筑都有着值得诉说的故事。

城市景观作为环境与建筑融合的纽带,正将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

建筑和景观寄予环境之中,可以被视为是人文环境与空间环境的共生,两者相辅相成,为人们带来最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

三、设计实例分析研究1.中国古典园林――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历尽千年,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设计理念处处凸显着东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世界园林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意境美,诗情画意,更注重建筑与景观的结合。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与苏州留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同时更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其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拙政园继承了千百年的造园思想和人文理念,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集大成者,遵循自然法则顺天应人,借鉴自然,与山水环境相容,使建筑和环境实现最大的融合。

拙政园的总体布局以水见长,一仙山,一池岛,因地制宜,使水面有聚有分,岛上竹树苍翠,半遮半掩,池山为全园中心;庭院建筑高低错落,力求在有限空间内创造无限景致。

造园目的多为营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美,这与崇尚规则、人工美的西方园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五千年的环境美学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意匠,由于社会生活、风尚、文化艺术、美学思想等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山水园林形式更加丰富。

在造园时,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对自然和人文理念的追求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达到高度融合,呈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迥异的风格造型和意境表达。

2.建筑与景观通透流通――巴塞罗那德国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的出现,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一直持续至今。

德国馆的修建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良好融合,它的主厅由8根金属柱子支撑,屋顶是薄薄的一片联成一体,室内采用了大理石和玻璃来分割空间,大理石的简洁和玻璃的通透在视觉上就给人以明亮的感受。

整个德国馆的室内空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看似单一独立,各个空间又环环相连,纵横交错;室外环境设计沿用了室内设计方式的精髓,建筑与景观融会贯通,大面积使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虽然在感官上分割了空间,但游客可以在室内透过玻璃从各个角度充分欣赏室外的景致;德国馆作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建筑本身便是最精彩的景观,外部与内部的贯通形成了景观与建筑的流通空间。

3.德国馆与拙政园的异同德国馆与拙政园无论从地域文化还是人文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是千年传承的历史积淀,另一个则开创了近代建筑、景观设计的新潮流。

德国馆在设计上更多强调的是环境的秩序性与实用性,过于刻板的理性思维促使建筑与景观的互动是静止的;拙政园遵循了中国传统园林灵动、感性的设计理念,建筑与景观、人与自然的联系契合了“天地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思想。

因为种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人们很容易就忽视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哲学认识论教会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要从现象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两者的本质是相通的,都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良好融合。

四、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之路1.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去认识世界,艺术则在主观与精神层面追求创新,追求卓越,从社会的发展与现代设计理念上看,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建筑与景观的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科学的进步牵动了建筑技术的革新,促使新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为设计理念提供了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同样也对建筑的采光、保暖、通风等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与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撞击,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意境,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借物抒情是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寄托对新生活的渴望。

2.文化的传承和对自然的领悟建筑与景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和满足,更是文化、自然的传承和领悟。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设计将文化具象化,设计更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设计终将是一具行尸走肉,材料再考究奢华也只是一副空皮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