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数字媒体概论第一章导论一、有关名词界定1.媒体、媒介、媒质2.在人类社会中, 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

媒体原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储存信息的实体, 一般也称之为媒质,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或称之为媒介), 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3.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发展的四大方向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开放系统、缩小化和网络计算机技术。

4.简单地说, 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组合, 如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等的混合。

“多媒体”来源于“多媒体计算机”, 因此所谓多媒体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质)上的信息用计算机进行采集、存储、编辑、显示、传播等综合处理的技术, 所以也称为多媒体技术;通过这种多媒体传播的信息称为多媒体信息;能够产生、存储、传播多媒体信息的系统称为多媒体系统。

·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 报刊是最早的“第一媒体”。

·广播和电视称为后来相继出现的为大众提供信息的“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5.万维网称为继传统的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同时也是多媒体。

6.数字媒体7.数字媒体,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产生、获取、记录、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

这个概念的核心包括两方面: 一是数字化的手段, 显然这与计算机有关;二是媒体, 也就是说与信息传播或传达有关。

·手机媒体, 第五媒体·手机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移动中的语音通讯问题。

·第三代手机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而是传输速率的提升。

·手机又被称为“网络的延伸”。

手机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它已经从最初的人际语音通信工具向综合型媒体发展。

二、数字信息的分类(人类最容易获取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得到的视频和音频信息)1.文本信息·文本信息又包括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它是最基本的传播媒体, 也是在数字媒体信息系统中出现最频繁的媒体。

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汇总

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汇总

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媒体的分类:1.(1)按照人的感觉,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等;(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音乐媒体、图形媒体、动画媒体和视频媒体等;(3)按照信息的种类,媒体可分为新闻媒体、科技信息媒体、生活媒体等。

(4)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ITU)从技术的角度对媒体分如下种类:感觉媒体(Perception),是指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视、听、嗅、味、触觉)的媒体,如语言、音乐、各种图像、图形、动画、文本等。

表示媒体(Presentation),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借助这一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存储感觉媒体,或者是将感觉媒体从一个地方传送到远处另外一个地方的媒体,如语言编码、电报码、条形码、语言编码,静止和活动图象编码以及文本编码等。

显示媒体(Display),是显示感觉媒体的设备。

显示媒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入显示媒体,如话筒,摄象机、光笔以及键盘等,另一种为输出显示媒体,如扬声器、显示器以及打印机等,指用于通信中,使电信号和感觉媒体间产生转换用的媒体。

存储媒体(Storage),用于存储表示媒体,也即存放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代码的媒体称为存储媒体。

例如磁盘、光盘、磁带、纸张等。

简而言之,是指用于存放某种媒体的载体。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传输媒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载体,例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以及电磁波等都是传输媒体。

1.1.2媒体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信息接收/ 使用方便1.2.1数字媒体概念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我国的数字媒体概念)或:数字媒体是指最终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

1.2.2数字媒体特性(1)数字化(2)交互性(3)趣味性(4)集成性(5)技术与艺术的融合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许志强知识点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许志强知识点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许志强知识点【原创实用版】目录1.数字媒体技术导论的概念与意义2.作者许志强的背景与贡献3.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4.数字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5.数字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是一本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入门书籍,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许志强是一位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研究的专家,他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

许志强,博士,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他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这本教材。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广大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领域,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设计艺术等多个学科。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数字媒体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关键技术不断涌现,如数字化技术、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字媒体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娱乐、广告、游戏等。

例如,在教育领域,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娱乐领域,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此外,数字媒体技术还在医疗、军事、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对未来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清、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虚拟现实领域,未来的技术将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让用户身临其境;在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数字媒体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总之,《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平台。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复习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复习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复习数字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处理和传输的媒体,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像和数字文本等形式。

数字媒体具有以下特性: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可压缩性:通过压缩技术,可以将数字媒体数据压缩到更小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中,提高存储和传输效率。

可编辑性:数字媒体数据可以进行精确的编辑和处理,如剪辑、合成、特效处理等。

可交互性:数字媒体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用户对媒体内容的控制和参与。

可传输性:数字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数字媒体设备进行高速传输和共享。

二、复要点及练题第1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媒体概念、分类及特性简述媒体的概念和分类,给出至少两个分类的例子。

介绍媒体的主要特性,至少列举三个。

2.数字媒体及其特性什么是数字媒体?列举数字媒体的几种形式。

介绍数字媒体的主要特性,至少列举三个。

参考答案:1.媒体概念、分类及特性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存储信息的实体,包括逻辑载体和物理媒体。

媒体可以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种类、载体、应用方式、产生时间和历史、心理承认度、传播范围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音乐媒体、图形媒体、动画媒体和视频媒体等;按照不同应用方式,媒体可分为印刷媒体、幻灯、电影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媒体等。

媒体的主要特性为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和信息接收/使用方便等。

2.数字媒体及其特性数字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处理和传输的媒体,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像和数字文本等形式。

数字媒体具有数字化、可压缩性、可编辑性、可交互性和可传输性等特性。

例如,数字媒体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压缩技术将数据压缩到更小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中,提高存储和传输效率;数字媒体可以进行精确的编辑和处理,如剪辑、合成、特效处理等;数字媒体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用户对媒体内容的控制和参与;数字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数字媒体设备进行高速传输和共享。

数字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数字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数字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数字媒体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式。

数字媒体具有快速、便捷、互动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数字媒体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数字媒体的定义数字媒体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式。

它包括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形式。

数字媒体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提供了便利。

二、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数字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

三、数字媒体的分类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通过数字信号来传播电视节目,具有高清晰度、多功能、互动性等特点。

2.数字广播:数字广播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传播音频节目,具有声音质量高、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3.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包括网站、博客、社交媒体等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具有便捷、及时、互动等特点。

4.移动媒体:移动媒体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传播信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具有时效性强、便携性好等特点。

四、数字媒体的特点1.快速性:数字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快,能够实现即时更新和传播。

2.互动性:数字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评论、分享信息。

3.多样性:数字媒体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信息获取和娱乐需求。

4.便捷性:数字媒体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使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

五、数字媒体的应用1.新闻媒体:新闻媒体通过数字技术传播新闻信息,包括网站、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形式。

2.娱乐媒体:娱乐媒体通过数字技术传播娱乐节目和游戏,包括视频网站、移动游戏、音乐应用等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1.数字媒体的概念:把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称为数字媒体。

2.数字音频文件格式(P35):WAV、MIDI、CDA、MP3、MP3 pro、WMA、MP4、SACD、Quicktime、VQF、DVD Audio、MD、RA、Liquid Audio、Audible、VOC、AU、AIFF、Amiga、MAC、S48、AAC。

3.数码相机如何选购?有哪些优势?结合章节内容分析(P61)。

单反的画质更好,景深控制范围更大,对焦更快,连拍更强、可换镜头。

像素不是越高越好,变焦倍数不是越大越好,防抖机身/镜头也不是必要的。

全幅/半幅,就是感光元件CCD的尺寸,价格上,半幅有优势,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轻便,镜头群上,半幅更有优势,半幅也能用全幅,而全幅不能用半幅。

追求高感画质,全幅有优势,普通消费者半幅就OK。

切,扯了半天,还不是选品牌看销量比价格。

4.简述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如果是你即将要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你将关注它哪些方面的数据指标呢?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器件CCD上,CCD是半导体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是它还不能马上被送去计算机处理,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C(模数转换器)器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接下来MPU(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成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

最后,图像文件被储存在内置存储器中。

至此,数码相机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剩下要做的是通过LCD(液晶显示器)察看拍摄到的照片。

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主要关注数据指标有:镜头、镜头焦距、镜头口径、对焦速度、图像传感器、变焦能力、光圈、快门、开机速度和连拍能力、白平衡模式、曝光补偿、ISO、微距能力、数据传输接口、LCD显示屏、存储卡、电源等。

5.绘图板的概念(P63):绘图板又称为数位板,它是一种专门针对计算机绘图而设计的输入设备,通常由一块板子和一支笔组成,主要面向美工、设计师和绘图工作者、美术爱好者等用户,如汉王绘图板,WACOM绘图板。

数字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数字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数字媒体导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

2、互联网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3、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非线性编辑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进行编辑的方式。

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专用设备,可以实现多种传统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

编辑时,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照制作的长短和顺序的先后进行。

4、CMYK色彩模式CMYK也称作印刷色彩模式,是一种依靠反光的色彩模式,和RGB类似,CMY是3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

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

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CMY三种油墨就足够了,它们三个加在一起就应该得到黑色。

但是由于目前制造工艺还不能造出高纯度的油墨,CMY相加的结果实际是一种暗红色。

5、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6、显示适配器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刘清堂考点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刘清堂考点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刘清堂考点
【实用版】
目录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概述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正文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是一本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书籍,作者是刘清堂,主要考点包括数字媒体技术的概述、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前景与挑战。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概述
数字媒体技术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化信息,并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的历程。

早期的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影、电视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涉及到了网络、移动设备等多个领域。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数字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新闻、广告、游戏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在娱乐领域,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 5G、AI 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将更加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然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负责所有可视内容
其他:视频制作者 声音制作者 界面设计专家等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史
算盘:第一代计算器300-500年前中国和巴比伦 齿轮式加法器:17世纪40年代 发过 提花织机:1801法国
穿孔卡片这种是非系统是所有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拆分机和解析机:1833英国 发明人:Babbage拆分机:能够进行机械化的,无差错的 数字统计计算
多媒体团队
需要至少包括3-5个人员:项目指导者 技术专家 技术撰写员 艺术家/设计师 其他方面 专家
项目指导者: 导演 制片人 明确规划任务目标 清楚人员强项弱项 建立协作和支持的环 境 隔离创作性思考 负责产品完成目标 最大挑战是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技术专家:拥有计算机科学或信息技术背景 技术撰写员:负责开发多媒体的说明和手稿 确保组员可以理解
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总结
数字媒体导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家和计算机
区别商业计算机和图形设计计算机的是组建质量。 艺术家对图形设计计算机的需求:
1.显示器:采用高清晰度的大屏幕显示器,或者两个显示器,一个用来显示工具 一个 用来显示图像。
2.CPU:需要最强大快速的处理器, 处理器的速度以兆赫兹(MHz)和千兆赫(GHz)计。
8.扫描仪:用于素材的数字化
9.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单位:字节 十亿字节(GB)
软件
软件的作用:使计算机运转 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 Mac插图软件(illustration)是第一个数字艺术软件 动画技术通过2-D动画软件实现了流水线作业 泥偶动画技术现在已经转变为独特的3-D建模和动画技术
网络浏览的特性:
1.它是交互作用,并且使用超文本和多媒体
2.网络信息是动态的并且可以搜索。
1968年Robert Noyce和Gord on Moore和An dre Grove创立了In ter
In ter的工程师Ted Hoff创建了第一个微处理器In ter4004里程碑 意义是终结了大型主机 时代
个人计算机
1974年Inter8080芯片问世和《大众电子》杂志出版的一篇文章的发表开启了下一个计 算机时代:小型计算机时代
IBM700系列是第一次利用标准化组件设计的计算机
1957年John Backus在IBM开发了第一个独立于硬件的程序设计语言FORTEAN
1959年Grace Hopper开发了COBOL语言作为通用语言 打开了通向未来的语言大门
晶体管 硅 和软件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第一代晶体管(半导体) 索尼成为晶体管消费品的领军者 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设计了新一代晶体管,引导了下一代计算机,并产生了这个区域的 绰号“硅谷”
在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1945)(比Markl更快 但失败了)的基础上改进发明了 电子数据计算机EDVAC
EVDAC完成了第一次计算机硬件小型化(更小 更快的创新口号),其表明了存储程序 概念成为未来计算机的基础,
CPU第一次被发明也是EVDAC的重大意义
J. Presper Eckert和John Mauchly1946年发明了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体积是老式计 算机的1/5
1989年欧洲原子能研究机构开发了www的Internet技术
20世纪90年代email成为第一个流行的Internet应
用程序
1992年Berners-Lee设计了第一个WWW浏览器Mosaic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在Marc Andreessen的领导下设计了第一个真正的网络浏览 器Mosaic
解析机:有蒸汽机提供动力,用来执行多种计算 但未能实现 预告了当今计算机的大量概念基础,创建了存储器 程序等现代计算机理念
Babbage使用穿孔卡向解析机传送指令的概念成为计算机的一个关键因素
Lovelace是第一位女性程序师 人口普查和Hollerith机械: 人口普查对计算处理的需求,使得美国最终成为大型计算机的世界领导者
微软开发了基于pc平台的PGDOS操作系统
1984年Michael Dell采取了邮购计算机的新方法
20世纪80年代早期艺术家就开始使用计算机所为新媒体来进行研究。
Apple Macintosh(Mac)的操作系统和所有软件都是图像显示并与微软合作开发了
第一个图像显示的文字处理程序word
Mac第一个 “用户友好的界面”
1975年比尔盖茨和Paul Allen编写了程序设计语言BASIC创办了微软公司 史蒂夫维兹尼克和史蒂夫乔布斯发明了Apple1
1977年Apple2真正开启了微机革命 第一个发明了软盘驱动器 第一次出现电脑游戏 第一个电子制表预算程序 意义:将微型机的市场从爱好者的范围转移到商业世界。
1981年IBM开发了个人计算机PC(CPU是Inter8080),对PC工业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 的影响
Hollerith设计的穿孔卡系统是一个重大的科技成果
IBM:
1896由Hollerith创建制表公司(IBM)前身
1924由Watson重命名为IBM
第一代真正的计算机
一个可编程计算机:Turing设计的colossus创建并运用了并行 处理的理念
大型计算机开发史的重要里程碑:Mark1开启了美国大型计算机时代 自动程序控制机器Mark1是第一台真正的自动机械 第一个发现bug的人是使用Mark1的Grace Hopper
Mac的出现加强了PC和Apple计算机的区别
1981年后比尔盖茨发明了windows系统
1900年wi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ws3.0发布并作为所有PC软件的设计标准
微软开发了office套件
1993年第一代Pentium(即586)芯片问世
互联网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AEPANET诞生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使用Internet
3.RAM:内存:随机存取存器,可以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的程序和信息,需要尽可能多的 内存以避免:反应迟缓甚至系统崩溃。
4.显卡:需要最大显存和最快处理速度的显卡,将CPU生成的数字信息转换成显示器
可以显示的格式。
5.声卡:将输入转换成扬声器可以识别的模拟信号格式
6.键盘鼠标:输入信息的工具
7.数字板,数码照相机,数字摄像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