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 PPT

合集下载

全反射课件

全反射课件
全反射面
光线方向改变 角度
AB AC
90°
方式二
方式三
AC AB、BC
180°
Hale Waihona Puke AB AC0°(发生侧移)
●2.光导纤维
● (1)光导纤维:人们设计出用光密介质制成用来传导光信号的纤维状的装 置.
●(2)光纤原理:“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光 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100 μm 左右,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如图所示),内芯折射率 比外套大,光在内芯中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 生全反射,有效减小了光的能量损失,极大提高了传播 的质量,实现了远距离传送.因此,光信号能携带着数 码信息、电视图像、声音等沿着光纤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实现光纤通信.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背对阳光看玻璃球觉得比较明亮,主要原因是光在
球中发生全反射
●B.雨过天晴时,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因为阳光在水滴的 表面上反射而形成的
●C.常看到倒扣在水中的空玻璃杯显得很明亮的原因与 水中上升的气泡很亮的原因是一样的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解析: 背对阳光看玻璃球比较明亮,是光在玻璃球中 发生全反射;彩虹是因为阳光在水滴中折射形成的;C 项中现象的成因是由于光在介质表面发生了全反射,A、 C项正确.
●4.不同色光的临界角
●不同色光的临界角:不同颜色的光由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或真空时, 频率越高的光的临界角越小,越易发生全反射.
如图所示abc是一块用折射率n=2的玻璃制成的透明体 的横截面,ab是半径为R的圆弧,ac边与bc边垂直, ∠aOc=60°.当一束平行黄色光垂直照到ac上时,ab部 分的外表面只有一部分是黄亮的,其余是暗的.求黄亮 部分的弧长为多少?

全反射PPT精品课件

全反射PPT精品课件
高二物理课件
全反射
光的折射
一 光的全反射
1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1)光疏介质 :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 .
(2)光密介质 :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 . 注:光疏介质 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2 全反射 (1) 全反射: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 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º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 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º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C来示. (3)全反射的条件: A>光由光密介质 射向光疏介质 . B>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 相差如此之大?
地广人稀的地区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25
30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0
55
4
1
世界屋脊
(点击图片观看录像)
思考
我国地势分为 哪几级阶梯? 青藏地区位于 哪个阶梯上? 青藏地区的海 拔大致多少?
课堂练习:
怎样求解光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向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C.
Sin C =1/n
二 大气中的光现象
(1)蒙气差
课堂练习:
试用作图法分析早晨看到的太阳比实际位置高 (2)海市蜃楼
课堂练习:
试解释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要亮一些?
三 全反射的应用
光导纤维
蒙气差现象
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的对照图
光在光纤中的传送过程示意图
光纤管
青藏地区
(第一课时)
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
• 位置和范围 • 世界屋脊 • 高寒气候 • 高原农牧业

全反射(PPT课件)

全反射(PPT课件)
一、全反射棱镜
教学目标:
1、了解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2、了解光通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光学仪器吧:
A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棱 镜的一个侧面
发生两次折射,出射光线偏向
棱镜的底面
B
C
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为光线的偏折角,A 为顶角。偏折角与棱镜的折射率有关。
由光路图可知:在保持入射角和棱镜顶角不变的情况下,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越大,在AB面上光的偏折角度也大,也 就是AC面的入射角变大。在AC面由于入射角和棱镜材料 的折射率都变大,偏折角度也要变大。因此总的偏折角度 随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
思考:如果光疏是三棱镜,单色光通过光密介质射 向三棱镜的一个侧面时,光的偏折情况将会怎样?
大家一起动手来做一个试验,让太阳光照在三棱镜 的一个侧面上,以白色墙面为屏,我们会看到非常 漂亮的七彩谱带。这种现象叫色散。
A
可见:各种色光通 过棱镜后的偏折角 度不同。
B
C
色散现象说明了:
1、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A.红光最先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
C.红光和紫光同时消失
D.从左到右的色光排列为红 紫
解: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等知识,同时还必须了解不同色 光对同一种介质折射率不同.当白光沿着圆柱形玻璃砖的法线射入玻璃砖,不 发生偏折.因而各色光射向AB面的入射角θ1都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sinθ2=nsinθ1 因为 n紫>n红 所以 θ2紫>θ2红
如上图所示,即光屏P上的色光排列为左红右紫.故选项D正确. 由于n紫>n红,则临界角C紫<C红,所以当α角逐渐减小时,紫光最先发生全 反射,而从光屏上消失.故选项B也是正确的. 答:本题应选BD.

光的全反射ppt课件

光的全反射ppt课件

例如,水晶与水相比, 水晶为光密介质,水为光疏介质 水与空气相比, 水为光密介质,空气为光疏介质。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例如,当光从水晶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而光从水射入水晶 时就不会发生全反射,
典例
一束单色光从玻璃射入空气。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3,当入射角分别为50°、30 °时,光能 否发生折射? 若能,折射角为多大?
光由不同的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临界角不同根据折射定律, 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进入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C应满足
1
根据公式 sinC= 1可求出不同介质的临界角。
n
钻石的临界角约为 24.4° 水的临界角约为 48.8° 而玻璃因制造材料的不同,临界角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 30°— 42°
介质的临界角越小,就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科学知识
为了使钻石能发生全反射,需要将其表面打磨成特定的角 度使射到钻石背面的光的入射角大于其临界角24.4°。
科学知识
在图4-30中,图(a)是打合适的一种式样而图(b)(c)分别是 打得太深、太浅的情况,这样光会从其侧面或者底面射出, 使钻石失去光泽。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自行车尾灯用透明介质制成, 其外形如图所示。请说明自行 车尾灯在夜晚被灯光照射时特 别明亮的原因。

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知,当光 垂直于 AC面射入棱镜时,在两 个直角边的界面都会发生全反 射,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180°(图4-25)。
全反射棱镜的反射性能比镀 银的平面镜更好,精密的光 学仪器常用它代替镀银平面 镜来反射光,如全反射棱镜 应用于潜望镜等
美妙的彩虹,常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联想,被比喻为“天空的 微笑”“相会的彩桥”等。通常能看见的彩虹是红色在外、紫 色在内,这被称为“虹”。

全反射 ppt课件

全反射 ppt课件

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 射率为 n,AB 代表端面。一束光从真空射入玻璃丝的端面,已知光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为 c。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光纤的n 应该最小为多少?
第四章 光
第2节 全反射
课堂引入
水中的气泡和叶子上的 露珠看起来特别明亮
光纤是如何传输 2.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密度 1 g/cm3 0.97 g/cm3
物质 水 酒精 玻璃
折射率 1.33 1.36 1.50
酒精是光密介质 酒精是光疏介质
全反射
1.定义: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 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光密介质的现象。 这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一般 用字母C 表示。
临界角
折射角等于900时的入射角
刚刚(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_光__密__介质射入光___疏__介质
②入射角_大___于__或___等__于__临界角
要求 n内 > n外
光纤装饰照明
光导纤维在通信上的应用 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1.上现蜃景——海市蜃楼
夏天,海面上空气的温度比空中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我们可以粗略地 把空气看做是由许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各层的密度都不相同。远处的楼阁、船 舶、山峰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 入射角越来越增大,当光线的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 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空气
玻璃
O
空气
玻璃
O
思考: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 1、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和入射角哪个先增大到90°? 2、如果一直增大入射角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又会如何?

光的全反射-PPT

光的全反射-PPT
21
课后作业
22
12
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全反射棱镜
13
望远镜 14
光导纤维
15
内窥镜
16
鱼眼中的
世界
17
一、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 二、全反射
1、 全反射 2、 临界角 3、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4、 临界角的计算:
三、全反射应用
18
巩固练习
1、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
条件是( B ).
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1
真空
i r’
介质
r
r’ =i
界面
sin i / sin r = 常数
折射率n = sin i / sin r = c/v >1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
r
真空
界面
介质
i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3
某介质的折射率为 3,一束光由介质射入空气, 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角多大?当入射角为60 °时,折射角多大?
用符号 C 表示。
演示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 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 ② 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10
介质在空气中的全反射的临界角计算
求解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 界角C。
临界角C 就是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
C
介质
n sin i sin r
当r= 30 °时, i = 60 °

全反射 完整版课件

全反射  完整版课件
图4
(1)玻璃的折射率; 解析 设光线BM在M点的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由 几何知识可知,θ1=30°,θ2=60°,根据折射定律得 n=ssiinn θθ21①
代入数据得 n= 3② 答案 3
(2)球心O到BN的距离.
解析 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则∠BNO为临界角C sin C=n1③ 设球心到BN的距离为d,由几何知识可知
二、全反射的应用
问题设计
1.如图1所示,自行车后面有尾灯,它虽
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行驶时,从后
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在尾灯上时,
图1
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
行车.那么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 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2.素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因在 “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讯方面”取得的 突破性成就,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知道光 纤通讯的原理吗? 答案 光纤通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1 角 .用字母C表示,sin C= n .
(3)全反射发生的条件
①光从 光密 介质射入 光疏 介质.
②入射角 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
(4)全反射遵循的规律
①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折射角增大的同时
,折射光线的强度减弱,能量减小 ,而反射光线的强度
增强,能量增加 .
②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即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完全 消失(即折射角为 90° ),入射光线的能量全部反射回原介 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图6
解析 四个选项产生光路效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课堂要点小结
123
自我检测
1.(对全反射的理解)光从介质a射向介质b,如果

光的全反射(课堂PPT)

光的全反射(课堂PPT)
39
如图所示,AOB 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
1 圆柱体横截 面(O 为圆心)折射率为 2 4
。今有一束平行光以 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
的 OA 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 体的 AB 面上射出,设凡射到 OB 面的光线全 部被吸收,也不考虑 OA 面的反射,求圆柱 AB 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 AB 表面的几分之几?
空气
介质 1
θ2
N' B
n1 < n2
介质2
θ3 N' B
介质1相对介质2是光疏介质 介质1与介质2相对空气都是光密介质
4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 折射率
空气 1.00028
水 1.33
金刚石 2.42
水相对于金刚石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 相对于空气呢?
5
玻璃砖 空气
θ3 θ1 θ2
6
θ3 θ1 θ2
增大 ;
4.反射光线亮度逐渐 增强 ;
5.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
折射光线 消失,所有光线全部反射。
17
二.全反射现象
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 回原介质的现象.
18
临界角
在研究全反射现象中,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即折射
角等于90°)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C 表示.
N
θ1 ≥ 临界角
用C表示,则有:
nsin900 1 sinC sinC
20
例1.试求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中射向空气(或 真空)界面时的临界角C。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2 , 其临界角多大?
21
例2.某介质的折射率为 2 ,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 气,入射角为60°,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