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大全) 》
抗美援朝战争全记录(下)

抗美援朝战争全记录(下)朝鲜裔部队及其干部回国史实实际上,朝鲜裔部队及其指挥员的回国,在历史上是经由了多个批次阶段的。
一、第一批返回朝鲜人员。
在历史上,第一批返回朝鲜国内的,当属金日成所率领的中共东北委员会特别支部局朝鲜工作团(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抗联将士和由金武亭任总司令、朴一禹(王巍)任政治委员兼副司令、朴孝三、金雄任副司令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朝鲜义勇军的一部(一个团)。
其中,当时跟随金日成回国的,主要有金策、朴德山(金一)、崔贤、安吉、崔春国、吴白龙、吴振宇、朴成哲、林春秋(很可能还包括崔勇进、李永镐、徐哲等人)等朝鲜裔抗联干部。
我在前文中提到金光侠也是朝鲜工作团随行人员之一,是不对的,也属没有对所采用的史料进行辩析而导致的失误。
实际上,金光侠的回国时间很晚。
最早踏上朝鲜国土的,是金日成朝鲜工作团的成员。
时间是1945年9月19日。
此前,由于抗联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大牺牲,损失惨重,退入苏境内的全部抗联部队仅约千余人。
统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
而抗联是以中国东北将士为主的抗日力量。
据此来看,教导旅中的原朝鲜裔部队的人数应当很少。
金日成所率领回国的,主要是以教导旅第1营为主的朝鲜裔部队。
而该营系由原朝鲜人民革命军余部及第1路军直属队余部中的部分朝鲜裔官兵组成。
组建时兵力不足200人。
同月,八路军冀热辽军区朝鲜义勇军一部随军区第16军分区部队出关,挺进东北,于6日进驻沈阳。
另部义勇军也于同月,从太行山八路军前方总部出发,会合延安军政干校朝鲜裔干部数百人,于10下旬进入东北。
史载,因当时的驻朝苏军封锁中朝疆界,拒绝作为八路军正规部队之一的朝鲜义勇军部队入朝,而只允许金武亭率该军部分官兵回国。
金武亭受命,率领部分官兵开赴朝鲜。
而义勇军主力遂由朴一禹、金雄率领,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序列。
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纪念日,朝鲜义勇军云集沈阳,召开大会,编组支队并正式开始扩军。
原拟编组七个支队,实际编成第1、第3、第5和第7等四个支队。
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
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
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国一样。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南进,朝鲜战争爆发。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行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入侵。
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
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
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
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抗美援朝纪念日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1953年7月27日
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在板门店,“联合国军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签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胜利的停战 协议。这位美国上将说:我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这是美
国建国两百年来第一次战败。
1950-2020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 行了五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将敌军从“三八线 ”,并把战线稳 定在“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从此,交战双方形 成战略相峙。
1950年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 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0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 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02 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 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新中国的人民赢得了进 一步的团结和强烈的自豪与自信,以弱抗强的抗 美援朝战争,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
2014年3月28日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家之路,半个世纪埋 骨他乡的英魂终归故乡。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2014年发掘确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进 行交接,第二批韩方共向中方移交了68具志愿军烈士遗骸。2016年3月31日,第三批36具在 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7年3月22日,第四批28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1950年10月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组成,准备立即入朝参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
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
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
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
志愿军领导班子

志愿军领导班子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之初的领导班子: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副司令由邓华任副司令兼任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担任副司令,解方担任参谋长,杜平担任政治部主任,张文舟担任副参谋长。
其中邓华和洪学智分别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和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任第三副司令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主要领导司令员彭德怀(1950.10-1954.09)1955年授衔:元帅陈赓(代,1952.04-07)1955年授衔:大将邓华(代,1952.07-1954.09;1954.09-1954.10)1955年授衔:上将杨得志(1954.10-1955.04)1955年授衔:上将杨勇(1955.04-1958.10)1955年授衔:上将政治委员彭德怀(兼,1950.10-1954.09)陈赓(兼,代,1952.04-07)邓华(兼,代,1952.07-1954.09;兼,1954.09-1954.10)李志民(1955.03-1957.10)1955年授衔:上将王平(1957.10-1958.10)1955年授衔:上将副司令员邓华(1950.10-1951.06;第一,1951.06-1954.09)朴一禹(1950.10,实际未到任)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副司令官洪学智(1950.10-1954.02)1955年授衔:上将韩先楚(1950.10-1952.07)1955年授衔:上将陈赓(第二,1951.06-1952.07)杨得志(第二,1952.07-1954.10)宋时轮(第三,1951.06-1952.07)1955年授衔:上将杨勇(第三,1954.02-1955.04)副政治委员邓华(兼,1950.10-1954.09)朴一禹(1950.10,实际未到任)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副司令官甘泗淇(1951.08-1953.04)1955年授衔:上将李志民(1954.02-1955.03)王平(1957.09-1957.10)梁必业(1957.10-1958.10)1955年授衔:中将参谋长解方(1950.10-1953.04)1955年授衔:少将张文舟(代,1951.08-1953.04)1955年授衔:少将李达(1953.04-1954.02)1955年授衔:上将杨勇(1954.02-1955.05)王蕴瑞(1956.10-1958.10)1955年授衔:少将政治部主任杜平(1950.10-1951.08)1955年授衔:中将甘泗淇(兼,1951.08-1953.01)1955年授衔:上将李志民(兼,1953.01-1955.03)张南生(1955.11-1957.08)1955年授衔:中将王平(兼,1957.09-10)梁必业(兼,1957.10-1958.10)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入朝作战时间第38军1950.10.19---1953.07.10第39军1950.10.19---1953.05.07第40军1950.10.19---1953.07第42军1950.10.19---1952.10.30第66军1950.10.25---1951.04.10第50军1950.10.26---1951.04.12;1951.07---1955.04.19第20军1950.11.07---1952.10.11第26军1950.11.07---1952.06.05第27军1950.11.07---1952.10.04第63军1951.02.15---1953.08.10第64军1951.02.15---1953.08.10第65军1951.02.12---1953.08.10【1951.02.21---1953.10】第12军1951.03.18---1954.05第15军1951.03.18---1954.06第60军1951.03.18---1953.09第47军1951.04.11---1954.09.24第67军1951.06.19---1954.09.29第68军1951.06.19---1955.04.09第36军1951.09.07---1951.11.30第37军1951.09.07---1951.11.30第23军1952.09.05---1958.03第24军1952.09.12---1955.10第46军1952.09.15---1955.10第16军1952.12.28---1958.04.10第1军1953.01.22---1958.04.10第54军1953.02.02---1958.04.10第21军1953.03.14---1958.04.10朝鲜战争27个军的军长1、志愿军各军军长及入朝鲜和回国时间①1950年入朝作战: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
志愿军军官烈士名单

志愿军军官烈士名单只要有机会去朝鲜的中国人,都会去瞻仰和凭吊朝鲜平壤市中心的“友谊塔”。
因为在这“友谊塔”下的石涵中珍藏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录,第一本第一页上的第一名,就是被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员——第67军军长李湘。
戎马生涯百炼成才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4月出生于永新县伴中乡(今龙源口镇)伴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病逝。
1930年8月,巧岁的李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加入共青团,9月转为中共党员。
1934年10月,李湘任连指导员,随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曾两次遇敌作战而身负重伤,部队首长也曾两次决定把身体虚弱的李湘留下。
可李湘硬是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比坚强的信念,没骑牲口,没坐担架,历尽千辛万苦,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8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李湘所在部队改编为115师,挺进到山西东北部抗日前线。
由于李湘在历次战斗中作战英勇,指挥才能迅速提高,由营长晋升为副团长,到1942年1月,李湘被任命为晋察军区三分区司令员。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部队编制为两个野战军。
三分区和二分区合编为第二野战军冀晋纵队第一旅,李湘任旅长。
1947年1月,李湘率部参加保南战役,先后在寨西店附近全歼援敌,随后陪同纵队首长观察地形,研究作战计划。
总攻开始,李湘亲率主力冲入定县县城内,经过激烈巷战,共歼敌9600余人,定县宣告解放。
定县解放后,唐县县委书记和县大队长做媒,李湘和安淑静结了婚。
没有洞房花烛,更没有蜜月旅行,婚后第三天他们就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一场场战斗,一次次胜利,李湘从指挥一个旅又进步到指挥一个师,身上负伤18处,足迹遍及祖国的半壁江山,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又任命他为67军军长兼唐(山)秦(皇岛)警备区司令员,成为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教案)

抗美援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朝鲜战争综合表

毛泽东致电高岗:“㈠8月15日送来你在边防军干部会议的报告收到了,这个报告是正确的。㈡ 1950.08.18 萧劲光同志来告有关边防军的各项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㈢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 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周恩来以外交部长名义致电联合国安理会及秘书长,支持苏联8月4日提出的和平调处朝鲜问题 的提议。指出:“全亚洲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迫切希望联合国负起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 1950.08.20 任,并以有效的方法迅速和平调处撤销问题。”并申明我国坚决主张“在撤销应停止军事行 动,同时自撤销撤退外国军队”的严正立场。 1950年8月 中旬 撤销人民军推进至洛东江一线,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美军和南朝 鲜军依托洛东江顽抗,战争形成胶着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坚 决反对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政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严正指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将 1950.06.28 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他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 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强调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 1950.06.28 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我国全体人 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周恩来约见原定派往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工作的柴军武(柴成文),指出:朝鲜打 起来了,美国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做了全面部署。他们把朝鲜 1950.06.30 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我们需要派人同金日成同志保持联系。倪志亮大使还 在武汉养病。现在你带几个军事干部以使馆名义先去。不久,柴军武被任命为中国驻朝鲜大使 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 周恩来约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谈话,介绍中共中央在朝鲜内战爆发后对时局的估计和对策,指 出:我们看待当前国际形势,只有坚持“惧无根据,喜不麻木”的态度,才是正确的。目前, 1950.06.30 我们在外交上,要谴责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在军事上,我们陆军继续复员, 加强海军、空军建设,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 1950.07.01 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使斯大林感到意外,他急切地发电给史蒂克夫:㈠你对朝鲜司令部的任何 计划都没有报告。司令部是否打算向前推进,还是决定暂停推进?我们认为,必须坚决地继续 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㈡还要报告:朝鲜领导人如何看待美国空 1950.07.01 军对北朝鲜地区的袭击,他们是否被吓坏了,还是在顽强地继续坚守。㈢朝鲜政府对袭击和武 装干涉不想提出公开抗议吗?我们认为应该这么做。㈣我们决定于7月10日前完全满足朝鲜人关 于供应弹药和其他军需品的申请。将这点通知金日成。 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向莫斯科汇报与周恩来会谈的情况:周恩来在谈话中抱怨北朝鲜人对美国进 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忽视了毛泽东早在1949年和1950年5月就提出的警告。周还传达 了毛泽东对北朝鲜人的建议:鉴于美国军队可能在仁川登陆,要在仁川后方建立一条坚强的防 1950.07.02 线。会谈中,周恩来说中国的3个军总计12万人已经集中在沈阳地区。周还确认,如果美国人越 过“三八线”,中国军队将装扮成朝鲜人进行抵抗,并询问苏联空军是否可以为这些部队提供 掩护。 斯大林致电罗申并转告周恩来:“我们认为,立即集中3个中国师于中朝边境,以便在敌人越过 1950.07.05 ‘三八线’时,志愿军进入北朝鲜作战是正确的。”斯大林还答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 中掩护”。 1950.07.05 美国军队在乌山首次与朝鲜人民军交战。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6月27日通过干涉朝鲜内政的决议是 1950.07.06 非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大全)》~~~~~~【本表根据我军正规军史史料采集,并给予重新综合整理。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一、抗美援朝战争共计长达为两年零9个月,时间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至。
这既是我志愿军首次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6日至。
以《第一次战役》于朝鲜北部西线温井,古场,云山地区;东线荒草岭、赴战岭地区,共歼灭敌人1.5万余人,开始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截止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生效之日算起。
二、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总共进行了10次大规模的战役和'战役过程’。
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运动战阶段和阵地战阶段。
从1950年10月25日起至51年6月10日至,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
这一阶段,为运动战时期。
从1951年6月11日起至53年7月27日至,志愿军又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作战。
这一阶段,为阵地战时期,分别为:(1)、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1年6月11日至11月30日止);(2)、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与反飞机轰炸'绞杀战’、及反'细菌战’(1951年12月1日至1952年8月31日止);(3)、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和上甘岭防御战役作战(195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止);(4)、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1952年12月1日至1953年4月30日止);(5)、1953年夏季金城反击进攻战役的作战(1953年5月1日至7月27日止);一、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及高炮第1团〔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分部〔第13兵团〕〈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部改组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炮兵第1师〉辖炮兵第25、26、27团。
师长文击,政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炮兵第2师〉辖炮兵第28、29、30团。
师长宋承志,政委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炮兵第8师〉辖炮兵第42、44、45、46团。
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
副司令员陈正峰。
〔前线后勤指挥部〕(1950年10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月改为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
〈第1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强珠,政委马绍华,副部长孔庆隆,副政委曾茂林。
〈第2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希克,政委李纲,副部长廖德桂,副政委霍嘉霖。
〔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邓华(兼),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第38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112师(辖第334、335、336团):师长杨大易,政委李际泰,副师长李忠信,政治部主任沈春光,政治部副主任张致善。
第113师(辖第337、338、339团):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政治部主任李欣吾,副参谋长庞坦直。
第114师(辖第340、341、342团):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副师长宋文洪,参谋长凌少农,政治部主任余琳。
〈第39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
第115师(辖第343、344、345团):师长王良太,政委沈铁兵,副师长颜文斌,政治部主任姚书梅,副参谋长程国璠,政治部副主任尹培良。
第116师(辖第346、347、348团):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副师长张峰,参谋长薛剑强,政治部主任王世琳,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
第117师(辖第349、350、351团):师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副师长彭金高,参谋长杨启轩,政治部主任吴书,政治部副主任杨弃。
〈第40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人李伯秋。
第118师(辖第352、253、354团):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
第119师(辖第355、356、357团):师长徐国夫,政委刘光涛,副师长何耀海,参谋长夏克,政治部主任程克廉。
第120师(辖第358、359、360团):师长罗春生,政委张海棠,副师长黄国忠,参谋长郑志士,政治部主任张继之。
〈第42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副政委郭成柱,参谋长廖仲符,政治部主任丁国钰。
第124师(辖第370、371、372团):师长苏克之(代),政委李铁中,副师长肖剑飞,参谋长肖剑飞(兼),政治部主任汤从烈,副参谋长郭宝恒,政治部副主任李学南。
第125师(辖第373、374、375团):师长王道全(代),政委谭文邦,副师长茹夫一,参谋长王兴中,政治部主任王淮湘。
第126师(辖第376、377、378团):师长黄经耀,政委车学藻,参谋长周黎,政治部副主任凌旺。
〔第50军〕(1950年10月26日入朝)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副参谋长李佐,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
第148师(辖第442、443、444团):师长白肇学,政委陈一震,副师长赵鹤亭、戴天祥,副政委余孝礼,参谋长戴天祥(兼)第149师(辖第445、446、447团):师长陇耀,政委金振钟,副师长任孝宗、李平野,参谋长宁坚,政治部主任李挺。
第150师(辖第448、449、450团):师长王家善,政委李冠元,副师长贺焰藩,政治部副主任田克东。
〔第66军〕(1950年10月27日入朝)军长肖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仿仁,副政委张连奎,参谋长刘苏,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政治部副主任罗亦径第196师(辖第586、587、588团):师长晨光,政委智生元,副师长康银寿,参谋长秦永寿,政治部主任王卓。
第197师(辖第589、590、591团):师长成少甫,政委钟炳昌,副师长张一波,政治部主任宋卿云。
第198师(辖第592、593、594团):师长宋玉林,政委黄连秋,副师长王茂全,参谋长徐月波,政治部主任宋长庚。
二、第二、三次战役(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铁道兵〕辖铁道兵第1师及两个直属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3、4分部〔志愿军总部直属军〕:〈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第9兵团〕〈第20军〉辖第58、59、60、89师〈第26军〉辖第76、77、78、88师〈第27军〉辖第79、80、81、94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
〈炮兵第1师〉(辖炮兵第25、26、27团)师长文击,政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炮兵第2师〉(辖炮兵第28、29、30团)师长宋承志,政委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炮兵第8师〉(辖炮兵第44、45、46、47团)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主任陈正峰。
〔铁道兵〕(1950年11月入朝,辖铁1师及直属桥梁团、直属独立团)副司令员李寿轩。
〈铁道兵第1师〉(辖桥梁第1、11团,线路第21团)师长刘克,政委郭延林,副师长汪祖美,副政委李平,参谋长刘波涛,政治部主任李平(兼)。
〔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
〈第1分部〉部长孙力余,政委李承琨,副部长张振宇、尹闲邪、王强珠,副政委王中番。
〈第2分部〉部长王希克,政委李纲,副部长廖德桂、于寿康,副政委霍嘉霖。
〈第3分部〉(1950年11月组成)部长毛普安,政委胡廷,副部长孔庆隆。
〈第4分部〉(1950年11月组成)部长钟羽一,政委贺有元,副部长陈耀汉,政治部主任冯村。
〔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第112师(辖第334、335、336团):师长杨大易,政委李际泰,副师长李忠信,政治部主任沈春光,政治部副主任张致善。
第113师(辖第337、338、339团):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政治部主任李欣吾,副参谋长庞坦直。
第114师(辖第340、341、342团):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副师长宋文洪,参谋长凌少农,政治部主任余琳。
〔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兼),政治部副主任贺大增。
第115师(辖第343、344、345团):师长王良太,政委沈铁兵,副师长颜文斌,政治部主任尹培良,副参谋长程国璠。
第116师(辖第346、347、348团):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副师长张峰,参谋长薛剑强,政治部主任王世琳,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
第117师(辖第349、350、351团):师长张竭诚,政委李少元,副师长彭金高、韩曙,政治部主任吴书,副参谋长卢锐,政治部副主任杨弃。
〔第40军〕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政治部主任李伯秋。
第118师(辖第352、353、354团):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
第119师(辖第355、356、357团):师长徐国夫,政委刘光涛,副师长何耀海,参谋长夏克,政治部主任程克廉。
第120师(辖第358、359、360团):师长罗春生,政委张海棠,副师长黄国忠,参谋长郑志士,政治部主任张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