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脚心治疗宝宝高烧的验方

合集下载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组成:柴胡6,白芍12,当归6,白术4,茯苓3,甘草1,山楂6,黄芩4,苏叶1,麦冬12,神曲4。

折合现代的剂量比例,大致如上。

这个方子,从肝,肺,脾胃三个方面着手,陈士铎很自信说,凡小儿发热者,毋论夜热、早热、晚热,用之无不神效。

肝:柴胡,白芍,当归。

疏肝,柔肝,养肝。

肺:黄芩,苏叶,麦冬。

清肺热,润降肺气。

脾胃:白术,茯苓,甘草,山楂,神曲。

四君子汤去人参加山楂神曲,为啥去了补气的人参,治发烧呢,当然去掉了。

这个方子的加减也很精要(加减也是方子的灵魂-对症的)。

冬天加麻黄,这个好理解,夏天出汗多,毛孔开阖,不用也罢,不过如果空调屋,还是得用。

夏天加石膏,清肺胃热,别忘了,西瓜也是天然白虎汤,清气分的热,生石膏还是很厉害。

麻杏石甘汤里面也是重要的角色。

春天加青蒿,青蒿,这个药用的少,但是对于小儿,也是常用的清少阳虚热的药物。

类似还有个银柴胡。

秋天加桔梗,秋天应肺,应该是强化下祛痰,咽喉部分清热的效果吧。

有食,积食,枳壳,宽胸理气,使气下行。

有痰,此处白芥子,去寒痰的特效药,大名鼎鼎的三子养亲汤这里其实也可以用的。

泻者,猪苓,利小便,实大便。

吐者,白豆蔻,这个药我也常用,白豆蔻加甘草,就是一个胃寒呕吐的药对,白豆蔻侧重于上焦,砂仁侧重于下焦,这个白豆蔻味道也不重,小儿喝的话没问题。

想起来之前自己给一个孩子暖胃,开理中汤,结果孩子喝了一次再也不喝了,原因就是干姜太辣了。

此处,白豆蔻,高。

后面又说起来,有惊加人参,这个地方,人参不是补气,在于本经里面的用法,养五脏,安神的。

类似朱砂。

附原文:方用柴胡五分,白芍一钱,当归五分,白术三分,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粒,黄芩三分,苏叶一分,麦冬一钱,神曲三分,水一钟,煎半酒钟服,或分二起服。

冬天加麻黄一分,夏天加石膏三分,春天加青蒿三分,秋天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壳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泻者,加猪苓一钱;吐者,加白豆蔻一粒。

宝宝退烧止咳常识及偏方大全.doc

宝宝退烧止咳常识及偏方大全.doc

宝宝退烧止咳常识及偏方大全一、退烧类:1、有助小孩退烧用香菜根熬水香菜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排汗退烧。

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小孩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脾胃功能较弱而导致的发烧反复,因此喝香菜根汁可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可选250克香菜根,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六七百毫升左右水即可。

待水熬至原来的1/3左右时,捞出香菜根。

可一天喝两到三次,小孩发烧便可缓解甚至退去。

2、超灵的宝宝退热偏方有个中医告诉我,在宝宝生病发热时,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宝宝发热时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1-1.5个月就病,应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

告诉妈妈们一个帮宝宝退烧的方子,是在宝宝生病时,一个老中医给的。

“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

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宝宝会出汗退热的”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的……3、宝宝退烧汤饮小偏方红糖姜汤:干姜为温里药,所含的姜辣素和姜油能使血管运动中枢和较感神经使血压升高,促进发汗。

适用于脾胃虚塞、肺寒痰咳、热症、阴虚症。

甘蔗马蹄饮:甘蔗往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止呕。

是用于发热口渴舌干或麻疹后期热伤津液引起的口感唇红烦躁不安等症。

胖大海蜂蜜饮:胖大海开肺气,清肺气,润肠通便。

胖大海与蜂蜜泡水频服可清热利咽,适用于风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

菊花茶:菊花能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用于菊花泡茶频服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发热头痛口渴眼赤等症。

红萝卜饮:红萝卜往下气补中,利肠胃,令人健食,有益无损。

红萝卜水煎频服可治小儿高烧不退。

4、外敷中药退热偏方小儿服用中药有时比较困难,而外敷中药不仅疗效好,而且容易为患儿所接受。

下面介绍几种中药外敷退热的方法。

(1)生山栀10g,研成细粉,用鸡蛋清将药粉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敷于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左右。

(2)吴萸10g,牛膝10g,大黄 1 0g,黄连5g,生山栀10g。

治疗发烧感冒 偏方

治疗发烧感冒 偏方

治疗发烧感冒偏方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

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偏方二用料: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散风、燥湿化痰。

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偏方三用料:荆芥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风、理气宽胸。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偏方四用料:金银花15克,竹叶9克。

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偏方五用法:桑叶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风清热。

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偏方六用效:紫苏叶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寒。

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发烧偏方1 茶叶用手碾成粉末状,开水吐服,一日数次,也可干吃,如果你喜欢的话,用量:15片茶叶左右.2 姜汤红糖与拍碎的老姜放入沸水,烧开即可,一日数次,每次一碗.3 洗澡舒服的在浴池里泡个温水澡能洗去你一身的湿汗与疲惫,切记时间不可过常,10分钟内即可,洗完迅速擦干身体,以免着凉,接着你就可以上床趟着享受被窝的温暖了.导读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反复流行的基本原因是病毒易发生变异,使人群对流感病毒所产生的免疫不能持久。

得了感冒如何治疗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感冒的中医民间小偏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感冒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

一次感冒会大大削弱人体的抵抗力,极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所以从秋天开始预防感冒很有必要。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汇集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

湿帖痛点。

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

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 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 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

甲硝唑针剂嗽口.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 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

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

天突穴。

10: 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16: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

17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贴肚脐。

退烧中药秘方

退烧中药秘方

中药退烧良方1、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

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

宝宝会出汗退热的。

2、四味药:杏仁10克桃仁10克栀仁10克枣仁10克将上面四味药研碎,切记一定要磨碎成粉末状!(一般药店都能提供研磨)取适量,用鸭蛋清(没有鸭蛋也可用鸡蛋)调成稀泥状(不能太干),放在干净的纱布或其他干净布上,将药对准宝宝脚掌心,布最好长一点,可以在孩子脚上缠绕几圈用带子绑住(就像医院的一般敷药方法),还可在敷好的药外面再给他套上一双袜子,以免因为不舒服被孩子踢掉.男孩敷左脚,女孩敷右脚.隔1-2小时打开看看,如药干了,再换上新药,一般敷一到两次就基本能控制住高热,而且不反弹,无任何毒副作用.热退,敷药的脚底会出现黑色的药痕,这是正常现象。

3、退烧良方:1个陈皮,三十克蚕砂,三十克竹茹一起煮水。

将陈皮洗净,和另外两药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冷水煮。

水开后再煮三分钟即可。

太小的孩子,可将药水分成几次喂,每4小时一次,到烧退为止。

蚕砂就是蚕宝宝的排泄物,它能去心火,所以在退烧的时候用蚕砂是非常好,而且蚕它只是吃桑叶的,蚕是非常干净的东西。

桑叶本来是我们中医用来治风热感冒的,而蚕砂它是经过蚕的消化吸收以后,它排泄出来的这个东西。

它就是能够清心火,去热的。

非常的安全平和。

4、此方已经经过验证,可行可靠,不会有副作用。

平时可作为发烧的辅助治疗。

蝉蜕炖冬瓜水:材料:去菜市场买一个冬瓜锭,即冬瓜的两头。

以老身为好蝉蜕即"知了"的退壳,在药材店有售,一次大概就一手抓的分量,糖冬瓜一次买半斤可分多次使用,一次分量给不要太多以免过甜。

方法:把冬瓜中间的囊挖空,可放入一两碗水为好。

然后放入洗净的糖冬瓜和蝉蜕(因蝉蜕较多沙)。

最后将冬瓜锭隔水炖大概个小时左右,然后盛出摊凉,给小儿平时当茶水喝。

冬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冬瓜还有清肺热、化痰、消痈排脓蝉蜕:有解表作用,偏于凉性,能疏风清热而利咽喉,治疗风热感冒出现的发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中药(四仁粉)敷脚心治疗宝宝高烧的验方

中药(四仁粉)敷脚心治疗宝宝高烧的验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中药(四仁粉)敷脚心治疗宝宝高烧的验方现在也分享一个我家宝宝常用的退烧方法:我家宝宝现在刚好一岁,发烧过四次,都是用以下方法退烧的。

四仁粉材料:杏仁、桃仁、栀仁、枣仁等量(都是在药店买的),磨成细粉,可以在药店叫店家帮磨。

用法:取适量,以鸭蛋清调成糊,置于纱布块中,贴于宝宝脚掌心,外用长布条将纱布块和宝宝脚丫缠绕固定,为避免宝宝踢掉,可以再套上袜子。

要点:男孩敷左脚,女孩敷右脚。

注:1、四种仁只要等量即可,药店最少卖几克你就买几克。

2、有的药店只有山栀仁、炒栀仁、酸枣仁,也可以。

3、家里没有常备鸭蛋的,用鸡蛋也可以。

4、敷好后定时检查药糊是否变干,如果已变干而未退烧可以再敷新药糊。

我儿子是有时敷一次就好,有时要两次,一般敷后半小时就出汗烧退。

5、如果敷药的脚心有黑色药痕,是体内热气排出,不必担心。

另,我儿子发烧时是手心脚心都热,如果手脚心冷的话,不知行不行。

各位妈妈试过的,可以上来汇报,大家交流一下。

此验方是我在网上偶然到得的,一试就灵,所以一直都用这个方法。

平时家里都有备用,用完又会再买回来。

宝贵经验:1.我给豆豆(三岁)和小宝都用过,有效!!脚上都有黑色药痕的出现,几天后就退掉了我是早上去掉的,去掉时已经硬硬的了,小宝的是烧退了就去掉了2.请教楼主,不知道这药粉什么时间可以取下?谢谢!等药硬了就可以取下了,或者过两小时这样吧。

反正如果还退不下来的,再换一次药。

我觉得如果手脚心热的更有用。

早两天我家的发烧了,是手脚心凉的,用了觉得没用,我不够半小时就取下药了。

3.昨天是儿子发烧第二天,昨天中午睡觉时,敷了两个小时,脚底有点黑点,烧没退,但手脚心已由原来热变成是冷的了.昨晚再给他敷,结果觉得要吐,拿掉没敷,就不会反胃了.太冰了.是不是手脚如过是冷的就不适合用呢.另今天中午我给儿子在涌泉穴试贴了风湿膏,明天再反馈,儿子症状是38度下,喝了三天中药,没退烧。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中药贴敷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医学疗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糊制剂,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或病变部位上,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药物通过经络,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将体内寒湿邪气拔除出来或攻而散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配方: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

湿帖痛点。

2.治早泄: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1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蜂蜜调和备用。

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口腔溃疡:黄连3克、大黄3克、芒硝3克、吴芋3克、胆南星3克,醋调湿贴双涌泉。

甲硝唑针剂嗽口。

5.脚后跟疼的病人: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先用干贴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再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

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

天突穴。

10.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XXX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卵巢囊肿: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克,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

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

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

小儿穴位帖敷处方

小儿穴位帖敷处方

小儿穴位帖敷疗法小儿鉴于其生理特点,有些年龄偏小的患者不喜欢也不太适合内服汤药,有些患儿做针灸更是很害怕,见到针就哇哇大哭,临床中发现,小孩对艾灸这种热熏的方式也很恐惧,中医认为恐伤肾,所以治疗需要小孩的配合,经过长时间摸索,和以前湖北民间老中医师承的经验,可以使用外贴穴位,使用一定的介质调成粘状,固定在穴位上,深受患儿的喜欢,而且疗效较之汤药和艾灸等治疗方法可以比肩,根据脉象和舌象和指纹特点选择不同的配方。

让小儿生病远离哭声,父母省心。

小儿常见疾病四大分类外感类1 咳嗽痰多五子定咳粉(生金散)2 感冒咳喘寒包火(玉叶和营散还魂散)3 支气管哮喘(三仁椒米粉)4 鼻炎 (小儿通窍散)脾胃类1 小儿腹泻 (小儿止泻散)2 小儿食积(肥儿散)3 小儿厌食 (小儿迎香贴)肾阳肾气虚损类1 小儿好动好哭闹 (止静散)2 小儿口中口水多,易流涎 (控涎贴)3 小儿遗尿 (缩泉粉)4 五迟五软:斜颈等 (小儿护元散)皮肤、皮损1 风疹、荨麻疹、瘙痒(五官) 小儿消风散2 鹅口疮手足口病口疮(小儿疮脚贴)3 喉咙起泡舒喉散4 脚气湿气小儿脚气贴小儿散剂贴敷疗法验案之外感王小朋友 3岁 2014年4月18日 am 8:40 其母抱来时诉其近几日小孩沉闷不欲食,之前喜玩家中小白兔,诊其脉两脉弦滑,右寸浮数,苔黄,指纹紫。

口气重,口干不欲饮,气管里似有痰鸣,晨起流鼻涕,不打喷嚏,痰吐绿色,稍粘,纳差。

余嘱其外贴护元散五天量,敷脚心涌泉穴及肺俞用醋调护元散药。

三天后其母电诉,药用两天,效颇佳,上症几失。

后其回漳州老家一趟,小儿感冒复发,呕吐,余嘱乌梅三豆饮加冰糖生姜煮包菜心喝,次日早晨诉呕吐止,感冒咳嗽亦止,食欲变好,又玩起了他心爱的小白兔。

小儿外感之 1 咳嗽痰多:使用五子定咳粉,生金散(用醋调,贴肺俞丰隆)现值秋季,秋五行属金,与肺气相应,主燥肃杀之气重,小儿易外感咳嗽,很多一些陈年咳嗽也会在秋天容易复发,咳嗽有伴有痰,有白有黄,有浓有稀,有些伴有厌食、腹泻,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导致肺气更加虚弱,咳嗽长久不愈,中药贴敷能补土生金,肺气旺则长久不愈的咳嗽可以停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儿,脾胃一好,就很少咳嗽的原因外感之2感冒咳喘:秋天小儿易外感,容易晨起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气,有时会发烧,头痛,喉咙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敷脚心治疗宝宝高烧的验方
这个方子是我在某个母婴论坛上发现的,是一个网友的姨父自己开的方子。

当时我还没有宝宝,就抄下来备用。

现在宝宝已经2岁了,2年间有两次严重的高烧都是通过该方子治愈的,所以我把它叫“验方”,因为我们自己验过了。

我的儿子体质不错,一般很少生病。

每次发烧我都不会轻易给他退烧,先是多喝水多休息,再是温水擦身,实在不行再送医院。

现在儿科都是西医为主,宝宝发烧第一时间就要去验指尖血,一般也都是有炎症,然后就是喝退烧药、吃抗生素什么的。

大约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我儿子是小儿泰诺也吃了,冰敷额头也用了,肛门也塞了,还是不退烧,医生建议打点滴。

可是这么小的宝宝打点滴我心疼啊,所以还是选择回家口服抗生素,然后自己想办法给他退烧。

回到家继续吃小儿泰诺,吃完不久体温就正常了,然后不久又烧起来(我发现这个药就是这样的,这2年每次吃它还是这样,不知其他的宝宝情况如何)。

但是小儿泰诺是不能连续服用的,要间隔4小时才行。

我在实在没招的情况下,只好用论坛上面的秘方了。

当时其实不太相信这个秘方,现在我把这个方子告诉一些亲戚,人家也不太相信,因为是外敷脚心,很多人都疑惑,口服和塞肛都不行的,敷脚心能行吗?我自己最初也是这种心态。

而且网上来的东西也不敢在宝宝身上乱试。

但是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西医的办法都不管用了。

而且这个秘方的药都是比较温和的,敷脚心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所以就试了一把。

结果,非常有效!
而且第二年发烧,西药无效的时候,再用一次还是很有效!
所以我决定,以后小儿泰诺不吃了,只要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要求退烧(没给医生看过以前我不敢乱退烧,以免掩盖病情,影响治疗)我就回家用敷脚心的方法退。

这里把秘方告诉大家,希望能帮助一些心急如焚的爸爸妈妈。

这药粉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四仁粉”。

四仁粉
材料:杏仁、桃仁、栀仁、枣仁等量,磨成细粉。

用法:取适量,以鸭蛋清调成糊,置于纱布块中,贴于宝宝脚掌心,外用长布条将纱布块和宝宝脚丫缠绕固定,为避免宝宝踢掉,可以再套上袜子。

要点:男孩敷左脚,女孩敷右脚。

注:
1、四种仁只要等量即可,药店最少卖几克你就买几克。

刚开始我不知道药粉效果这么好,每种仁买了几两,磨好后变成一大罐,两年来只用了一点点就很有效。

杭州地区的妈妈如果需要,我可以免费给你们一点。

2、有的药店只有山栀仁、炒栀仁、酸枣仁,也可以。

3、家里没有常备鸭蛋的,用鸡蛋也可以。

4、敷好后定时检查药糊是否变干,如果已变干而未退烧可以再敷新药糊。

我儿子是敷一次就好。

5、如果敷药的脚心有黑色药痕,是体内热气排出,不必担心。

我儿子从未敷出药痕,药粉本身不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