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合集下载

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引言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是指将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从一个环境或系统迁移到另一个环境或系统的过程。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情况很常见。

本文将介绍应用系统数据迁移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 数据迁移方案数据迁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数据迁移目标在开始数据迁移之前,需要明确数据迁移到的目标环境或系统。

目标环境可能是一个新的软件版本、一个新的硬件设备或者一个不同的应用系统。

根据目标环境的要求和限制,确定数据迁移方案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 数据备份和恢复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以便在迁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恢复数据。

备份数据的选择和实施取决于数据量和数据敏感性等因素。

### 数据清理和转换在进行数据迁移之前,可能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和转换。

数据清理包括删除不需要的数据、修复数据错误和格式化数据等操作。

数据转换包括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目标系统所需的数据格式和结构。

### 迁移过程规划和执行在确定数据迁移方案之后,需要制定迁移过程的详细计划和时间表。

迁移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个步骤和任务,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同时,在迁移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数据迁移的顺利进行。

### 数据验证和验证在数据迁移完成后,需要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验证和验证。

数据验证是指确认迁移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而数据验证则是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

通过数据验证和验证,可以确保数据迁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注意事项在进行应用系统数据迁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数据安全和保密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据备份、转换和传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 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迁移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应用系统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应用系统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过程。

该过程既涉及到硬件设备的更换、操作系统的升级,也涉及到应用程序的更新和数据的迁移。

应用系统迁移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实施,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系统稳定性下降、业务中断等问题的发生。

为此,本文将介绍应用系统迁移方案的具体实施流程。

一、规划阶段1.明确迁移目标和范围明确迁移涉及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版本、数据迁移范围等,以及系统投入使用后需要实现的业务和功能。

2.评估迁移风险和影响对迁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影响进行评估,比如数据丢失、系统稳定性下降、业务中断等问题,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根据迁移目标和范围,制定具体细化的迁移计划,包括迁移时间表、迁移步骤、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等。

4.确定负责人和团队组成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任务分配,明确负责人和团队组成,保证迁移过程的有序进行,减少风险和影响。

二、准备阶段1.备份数据在迁移前,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以避免在迁移过程中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2.准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根据迁移计划,准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包括迁移目标环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设备等。

3.部署测试环境在迁移前,搭建测试环境,测试迁移目标环境的软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是否符合要求。

4.编写迁移脚本根据迁移计划,编写迁移脚本,用于迁移数据和配置信息。

三、迁移实施阶段1.停止服务在开始迁移前,停止应用系统的服务,确保数据在迁移前一致性。

2.迁移数据按照迁移计划和脚本,将备份数据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检查数据是否正确迁移。

3.安装和配置应用程序在新的环境中安装和配置应用程序,并验证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4.测试系统在新的环境中,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确定系统是否符合业务需求。

5.上线系统在整个迁移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测试和验证,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待上线前再次确认测试结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方案
一、迁移目标
本次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目标是对原来架构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应
用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迁移到新的服务器环境架构中,提升应用性能,简化
系统的维护管理,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二、迁移架构
1.架构类型:采用分布式架构,采用数据中心架构,实现虚拟化管理。

2. 应用服务器:在数据中心采用Linux 和 Windows平台搭建应用服
务器,使用虚拟化技术来管理应用服务器,实现节点自动扩展、热备份,
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3.部署方式:采用自动化部署,使用运维管理工具来实现部署自动化,提高部署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安全性。

三、迁移步骤
1.环境准备:包括对现有的服务器环境、网络环境、存储环境等进行
测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数据同步:使用数据同步工具将原有服务器上的数据同步到新的服
务器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应用系统迁移:使用运维管理工具进行应用系统的迁移,包括应用
系统的配置、部署,并完成运行测试,保证新环境下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4.服务器迁移:使用服务器迁移工具进行服务器的迁移,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及应用配置的迁移。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引言:数据迁移是指将数据从一个系统或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系统或环境的过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迁移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组织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共享和转移数据。

本文将介绍数据迁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详细的数据迁移方案。

一、数据迁移的重要性1.1 数据迁移的背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业务的发展,组织需要将数据从旧的系统迁移到新的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 数据迁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提高业务效率和决策能力。

1.2 数据迁移的挑战- 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数据丢失、数据损坏、数据格式不兼容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数据迁移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

- 数据迁移还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1.3 数据迁移的好处- 数据迁移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业务的平滑过渡,减少业务中断和停机时间。

- 数据迁移可以改善数据访问和处理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数据迁移还可以降低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成本,通过清理和整理数据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二、数据迁移方案2.1 确定迁移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迁移的目的和目标,确定迁移的范围和时间计划。

- 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需要迁移的数据类型、量和格式。

2.2 选择合适的迁移方法-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迁移需求,选择合适的迁移方法,如ETL(抽取、转换、加载)、API集成、批量导入/导出等。

- 对于大规模数据迁移,可以考虑使用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来提高迁移效率。

2.3 数据清洗和转换- 在迁移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数据清洗包括去重、去除错误数据和填充缺失数据等操作;数据转换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结构调整和数据标准化等操作。

三、数据迁移的实施3.1 迁移计划和测试- 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迁移的顺序、步骤和时间表。

- 在正式迁移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回归测试等,以确保迁移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数据迁移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过程。

数据迁移是将数据从一个存储系统或者应用迁移到另一个存储系统或者应用的过程,旨在实现数据的平稳迁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尽可能减少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和对业务的影响。

三、数据迁移方案1. 确定数据迁移策略- 分析源数据:了解源数据的结构、格式和大小,确定数据迁移的复杂性和需求。

- 确定迁移方式:根据源数据和目标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迁移方式,如离线迁移、在线迁移或者增量迁移。

- 制定时间计划:根据数据量和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确保迁移过程不会对业务产生过大的影响。

2. 数据备份和验证- 备份源数据:在迁移开始前,对源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迁移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 验证数据完整性:在迁移完成后,对源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比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迁移过程- 数据清洗和转换:对源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与目标环境相匹配。

- 数据传输:根据迁移方式,将清洗和转换后的数据从源环境传输到目标环境。

- 数据加载:将传输完成的数据加载到目标环境中,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4. 迁移后的验证和测试- 验证数据一致性: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在源环境和目标环境中的一致性。

- 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对迁移后的应用程序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迁移过程不会对业务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5. 监控和修复- 监控数据迁移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定期监控数据迁移的进度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处理迁移中的错误:在迁移过程中,如果浮现错误或者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确保迁移的顺利进行。

四、风险管理1. 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可能会浮现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应备份源数据,并在迁移完成后进行数据验证。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那一瞬间,关于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的构思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场数据的舞蹈,一场应用的迁徙之旅。

一、项目背景让我们聊聊背景。

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新的系统亟待上线。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将原有的数据和应用无缝迁移到新系统上?这就好比搬家,我们要确保每一份资料、每一份文件都能准确无误地搬入新家。

二、迁移目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应用在新系统中的稳定运行。

这就像是确保搬家过程中,所有的家具都能完好无损地到达目的地,并且摆放得整整齐齐。

三、迁移策略1.数据备份在迁移之前,我们需要对原有数据进行备份。

这就像是搬家前,我们会将重要物品打包好,以防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

备份工作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2.数据清洗数据迁移不仅仅是搬家,更是一个优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重复或者错误的数据。

这就像是整理旧家的杂物,只带走有用的东西。

3.应用适配应用迁移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在新系统中进行适配。

这就好比在新家重新摆放家具,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

四、迁移步骤1.确定迁移范围我们需要确定迁移的数据和应用范围。

这就像是确定搬家的物品清单,明确需要迁移哪些数据和应用。

2.数据备份与清洗进行数据备份和清洗。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数据的丢失或错误都可能导致迁移失败。

3.应用迁移与适配在数据迁移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应用迁移到新系统上,并进行适配。

这就像是将家具搬到新家后,进行摆放和调整。

4.测试验证迁移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新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应用的稳定性。

这就像是搬家后,检查家具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满足生活需求。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迁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比如数据丢失、迁移失败等。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应用和数据迁移是指将现有的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因为企业内部进行IT系统更新、扩展或改善的需要,也可能是因为企业之间进行业务合作、并购或分拆的需要。

无论是哪种情况,应用和数据迁移都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仔细的规划和执行。

为了有效地进行应用和数据迁移,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方案:1.评估和规划:在开始迁移前,要对当前应用程序和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应用程序的功能、架构、依赖关系以及数据的类型、大小和复杂性等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个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迁移的目标、时间表、资源需求和风险评估等。

2.备份和恢复:在迁移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因此,在开始迁移之前,要对所有关键数据进行备份。

备份可以存储在本地服务器、外部存储设备或云存储中,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同时,还要对备份数据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数据可以成功恢复。

3.数据清理和转换:迁移可能涉及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存储结构之间的转换。

在迁移之前,要对数据进行清理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可能包括删除重复数据、修复数据损坏、转换数据类型等操作。

4.应用程序迁移:应用程序迁移通常包括迁移应用程序的代码、配置、安装包和其他相关文件。

迁移的方式可以是手动复制和粘贴,也可以是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迁移。

在迁移之后,要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新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5.数据迁移:数据迁移是将现有的数据从一个存储位置移动到另一个存储位置。

这可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长时间的迁移过程。

为了确保数据迁移的顺利进行,可以使用数据迁移工具或服务。

在迁移之后,要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校验,以确保数据在新环境中完整和准确。

6.测试和验证:在迁移完成后,要对应用程序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保应用程序和数据在新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和良好性能。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精品范本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精品范本

应用系统迁移方案精品范本一、背景和目标二、迁移步骤1.需求分析:对当前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扩展性进行评估,分析用户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迁移目标。

2.技术评估:评估新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硬件平台、软件架构和开发工具等,确保新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并提供更好的性能。

3.数据准备:准备迁移所需的数据,包括用户数据、配置文件和其他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系统测试:对新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确保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5.系统部署:将新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包括安装、配置和初始化等步骤,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6.系统维护:对新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包括监控系统性能、修复漏洞和升级版本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迁移方案1.平滑过渡:采用渐进迁移的方式,先迁移部分用户和功能,再逐步迁移其他用户和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备份和恢复:在迁移过程中,及时备份旧系统的数据和配置文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确保能够快速恢复系统。

3.并行运行:在迁移过程中,保持旧系统和新系统的并行运行,以确保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同时逐步迁移用户和功能。

4.风险评估:对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减少风险对系统的影响。

5.团队合作:组建专业的迁移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系统管理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等,确保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迁移效果通过应用系统迁移,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系统性能:新系统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2.优化用户体验:新系统提供更好的界面和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4.降低成本和风险:新系统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架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运维成本和风险。

五、总结应用系统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同时也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实施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迁移方案和有效的执行,可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优化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和风险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 应用和数据迁移方案
由于 xxx 生产作业是 24 小时不间断运作的,因此要求系统能连续运行,并 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用户希望在以最小的系统停机时间完成生产系统迁移工 作。本次系统迁移工作的最大的风险点和难点在于在有限的停机时间内完成数据 库的迁移工作。
1.1 数据库迁移的解决思路
xxx 数据库系统数据量较大,并且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极高,所以此次升 级要求在有限的停机时间内, 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数据库业务在新的主机和存 储系统上能够正常运行。 为了尽可能减少业务系统的停机时间, 保证数据库迁移 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基于以往实施的 数据库迁移成功案例 (1.1T 的数据量,迁 移时间不超过 15 分),经过严格的数据库迁移测试, 提出了采用数据库 Dataguard 技术的数据迁移。

锡新区有异地备份的容灾库, 这更是一种有力的保证, 让升级工
作无后顾之忧。
风险二:生产库恢复时间
如果升级失败, 那么可能需要恢复生产库以应对第二天的业
风险
务,因为移动的数据量很大, 即使是使用增量备份的方法也需要 至少恢复一天的归档日志, 那么如果万一升级出现问题, 能否在
升级窗口期内完成数据库恢复是一个风险。
我们综合考虑了数据库规模、停机时间、升级风险和以往的成功案例后, 我们建议采用数据库升级脚本方式直接升级迁移后的数据库 ,
1.2 项目实施计划
1.2.1 实施步骤
为了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我们建议将整个系统迁移和升级项目拆分为五个 阶段: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完成搭建新系统环境, 是整个系统迁移项目成功的基石, 主要 工作包括安装操作系统、 系统参数调整、存储及 LVM 设计和规划、 MS/SG 规划 和实施等
9i 成功升级到 10G 成功后,才打开对数据库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数据库
变更操作,否则所有表空间均设置为 readonly 状态(或者通过调整 Websphere
中间件,停止对后端数据库的写操作以便限制成功迁移、升级之前的
Oracle 数
据库的变更),因此,系统迁移实施后的异常情况下,由于迁移前后均不涉及到
数据库全备份 在新主机上创建 db
dataguard physical standby
配置 datagurad 使得主备数据库之间归档日志 同步 停应用
生产数据库切换为 physical standby db 在新主机的原 physical standby db 切换为主数 据库 应用系统测试及相关应用连接数据库配置修 改
1.3 系统迁移应急策略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xxx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1.3.1 系统迁移实施前的异常
如果在规划的时间点之前没有完成实施准备阶段的任务, 实施时间顺延, 在 确保准备工作就绪的前提下才进行实施工作。
天玑科技将在该项目开始实施前进行全面性的系统软、 硬件健康检查, 确保 在项目实施前系统完好。
对于已知故障, 可以按照天机科技对应的故障解决方法, 通
过 Patch 和设置 Event 来避免产生 Core Dump 。
风险五: Failover
风险
对于网卡不支持单机多网卡之间的 Failover 设置需要改动。
Failover ,以往的网卡
防范措
建议使用操作系统功能将多块网卡捆绑为一个
NIC 设备,
风险
系统中,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版本数据库数据交互的现象,
可能产生数据不兼容的情况。
详细考虑升级的先后顺序, 哪套系统先升级, 哪套系统后升
防范措
级。尽量使有数据交互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进行升级。

如果无法做到同一时刻升级, 那么需要进行升级测试和升级
预演,确保在测试环境中不同版本的数据库之间交互是没有问题
的。
风险四:客户端和服务端版本不一致
客户端( Websphere 中间件)和服务端( Oracle 10G )同
风险
样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版本不一致的现象, 服务端可能无法正常
处理客户端请求,而客户端也可能无法正常接收服务端数据。
对于可能存在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版本问题, 在升级之前必
防范措 施
须有测试环境进行全面测试, 将普通的功能问题在测试环境中就 予以解决,尽量减少产品环境中的升级风险。
MC/SG 切换测试 DataProtector 数据库备份配置 系统上线 数据库升级阶段
Oracle9i 数据库全备份及数据库软件备份
负责单位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xxx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天玑科技

以此避免网卡的单点故障。
测试阶段 由于数据库升级采用脚本直接在生产库上实施,因此完备细致的测试工作 是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测试阶段我们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验证迁移方案的可行性 解决迁移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错误 根据测试的结果调整迁移过程 对整个系统迁移过程做进一步的优化 数据库迁移阶段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数据库的迁移工作, 我们计划采用 Oracle9i Dataguard 技术:将数据库热备份恢复到新主机, 配置主备节点的数据库归档日 志同步,系统割接的时候只需做 switchover 操作将新节点上备用数据库角色切 换为主数据库即可。 数据库迁移到新节点后将应用系统也切换到新数据库, 在新系统上运行一段 时间,如果发现新节点上数据库或主机出现问题, 可以方便的回切到原来的数据 库,不丢失任何数据。 数据库升级阶段 数据库升级由于直接在生产数据库上执行升级脚本, 一旦升级失败对业务影 响较大,因此其实施的前提是: 1) 测试阶段数据库升级测试成功 2) 对升级风险有预判和应急措施
3) 整个数据库升级时间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 4) 在数据库升级前必须有个最新的、可用的数据库全备份 数据库迁移升级后的工作 数据库迁移升级后的工作包括数据库全备份、主机和数据库性能监计划表格如下:
时间 准备阶段
工作内容
系统环境调研 新主机系统盘做 mirror 安装 HP DP 备份软件 双机 HP MC/SG 规划及配置 主机系统参数、卷组、文件系统及数据库配置 参数检查 测试阶段 实施 Dataguard 数据库迁移 应用测试 HP MC/SG 双机切换测试 实施数据库升级测试 应用测试 HP MC/SG 双机切换测试 数据库迁移阶段
由于在正式数据库迁移之前, 已经做过测试迁移的工作, 应该能够估算出迁 移大概所需的时间。 如果由于一些不可测原因导致迁移过程异常缓慢或终止, 数 据库升级所需时间超过原定时间,我们可以迅速将数据库系统恢复到最初状态。
1.3.3 系统迁移实施后的异常
由于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在确认了 Oracle 数据库迁移成功并且 Oracle
采用数据库 Dataguard 技术的数据迁移的特点: 对业务的影响小, switchover 到新主机的时间小于 10 分钟 一旦新数据库出现问题能够方便的回切到原来的数据库,不丢失差异 数据
采用数据库 Dataguard 技术的数据迁移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在新主机上安装 Oracle9i 数据库软件 2) 在新主机上配置 Dataguard 数据库 (物理 standby ) 3) 利用 DataGuard 技术,主数据库不断的将新产生的数据库归档日志 传输到新主机并将这些归档日志应用到 standby 数据库,实现主备 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4) 系统割接期间只需将新主机上的 standby 数据库切换为主数据库即 可( switchover 的时间小于 10 分钟) 5) 一旦新系统上数据库运行出现问题只需将数据库切换回原来主机上 即可,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数据库数据的变更, 严格来说可以简单通过恢复原环境节点承担中间件连接即可
恢复为原有环境。
另一方面,前期的充分测试也是对该应急措施的保障性测试。
1.4 风险分析及对策分析
通过天玑科技多年以来专业服务项目实施的经验, 我们建议 xxx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应把风险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天玑科技充分考虑了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所有因素和预防措 施,以及发生时的管理办法,以此作为该项目的风险规避方案。
1.1.1 数据库升级的解决思路
1.1.1.1 数据库升级的基本出发点
保证企业生产及业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连续性 克服原有系统缺陷 吸收适用的系统新特性 迁移工作必然涉及到数据库系统的扰动,所以减少对于正常业务系统的冲 击,保证它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是第一个出发点,数据库系统是业务系统的基础, 认真准备和设计数据库迁移是开始的第一步。 迁移到更新版本的工作也是纠正原有系统内含的错误的良好机会, 这个原则 同样也适合于任何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
1.1.1.2 数据库迁移方式
从 Oracle9i 到 Oracle10G 的迁移有三种方式: 1. 使用 export 和 import 优点:通过导出和导入方式对数据库存储结构进行重整有助于减少 数据库碎块 缺点:对于超过 150G 以上的数据库,采用 exp/imp 方式的停机时 间很长 2. 使用 Migrate 脚本 优点: 速度快,一般在 30 分钟内能完成脚本升级 缺点: 一旦升级后就无法回退 3. 使用 Migrate 向导工具( DBUA ) 优点: 速度快,一般在 30 分钟内能完成脚本升级 缺点: 一旦升级后就无法回退 ,容错性较差
可能的风险 (1) 数据库版本升级带来的与应用不兼容,包括性能方面和功能方面 (2) 数据库版本升级带来的现有硬件不兼容,比如带库 (3) 数据库版本升级带来的现有软件不兼容,比如备份软件,监控软件 (4) 数据库版本升级带来的管理人员培训需要 以上从系统的各个方面简单描述了各种类型的风险, 具体风险及防范措施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