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化疗的疗效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多种亚型。
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4. 持续治疗:乳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三、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乳腺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单侧乳腺癌患者。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局部晚期、双侧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 放疗治疗(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晚期、切缘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 化学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辅助化疗:对于早期、切缘阴性、肿瘤较小、无远处转移的患者,辅助化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3)解救化疗:对于复发或转移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内分泌治疗由于三阴型乳腺癌缺乏ER、PR等内分泌受体,内分泌治疗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效果有限。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TE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预后_冯小勇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TE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冯小勇,何静,唐保艳,刘科鑫,王静,江琴(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烧伤科,云南文山663000)[摘要]目的:探讨TEC化疗方案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接受6个周期TEC化疗方案治疗的36例三阴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远期化疗疗效。
结果:化疗后随访18 24个月,中位22.8个月;36例患者中30例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总有效率为83.33%。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1例(86.11%),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8.33%),恶心、呕吐30例(83.33%),腹泻8例(22.22%),口腔黏膜炎5例(13.89%),乏力虚弱22例(61.11%),术后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2例,2年生存率为97.22%。
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早期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目前蒽环联合紫杉醇的TEC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TNBC术后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TEC方案;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具体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为阴性,TNBC预后不是很理想[1]。
笔者旨在探讨TEC化疗方案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0 5个,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造血系统和肝、肾、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5.8岁。
均为浸润性乳腺癌,己排除炎性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
根据2010年AJCC乳腺癌TNM分期标准[2],Ⅰ期12例,IIA期16例,IIB期8例;核分级:Ⅰ级5例,Ⅱ级22例,Ⅲ级9例。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重要的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相关方案。
化疗药物1. 铂类药物铂类药物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氧化铂和卡铂。
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连接,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
2.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Ixabepilone)是一种微管结合剂,也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和稳定性,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
3.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合,并阻止微管的消散,从而阻碍了分裂细胞的正常功能。
4. 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和氟尿嘧啶。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DNA的合成、修复和复制过程,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
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红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联合应用,以及紫杉醇(Taxol)的加入。
具体方案如下:•红霉素: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75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mg/m2。
该方案常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TC方案TC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
具体方案如下:•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75~100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该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

良反应可耐受 , 在临床 实践中可作为复发 转移性三 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
关键 词 :乳腺 肿 瘤 ; 卡 培他 滨 ; 顺铂 ; 多西 他 赛 中 图 分 类 号 :R7 3 7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Co mp a r i s o n o f Ca p e c i t a b i n e p l u s Ci s p l a t i n wi t h Ca p e c i t a b i n e p l u s
文章编 号 : 1 0 O 5 — 8 9 8 2 ( 2 0 1 7 ) 1 O — O 0 6 6 一 O 5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 合 多西他 赛治 疗 三 阴性 复发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的 临床 研 究 术
张彦 武 , 吕以 东, 牛e t a x e l ( T X 1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r e c u r r e n t me t a s t a t i c t r i p l e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 N B C ) . Me t h o d s I n t h i s s t u d y 5 8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e c u r r e n t me t a s t a t i c T N B C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t o g r o u p A( 2 6 c a s e s ) a n d g r o u p B( 3 2 c a s e s )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B r e a s t S u r g e r y , t h e T h i r d A f il f i  ̄ e d H o s p i t a l fZ o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转移性三阴乳腺癌89例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

转移性三阴乳腺癌89例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赵淑红;曹席明;于娇;黄凤仙;刘国强;张高飞【摘要】目的:分析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转移规律、生存情况及局部治疗在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89例,81例接受改良根治术,8例接受保乳手术。
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阴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64.0%)、骨(49.4%)、肝(32.6%)、脑(19.1%),单器官转移25例(28.1%)、多器官转移64例(71.9%),在初诊后3年内转移最多。
转移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8(32~139)个月,随访率为100℅。
全组转移后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2%、6.7%,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
单器官转移、多器官转移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2%、10.3%( P=0.001)。
有局部治疗组和无局部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9.5%、3.2%( P<0.001)。
结论:转移性三阴乳腺癌常见肺、骨、肝和脑转移;单器官转移预后好于多器官转移,挽救性局部治疗好于无局部治疗。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5)007【总页数】3页(P859-861)【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预后;肿瘤转移;生活质量【作者】赵淑红;曹席明;于娇;黄凤仙;刘国强;张高飞【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主题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预后肿瘤转移生活质量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目前通过综合治疗仍只可治愈 50%左右的患者,其中三阴乳腺癌的预后尤其差,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往往通过化疗进行解救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断敏感性较高。 彩色多普勒 B 超可检出乳腺内较粗大的较
高密度的钙化,呈强回声的点状,颗粒状光点,后方可伴光
点。 乳腺内低密度的细小钙化,不易检出。 彩色多普勒 B 超
对细微钙化敏感性较为微弱。 针对多量腺体型及致密型乳
腺而言,彩色多普勒 B 超对于小结节、小肿块的检出率要高
86 例三阴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
纳入标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同侧锁骨
上淋巴结转移;经肺部 CT、腹部超声、全身骨扫描、头部增强
MRI 证实为无其他部位转移;既往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年龄
27 ~ 65 岁, 平 均 年 龄 为 43. 3 岁; 心 脏、 肝、 肾 功 能 无 异 常;
<0.05
>0.05
四、 讨论
乳腺淋巴引流以腋窝淋巴结为主,另有 1% ~ 5% 的淋巴
管汇入内乳淋巴结链,然后两者经锁骨上淋巴结汇入胸导管
( 左) 或右淋巴导管,最后汇入腔静脉,仅有少量乳腺深部淋
( 下转第 188 页)
巴液经腹直肌鞘及肝圆韧带的淋巴管入肝脏。 乳腺癌锁骨
上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转移形式,尽管近期治疗
效果较为明显,但远期治疗效果仍不太理想。 大部分乳腺癌
对化疗和放疗较为敏感,对于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接受
更为综合的治疗。 放疗技术在治疗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
的局部疗效方面已经得到确切的证实。 但是放疗与化疗同
组别
2 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 / 远处转移
30(69.8% )
10(23.3% )
0.024
0.031
同步放化疗组( n = 43)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入选标准如下 : 1 病 理确诊 的 复发 或转 移性 乳 腺浸 () 润性导管癌 或小 叶癌 ; 2 E P ( ) R、 R和 H r e 2均为 阴性 ; () 3 年龄 1 7 8~ 0周 岁 ;4 E O S评 分 0— () C GP 2分 , 预 期生存期超过 3个月 ;4 无严重 的骨髓 功能或 肝肾功 () 能异常 ;5 既往 ( () 辅助 化疗 或姑 息化疗 ) 杉类 和蒽 紫 环类药物失败 ;6 化疗方案 为吉西他 滨联合 铂类 ( () 顺 铂、 卡铂或奈达铂 ) 。在我 院乳腺 、 生殖 系肿瘤 内科共 治疗 T B N C患者 4 例 , 中 1 6 其 例为髓样癌 , 2例为黏液 腺癌 ; 3例接 受长青 瑞 宾注 射液 为基 础 的联 合化 疗 , 2 例接受卡培他滨 为基 础 的联 合化 疗 。共 有 3 8例 符合 人选条件 , 均为女性 , 中位年龄 5 ( 8~ 7 岁 。 33 6 ) 12 治疗方法 吉西他滨 10 0m / . 0 gm ,第 18天静 、 脉滴注 ,0m n内滴 注完毕 ; 3 i 顺铂 2 g ( ・ ) 第 5m / m d , 1— 3天 , 脉滴 注 ; 卡铂 A C=6 第 1天 , 脉滴 静 或 U , 静 注; 或奈达铂 8 e 1 , 1天 , 脉滴 注 。每 2 0m,T 第 /I 静 1d为 1 个周期 , 至少 接受 2个 周期 化疗 。化疗 期 间监 测 血
疗效 ; 良反应按 N I 30抗癌药物不 良反应标 准进 不 C一. 行评定 , 每周期评价毒性 。
14 随访 .
所有患者随访至 2 1 年 6月 , 进展生存 01 无
( r r s nf esri ,F ) po e i e v a P S 为治疗之 日至肿瘤进展或 g so r u v l 任何原因导致 的死亡或 最后 随访 时间 , 总生存 ( vr l oe l a sri lo ) uv a, s 为治疗之 1至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 。 v 3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摘要】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其治疗较为复杂和挑战。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有何差异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文从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标准、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和耐受性、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进行比较,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
本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临床分析,选择标准,疗效比较,不良反应,耐受性,影响因素,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总结,建议1. 引言1.1 三阴性乳腺癌简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这种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中的约15-20%。
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还有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比如家族史、BRCA1基因突变等。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预后。
这是因为当前对于这种亚型的乳腺癌尚没有特定的靶向治疗方法。
传统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
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特殊性,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的化疗,其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减少术后的复发率。
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新辅助化疗(NAC)是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先施行化疗,以减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转移,进而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疗效。
对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化疗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5-11-09T15:20:52.5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廖修用[导读]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对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铂类联合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1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OS 有密切关联。
廖修用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00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比分析不同解救化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
结果: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确诊的平均年龄为46±2.6,复发转移时的平均年龄为48±6.5。
10例患者为Ⅳ期,140例患者为初次治疗I期-Ⅲ期,经过综合治疗以后,出现复发转移,两年内,有97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的临床缓解效率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单药卡培他滨的临床缓解效率最低,肿瘤疾病控制时期较长。
将治疗方案依据是否含有蒽环类、紫杉类、铂类进行对比分析,OS差异、临床
缓解效率、有效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铂类联合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1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OS有密切关联。
关键词: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化疗权威资料显示,如果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表达都是阴性的乳腺癌,就是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较短,并且,复发转移的风险非常高,后期的预后效果也不好【1】。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是当下乳腺癌临床研究治疗的重点项目之一。
三阴性乳腺癌缺少对HER一2靶点的靶向治疗和内分泌,因此,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为主。
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的年龄为38岁-66岁,平均年龄为47.22±4.27岁,患者的病程为2 -7年,平均病程为4.22±1.1年。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所有患者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都经过穿刺病理学检查,被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不适、乳头有溢液、乳房肿块、乳房触及结节。
1.3疗效判定及评价标准
依据RECIST临床评价标准【2】,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时间超过2年,判定为临床获益。
从患者手术后,计算没有疾病生存时间,从确诊患者乳腺癌复发转移起到死亡,计算总生存时间。
1.4随访
所有患者的随访截止时间是2011年12月,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是44±±4.15个月,有17例生存失随访,有110例死亡。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 ±s),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确诊的平均年龄为46±2.6,复发转移时的平均年龄为48±6.5。
10例患者为Ⅳ期,140例患者为初次治疗I期-Ⅲ期,经过综合治疗以后,出现复发转移,两年内,有97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
不同的化疗方案,有效性进行分析,1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多种化疗方法进行解救治疗,本次研究统计了1线、2线、3线应用频率最多的7种治疗方案。
见表1。
结果表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的临床缓解效率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单药卡培他滨的临床缓解效率最低,肿瘤疾病控制时期较长。
将治疗方案依据是否含有蒽环类、紫杉类、铂类进行对比分析,OS差异、临床缓解效率、有效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讨论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本次研究资料显示,不同解救化疗方案中,含有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高的短期理财缓解效率,国外权威资料也是此种结果【3】。
同时,显示出铂类联合化疗方案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使得化疗方案没有办法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依据不同化疗线数的临床疗效分析,1线化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2线和3线化疗的结果,符合化疗获得性耐药的基本规律。
1线化疗有效患者的中位OS是29.5个月,但是,1线化疗无效患者的OS是13.2个月,患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预后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促使判断患者后期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铂类联合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1线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OS有密切关联。
参考文献:
[1]师丙帅,王晓磊,董金龙,等.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转移后生存情况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3,28(8):612-614.
[2]段海波,庞丹梅,林耀东,等.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2,33(11);1663-1664.
[3]吴世凯,赵新,孟祥颖,社萌,张少华,王涛,宋三泰,江泽飞,等.转移性三阴乳腺癌解救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2,11(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