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实验解答
园林《花卉学》实验方案

104园林本科《花卉学》实验实验一、常见花卉品种的识别与分类学时:2⒈实验目的要求:认识常见商品花卉品种,并依植物分类系统、环境条件要求、主要观赏部位、主要用途、生态习性的综合分类这五类常用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在实践中了解各类方法的优缺点。
⒉实验主要内容:(1)学习花卉的常用分类方法,了解其具体内容及代表植物。
(2)实地观察并识别校园及市场上常见花卉,分析并对照相关专业资料,对其进行分类。
(3)将所观察的花卉分别按照植物分类系统、环境条件要求、主要观赏部位、主要用途、生态习性的综合分类这五类方法进行分类,并记录分析结果。
⒊实验类别(专业)⒋实验类型(验证)⒌实验要求(必修)⒍主要仪器: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作业:列出至少100种花卉的名称(包括学名)、科属、观赏特性、应用特点。
实验二、常见草花播种上盆及养护管理学时:8⒈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常见草花播种方法、幼苗上盆技术及养护管理措施。
⒉实验主要内容:(1)配制所需育苗基质并消毒。
(2)草花播种(2)草花幼苗长至3-4片真叶或5-8cm高时,移栽上盆。
(3)列表记录花卉栽培管理过程。
草花上盆及养护管理记录表⒊实验类别(专业)⒋实验类型(操作)⒌实验要求(必修)⒍主要仪器及材料:材料:旱金莲、金盏菊、矮杆向日葵、矢车菊、蓝花鼠尾草、虞美人、雏菊、牵牛花、花菱草、醉蝶花、蓝蓟、百日草、波斯菊、五色菊、南非万寿菊、羽扇豆、荷兰菊、白晶菊、蛇目菊等种子;工具:菜园土、腐叶土、珍珠岩、蛭石、铁锨、营养钵、花盆、报纸、喷壶、筛子、多菌灵、遮阴网。
作业:1,记录播种步骤、出苗时间、出苗率;2,上盆步骤;3,完成草花上盆及养护管理记录表。
实验三、干燥花的制作与装饰学时:4⒈实验目的要求:掌握用压花法、自然干燥法、干燥剂埋没法制作干燥花的方法,并用其作为素材制作干燥花装饰品。
⒉实验主要内容:(1)采集、购买干花花材。
(2)采用压花法、自然干燥法、干燥剂埋没法制作干燥花。
花卉学实验指导大全

花卉学实验指导书园林教研室二○一一年一月目录一、花卉的品种识别二、花卉的播种三、花卉的扦插四、花卉的嫁接试验五、花卉现场草图绘制与花场设计六、花卉的上盆、换盆和翻盆七、花卉形态特征的描述记载八、球根花卉的栽培和球根的挖掘九、花卉的修剪与整形十、菊花光控和药控花期试验附录一、常见草花种子形态特征实习一花卉的品种识别(4学时)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植株形态特征,认识常见的花卉种类与品种。
2、了解常见花卉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和一般管理方法。
二、材料各种花卉三、方法与步骤1、选择不同的花卉生产与应用环境如花圃、公园、校园、住宅小区、花卉市场等为实验地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别现有花卉,简介其生长、开花习性,繁殖方法和管理方法,并初步了解各类花卉的分类。
2、将实验地点的反季节栽培或应用的花卉与露地种植花卉区分开。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认真记录,仔细区别,经常观察,将观察的数据记入表1。
表1 花卉的品种调查表四、实验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能识别100种以上的花卉,并写出其学名。
五、考评课程结束时进行花卉品种识别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实习二花卉的播种(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花卉的播种方法。
2、掌握播种花卉的苗期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二、实验材料花卉种子、育苗容器或苗床、播种地、喷雾器、洒水壶、基质(泥炭、腐叶土、河沙等)、消毒剂(高锰酸钾、多菌灵等)、肥料、标签及环境调控如(降)温、补(遮)光、通风等设施。
三、内容与方法(一)容器育苗法:多在温室或荫棚下进行,容器深度一般为10cm左右。
1、育苗容器和播种基质的准备与消毒选用富含腐殖的沙质土等播种基质,播种前3天左右用0.1%的高锰酸钾对基质消毒。
播种当天向容器装入基质(若容器是瓦盆,新盆需泡水退火),根据种粒大小和苗期根系的发育情况,调整基质的深度,按实抹平后,上面留出沿口2cm。
2、种实的准备与处理实验室内测定供试种实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后,根据种粒萌发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采取相应的消毒和催芽处理。
花卉的识别实验报告

花卉的识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花卉的形态特征,学习并掌握花卉的识别方法。
二、实验器材
1. 花卉标本
2. 显微镜
3. 实验刀
4. 显微镜片
5. 盖玻片
6. 水杯、吸管、滴管等实验用具。
三、实验步骤
1. 观察花卉外部形态特征:包括花朵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切取花朵,观察其内部结构:包括花瓣、雄蕊、子房等。
3. 制作显微镜标本:将切好的花朵放在显微镜片上,加入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并用手轻轻按压使其扁平。
4. 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观察花粉、细胞等细节结构。
5. 根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花卉识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观察和识别,我们成功地识别了多种常见的花卉。
例如:
1. 玫瑰:玫瑰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粉色或白色等颜色。
其花瓣厚实,质地柔软,雄蕊数量较多。
2. 牵牛花:牵牛花是一种蔓生植物,其花朵呈钟形,颜色为蓝紫色或白色。
其雄蕊和子房均为黄色。
3. 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高大的植物,其花朵呈现出明亮的黄色。
其雄蕊数量较多,子房位于中央。
通过观察和识别不同种类的花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特征,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观察和识别花卉的重要性。
同时,在制作显微镜标本时需要注意保持标本湿润,并且轻轻按压以避免损坏标本。
此外,在进行识别时需要综合考虑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多个方面因素。
花卉学实验报告

花卉学实验报告近期,我们进行了一项花卉学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下花卉生长及开花情况的差异。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两种花卉,分别是紫丁香和桔梗,以及三个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水分和温度。
实验设计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种花卉随机分配至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包括阳光、水分和温度。
阳光实验组:将花卉放置在阳台上,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保证至少6小时的阳光照射。
水分实验组:将花卉放置在室内,并将其置于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每天定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温度实验组:将花卉放置在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0℃左右,避免昼夜温差过大。
实验结果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实验观察与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的实验结果。
紫丁香在阳光实验组中,紫丁香在两个月内生长出了高约15厘米的树干和约10个花蕾,并且大多数花蕾已经开花。
而在水分实验组中,虽然花卉也保持着正常的生长状态,但是开花数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
在温度实验组中,紫丁香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健康,但是开花时间相对较晚,大多数花蕾仍然未开放。
桔梗在阳光实验组中,桔梗生长速度相对较缓慢,但是花的颜色和品质非常好,大部分花能开放。
在水分实验组中,桔梗花的开放数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但是花的颜色仍然很鲜艳。
在温度实验组中,桔梗开花比例最少,大多数花蕾仍未开放,而生长枝条长度和花的颜色也比较一般。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开花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种类的花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存在差异。
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助于花卉的生长和开花。
适当的水分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和开花影响较大,但过多或过少的浇水会导致花卉的损伤和死亡。
适宜的温度范围能促进花卉的健康生长,但是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对花卉生长、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对于种植花卉的朋友们,除了环境因素,土壤的养分和肥料的施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加强对花卉养分需求、肥料类型及施用量的探究,以期能够为花卉种植和爱好者提供更科学、可靠、实用的技术和经验。
园林花卉学实习实验指导二

园林花卉学实习实验指导二春季实习主要内容实习一室内花卉识别1.实习目的熟悉室内花卉种类,掌握各植物的基本形态和关上特征及其习性。
为室内花卉课堂教学的补充。
2.实习时间、地点3月上旬、北林科技的温室。
3.实习组织安排以基本班为单位,每班一个教师逐种现场讲解,讲解内容包括常见花卉的种、科、基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之后学生分散复习,教师答疑。
4.要求掌握的内容花叶榕、白蝴蝶、冷水花、斜叶龟背竹、龟背竹、天竺葵、一品红、四季秋海棠、春羽、八角金盘、袖珍椰子、白鹤芋、常春藤、竹芋、苏铁、金桔、密叶朱蕉(密叶千年木,太阳神)、鹅掌柴、花叶鹅掌柴、花叶芋、巴西木、米兰、白兰、绿萝、合果芋、白蝴蝶、金边虎尾兰、花叶万年青、变叶木、杜鹃、山茶、一叶兰、虎尾天门冬、肾蕨、鸟巢蕨、散尾葵、波士顿蕨、龙血树、朱蕉、鱼尾葵、喜林芋、酒瓶兰、五星花、长春花、沿阶草、虎耳草、万年青、花叶万年青、广东万年青、紫背万年青、富贵竹、仙客来、多花报春、藏报春、报春花、四季报春、普通天竺葵、蝴蝶天竺葵、瓜叶菊、大岩桐、四季秋海棠、蜘蛛秋海棠、枫叶秋海棠、洒金秋海棠、竹节秋海棠、魔叶秋海棠、令箭荷花、昙花、量天尺、霸王鞭、叶仙人掌、铁杆丁香、山影、金边龙舌兰、剑麻、凤梨、心蔓(心叶蔓绿绒)。
5.作业要求实习报告一份。
包括识别种类的种名、科名、拉丁学名、主要特点及用途。
实习二、花卉市场调查1.实习目的掌握花卉市场常见的花卉销售形式(包括盆花和切花),并掌握各形式的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
2.实习时间、地点3月下旬,莱太花卉市场或其他花卉市场3.实习组织安排在室内花卉识别实习的基础上,学生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去花卉 1市场进行调查,将见到的常见种类的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等记录下来,回校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
4.要求掌握内容福禄桐、肾蕨、波斯顿蕨、鸟巢蕨、鹿角蕨、水龙骨、一品红、白鹤芋、火鹤花、绿萝、蝴蝶兰、新几内亚凤仙、凤仙花、大花君子兰、花叶万年青、广东万年青、榕树、垂枝榕、花叶垂榕、橡皮树、花叶橡皮树、琴叶榕、变叶木、彩叶草、红掌、银后粗肋草、白柄亮丝草、薜荔、斑叶鸭跖草、观音莲、天鹅绒竹芋、孔雀竹芋、美丽竹芋、海芋、合果芋、春羽、龟背竹、仙客来、巴西木、狐尾天门冬、酒瓶兰、石斛、彩叶吊兰、吊兰、文竹、百合竹、富贵竹、金边虎尾兰、金边龙舌兰、肉桂、三色千年木、金边千手兰、朱蕉、芦荟、密叶朱蕉、金苞花、鹅掌柴、常春藤、八角金盘、大叶伞、苏铁、袖珍椰子、凤梨、南天竹、马拉巴栗、报春、多花报春、芍药、绿巨人、山茶花、海桐、荷包牡丹、一叶兰、夹竹桃、金丝桃、麒麟掌、玉竹、石榴、栀子、沙漠玫瑰、米兰、长寿花、月季花、矮牵牛、西瓜皮、旱金莲、八仙花、天竺葵、针葵、软叶刺葵、紫玉兰、瓜叶菊、冷水花、海棠、香雪球、大叶伞水仙5.作业要求实习报告一份。
花卉学 实验1 (园林)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花卉学实验指导书(园林技术专业适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艺系2005年8月实验一花卉种类识别学时安排:2学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常用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熟悉它们的繁殖方法、栽培要点与观赏用途。
二、实验时间、地点校园内花圃、花房、药用植物园、植物园或花卉生产基地。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教师现场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课外复习。
1.教师现场教学讲解每种花卉的名称、科属、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要点、观赏用途。
学生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进行课外活动,复习花卉名称、科属及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要点、观赏用途。
四、实验内容1.露地花卉(1)一年生草花:指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植物,又叫春播花卉。
常见的有翠菊、鸡冠花、凤仙花、一串红、百日草、万寿菊、麦秆菊、波斯菊、牵牛花、茑萝、银边菊、千日红和半枝莲等。
(2)二年生草花:指在两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植物。
播种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越冬后开花结果死亡,又叫秋播花卉。
如金鱼草、美女樱、金盏菊、雏菊、三色堇、紫罗兰、石竹、矢车菊、月见草和虞美人等。
(3)宿根花卉:指地下茎和地下根正常生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萱草、蜀葵、锦葵、景天类、菊花、天人菊、射干、玉簪、桔梗、剪秋罗、松果菊、金鸡菊和荷兰菊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常说的菊花是指秋菊,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喜凉爽,品种极多。
株高30~90cm,茎直立,密被白色短柔毛;叶羽状深裂或浅裂;花冠有白色、黄色、淡红色、浅紫色至紫红色。
花果期一般在9~10月份。
(4)球根花卉:指地下茎或地下根发生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常见春植球根花卉有: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大丽花和葱兰等;常见秋植球根花卉有: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等。
(5)花木类:桃、榆叶梅、丁香、紫荆、樱花、西府海棠、紫藤、牡丹、木香、蔷薇、紫薇、金银花、忍冬、木槿、凌霄、月季、珍珠梅和铁线莲等。
(6)水生花卉:指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生长的花卉。
花卉栽培学 实验报告

花卉栽培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掌握不同花卉的养殖方法及其适应环境条件的要求;3. 学习花卉繁殖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实验器材- 盆栽容器- 土壤- 肥料- 播种工具- 喷雾器- 温度计- 湿度计2. 实验材料- 月季花种子- 吊兰苗- 天竺葵种苗三、实验步骤1. 月季花播种1. 准备好播种容器和土壤;2. 将月季花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3. 轻轻用手指压实土壤,并喷雾器喷洒适量水分;4. 放置在温度适宜、光照较好的地方;5. 每天保持土壤湿润,观察发芽情况。
2. 吊兰的成扦1. 选择生长良好、健康的吊兰植株;2. 用剪刀剪下茎顶的非木质化部分;3. 将成扦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保持稳固;4. 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保持适度湿润;5. 约7-10天后,新植株将开始生长。
3. 天竺葵的抽取1. 选择生长茂盛、无病虫害的天竺葵植株;2. 慎重挖掘出植株,并用手轻轻除去附着的土壤;3. 将植株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约5-10厘米;4. 把每段天竺葵插入湿润的土壤中,轻轻按实;5. 放在室内的阳台或室外遮阴处,保持适度湿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我们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月季花的播种、吊兰的成扦和天竺葵的抽取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照料,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月季花的发芽情况良好,约80%的种子成功发芽;2. 吊兰的成扦也很成功,大部分插条成功生根并开始新的生长;3. 天竺葵的抽取效果也很好,几乎所有插条都成功生根并展开新的叶片。
这些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花卉的繁殖是可行的,并且我们所选择的方法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了解了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一些具体的种植和繁殖措施,如播种、成扦和抽取。
这些技巧对于我们今后的园艺爱好者、花卉种植者是非常有用的。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种子播种、成扦和抽取都是花卉繁殖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2012年花卉学实验

实验一花卉的分类识别及不同生态环境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花卉的分类、识别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发育状况观察,了解主要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栽培方式,从而指导花卉生产和为园林应用服务。
二、实验原理全球花卉种属繁多,由于原产地和遗传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但从生活型、栽培方式或应用特点等不同角度来看,某些花卉有共同的特性或相似的用途,这是对花卉进行各种不同分类的基础。
三、实验地点楚天校园、公园、植物园四、实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放大镜、卷尺、《花卉识别手册》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可分数次进行)1. 由教师指导识别100-150种或品种,并按生活型、栽培方式、观赏特性、系统分类等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分析并对照识别手册或相关专业书籍,记载花卉主要观赏部位的形态,并记忆花卉中文名,归纳其所属类别。
3. 观察不同生长条件或栽培方式下花卉生长发育表现,了解各类花卉或种、品种的生态习性。
六、作业与思考1. 每次识别的花卉按多种分类法分类,并填写下表。
2. 理解花卉分类的意义。
如何评价各种分类法的优缺点?花卉分类与识别记载表实验二花境设计一、实验目的要求通过实习,了解花境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掌握花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达到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以及花卉植物组成的图案美、色彩美或群体美。
三、设计要求1. 植床设计种植床是带状的,直线或曲线。
大小选择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一般长轴不限,较大的可以分段(每段<20m为宜),短轴有一定要求,视实际情况而定。
种植床有2-4%的排水坡度。
2. 背景设计单面观花境需要背景,依设置场所不同而异,较理想的是绿色的树篱或主篱,也可以墙基或棚栏为背景。
背景与花境之间可以留一定的距离,也可不留。
3. 边缘设计高床边缘可用自然的石块、砖块、碎瓦、木条等垒砌,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15-20cm高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露地花卉(一、二年生及宿根)
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一、教学目的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露地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二、主要仪器设备: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三、地点
花房、花卉市场或生产现场
四、方法与步骤
由指导教师作简单介绍,重点观测记载有关分类指标:本实验是几个人合作完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实验质量。
$
观察50种以上的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草花和宿根花卉的形态特征。
用测量尺测株高及叶、花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叶脉、表皮毛等的形态。
仔细观察花的色泽、形态等。
五、实验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独立完成2-4种花卉植物的观测表格。
总结该植物的形态特征、园林应用。
附有照片
附表1 露地花卉(一、二年生)观测记录表调查者: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
植物名称:_________ ,科属___________ ,高度,
分枝方式:。
枝:颜色_____________枝长___________________
叶:叶形 ___________,叶色_______________,叶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花型_________,花色________,花瓣的数量_____,花序的种类_________。
果实:种类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大小。
土壤:质地____________, pH_____________。
本花卉主要的识别要点:
园林用途;
实验二:温室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一、教学目的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各类露地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到花卉批发市场进行常见花卉种类,特别是观叶花卉的种和品种的识别。
二、主要仪器设备:放大镜、测量尺、记录本。
三、地点
花房、花卉市场或生产现场
四、方法与步骤
由指导教师简单介绍,重点观测记载有关分类指标:本实验是几个人合作完成,实验时必须做好组织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实验质量。
观察50种以上的花卉,主要包括凤梨科、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等形态特征。
用测量尺测株高及叶、花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叶脉、表皮毛等的形态。
仔细观察色泽、形态等。
五、实验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独立完成2-4种花卉植物的观测表格。
总结该植物的形态特征、园林应用。
附有照片
附表2 温室花卉观测记录表
调查者: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
植物名称:_________ ,科属___________ ,高度,
分枝方式:。
枝:颜色_____________枝长___________________
叶:叶形 ___________,叶色_______________,叶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花型_________,花色________,花瓣的数量_____,花序的种类_________。
果实:种类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大小。
土壤:质地____________, pH_____________。
本花卉主要的识别要点:
园林用途;
实验三、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花卉分株、扦插繁殖的原理和主要技术要点。
二、原理
分株是人为地将植物体分生出来的幼植物体(如吸芽、珠芽等),或者是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走茎及变态茎等)与母株分离或分割,另行栽植而形成独立生活的新植株。
扦插是利用植树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能发生不定芽或不定根的习性,切取其径、叶、根的一部分,插入沙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或发芽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三、材料用具
1. 植物材料:扶芳藤、菊花、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秋海棠、露草、绿萝、景天类(Sedum)等。
2. 用具:繁殖床、沙、剪刀或小刀等。
四、方法与步骤
(一)分株(以八宝景天为例)
1、将根际发生的萌蘖与母株分开,并作适当修剪。
2、将分株栽在基质中,浇水。
(二)茎插以菊花、绿萝等为例:
1. 选合适的菊花母株,用小刀或剪刀截取长5-10cm的枝梢部分分为插穗;切口平剪且光滑,位置靠近节下方。
2. 去掉插穗部分叶片,保留枝顶2-4片叶子。
3. 整理繁殖床,要求平整、无杂质、土壤含水量50-60%左右。
4. 将插穗插入砂床中2-3cm。
5. 打开喷雾龙头,以保证其空气及土壤湿度。
6. 给予合适生根环境。
(三)叶插
1. 全叶插
以豆瓣绿为材料。
以完整叶片为插穗。
将叶柄插入沙中,叶片立于沙面上,叶柄基部就发生不定芽(直插法)。
以秋海棠为材料。
切去叶柄,按主脉分布,分切为数块,将叶片平铺沙面上,以铁针或竹针固定于沙面上,下面与沙面紧接。
而自叶片基部或叶脉处产生植株(平置法)。
2. 片叶插
以虎尾兰为材料。
将一个叶片分切为数块,分别扦插,使每块叶片上形成不定芽。
将叶片横切成5cm左右小段,将下端插入沙中。
注意上下不可颠倒。
五、注意事项
1. 选取的插穗以老嫩适中为宜,过于柔嫩易腐烂,过老则生根缓慢。
2. 母本应生长强健、苗龄较小,生根率较高。
3. 扦插最适时期在春、夏之交。
4. 适宜的生根环境为:温度20-25℃;基质温度稍高于气温3-6℃,土壤含量50-60%;空气湿度80-90%;扦插初期,忌光照太强,适当遮荫。
六、思考与作业
1、分生繁殖有哪几种形式举例说明。
2、软材扦插如何保留叶片为什么
3、其它扦插方法还有哪些举例说明。
4、按以下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四、花卉的繁殖(播种)
一、目的要求
花卉繁殖是繁衍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存下来且繁殖一定的数量,才能为园林所应用,并为花卉选种、育种提供条件。
因此掌握不同花卉的繁殖方法很有必要。
通过几种花卉的播种实验,掌握花卉有性繁殖的基本环境条件、播种技术和播种苗管理等环节。
二、原理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器官,有种皮和胚两个组成部分,胚是幼植物体,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
给予适宜的种了水分、温度、氧气(少数种子还需一定的光照)等条件,种子就可萌发形成幼苗。
三、材料与用具
1. 植物材料:紫荆、大叶女贞、三色堇、雏菊(Bellis perennis)、矮雪轮(Silene pendula)、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等(秋播)、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凤仙花等(直播)
2. 用具:播种盆、沙、土、水壶等。
四、方法与步骤
播种方法分为地播和盆播,以盆播为例:
1. 播种用土准备:采用混合土,配合比例如下:细小种子腐叶土5、河沙3、园土2中粒种子腐叶土4、河沙2、园土4大粒种子腐叶土5、河沙1、园土5在使用前消毒(蒸汽或药剂)并筛过,细粒种子用网眼2-3mm细筛筛土,中、大粒种子用4-5mm网眼筛子筛土。
土壤含水量适当。
2. 用碎盆片把盆底排水孔盖上,填入1/3碎盆或粗沙砾,其上填入筛出的粗粒混合土,厚约1/3,最上层为播种用土,厚约1/3。
3. 盆土填入后,用木条将土面压实刮平,使土面距盆沿约2-3cm。
4. 用“浸盆法”将浅盆下部浸入较大的水盆或水池中,使土面位于盆外水面以上,待土壤浸湿后,将盆提出,过多的水分渗出后,即可播种。
5. 细小种子宜采用撒播法。
为防止播种太密,可掺入细沙与种子一起播入,用细筛筛过的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中、大粒种子用点播或条播法,播后覆土。
6. 覆土后在盆面上盖玻璃或报纸等,以减少水分蒸分,并置于室内阴处。
7. 播后管理:应注意维持盆土湿润,干燥时仍然用浸盆法给水,幼苗出土后逐渐移于光照充足处。
地播技术相对简单,但要注意播种床床面平整,表土细粒,利于排水。
五、注意事项
1. 混合土主要是保证良好的土壤性能。
所用的壤土应为中性,砂则为不含碳、淤泥、贝壳等夹杂物的清洁河沙。
2. 播种时期依不同种类和市场需要而定,但必须保证良好的萌发条件。
如:温度20-30℃,水分70%左右。
3. 种子播种应精选。
有些种子需要浸种催芽。
六、思考作业
1. 种子繁殖适用于哪些花卉有何优缺点
2. 观察种子出苗情况。
按播种期、出苗期、第一片真叶出现期、分苗期等时期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