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格检查与测量评分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有如下几项发育标准:
1、体重标准,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1-6岁体重(kg)=年龄×2+8,7-12岁体重(kg)=(年龄×7-5)÷2。
2、身高标准,出生时身高平均50cm,一岁时75cm,两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7-77。
3、头围标准,出生时34cm,一岁时46cm,两岁时48cm,五岁时50cm。
15岁时54-58cm。
4、胸围标准,出生时32cm,比头围小2cm,以后胸围、头围发育相等,腰围标准与胸围相似。
5、牙齿发育标准,乳牙共20颗,出牙的早晚个体差异很大,最早的四个月萌出,晚的10-12个月萌出,平均7-8个月出牙,两岁以后的乳牙数=月龄-(4-6),两岁半时乳牙出齐,六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以后逐渐的恒牙出现,恒牙共32颗。
6、肌肉的发育,儿童时期肌肉发育不成熟,五岁以后肌肉的增长加快,青春期形成肌肉发育加速。
7、生殖系统发育标准,青春期女孩子9-12岁开始发育,男孩子11-13岁开始发育。
儿童的生长发育总是沿着自身特定的轨道前行,但因受到疾病、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时,儿童生长会慢,脱其自然生产轨道,导致生长落后,一旦这些因素被去除后,将以正常的速度追赶。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按年龄别身高评价 ——发育迟缓
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
中位数 - 2个标准差。(“下”以下)
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慢性长期营养不良
22
按身高别体重评价
——消瘦 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 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2个标准差。 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肥胖
根据同性别、身高别标准体重值: >15%为超重 >20%为轻度肥胖 >30%为中度肥胖 >50%为中度肥胖
13
4、体格发育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儿童保健门诊及基层使用的体格 生长评价方法为“标准差离差法”;
现使用按年龄的体重、按年龄的身高(长) 六等级评价法:将体检时所测量到的数据, 根据年龄、性别的不同与推荐的标准作比较, 作出体格生长六等级评价(上、中上、中+、 中- 、中下、下)。
14
体格生长六等级评估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牙齿:是临床常用的观察指标,也是骨 成熟的一个主要指标。
(口腔保健科专题)
6
三、体格生长的测量(托幼机构)
1、常用测量指标:体重、身高 2、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7
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测量前应检查磅秤的零点、量具的准确性
如果衣服不能脱成衬衣衬裤,则应设法扣除衣服 重量
9
1、体格发育评价的概念
根据实际测量的个体儿童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采用不 同方法与推荐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个体儿童的 体格发育做出客观和准确的评价。
儿童的体格生长经过定期或不定期测量后,只有通过比 较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 指导和干预,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体格检查与测量评分标准

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依据《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定期体格测量,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定(一)准备。
1.双手的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检查动作轻柔,注意医疗安全,避免伤害隐患。
(二)操作流程。
1.体重(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用砝码(0.5 kg)连续测量3次,记录每次体重秤显示结果;计算体重秤显示结果与砝码标准重(0.5 kg)的差值;计算差值的均值;若均值小于0.05kg说明体重秤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身长、头围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2)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
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3)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
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连续测2次,取平均值。
2.身长(身高)(1)测量前准备:2岁及以下儿童测量卧式身长,2岁以上儿童测量立式身高。
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2)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
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
(3)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
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全面评估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标准涵盖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体格指标,包括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心肺功能、骨骼发育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二、考核指标1. 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体重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身高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头围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头围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骨骼发育情况:进行骨龄评估,比对标准骨龄进行评估。
2. 体格检查指标:-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视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优、良、差。
- 听力检查:通过听力测试仪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听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
- 心肺功能评估: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方面的检查,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皮肤检查:检查儿童皮肤的光洁度、弹性、有无异常病变等情况,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骨骼健康评估:进行骨龄评估、骨密度检测等,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3. 体重指标:- 体重异常评估:根据儿童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比对国际标准体重指数(BMI)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肥胖指数评估:计算儿童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根据标准肥胖指数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综合计算得出总体评分。
评分标准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分标准示例:- 优:90-100分- 良: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0-69分四、使用方法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可根据本标准提供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详细检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小儿体格测量-评分表

7.上臂围:患儿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两手平放或下垂。一般测量左上臂,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上臂外侧尖峰至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绕上臂一周。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10
8.皮下脂肪:取卧位或立位,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取患儿锁骨中线上平脐处的腹壁,皮折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捏起皮肤及皮下脂肪,捏时两指间的距离为3厘米,右手持量具进行测量。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10
9.小儿哭闹,操作者善于沟通,注重人文关怀
10
结果
各测量指标结果每超2mm扣2分。
总分
100
100
10
5.胸围:患儿取卧位。小儿处于平静呼吸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眼平视。测量者左手拇指将软尺固定于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取平静呼吸时的读数或者呼、吸气时的平均数。软尺左右对称,轻轻接触皮肤,但不束缚呼吸。以厘米计算围:患儿取卧位,空腹时测量。软尺在平脐位置绕腹一周。左右对称,松紧合适。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眉弓上缘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测量时软尺紧贴皮肤松弛适中左右对称
小儿体格测量评分标准
项目
项目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准备工作
10
1.戴好帽子、口罩、洗手(口述已完成)。
2.5
2.物品准备:儿童体重秤、量床、皮尺、量具。
2.5
3.核对患儿信息,详细询问患儿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传染病史。
5
操作步骤
90
1.体重:选用儿童称,放平并检验校正零点,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注意保暖),患儿卧于称盘中,记录以千克为单位,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最详细的小儿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小儿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左界:2岁时叩诊从第4肋间心尖搏动外2cm开始,由外向内叩诊;3岁以上叩诊从第5肋间心尖搏动外2cm 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右界: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叩诊。
叩诊小儿时动作应较成人轻,否则心脏叩诊相对浊音界会较心脏实际大小为小。
叩诊婴儿以直接叩诊较为准确。
测量左界时以左乳腺为标志,量出心左界距该线的内部或外距离,测量右界时以右胸骨旁线为标志,量出右界距该线的距离。
不同年龄的小儿正常心界见表1。
50.心脏听诊(7分)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
2
3。
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

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是针对体检人员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必须达到的操作标准。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包括儿童接待、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听力视力检查、口腔检查、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验血、尿检等几个方面。
儿童接待:1. 微笑与问候,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沟通。
2. 检查儿童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体格检查:1. 儿童脱光衣服,保证充足的私密空间。
2. 仔细观察儿童的体型、姿势和行走方式。
3. 检查儿童的皮肤,包括颜色、温度、湿度、一般状况等。
4. 仔细观察儿童的脸部、眼睛、鼻子、耳朵、口腔等部位。
生长发育评估:1. 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头围等。
2.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
3. 观察儿童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排便情况等。
听力视力检查:1.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判断其听力情况。
2. 使用听力仪器对儿童的听力进行检查。
3. 使用视力表对儿童的视力进行检查。
口腔检查:1. 仔细检查儿童的口腔,包括牙齿、舌苔、牙龈等部位。
2. 评估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
心肺听诊:1. 使用听诊器对儿童的心脏、肺部进行听诊。
2. 判断儿童的心脏和肺部是否正常。
心电图检查:1. 采集儿童的心电图数据。
2. 评估儿童的心电图结果。
验血:1. 采集儿童的血液样本。
2. 对儿童的血液进行常规化验。
尿检:1. 采集儿童的尿液样本。
2. 对儿童的尿液进行常规化验。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儿童体检操作考核标准。
体检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操作手册,完善操作流程,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标准,保障儿童健康。
同时,体检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儿童的关爱和耐心。
儿童体重身长身高检查评分标准

5.正确评价患儿体重是否在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5分)
30
1.测量时机不符合要求不合适
2.未调零
3.未放置中央、患儿接触其他物体、摇动、未注意保护
4.读数不准确
5.未能正确评价
各-2
-5
-5-5
-5
身长
/
身高
30
测身长:
1.取平卧位,脱去鞋帽和袜子;(2分)
2.助手(或指导家长)帮忙固定头部使其头顶紧密接触顶板,面部朝向正上方,双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5分)
3.测量者站立于小儿右侧,左手置于双膝盖,使其双腿并拢并以适当力量下压,使膝部及足跟尽量贴于量床底板,枕、背、臀、足跟在一条直线上;(10分)
4.右手滑动量床的滑测板(足板),使其紧密接触小儿足底,脚尖朝向正上方,与底板垂直,量床两侧读数一致;(5分)
5.精确读数至0.1cm;(3分)
6.正确评价患儿身长是否在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5分)
3.测量前后,衣物整理妥当,尿不湿放入污物桶内;(4分)
4.每步测量有记录。(6分)
20
1.操作不熟练、无调理性
2.操作中未爱护尊重患儿
3.操作后用物未分类处理
4.未记录或记录错误
各-3各-2
各-2各-3
100
小儿体重、身长/身高测量评分表Βιβλιοθήκη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扣分细则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20
1.操作者:仪容仪表符合要求、站患儿右侧。(2分)
2.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年龄(月龄)及平时喂养情况,做好解释工作(4分)
3.六步法洗手(4分)
4.检查物品:体重计、量床,笔,白纸,直角尺,体格发育评价表、毛巾(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7、腹围测量
取卧位,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经同水平位绕背 一周回到零点;儿童可平脐经冋水平位绕背一周后回到零点读数, 读数精确至0.1cm。
5
8腹部皮下脂肪
取锁骨中线平脐处,皮褶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测量者在测量部位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处皮肤及皮下脂肪捏起,捏时两手指应相聚3cm,右手拿量具,将钳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钳住,测量 其厚度,精确至0.5cm。
3)体温低或病重患儿,可将衣服、纸尿裤和小毛毯称重后,给患 儿穿上后再测量。
20
2、身长或身高测量:
1)卧位测量(3岁以下):一手托住头部,一手托住臀部,将小儿 仰卧位放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两人配合,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 头板。检查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按住双膝,使双腿伸直并拢,右 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然后读数,注意使量床两侧读数一 致,误差不超过0.1cm。
5
9、上臂围
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一般测量左上臂,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上臂外 侧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位将软尺紧贴皮肤绕上臂一 周,回至零点读数,精确至0.1cm.。
5
人文 关怀
5
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语气温和、尽量保持小儿能够配合
5
总分
100
100
10
2)3岁以上小儿,取坐位,两大腿伸直并拢,与躯干成直角,小儿 挺身坐直,双眼平视前方,臀部紧靠立柱,双肩自然下垂,双脚平 放地面上,足尖向前。移动头顶板与头部接触,精确至0.1cm。
4、上、下部量
取仰卧位(3岁以下)或立位(3岁以上),用软尺或硬尺测量耻 骨联合上缘至足底距离为下部量,精确至0.1cm。
上部量-身长/咼 下部量
10
5、头围测量
取立位或坐位,测量者位于被测者前方或一侧,用拇指将软尺零点 固定于一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过耳上方,经枕骨结节最高点,两 侧对称,从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数精确至0.1cm。
5
6、胸围测量
取仰卧位(3岁以下)或立位(3岁以上),测量者位于被测者前 方或一侧,用手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一侧乳头的下缘,拉软尺经后 背,以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注意前后左右对称,经另一侧回到起 点,读数。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数,误差不超过0.1cm。软尺
放于体重秤上测量,如采用载重10-15kg的盘式杆秤或电子秤,准
确读数至10g;如采用载重50kg的体重计蹲位测量,读数至100g,需注意小儿要蹲于秤的中央。
2)3岁以上小儿测量:应晨起空腹将尿排出,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 测量。平时进食后2小时测量为佳,3-7岁用载重50kg体重计,准 确读数至50g;7岁以上用载重100kg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100g,测量时让儿里立于踏板的中央,两手自然下垂。
2)立位测量(3岁以上):先检查身高计是否放置平稳,测滑板与
立柱是否成直角。小儿站于身高计的底板上,要求立正姿势,两眼 正视前方,两侧耳廓上缘连线及眼眶下缘连线呈水平位,稍挺胸, 腹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背
靠立正,使两足后跟、臀部及两肩胛角几点冋时都接触立柱,头部 保持正直位置。测量者轻轻滑动侧板直至小儿头顶接触,读数前应
再次观察被测量者姿势是否保持正确,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误差 不超过0.1cm。
15
3、坐高测量
1)3岁以下小儿:一手托住头部,一手托住臀部,将小儿仰卧位放 于量床底板中线上。两人配合,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检 查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提起小腿使其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 直,骶骨紧贴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臀部,精确至0.1cm。
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评分标准
项目
项目 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 分
准备
15
操作交代测量目的,解释测量方法,取得家长同意及配合
5
物品准备: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身高计、软尺、垫布、皮褶 量具
5
操作 步骤
80
1、体重测量:
1)3岁以下小儿测量:10kg以下的小婴儿保持22-24C的室温,体 重计调零,脱去小儿衣帽及纸尿裤,一手托住头部,一手托住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