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后汉书_吴汉传》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__单文精练单文精练一吴汉传含解析

单文精练一吴汉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吴汉,字子颜 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为人质厚少文文:有文采B.汉乃勃然裹创而起创:伤口C.而使人谢城中谢:谢罪D.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厉:勉励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②旦日,齐鼓而进,B.①乃移檄告郡②有顷乃定C.①须其力疲②失其常度D.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②今日封侯之秋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汉意气自若的一组是(3分)①堕马伤膝,还营②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③汉坚卧不动④勿与争锋⑤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信任。
新高考二卷2022语文文言文

新高考二卷2022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
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
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
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
”遂鼓而进,贼兵大破。
北击清可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
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出。
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
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
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封汉广平侯。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
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
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
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
”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
”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
《吴汉传》阅读练习

《吴汉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更始立,为安乐令。
②会王郎起,北州扰惑。
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
乃说太守彭宠,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汉乃辞出,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
望见道中一似儒生者,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刘公事,大喜。
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
宠甚然之。
于是遣汉将兵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
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
③十二年春,汉攻广都,拔之。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副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急引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今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
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④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尝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宠不能夺()⑵为具食()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给事县为亭长()A. 官名B. 侍奉C. 供职D. 处事18.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汉性强力()A. 强大有力B. 坚忍有毅力C. 勉力、努力D. 倔强、强硬19. 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B.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C.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D.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20. 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①由于吴汉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北京人对于吴汉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
据《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
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看了这一段记载,就可以明白,吴汉并不是王莽手下亲信的将官,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
他与王莽也并非是有杀父之仇的冤家,与刘秀的关系更不同于旧戏所描写的那样。
吴汉起兵响应刘秀,终于成为光武中兴的功臣,也不是因为他不违母命的结果。
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②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还不足以推翻“杀妻”之说,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③上述《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
它写道:“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也。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昆弟外家。
”由此可见,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
1、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①③段根据什么史料,证明什么?史料: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史料: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3、“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一句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第①段中我们得知吴汉并没有当上王莽的女婿。
你还从哪儿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吴汉字子,是南阳宛县人。
家庭贫穷,在县里供职做亭长。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1.下列和例句运用修辞方法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A.我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B.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C.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眼前这桥,不就同水、同河脱离了关系了吗?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A项是设问,B项也是设问,C项是排比句,D 项是反问。
答案:D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王莽的女儿就自吻而死;吴汉的母亲为了促使吴汉下决心,也上掉自杀了。
这样,吴汉果然死心踏地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
( )(2)在汉代的历史典藉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 )(3)那位剧作者显然以为这样可以抬高吴汉的身价,珠不知在我们看来,这样反而污害了吴汉。
( )提示:此题主要是考查同音字混用的现象。
(1)句中三个错字都是同音字错用。
(2)句中是形近字互用。
这个字经常写错。
(3)句中的两个字也是音近形同。
答案:(1)刎吊塌 (2)籍 (3)殊诬3.邓拓,笔名________,当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并以此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________专栏,他曾与________、________合写杂文。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吴汉杀妻》又叫______________。
提示:此题主要是考查作者的有关情况。
答案:马南邨历史学杂文燕山夜话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斩经堂》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蜂王是黑赭色的,身量特别长B.一颗新芽简直就是一棵珍珠C.这些龙骨可以说是书籍的皱形D.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提示:此题主要是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认识。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其三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其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
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④敢轻冒进兵者斩⑤汉乘利进逼成都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①③⑥B.①②⑥C.③④⑤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后汉书—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后汉书—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更始立,使使者韩鸿徇河北。
或谓鸿曰:“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鸿召见汉,其悦之,遂承制..拜为安乐令。
会王郎①起,北州扰惑。
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
乃说太守彭宠曰:“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
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刘公击邯郸,此一时之功也。
”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汉乃辞出,止外亭,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
望见道中有一人似儒生者,汉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
生因言刘公所过,为郡县所归;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
汉大喜,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
宠甚然之。
于是遣汉将兵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
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
既拔邯郸,赐号建策侯。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邓禹及诸将数相荐举,遂见亲信。
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
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
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总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
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
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幕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
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
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注】①王莽代汉称帝后,起兵反莽者多以汉后刘氏为号。
赵国邯郸人王郎,自称是汉成帝子刘子舆,建都邯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B.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C.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D.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亭长,乡官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题
08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 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
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省、市、区、县)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 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
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 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 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答案D
解析D 项度:气度。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 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B
攻打成都时的举措。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 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 ・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 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 惊,镇B 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迫:逼迫
C ・大战一日, 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D ・或多惶惧, 失其常度度:考虑
⑥方整 解析 ③是激励士气后的结果;④是阻止诸将攻鬲县;
⑤属于
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答案C
解析先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后与刘尚的队伍会合。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
⑵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
答案(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
敌人。
??
解析(1)句中注意及译为等到,见译为被,亲信译为亲近信任。
(2)句中注意比译为近来,敕译为命令、告诫,悖译为违背、背离。
(3)句中潜应译为暗地里、秘密地,就译为靠近、接近。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县人。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到(后来)获得皇帝召见,便受
到皇帝亲近和信任。
建武二年,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
第二年春天,(吴汉率军)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致聚集了十多万人到广
乐救援。
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和他交战,(吴汉)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盖,回到军营中。
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
伤卧床,众将士感到担忧。
吴汉竟然精神振作,包裹好伤口起来,杀
牛犒赏将士,下令军中说: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
第二天,一同击鼓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
当时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
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准许,说:使鬲县百姓造反,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
有敢轻言进兵的人,杀!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告诉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的)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
五姓百姓非常高兴, 立刻相继出来归降(吴汉)。
第二年,贼人率领五万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慌混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
(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
十二年春
天,(吴汉)进军攻打广都,攻取了广都,派遣轻便的骑兵火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市、区、县)桥。
皇帝叮嘱吴汉说:只坚决地占守广都,等待他们来攻打,不要与他们争夺胜负。
如果(他们)不敢前来,你轻移阵营逼近他们,必须等到他他筋疲力尽,才可以攻打。
吴汉乘着便利条件进军逼近成都,依靠险要的江北构筑营地,派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南。
皇帝听说后非常吃惊,责备吴汉说: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你)与刘尚分营驻扎,有紧迫事情发生时,不能再互相救援。
诏书还没有到达。
谢丰、袁吉率领士兵十几万人攻打吴汉,派别的将领率领一万余人威逼刘尚,使他们不能互相援救。
吴汉与(敌军)大战一天,大败,逃跑回到营垒。
吴汉于是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成功失败,就在这一举动。
于是树起许多幡旗,让烟火不断绝,晚上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带领军队与刘尚的军队汇合,谢丰等人都没有察觉。
第二天,吴汉率领士兵迎战,于是大败敌军。
吴汉自从出征讨伐,众将看到战事不利,有些人很是惊惶恐惧,失掉了常态;吴汉神态泰然自若,整理兵器,振奋士气。
吴汉曾经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
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兵供给不充足,为什么买那么多田地住宅呢?
等到吴汉去世,赐谥号为忠侯。